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尼泊尔汉语国际推广策略研究*

2019-11-29 06:05张云春蔡艳霞
关键词:偏误尼泊尔云南

肖 锐, 张云春, 赵 晶, 蔡艳霞

(1.云南大学 国际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2.云南大学 软件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一、引 言

自2005年“首届世界汉语大会”首次提出汉语国际推广战略以来,汉语国际推广已成为提升中国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一环。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球154个国家(地区)共在147国(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孔子课堂,其中亚洲地区孔子学院34所。“一带一路”倡议既为汉语国际推广提出强大的需求,同时也为沿线国家提供语言与文化支持。云南高校在孟加拉国、缅甸、泰国、老挝等地区的汉语国际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汉语国际推广在尼泊尔进展缓慢,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因此,论文以亚洲其他国家汉语国际推广经验为基础,采用态势分析法,对尼泊尔汉语国际推广的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促进汉语国际教育在尼泊尔深入开展。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尼泊尔汉语国际推广进展缓慢,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两国关系的可持续性发展,有必要对尼泊尔汉语国际推广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围绕在尼泊尔开展的汉语国际推广,现有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汉语推广与孔子学院建设现状分析、汉语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汉语水平考试、教师和志愿者管理、汉语习得偏误与成因探析5个方面。

(一)汉语推广与孔子学院建设现状分析

陈方圆(1)陈方圆.尼泊尔巴勒比斯地区汉语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D].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在尼泊尔巴勒比斯地区,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的方法,总结了该地区汉语教学的基本情况,对教师、教材和教学方法等进行调查,清晰地论述了该地区汉语教学的情况。李加方(2)李加方.尼泊尔中小学汉语教学概况[J].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13,(1).则从学校数量与分布、学生、教师构成、教材、课堂教学和文化活动等多个方面对尼泊尔中小学汉语推广情况进行了总结。随后,李加方(3)李加方.尼泊尔中小学汉语教学与传播研究—兼谈非汉文化圈地区汉语教学与传播问题[J].海外华文教育,2015,(1).进一步总结了非汉字文化圈国家汉语教学和传播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重点对尼泊尔中小学汉语传播情况进行总结,并就汉语传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进行全面分析。赵勋和张玲艳(4)赵勋,张玲艳.尼泊尔中小学汉语教学现状研究[J].国际汉语教育,2014,(1).研究了中小学汉语教学现状,据此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同时提出了尼泊尔中小学汉语教学合理化建议。珠山(5)珠山.论尼泊尔成年人汉语学习环境的营造现状调查—以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为例[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全面剖析了尼泊尔加德满都孔子学院的发展历史,介绍了该所孔院在营造汉语学习环境过程中的方法与模式。

(二)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

自尼泊尔开展汉语国际教育以来,汉语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朱志平(6)朱志平.对尼泊尔中小学汉语教学的考察[J].海外华文教育,2005,(3).于2005年考察尼泊尔后,提出了尼泊尔中小学汉语教学大纲设计的基本原则。刘昕远(7)刘昕远.谈尼泊尔成人汉语教学现状[J].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09,(2).总结了尼泊尔成人汉语教育与学习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赵丹(8)赵丹.尼泊尔汉语教学情况调查报告—以加德满都三所学校汉语教学调查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通过对加德满都地区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与教师的调查,揭示了尼泊尔汉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张玲艳(9)张玲艳.尼泊尔汉语教学现状探析[J].当代继续教育,2014,32(02).对特布里文大学中文系、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普通中小学及其他汉语教学机构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尼泊尔汉语教学中的师资、教材和教学法提出了建议。张倩(10)张倩.尼泊尔辛杜巴乔克地区的汉语教学调研[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从教与学两个层面出发,对课堂教学策略、学习动机和效果等做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改进措施。

汉语课堂管理是尼泊尔汉语教学中问题最突出的方面,尤其是关于尼泊尔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管理。于永淼(11)于永淼.针对尼泊尔低年级学生汉语课的教学策略[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从教学策略的角度分析了尼泊尔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查明威(12)查明威.表演教学法在尼泊尔中小学汉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D].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探索了表演教学法在尼泊尔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刘文文(13)刘文文.尼泊尔加德满都地区汉语课堂管理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调查加德满都地区汉语课堂教学现状后,借鉴泰国课堂管理研究成果,提出了针对性改进意见。

汉语教材的编写和建设进展缓慢,缺乏适合尼泊尔本国特点的汉语学习教材。刘昕远(14)刘昕远.谈国别化专门用途汉语教材编写的针对性—以《尼泊尔导游汉语》编写为例[Z].厦门大学对外教育学院,2015.编写的《尼泊尔导游汉语》作为国别化专门通途教材编写的典范之一,丰富了尼泊尔教材研究成果;武美玲(15)武美玲.尼泊尔汉语教材使用情况调查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总结了汉语教材使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教材使用和编写建议。

(三)汉语水平考试

尼泊尔汉语教学和考试的主体以中、小学生居多,以汉语能力考试为主,相关研究资料丰富。赵勋和张玲艳(16)赵勋,张玲艳.尼泊尔中小学生汉语考试(YCT)的问题、对策和意义[J].语文学刊,2013,(13).分别从考生概况、来源和成绩三方面对尼泊尔2009~2013年汉语水平考试情况做了调研和数据分析,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对考生性别差异进行了研究。

(四)教师和志愿者管理

王俊英(17)王俊英.尼泊尔汉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对2014~2015年任期内汉办普通汉语教师志愿者和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开展调查,从学习环境、课程设置、教师、教材和教学5个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合理建议。张玲艳和赵勋(18)张玲艳, 赵勋.尼泊尔汉语教师志愿者调查的实证分析[J].红河学院学报,2018,(16).综合分析了赴尼泊尔志愿者的动机、工作分布、汉语教学等情况,提出了志愿者教师赴任前的培训建议、课堂教学措施及加强志愿者人文关怀的建议。张玲艳和赵勋(19)张玲艳,赵勋.尼泊尔汉语教师志愿者调查与建议[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7,(23).通过对赴尼泊尔汉语教师志愿者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探讨汉语教师志愿者出现问题及差异的原因,促使志愿者更好地融入尼泊尔的工作和生活。

(五)汉语习得偏误与成因探析

汉语作为尼泊尔的第二语言习得,存在特殊的偏误,对偏误的类型及成因探究是研究的重点。窦子健(20)窦子建.尼泊尔初级汉语教学实践报告[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根据尼泊尔加德满都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分析中小学初级汉语教学听、说、读、写4个方面的语言习得偏误,深入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内外因,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沈娟(21)沈娟.尼泊尔中小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张梦渔(22)张梦渔.针对尼泊尔成人汉语学习者的语音教学策略—以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为例[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何晓娟(23)何晓娟.尼泊尔汉语语音习得偏误分析及矫正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等人以尼泊尔中小学语音教学为例,探索了语音偏误及教学方案。

崔超(24)崔超.尼泊尔成人学习者汉语同义词习得偏误分析—以尼泊尔孔子课堂成人班学习者为例[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以孔子课堂成人班学习者为调查对象,阐述了尼泊尔成人汉语同义词习得偏误,揭示了偏误类型及成因,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屈哲(25)屈哲.尼泊尔中小学生汉字习得偏误及教学策略—以帕坦Gyanodaya学校学生为例[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对中学生汉字书写、认读上的偏误进行分类和成因分析。大马(26)大马.尼泊尔学生初级阶段习得动词性“是”字句偏误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重点选取了“是”字句的习得偏误并分析偏误成因。尉龙(27)尉龙.尼泊尔中小学生汉语补语的习得偏误分析[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研究了尼泊尔中小学汉语补语习得偏误的原因。

张艳萍、肖洋(28)张艳萍,肖洋.改革开放40年云南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回顾和展望[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9,(17).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来,云南在汉语国际教育和汉语国际推广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主要体现在留学生数量增加、奖学金来源拓展、教学机构及层次提升、海外本土教师培养,教育教学研究发展等方面。作者进一步指出云南的汉语国际教育应当利用好国家政策,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辐射南亚、东南亚,把握好当前的发展机遇。

综合来看,尼泊尔汉语推广及教学研究不够充分,汉语推广调查报告缺少时效性,研究多集中在尼泊尔谷地区域,未能全面反映尼泊尔其他地区的汉语教学与推广情况。同时研究者多以管中窥豹的形式对尼泊尔的汉语推广进行调研,数据能否代表尼泊尔汉语推广现状还有待进一步考证。汉语教学存在的习得偏误问题,研究面窄,仅集中在中小学汉语课堂,且仅局限于探讨语音及部分词汇语法习得偏误。尼泊尔汉语考试受到汉语推广的范围限制,对汉语标准化水平考试(HSK和 YCT)研究不成熟,虽然对尼泊尔YCT考试研究较多,对成年人汉语水平考试没有全面深入的分析。

以上文献研究鲜见关于云南省在尼泊尔的汉语国际推广的研究,各项推广工作也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别于已有的研究,此论文立足云南省的汉语国际推广现状,充分分析云南省在对尼泊尔汉语国际推广中具有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基于SWOT态势分析,为云南高校将来对尼泊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提出建设性策略。

三、基于态势感知的尼泊尔汉语国际推广策略研究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海因茨·韦里克(Heinz Weihrich)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SWOT4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和挑战(Threats)。该方法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会和挑战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如表1所示),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表1 SWOT矩阵

表1中,S-O战略是一种发挥内部优势而利用外部机会的战略;W-O战略是一种通过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弱点的战略;S-T战略是利用内部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挑战的影响战略;W-T战略是一种旨在减少内部弱点同时回避外部环境挑战的防御性战略。总体目标是利用内部优势去把握外部环境变化中提供的机会。通常首先依托后3种战略来最终达到可以采用S-O战略的条件,四种战略都是必要的,缺一不可。

云南地处祖国边疆,与多个国家毗邻,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且省内高校具有丰富的汉语国际推广经验,具备强大的师资队伍。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云南地区高校充分重视尼泊尔的汉语国际推广,与国内其他院校和单位相比,云南地区高校在尼泊尔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具有自身优势和劣势,同时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一)云南高校对尼汉语国际推广的优势

云南省在“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背景下,提出“国门大学”战略。云南高校既需要发挥高校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持、思想引领等作用,同时又要承担起沿边地区“国际责任”“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的特殊职能,在对尼汉语国际推广中具有较强的优势。

1.政策优势。2016年,教育部制定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2016年11月,教育部与云南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开展“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在政策、机制和经费方面给予云南大力支持和倾斜。2004年,云南省政府设立了专门针对外留学生的“云南省政府奖学金”,这是全国第一个为外国留学生专门设立的地方奖学金,2017年,有28所高校的575名外国留学生获得省政府奖学金(29)张艳萍,肖洋.改革开放40年云南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回顾和展望[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9,(17).。

2.地缘优势。云南地处西南边陲,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在贸易文化上往来频繁,云南在民族、文化、宗教、交通、气候上都成为东南亚及周边国家留学生的首选之地。尼泊尔地处南亚,属于“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地理位置上离云南近,有利于汉语在尼泊尔的国际推广。

3.汉教优势。张艳萍、肖洋(30)张艳萍,肖洋.改革开放40年云南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回顾和展望[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9,(17).总结了40年来云南省的汉语国际教育优势,指出云南的汉语国际教育层次不断提高,截至2018年12月,云南省共有4所高校对中外学生招收汉语国际教育学位硕士。2019年5月,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领域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正式招生,成为全国首批招收汉语国际教育领域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21所高校之一。他们认为至2018年云南省的汉语国际教育形成了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进入了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第一方阵。

4.合作优势。云南高校与尼泊尔诸多高校开展了频繁的学术往来和会晤,建立了拓展南亚跨境资源多方位合作的重要支撑平台。在师生访问、联合科研、中尼书籍互译及为奖学金制度等方面,云南高校与尼泊尔高校具有得天独厚的合作优势。

5.经验优势。张艳萍、肖洋(31)张艳萍,肖洋.改革开放40年云南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回顾和展望[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9,(17).总结了云南高校的孔院建设的经验优势,其中2006年,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率先在孟加拉国和泰国建立了南北大学孔子学院和清迈大学孔子学院;截至2018年11月,云南在境外举办孔子学院15所,全省高校培养外国留学生18778人,其中南亚东南亚国家学生15773人,对外国留学生通过中国政府奖学金、云南省政府奖学金给予资助。

(二)云南高校对尼汉语国际推广的劣势

尽管云南高校在汉语国际推广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历史等原因,存在的劣势包括:

1.教育资金投入较少。资金来源过于单一,对政府依赖性过大。云南高校对尼泊尔学生的资助力度较弱,奖学金较低,吸引力不高。

2.对外推广宣传匮乏。云南高校在海外建立的孔子学院及孔子课堂功能单一,多以汉语教学和文化体验课程为主,在扩大影响力及国际合作交流中还很难与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化传播机构(如“英国文化协会”“法语联盟”等)相比。

3.优质教学师资稀缺。海外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汉语教师来源单一、流动性强、培养周期长,优质教师难以满足汉语国际教育的需求。

4.编撰出版教材参差不齐。现有教材种类少、针对性较弱、少量内容与当地文化习惯不符,教材用途单一、存量少。

5.云南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推广资源共享与合作有待进一步加深。目前,云南多所高校已建成孔子学院,拥有丰富的孔子学院建设和汉语国际推广的丰富经验。为了创设云南省不同于其他省份的孔院建设特色,云南高校在建设推广经验的深度共享和合作方面还有很大空间。

(三)云南高校对尼汉语国际推广的机会

汉语国际推广承载着在全球教授汉语,传播中华文化,推动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世界和平的使命,云南高校当前尼泊尔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具有以下机会:

1.中国快速发展的有利机会。中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使得其在国际舞台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赞同与支持,对尼泊尔构成了巨大的吸引力。

2.“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作用。云南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省份,具有辐射两亚的区位优势,应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抓住“一带一路”倡议所创造的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汉语国际推广新契机,积极实施汉语国际推广。

3.汉语教育良好的前景。根据国家汉办的统计,目前全世界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经超过4000万,近年来,欧洲的汉语学习者每年増幅都保持在40%左右,汉语已经帮助绝大部分学过汉语的海外学者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同时,汉语背后蕴藏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吸引世界人民学习。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吸引力对尼泊尔人民学习汉语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4.中国政府对汉语教育的重视。“汉语热”持续升温及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伴随着孔子学院的建设和全球布局,中国提供更多的奖学金给尼泊尔学生来华攻读学位、研修、考察和访问。

5.中尼两国的友好关系。中尼的合作交流源远流长,2012年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尼泊尔,双方决定“进一步发展两国友好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经贸合作领域,中国是尼泊尔第二大贸易合作伙伴,中国已经成为尼泊尔旅游业的第二大客源国。2017年5月12日,中国与尼泊尔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双方关系达到新高度。

(四)云南高校对尼汉语国际推广的挑战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为国际政治和安全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在尼泊尔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具有一定程度的挑战性。正视云南高校对尼汉语国际推广面临的挑战,有助于理解面临的挑战,从而提出更加符合两国国情的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具体来讲,云南高校对尼汉语国际推广面临的挑战包括:

1.尼泊尔国家体制的挑战。纵观尼泊尔历史,尼泊尔国家政体几经波折,政府改组频繁。当前尼泊尔国内局势虽相对稳定,但是尼泊尔政党林立,党派斗争一直持续,政局不稳,不利于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在尼泊尔的规模化、持续久化、全面化发展。

2.尼泊尔国家经济的挑战。作为典型的农业国,尼泊尔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外援,预算支出四分之一来自外国捐赠和贷款。落后的经济条件导致尼泊尔多数人民还处于贫穷状态,导致入学率低。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贫困成为尼泊尔汉语推广的较大阻碍。

3.尼泊尔地理环境的挑战。尼泊尔地势高峻,地形复杂,加上基础设施落后,造成了汉语教师和志愿者生活困难,进而增大了汉语国际推广的难度。

4.国际环境的挑战。尼泊尔受地缘政治和历史因素的影响,尼泊尔与印度在政治、宗教、文化方面联系更为密切,印度仍是不可忽视的外部因素。汉语教学在印度的发展曾因中印关系恶化而受阻。因此,在尼开展汉语推广工作仍需要靠印度的政治动态,需妥善处理中、尼、印三边关系。

5.尼泊尔宗教信仰挑战。印度教和佛教是尼泊尔的传统宗教。据统计,尼泊尔居民中印度教徒占90%,佛教徒占7%—8%,其他教徒占1%—2%。虽然尼泊尔对宗教信仰包容性强,但这些因素对师生关系、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均带来一定程度的挑战。

四、基于态势分析的云南高校对尼汉语国际推广的策略

基于云南高校对尼泊尔汉语国际推广的SWOT分析,在归纳总结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与挑战的基础上生成分析矩阵,进而提出云南高校对尼汉语国际推广的4种战略如表2所示。

表2中,W-O战略重点分析在当前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于解决云南高校在尼泊尔开展汉语国际推广方面的有效措施,其核心包括:争取国家和省财政的支持、构建资源库、扩充高质量师资人才储备;S-T战略侧重从两国所处大环境下的挑战,针对云南高校在汉语国际推广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提出能进一步增强其推广优势的策略,其核心在于把握云南高校在民族学科建设方面的优势,缩小两国文化差异,进而促进推广;W-T战略在于面对存在的挑战,云南高校如何扬长避短,从而避免存在的不足阻碍尼泊尔汉语国际推广活动的开展;S-O战略的基础是其他3种战略的实现,并对尼泊尔汉语国际推广的实施具有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其难点在于从更高的立场和格局出发,统筹规划,从长远角度提出有利于云南高校在尼泊尔开展汉语推广的有效措施;其核心在于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与云南高校汉语国际推广的丰富经验,实现中国对尼泊尔汉语国际推广的实质性发展,最终取得阶段性胜利。

表2 云南高校对尼汉语国际推广的SWOT态势分析矩阵

综合来看,虽然云南高校在尼泊尔开展汉语国际推广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困难,但依托国家战略优势、地缘优势、多民族特点优势及云南高校长期的孔子学院建设经验,云南高校在尼泊尔的汉语国际推广具有可行性,并最终有助于促进两国文化、经济、贸易等多方面的长期健康发展。

五、结 语

中国和尼泊尔两国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越来越密切,汉语在尼泊尔也越来越受重视。从尼泊尔汉语教学自身发展来看,学习汉语的人数逐年稳步增长,学生的汉语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也有诸多不足之处,孔子学院在教学、招生、管理等方面的发展缓慢,在汉语国际推广方面存在着推广机构少和覆盖范围小、汉语课程时间少、教材短缺、师资受限等问题。汉语国际推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研究的新领域。云南省经济快速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环境日趋完善,已具备了汉语国际推广的扎实基础。作为西部桥头堡,云南应从战略高度加以谋划,完善措施,整合资源,抓住机遇,积极推动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全面、稳步、协调发展,增强云南的国际影响力。

猜你喜欢
偏误尼泊尔云南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书画影苑.尼泊尔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尼泊尔 遏制“藏独”分裂活动二三事
偏误分析的意义与局限
尼泊尔的忧伤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ü”偏误调查与“v”替代的拼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