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化自然体验在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以金山岭松塔主题乐园为例

2019-11-30 06:40周昕蕾肖阳
风景园林 2019年10期
关键词:松塔乐园精灵

周昕蕾 肖阳

1 研究进展

1.1 自然体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儿童与自然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自然缺失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影响。自然教育、环境教育等新思路、新理念正在积极发挥更具社会意义的作用。

为了消除“自然缺失症”给儿童带来的不良影响,应鼓励儿童积极到户外空间活动,在大自然中尽情玩耍,重新建立起儿童与自然的连接,使其身心、感官都得到全面的发展。自然总是能给孩子一个更为广阔辽远的世界,这既不同于父母给予的亲情世界,也不像电视节目那样会“偷走”孩子们的时间,相反,它能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1]。

1.2 情境认知

情境认知理论始于20世纪80年代,整合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成为学习理论领域研究的主流[2]。情境认知是一种有目的引入或者创设符合对象心理和年龄特征的,带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以声音和动画为辅助的场景,以激发对象的情感为目的,从而更好地接纳、理解所要传递的内容,促进认知的一种方法。知识只有在它们产生及应用的情境中才能产生意义,知识决不能从它本身所处的环境中孤立出来,学习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情境中进行[3]。

情境认知的核心是重视学习者感官体验与情感共鸣,教学场景和空间一定要具有“丰富的情境供应”[4]。丰富的情境可以是物理的、自然的,也可以是功能性的、虚拟性的。一旦创设的情境与学习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便能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1.3 儿童户外活动空间

1 项目周边环境及现状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roject

卢梭提出的自然教育认为:大自然是儿童最好的老师,能让儿童建立自我的关系,包括对自己的认识、建立和提升自理、自立、自信和自强的能力等[5]。儿童户外空间承接了儿童与自然连接的空间属性,为儿童亲近自然、探索自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但是目前,在儿童活动空间的设计中,设计师往往会遵照以往经验塑造一个典型的空间,形成一定的固定模式[6]。工业化流水线生产使得几乎所有儿童场所都放置了类似的游戏设备,例如滑梯、攀爬架之类。儿童在这种人为设计的环境下,并没有在户外空间与自然得到很好的互动,对其身心发展的作用也有限。

2 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案例分析

2.1 项目解读

2.1.1 区位分析

金山岭儿童乐园场地位于金山岭长城脚下,属于度假类地产的设施配套,周边自然资源丰富(图1)。此度假地产的服务对象是在京及环京有度假需求的家庭,而儿童版块作为家庭度假不可或缺的需求,开发商希望该地块可以为未来业主提供儿童活动场地。

2.1.2 客群分析

1)年龄分布:儿童年龄在1~12岁的亲子家庭,父母以80、90后为主的社会中坚群体。

2)生活方式:家庭观念强,喜欢运动、亲近大自然、有一定的消费能力。

3)家庭刚需:孩子正处于成长教育阶段,父母注重与子女的互动,注重培养孩子审美观与艺术创造能力。

2.1.3 设计理念

场地占地面积为1 800 m2,乐园处于悬崖上,周围群山环抱,有大量松树及满地的松果(图2)。以自然元素松塔为灵感创作无动力互动性装置,通过刺激五感的感知,引导孩子们进行自由探索的体验。加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浸入式情境再现,为1~12岁孩子构架一个奇幻的自然探索空间,为孩子们接触大自然提供更多的机会。

2.2 情境设计

为场地量身定制特有的故事线,并将其故事绘制成绘本,拥有独立的IP形象(图3)。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认为,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7]。在为孩子们设计松塔乐园之前,根据现状条件构建一个特殊的故事情境,在特定绘本故事内容的指引下,进一步设计并建构空间场地。

2.3 情境分区

精灵村屋在缓坡区,供3~6岁小龄儿童玩耍,地势平缓,更加安全;鳞片大折板在陡坡区供5~12岁大龄儿童探险,场地陡峭,更具探索性、挑战性。天外飞来的大松塔在平台的顶端,作为攀爬和滑筒的起点,为滑梯的感观体验提供更加刺激的可能性。同时,硕大的松塔作为视线的最高点,为登塔眺望远处长城提供观景台,同时作为地标构筑物,统领整个乐园。

以故事内容串联各个场地,通过设计的手法巧妙地将孩子们意识里的世界与现实世界转换。小精灵们从淹没在山体中的精灵屋出发,与松木奇遇,通过精灵密道完成场地情境的互换,共同见证魔法的奇迹。松果狂欢、松针舞曲带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在特定情境下肆意玩耍,通过五感感知,对松塔、松针等自然元素产生深层次认知,与大自然更加亲密接触。

2.4 场地设计

作为地产售楼处的配套服务,松塔乐园在交通上通过2座精灵桥与会所连通,形成完整的交通环线。入口与出口分开设置,方便后期运营管理的使用,避免人员集中密集产生的混乱。整个乐园分为3个主要台地,每一层台地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场景,通过攀爬、感观小径等不同形式将不同的场景连接在一起。

景观流线紧密结合场地故事情境,空间场景再现故事内容,使孩子们在其中产生情境的共鸣。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表明2~7岁儿童认知处于前运算阶段,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8]。在心理发展中,主体和客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即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松塔乐园将符号、表象、思维紧密联系在一起,尊重儿童认知发展规律,使场地空间为儿童认知提供更大的作用。

2.5 主题故事情境设施设计

2.5.1 结合地形设计大面积木折板

2 建成实景图Built-up photo

大折板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孩子们跑动、拉绳、攀岩的各种需求,可以激发孩子们挑战自我的勇气,并磨炼自己的耐心。将陡坡坡度再细分(图4),通过多功能的木折板,为孩子们营造一个不受限制的创造性玩耍空间。30°~45°的坡度,孩子们可以不借助任何辅助内容,直接助跑往上。45°~60°的坡度,难度增大,小伙伴们需要通过爬竿绳索才能爬上顶层。60°~90°的坡度更具挑战性,需要通过攀岩才能向上,手脚并用才能登顶(图4)。总面积90 m2的大块面木折板为孩子们提供3种玩耍方式,却产生了多种玩法,采用天然木制材料,拉近孩子们与场地的距离。复杂、多变、自然、亲近、可参与、可探索、可玩乐、可挑战的儿童户外攀爬空间,参照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成长需求,使场地的功能更具针对性(图5)。2.5.2 结合故事情境的场景再现

阿贝(自主设计的IP主人公)说:“30°的缓缓山坡上坐落着许多精灵屋,那是我们山精灵居住的精灵村。”有和妈妈一起听山精灵松塔绘本的大屋,有属于孩子尺度的秘密小屋:精灵羊生活的羊屋、精灵兔生活的兔屋。不同尺度的屋子有不同空间感受,孩子们可以在感知空间大小的同时与小动物们产生亲密的互动(图6)。大人进入小孩的屋子里会有不舒适感,通过反差营造一个只属于孩子们的秘密空间。小屋分为多种主题,满足孩子们手工或者绘本阅读的需求(图7)。更大尺度的“大人”屋则可以举办一些活动。所有的精灵小屋是在现有山地的基础上做的混凝土模板,其上覆土与周围山体无缝连接在一起(图8),形成连绵起伏的地形。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小屋的防水和安全问题,避免儿童经由草坡走到屋顶上跌落,在屋顶周围种植一些灌木或者地被遮挡。

2.5.3 结合自然元素设计的儿童活动设施

1)松塔屋。松塔屋以松塔为原型(图9),设计高4.5 m、宽4 m的场地地标构筑物。上下分为3层,采用鳞片形防腐木板共185片,其中大片45块,中片69块,小片60块。在每1层平台中,分别设置了适合儿童攀爬的构造,第2层爬网结合滚筒滑梯始点使攀爬目标更具诱惑,以便激励孩子们不断挑战自我,战胜恐惧。第3层爬网结合瞭望台,视野开阔,登高远望,挑战性更强,更适合大龄儿童的自我挑战(图10)。孩子们可以进入松塔的世界探险、探秘。虚幻与现实的结合转化,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想象力,拉近孩子们与自然的距离。

2)松针组合。木板遮阴蓬大型2个、小型1个,大绳网秋千3个,懒人网2个,松针爬竿15个。将松针的结构放大再现,与故事情境再次呼应。情境式的探索、解密,让孩子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尽情放飞想象,身心得到锻炼。

3 自主设计IP形象Design IP image independently

4 大折板攀爬区分析图Analysis diagram of large folding board climbing area

5 大折板攀爬区Photo of large folding board climbing area

3)鳞片系列。从故事情境中提取相关自然元素,结合场地设计需要,演化重生,变化更多的可能。鳞片跳跳板结合弹簧支撑,既有助于儿童平衡力的锻炼,又有助于儿童自我挑战、增加勇气与毅力,丰盈内心的想象,强化松塔乐园的主题(图11)。鳞片座凳为外围的家长提供必要的休息区域。

2.5.4 结合自然体验课程的场地设计

1)生态区。为了更好地增加园区的生态性,从一开始设计就充分尊重地块的地形、植被种类,尽可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保护周边植被的原生性,为儿童的自然体验带来更多可能性。让儿童在玩耍的过程中,不仅只是玩乐,还可以观察蚂蚁搬家、寻找蜕皮的昆虫,参加夏日昆虫音乐会、选择不一样的种子等不同感官刺激的自然体验课程。

另外,为了让儿童更好地接近大自然,尊重儿童天性和发展规律,园区内设计安放了生态区(图12),喂养小羊、小兔子等儿童喜爱、易接近的动物。儿童可以与小动物近距离接触,通过触摸、爱抚、喂养等行为,增强儿童的共情感与同理心,使其身心得到发展。

2)感官区。人不仅仅是一个感官器官组合体,同时也是一个敏感的记忆再生“装置”,能够根据记忆在脑海中再现各种形象[9]。人体丰富的记忆再现往往依托五感的丰富刺激。人体对周围事物进行有意识的观察、感知、分析、处理,进而上升到意识层面,在大脑中进行信息的综合加工,从而形成更高层次的理性构建[10]。松塔乐园在设计过程中不仅重视传统设计中的视觉景观,同时利用雾喷、重力感受、树皮感知、沙子触摸等其他感官的刺激,通过一种感官映射到另一种感官,从而在各个感官中相互感通(图13)。通过感通的方式提高理解,利用五感感官容易在感知者和被感知者之间建立直接连接的优势,从中表达较高层次感官中的概念。

3 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原则

3.1 特定IP营造原则

在特定的环境下,为适龄儿童设计打造不同的主题情境,引领孩子们走进自然的怀抱。在大自然中发现并解决真实的问题,充分发挥内在驱动力对成长的影响。

3.2 自然性原则

大自然的魅力在于其内容系统可以不断演替、生长,过程中展现出生命的魅力,可以为个人成长过程提供安抚。设计仅作为一种阶段式的辅助手段,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过程中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尽可能尊重自然的力量,减少对自然的干预,使其产生自然而然的生态效益。

6 不同木屋尺寸Different wooden house sizes

8 木屋建设过程Wooden house construction process

7 木屋The wooden house

9 松塔屋The Pinecone House

10 松塔屋内部分析Internal analysis of Pinecone House

3.3 儿童主体原则

不论是乐园主题故事的绘制、场景空间的营造,还是后期乐园运营的自然教育活动,都要从儿童的角度思考设计。以儿童成长发育过程中不同年龄段展现出来的特点为依据,所有的设计应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切实考虑儿童活动的需求,采用新型技术与设备,设计不同感官的体验与探索,激发儿童探索兴趣。从儿童安全角度考虑,在植物方面选择无毒、无刺、无飞絮的植物品种。适当选择有趣的花、果、叶吸引儿童的注意,激发儿童的好奇心。

3.4 生态原则

3.4.1 就地势,尊场地

最大程度尊重现状地形,尽可能减少填挖以实现土方内部平衡。充分考察场地现状的资源,提取关联的元素、主题,使场地与周边生态、地貌等融为一体。挡墙、木桩等采用山里就近的材料,游乐设施也使用原木系映衬自然的调性。使用可透水的树皮和沙,避免了塑料触感,取而代之的是自然触感,激发儿童五感刺激,为儿童探索、发现自然与自然亲密接触提供更多的机会。

3.4.2 存乡土

为增强场地的生态性,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尽可能选用当地的乡土树种、乡土植物。在课程设计上可以增加生态理念的内容,例如昆虫屋、喂鸟器等,增加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内在活力与稳定性。

3.4.3 低碳理念

山地场地阳光充足,周边又无高大建筑遮阴。为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为游人提供更好的感官体验,实际过程中对植物阴影进行了反复推敲。种植设计与空间使用充分契合,利用植物的投影来避免不锈钢发热严重,同时满足休息场地的遮阴需求。在多个关键节点种植高大的落叶乔木,夏季提供遮阴,冬季满足阳光的需求(图14)。

11 鳞片系列The scale series

12 生态区Ecological area

13 自然材质The natural materials

14 松塔乐园植被Plantation of Pinecone Theme Park

4 结论

松塔乐园是一次全新的尝试,试着跳出城市中的塑胶场地乐园,做一个“主题+遵地形+有调性”的自然乐园。希望山精灵松塔乐园成为孩子们身心沉浸式的情境体验空间;成为孩子们调动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味觉五感刺激式自发探索的自然体验山间坡地;成为孩子们打开脑洞创造性玩耍的冒险乐园。

设计师要摒弃成人的经验主义,回归孩子们的行为属性,充分考虑空间参与的内容性,以内容指导设计。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设计要还原自然生态环境,强调儿童参与的自然教育。从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规律出发,结合场地本身固有的自然属性,以情境化的内容为依据,设计一个自然、充盈、有生命力的户外活动空间。还儿童一个可以自由自在在自然中奔跑的户外空间。

猜你喜欢
松塔乐园精灵
与动物分享
冬精灵
欢舞的精灵们
像松塔那样在石头和沙砾中产下时间的卵
树上结果,纸上开花
普通生活
水中精灵
俏美精灵
哈哈乐园
哈哈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