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视角下中国技术转移体系发展梳理

2019-11-30 07:32白璐璐
科技传播 2019年21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政策体系

白璐璐

在“新常态”的背景下,人们必须认识到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优势已经不是由自然资源的多少来决定,而更主要的是由技术创新的速率所决定。这种创新的速率不仅来自于研发投资规模所产生的技术迭代,更来自于科技资源在核心竞争力上的集聚、共享、转移和扩散。技术转移是科技与经济交融的重要汇聚点,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民经济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顺应我国向创新型社会的发展趋势,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是近年来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部门十分关注的热点话题,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中面临的艰巨挑战。

1 技术转移概念和相关研究概述

1.1 技术转移的概念

时至今日,国内外学术界对技术转移的概念还莫衷一是。国外学者一般使用“technology transfer”进行表述,而中国特色的称呼为“科技成果转化”。目前,美国学者布鲁克是公认的最早界定技术转移概念的,他认为技术转移是通过人类活动传播科学和技术的过程。在这一传播过程中,被开发出来的系统且合理的知识成为处理某类事物的方法。布鲁克斯进一步指出:垂直技术转移是从一般到特殊的,通过垂直技术转移,新科学知识转化成新技术并最终成为新产品或新工艺;而修改某种已有的技术使之呈现新用途的过程被定义为水平技术转移(贺艳,2004)。美国著名公共管理学者波兹曼(2000)认为,技术转移是将技术(包括专有技术和技术知识)从一个组织架构移动到另一个组织架构的过程。联合国《国际技术转移行动守则》注明技术转移是指除货物单纯买卖或租赁以外的,关于制造产品、应用生产方法或提供服务的系统知识的转移。国内学者张玉臣(2009)认为技术转移首先是知识的认知与拓展过程,技术转移总是发生在创新体系的社会网络中,创新体系的组织网络形态及联结程度对技术知识转移有重要影响。杨善林等人(2013)认为技术转移是技术供体向技术受体让渡具有商品属性的技术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过程。综合国内外文献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技术转移是技术被应用于诞生地或实践地以外的其他地点或者领域的活动。

1.2 国内技术转移政策法规的相关研究概述

国内很多学者都针对如何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体系提出了政策建议。魏永莲和傅正华(2011)认为,在系统梳理现有的关于技术转移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和发布国家层面的、专门针对技术转移的法律文件;搭建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为目的的公益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专利融资体系和风险投资体制,完善专利技术转移的激励机制。柳卸林等(2012)提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首先要改变科研投入体制;其次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和政府的推动作用;再次技术持有方应加强相关信息的发布和公开披露;最后通过制度条例,把技术转移确定为科研机构和研究性大学的职责和使命。汪良兵等(2014)指出应该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推进技术中介机构去行政化,利用社会化力量促进技术中介机构的资本化产业化;积极探索技术市场创新发展思路,提高市场活跃度和吸引力。另外,还有一些学者以高校技术转移制度和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化作为切入点,从而提出针对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体系的政策建议。

2 中国技术转移政策法规概述

中国早在1987 年就颁布并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以法律形式保障技术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006 年1 月,我国首次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并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纲要》强调促进各主体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在2007年修订通过的《科学技术进步法》中,第二十条、二十一条对财政性科技成果的规定做了重大调整,从而被誉为中国版“拜杜法案”。我国于2009 年修订了专利法,用专利制度激励技术转移、市场化及产业化。此外,2008 年发布的《关于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若干政策》、2009 年的《国家产业技术政策》,都涉及技术转移有关的规定。2017 年9 月,国务院发布《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方案》着眼于构建高效协同的国家创新体系,从优化国际技术转移体系的基础架构、拓宽技术转移通道、完善政策环境和支撑保障等方面对国家技术转移体系进行系统布局。2018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完成并正式施行。修订后的法律增加了关于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处置、收益分配制度,企业在科研方向选择、项目实施方面的主体作用,以及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条款。

通过查阅科学技术部网站中“科技政策”一栏,自1985 年至2009 年的15 年间,我国共颁布95 项与技术转移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但以专门成文的“技术转移”的立法至今没有一部。我国现有的针对技术转移的特定政策都隶属于技术中介条目,以2002 年科学技术部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的意见》为开端,经2007 年发布的“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和“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两部文件的发展,最终由2017 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推向高潮。

地方政府在促进技术转移方面也有很多举措。2011 年,南京市颁布《南京市促进技术转移条例》,从而开创了技术转移领域地方性法规的先河。2012年,武汉为促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科技成果转化体制创新而颁布“黄金十条”。2014 年,北京市颁布“京校十条”,旨在加快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同市场企业一道进行协同创新。2018-2019 年,广东、福建、河南、辽宁等省份也紧随国家脚步,纷纷出台地方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

3 结束语

通过梳理中国技术转移相关的政策法规可知:中国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工作启动于上个世纪80 年代,经过30 余年的发展,中国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体制尚未完全形成、技术市场的法律政策保障机制有部分缺失,这些问题是制约我国技术转移体系发展的薄弱环节。本文最后提出几点针对完善我国技术转移体系的政策法规建议:

1)加快针对专门成文的“技术转移法”的立法工作,提升技术转移法制化观念。

在有关国家机关应提出法律案的基础上加快专门成文的“技术转移法”的立法工作,在系统化的专有法律框架下,增强技术转移法制化的观念,进而完善一系列同技术转移相关的法制政策体系建设。

2)将技术转移纳入国家“五年规划”,确保政策的连续性。

建议将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规划”,在健全技术转移立法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技术转移体系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挑战,从顶层设计上确保技术转移工作发展的可持续性。

3)通过法律法规在内的政策体系建设去除制约障碍,优化技术转移环境。

建立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充分发挥政府、研究性大学、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等各方面的作用,通过去除诸如知识产权归属、科研人员评价机制、技术转移利益分配机制等制度藩篱,优化技术转移环境,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早日建成国家技术转移体系。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政策体系
政策
政策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助企政策
政策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