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城市口袋公园空间行为调研与分析
——以巢湖市伴园为例

2019-11-30 08:10赵弼皇
现代园艺 2019年23期
关键词:人流量时间段人群

赵弼皇,李 艳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 238000)

目前,我国的城市公园在建设规划过程中过于追求国际化和政绩化,没有从人的需求角度去规划建设室外空间,忽视了对人群行为心理的研究和分析,许多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建设不能满足人们的行为需求,造成公共空间的使用品质下降[1]。

1 环境行为学

1.1 概念

环境行为学,指的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关系的一门科学,其中也涉及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知识。环境塑造人,人也可以改变环境,但是在今天,城市的发展规划都是人在设计规划,如何塑造出一个能满足人们行为需求的环境空间已经成为当今园林工作者、建筑师和城市规划者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对于人们行为心理的分析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环境行为学的相关知识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规范[1]。

1.2 研究方法

目前,在建筑设计和规划设计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调查研究和环境评价。

1.2.1 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指的是文献研究法、问卷法、观察法、地图认知法和隐蔽测量法等。

1.2.2 环境评价。环境评价是基于人的心理的一种对于环境的认知,简单通俗来说,就是人对环境的印象和使用感知,这里面涉及到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不仅需要设计师的设计和城市规划者的规划管理,同时还需要市民的使用反馈,形成环境与行为之间的良好关系。

2 伴园案例调研与分析

2.1 研究背景

伴园是位于巢湖市半汤路与太湖山路交口东北侧地块的口袋公园,2017 年8 月建成开放,规划总面积15300m2(图1)。公园以“中式神韵,大家气派,古典意境,融合之美”为设计理念,总体定位为中式古典园林,提炼中国传统造园手法的精髓,营造“宁静、和美”的景观氛围,打造具有特色的、舒适宜人的城市街头公园(图2)。伴园整体规划设计为4 个功能区:入口广场展示区(入口+庭院景观)、休闲文化活动区(文化活动+长廊休憩)、四季景观园区(春景+夏景+秋景+冬景)、健身运动区(图3)。

图1 伴园区位图

图2 伴园平面图

图3 伴园分区图

2.2 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方法:观察法。

2.3 空间调研分析

2.3.1 伴园空间人群分析。如表1。

2.3.2 时间段。调研的时间段分别为4 月5 日(星期五)和4 月6 日(星期六)2 天,每天的时间段以6:00 之前和19:00 之后作为早晚的时间节点,中间的时间段基本上以每隔2 小时观察人流数量。具体时间段为6:00以前(因为是上班的青年人早晨锻炼的集中点);7:00~9:00 这个时间段比较具有代表性,人流量比较大,属于早高峰时期;11:00~14:00(因为9:00~11:00 广场人数变化不大,故没作统计);15:00~17:00(这个时间段是下午人群集中的一个时间段);17:00~19:00 是晚饭点且人流量不具有代表性,所以没作统计);19:00以后(晚高峰)。

表1 伴园各时间段人群分析表

2.3.3 调研人群。调研人群主要分为:老年、中青年、青年和儿童。

2.3.4 调研人群图表分析。图4、图5 分别是2019 年4月5 日(星期五)和4 月6 日(星期六)伴园空间行为活动各时间段人数对比饼状图,可以清楚看出,7:00~9:00、15:00~17:00 和19:00 之后人流量比较大;19:00 之后人 流 量 最 大;11:00~14:00 人流量相对不是很大;6:00之前人流量最小,不足10 人。结合表1 来看,人们喜欢在7:00~9:00 进行晨练,在19:00 之后出来遛弯散步,且2 个时间段都以中老年人为主;15:00~17:00 是下午人流量比较大的一个时间段,老年人喜欢在树下和毛主席像后阴凉处打牌,在座椅处休憩聊天;小孩子喜欢在广场溜冰、玩耍;也有许多中青年人在树下路牙处休憩,在亭子和座椅处聊天,空间活动十分丰富。

图4 各时间段人数对比饼状图(4 月5 日)

图5 各时间段人数对比饼状图(4 月6 日)

图6 各年龄层人数对比图(4 月5 日)

图7 各年龄层人数对比图(4 月6 日)

图6、图7 分别是4 月5 日(星期五)和4 月6 日(星期六)伴园各时间段各年龄层人流数量对比柱状图,总体上,各个时间段中的老年人最多,老年人喜欢在7:00~9:00、15:00~17:00 和19:00 之后这几个时间段活动;中青年人在星期六各个时间段人流数量都有所加大,在19:00 之后达到高峰;青年人在各个时间段的人数都不会超过20 人,是人流量最少的一类;儿童人数在15:00~17:00 人流量最大。总体看来,由于节假日的关系,星期六的各类人群数量相对于星期五来说都有所增加,尤以儿童人数和中青年人数增加最为明显。

图8 男女活动人数对比图(4 月5 日)

图9 男女活动人数对比图(4 月6 日)

图8、图9 分别是4 月5 日(星期五)和4 月6 日(星期六)伴园各时间段男女活动人数的对比条形图,总体上,各个时间段中的女人数量多于男性数量,说明户外空间的使用者以女性为主。男女人数在7:00~9:00、11:00~14:00 这几个时间段数量相差悬殊。男女人数在15:00~17:00 和19:00 之后人数趋于平衡。其中大多数女性为老年人。

图10 各类人群数量对比图

图11 总人数对比图

图10、图11 分别是4 月5 日(星期五)和4 月6日(星期六)伴园各人群数量对比条形图和总数对比饼状图,总体上,星期六人流量总数是星期五的1 倍多。星期六的儿童人数和青年人数与星期五对比呈明显上升趋势。星期六和星期五的老年人和中青年人人数虽也呈上升趋势,但相差不是很大。

2.3.5 伴园空间环境分析。①红色区域为入口广场区,开敞空间,人流量最大,主要为娱乐性活动或小型活动场所。儿童主要在此开敞区域溜冰、放风筝和玩耍,圆形舞池的边上、花坛的周围都聚集着看护孩子和休息的人群,大人们主要还是聚集在相对来说较为安全的区域,即微小空间区域。[2]②紫色区域为半开敞空间,人流量仅次于红色区域,主要为通行和休憩场所。浅蓝色区域为半开敞通过性空间,人流量比较大,即使在没有座椅的情况下,因为树木的遮荫效果好。③深蓝色区域为通过性空间,人流量很小,原因是道路两边没有可以留住人群的设施,比如说座椅,且这两边的道路边没有树木的遮荫。④黄色区域为私密性和半私密空间,人流量比较大,此空间有亭子和十几张座椅,且遮荫效果好,符合私密性空间停留功能的要求,故停留人数也较多。

2.4 伴园空间存在的主要特征和问题

图12 伴园空间环境分析图

2.4.1 伴园空间利用率高,亲近感高,使用效果良好。伴园面积小,围合感和封闭感较强,让人有亲近感,人们在里面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且树荫面积比较大,使用效果良好,并非像某些唯视觉化设计的“空广场”,这种小型的休闲空间在城市中的利用率颇高,且服务人群数量大,为城市中老年人和儿童提供休闲的好去处。

2.4.2 休憩设施匮乏,缺少活动支持。伴园主要是以绿地作为围合,中心铺装面积相对来说较小,但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较小的铺装面积并没有影响人们前往,公园人流量相对来说比较大。可是园内休憩设施的匮乏无法让人群的行为由穿越变成驻足甚至是停留,大部分人群只能穿越,或是找寻其他物品替代休憩设施,造成公共设施的破坏。

2.4.3 地方文化元素缺失,无法形成特色。伴园是巢湖市具有代表性的口袋公园,地理位置好,人流量大,不仅是市政府重点打造的试点公园,其建成以来也受到了周边群众的好评。但是公园的建筑、小品等在设计上缺少地方文化元素的融入,使得公园设计流于形式,没有特色。

3 结语

基于对城市口袋公园——伴园的各种人群各个时间段的各种行为的分析调研,可以知道,要想提高城市广场的利用率,就要从人景互动和人群公共交往2 个方面去设计周围环境,以人的行为规范和活动需求为主要依据,充分利用植物、构筑物和景观设施等主要造景要素,创造集功能与美学为一体的城市小型绿化广场,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室外活动空间,是新世纪园林设计和城市规划工作者的研究方向,利用环境行为学、心理学等为设计服务,为城市市民服务。

猜你喜欢
人流量时间段人群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夏天晒太阳防病要注意时间段
自动门人流量检测系统设计
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现刊阅览室人流量的策略研究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三级客运汽车站服务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发朋友圈没人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三天后”是啥时候?
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