探讨药品微生物控制现状及其趋势

2019-11-29 09:38谢凤坤陈颖颖
商品与质量 2019年3期
关键词:药品风险管理污染

谢凤坤 陈颖颖

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2073

1 药品微生物控制现状

药品在人们的生活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能够预防疾病发生与发展,也能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可靠保障。而提高对药品质量的重视,加强对药品微生物检查方法的应用与其适用性的重视,则能进一步确保人们的安全用药。

药品微生物在对其检查中,在选用检查方法时要遵循两个原则。首先要确保检查方法的操作快速、简单;无论是试液制备、抑菌成分的消除还是在微生物计数方法的应用上,都要选择操作简单的方法,从而避免供试品中污染的微生物受到损伤,或是因操作较为复杂导致其出现人为污染。其次则是方法选择要适宜,在对药品微生物进行检查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检查方法,例如加入了中和剂、消除抑菌成分的方法,在选择时要避免对药品中污染的微生物造成损伤,同时要减少人为破坏。在对检验方法的选择中要对供试品的处方工艺、用药途径及抑菌程度等因素均考虑全面,而在供试液的稀释度选择上,不仅要注意其样品的特性,也要认识到它在微生物限度标准中受到的制约。通常平皿法是微生物计数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也是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的首选;薄膜过滤法则多用于有着较强抑菌作用与较强溶液性的供试品中;最可能数法则多用于受微生物污染程度较低的供试品中。

2 药品微生物控制现状

针对药品微生物实施控制的关键就在于,要通过应用微生物技术来针对药品实施研发、制造与储藏阶段的质量实施检测,并针对其自身的安全性实施精准化评估。如今,《中国药典》已经针对药品微生物检测的方式与工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质量管理控制也可以主观的将数据反馈处理。在药品微生物检测的时候,要精准的加大检测的方式,要加强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的力度,在意识到药品微生物检测特征的形势之上,来将检测方式合理的运用到药品检测之中,最终在最大限度之上来保障检测的质量。

药品微生物检测工作之中,检测对象具备未知性和不确定性,即于展开检测以前,绝不能确认药品的污染程度,及受何种微生物的污染,把予药品造成怎样的影响等,实验者可以依据侦测的结果辨别药品与否受微生物水污染,因此也许适用比较小的误差。实践过程之中,也许导致药品水污染的微生物种类多样,而且适用原产绝不皆等问题,像一批号的污染程度有所不同,受污染情况有所不同。

3 药品微生物质量管理措施及发展趋势

3.1 人员、设备的规定实施

实验室外部质控体系的建构,需展开三方面的专项管理,依次于人员素质、设备应用及管理规定的执行。于实验室检测实验之中,对操作人员展开检测技术、专业基础知识的针对性专业培训,提升操作人员的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避免出现微生物检测实验结果的误差。也可建立一些合适的辅助手段,比如于超净工作台装监控视频,乃便于全新员工投考时展开培训,亦便于同组人员展开学习与评价,除此之外亦方便管理人员于微生物偏差报告时展开回顾分析。

3.2 强化方法验证检查

方法的验证和确认是保证药品生产持续合规的基础,随意更改生产工艺方法,特别是微生物相关的灭菌方法、生产工艺等将对药品安全性带来巨大挑战。如“擅改灭菌工艺、随意进行60Co辐照”等高风险行为,是药品微生物污染的严重隐患,监管部门应加强生产工艺方法验证的监督检查力度,以防止隐患转化为后果。从监管角度考虑,由于辐照技微生物风险评估。术应用于传统中药灭菌的历史较短,相关研究尚不充分,不主张在缺乏研究的情况下滥用。此外,培养基灌装试验是挑战药品生产中的无菌过程保证体系的有力手段,而“冻干粉针剂生产线长期未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缺乏无菌保证将导致较高的风险,应受到特别关注。

3.3 加强微生物控制的风险评估

虽然风险管理是GMP倡导的重要原则,然而我国在该领域应用研究明显不足,药品生产企业不知如何着手微生物风险管理是主要障碍之一,而CFDA结果、FDA警告信和EMA缺陷报告的数据为药品微生物风险识别提供了重要的可借鉴的信息来源。尽管风险评估依赖于较高的药品生产和微生物专业技术能力,不同人员的评估结果可能存在偏差,但是这是推动当前我国药品微生物控制从终端检验向过程控制的重要手段。上述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药品生产的微生物风险相对较高,应提升风险管理水平,逐步提高药品质量,这不仅是GMP的要求,也是我国加入ICH的背景下推进药品国际贸易面临的必然挑战。

3.4 建立有针对性的微生物污染控制计划

在GMP生产及药品检验中通过测定生物负载可了解样品及洁净室的微生物状态,可用于查找微生物控制的关键点及了解微生物风险。结合风险管理,药品生产企业可在此基础上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微生物污染控制计划,对于降低微生物风险、提高药品安全性十分必要。一个强有力的微生物污染控制计划对于完成以下3项主要任务至关重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生物载荷;最大程度地减少交叉污染的水平;尽量减少清洁剂残留污染的水平。

总之,以风险管控为核心的原则,加强风险管理意识,推进源头控制,从提高质量体系的水平提升药品微生物控制水平,关注制药用水与环境监控等关键环节,以现代药品微生物控制理念推进药品质量提升,运用质量风险管理,将药品微生物控制防线从终端检验推向过程分析和源头控制是我国药品微生物控制发展的必然趋势。

猜你喜欢
药品风险管理污染
是不是药品说明书里列举不良反应少的就是好药、列举不良反应多的就不是好药?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沙盘推演工具在“国和一号”示范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药品保存细解读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水果药品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