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中几种常见的混养模式及技术要点

2019-11-29 09:38雷军
商品与质量 2019年3期
关键词:青虾河蟹鱼种

雷军

商丘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河南商丘 476000

1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现状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在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整个社会体系的发展进程。而在当前的水产养殖领域,大多数养殖户还在依靠传统的养殖经验和技术进行养殖作业。由于一些养殖户的思想较为保守,缺乏科学的水产养殖知识及养殖技术,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其养殖理念、技术已经逐渐跟不上当前绿色环保的养殖观。而即便有些养殖户开始学习和关注先进的养殖技术及理念,但由于在整个行业内缺少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机制,网络上收集的相关信息过于驳杂、欠缺系统和条理,若想在这些信息中梳理出一条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并不是一个人在短时间之内可以做到的,种子因素使本就欠缺基础的养殖户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不得其理,或是按照片面的理解,针对技术理论进行操作,由于操作不当的原因反而造成巨大的损失,认为现代化技术不合理,从而打消养殖户学习先进技术的积极性。

2 常见的混养模式

2.1 鱼虾混养

鱼虾混养,就是以鱼为主,混养一部分青虾。它不仅能充分利用水体,而且可以在不增投饵料、不影响鱼类生长的情况下,达到鱼、虾双丰收的目的。在鱼种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可增加20kg左右的青虾产量。其养殖技术要点如下:(1)鱼池选择。鱼虾混养常常在鱼种塘内进行。池塘面积3-5亩,池底平坦,淤泥较少,进排水方便。(2)选择适宜混养的鱼类。为防止食饵竞争和蚕食虾苗,青虾只能与当年滤食性鱼类的鱼种混养。而且只有当青虾幼体变态完成,长成可以放养的幼虾,才能放养鲢、鳙鱼夏花。而其它食性的鱼类均不能与青虾混养。(3)合理的放养密度。鱼种池混养青虾,青虾虾苗应比鲢、鳙夏花早半个月下池。应在6月底或7月初放养,规格为0.7-1cm的虾苗6000-8000尾/亩,半个月后再按鱼种出塘要求放养鲢、鳙鱼夏花。(4)加强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方法同池塘鱼种培育,但需特别注意水质管理,防止青虾浮头。在进行鱼病防治时,要注意青虾安全,防止保了鱼死了虾。

2.2 鱼蟹混养

以鱼为主,搭养一龄蟹种,实行鱼蟹混养。它不仅不影响鱼产量、不额外占用农田和其它池塘,而且成本低廉,方法简便,技术容易掌握,出塘规格较大,品质优于专养河蟹池,可获得较稳定的经济效益。其技术要点如下:(1)河蟹放养模式。河蟹亩产量要求10-15kg,则放养5-15g/只蟹种5kg;亩产要求25kg,放养蟹种10kg。(2)移植水花生。在成鱼池一角移植一定数量的水花生,约占池塘面积的5%。移植水花生有以下好处:第一,水花生可供河蟹栖居蜕壳;第二,可供河蟹摄食(草鱼、鲂鱼不摄食水花生);第三,如池塘缺氧,河蟹均可爬在水花生上面,以挽救生命。(3)成蟹捕捞。鱼蟹混养池中的鱼类要到12月份以后才干池捕捞,结束生产,而成蟹必须在10月份以前捕出,加上连片精养鱼池进行的鱼蟹混养一般不安装防逃设备,因此必须在秋季寒潮来、西风起之前捕出,通常在10月上中旬就进行捕捞;而到11月份“西风起、蟹脚痒”,河蟹已开始生殖洄游,此时再行捕捞,其回捕率明显下降。鱼蟹混养不能在鱼池内设簖捕捉,也不能干池捕蟹,一般采用人工蟹穴、蟹罾以及夜间灯光诱捕方法捕捉,然后放入暂养池暂养

1- 2个月后上市。

2.3 鱼鳖混养

按传统的养鱼经验,总认为鱼和鳖是不能同池养殖的。鳖会咬死鱼,鱼池中的鳖往往被当作敌害加以清除。此外鱼类好动,终日不停地在水面和水中游动,而鳖胆小怕惊,鱼类在其前后左右浮动,影响其摄食和生长。但经过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上述解释都与客观事实不符。恰恰相反,鱼鳖同池混养,鳖既不是鱼类的敌害,鱼在水中活动也不妨碍鳖的摄食,而且它们是互惠互利的。鱼鳖混养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水体,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够改善水中的溶氧条件,净化水质,减少鱼病的发生,同时还提高了饵料利用率。鱼鳖混养方法简单,只要在传统养鱼的基础上稍作改良即可在原有的养鱼池塘中混养鳖种。主要技术措施如下:(1)池塘改造。建造防逃设施,增添食台、晒台等必要设备。(2)合理放养。食浮游生物的滤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均可同鳖混养,但鱼鳖混养池不宜与青鱼混养(或应减少青鱼的放养量),因为青鱼与鳖均吞食螺蛳,它们在食物上有矛盾。(3)控制鳖的放养密度。鱼鳖混养池中鳖的放养密度主要根据池中鳖饵料数量而定。如以利用池塘中的养鱼饵料为主,适当增投一部分螺蚬、蚌肉等动物性饵料,每亩放养200-250g的鳖种50-100只,亩产成鳖20-40kg;如以投喂鳖饲料为主(包括成鳖配合饲料、螺蚬、蚌肉及动物内脏等),则每亩放养200-250g的鳖种250-350只,亩产可达100-150kg。

3 结语

水产品具有丰富的蛋白质与其他多种营养物质,已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促进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同时,也给养殖人员创造丰厚的经济效益。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关系到水产养殖业的产量与质量,因此,要积极开展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使更多的先进养殖技术应用于水产养殖中,针对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要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实施专业化管理,从而促进水产养殖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水产养殖中几种常见的混养模式及技术的论述。

猜你喜欢
青虾河蟹鱼种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北方高寒地区淡水青虾孵化育苗试验
Autosomal recessive 333 base pair interleukin 10 receptor alpha subunit deletion in very early-onse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盐碱地区南美白对虾、青虾混养技术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池塘鱼种如何正确投放
鱼种优劣鉴别方法
爱美的小青虾
冬放鱼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