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策略研究

2019-11-30 04:19俞骋
职业·中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技校

俞骋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职业素养培育面临的问题,剖析了学生社团在教育活动中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运用课程化社团来开展职业素养培育的新策略。课程化社团具有“课程化”与“活动化”并存、“自主性”与“主导性”并举、“目标性”与“有效性”并重、“计划性”与“生成性”融合的特点。该策略的提出为克服传统课堂教学和社团活动的局限性,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职业素养培育 技校 课程化社团

当前,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表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正成为当前教育界的主旋律。在这种大背景下,作为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办学宗旨的技师学院,我们在技能教育的同时,应该努力确保学生在“素养”方面的同步提升,避免“重技轻德”现象的发生。

一、现阶段中职学校职业素养培育面临的问题

虽然当前许多职校开展了职业素养教育,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薛婷对广州市六所技工学校的职业教育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所有的学校在职业素养教育方面均缺乏系统和科学的整体规劃,未能充分结合学校自身的特色和社会需求,将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纳入职业素养教育的整体范围。黄榕对江西某中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课程的调查发现,该校的职业素养课程设置不完善,教学设计欠优化,教学手段单一,课堂讲授式教学在素养教育课中的比例高达68.7%。除了前面提到的学校规划、课程设计等因素外,中职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也是导致造成当前中职学校职业素养教育结果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由于中职学生绝大部分是中考失败者,他们当中普遍存在对传统课堂教育的抵触或恐惧情绪,学习的主观愿望亦不甚强烈。此外,有调查显示,中职学生在接受职业素养教育前原有的素养水平普遍偏低。

以笔者所在学院的电气工程系为例,通过问卷对该系15级116名学生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10份,结果显示,仅有1.8%(2人)的学生对职业素养的内涵“很清楚”,而高达52.7%(58人)的学生表示“不太清楚”,甚至有5.4%(6人)的学生对职业素养“完全不清楚”。而在对职业素养教育的调查中,仅7.2%(8人)认为职业素养教育“非常重要”,20%(22人)认为“比较重要,,却有55%(61人)认为“不太重要”。虽然电气系仅为该校四大系中的一个,但该项调查毕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校的新生对职业素养的认识严重缺乏。

所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当前中职学校的职业素养教育正面临着成为“鸡肋”的尴尬处境。

二、学生社团在教育活动中的优劣势分析

《教育大辞典》对学生社团的界定是:“学生在自愿基础上结成的各种群众性文化、艺术、学术团体。目的是活跃学校学习空气,提高学生自治能力,丰富课余生活;交流思想,切磋技艺,互相启迪,增进友谊。”从该定义不难看出,合理的学生社团活动具有促进学生学习的功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它亦存在着诸多局限性。笔者对所在学校社团活动进行调查后得出相似的结论。该校自2013年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以来,虽然社团的规模、种类和参与学生人数稳步上升,截至2015年底,学院已拥有学生社团29个,参与学生人数765人,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有:在所有29个社团中,仅有4个社团(计算机社、心语文学社、国际交流设、礼仪社)具备一定的与学生今后职业能力相关的学习性,而这4个社团的学生人数占社团参与学生总人数比例仅为17.5%,大量社团纯粹以娱乐为主题(如美食社、魔方社等)。仅有6.8%的社团内部有简单的章程或管理条例,这反映出了该校在学生社团管理上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统计显示社团参与学生占全体在校生比例仅为25.5%,说明社团活动的吸引力仍然有待提高。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社团活动独特的优势使它成为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效载体,同时,我们应该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尽量避免它的种种弊端。有鉴于此,本文探索了将社团活动与传统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来进行职业素养教育。

三、课程化社团在职业素养提升中的应用策略

1.“课程化”与“活动化”并存

社团活动的开展需要时间和场地作为保障。但在当前普遍实行的固定班级制度下,许多学校很难挤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常规课堂教学之外的活动。课程化社团较好地解决了这一供需之间的矛盾。通过社团活动的课程化,可以确保活动定时、定点开展。此外,还可以将考勤、监督和检查等较成熟的课程管理手段应用于社团管理,并设立相关机构对学生参加活动的情况做好工作,这种相对固化的方式能有效推进校园社团活动,而又克服纯粹的社团活动中机会分配不均、管理无序等缺点。另一方面,社团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则不应随着“课程化”而受到局限。活动内容需根据社团本身的性质和特点,由社团负责人及社团骨干根据社团成员的兴趣、爱好和建议而定,而不是像传统的课堂教学那样由教师进行讲授式地授课。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活动的吸引力。

2.“自主性”与“主导性”并举

从上文对学生社团的界定不难看出,真正的学生社团,其活动内容、组织方式、预期目标都应由学生自主确定,这与教师主导的课程教育模式有显著不同。为避免教师“习惯性”地干预社团活动,应该坚持社团活动不设专门的指导教师这一原则。确保社团的创立、活动的组织、管理的开展,均由社团成员自主完成,形成由社团组织者主导社团发展,社团成员自主掌握社团运行的模式。当然,不设专职指导教师并不等同于将教师完全排除在社团活动之外。社团成员可以邀请教师共同参与某些社团活动。在重大问题上,社团学生须向教师汇报,在遇到重大难题时,学生可以向教师请教、求助,听取建议。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沟通、判断、分析、决策等诸多能力均会得到锻炼,从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是社团类课程做到“自主性”与“主导性”并举的意义。

3.“目标性”与“有效性”并重

在开展课程化的社团活动过程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多样化,但应该始终牢牢把握“职业素养提升”这一主题。应该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下工夫,使活动尽可能多地体现“职业”元素。可以尝试依托学校所开设专业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组建专业性强的社团。通过开展与专业紧密相关的项目式的社团活动,树立学生的规范意识,培养他们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虽然社团活动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但既然社团活动以提升职业素养为目标,为了确保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有必要在社團活动的具体环节上加以设计。根据社团活动的特点以及职业素养提升这一总体目标,本文修改Marzano的教学策略后提出几条可提高社团活动有效性的建议。

(1)交代活动目标。明确的活动目标有利于活动按照预定的设想开展,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

(2)建立活动规则。活动规则是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此外,强调活动规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和法纪意识。

(3)鼓励参与活动。由于各种原因,在社团中会有部分学生对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应该建立激励机制,鼓励这部分学生积极参加活动。

(4)保持活动秩序。良好的秩序是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

4.“计划性”与“生成性”融合

为保证活动的“目标性”和“有效性”,课程化社团活动需要像课程一样有长远且具体的活动计划,而不是随心所欲,漫无目标地“扯”或“玩”。这就要求社团的组织者在活动策划时进行周密的计划与安排,以确保活动开展紧扣既定的教育目标。但是,这种“计划性”不应该取代和制约社团活动的“生成性”。所谓“生成性”是指在社团活动中由学生积极、主动产生的计划之外的创造性成果。它虽然具有不可预测的特点,但却是社团活动中思维碰撞、灵魂激荡的产物。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发散性、创造性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课程化社团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在保证活动轨迹大体上沿着计划方案推进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突破固有思维的桎梏,多视角,全方位地思考、讨论、探索,从而培养他们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职业素养的形成有一个积累过程,职业素养的培养更需要时间的沉淀。笔者希望依托课程化社团,助力技校学生长远发展,形成对接《中国制造2025))的人才培养规格,最终培养出具有人文情怀的准工匠,向企业和社会输送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优秀技能型人才,并为同类学校的职业素养培育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薛婷.广州市中职学校职业素养教育现状研究lo].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

[2]黄榕.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4.

[3]刘碧云.技校生职业素养调查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3.

[4]李婉妮.中职学生职业素养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作者单位:宁波第二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技校
技校档案管理有关问题分析
民办技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试论影响技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及对策
关于对技校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浅谈技校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方法和技巧
技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技校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
技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
浅议技校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新形势下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