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视域下高职艺术类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对策选择

2019-11-30 10:21祁慰
科技资讯 2019年27期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文化强国培养

祁慰

摘  要:文化立世,文化兴邦。文化的力量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根本指向。对于高职艺术类专业建设而言,必须要及时对接“文化强国”战略,确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定位,探索如何在文化产业创新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视角下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技术技能型艺术类人才,为促进中华文化传承、创新和传播厚实人才根基。

关键词:文化强国  高职艺术专业  国际化人才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9(c)-0100-02

党的十九大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并强调“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办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文化强国建设的厚度。俗话说:“教育兴则文化兴,教育强则文化强”。可见,文化兴盛与否直接与教学办学直接相关。必须看到,在全球化视域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为了推动中华文明走入世界、融入世界、分享世界文化话语权。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体现,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对此,在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必须从“文化强国”的现实需求出发,积极做好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培养专业性强、通用职业能力高、人文素养深厚和发展性能力厚实的艺术类人才,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奠定人才基础,在“文化强国”时空场域下实现高职艺术类人才培养的功能和价值,凸显新时代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发展内力。

1  “文化强国”视域下高职艺术类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高职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要及时进行对接,谋势而动、顺势而为、顺势有为,积极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际上,在全球化时空场域下,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国际视野不断开阔、专业学习也逐渐体现国际化接轨的方向,对于其自身发展而言,不能仅仅将视界集中于国内艺术设计领域,还必须要积极了解国际艺术设计的发展和走向,学习、借鉴国际艺术设计的思维、理念、手法和方式,并积极进行消化吸收,并着力把中华文化的内容通过优秀的艺术设计思维、理念、手法和方式进行艺术呈现,以期带来更加有效的中华文化传播效果,进而推动“文化强国”建设。

在“文化强国”视域下,高职艺术类国际化人才培养必须要做好目标定位。需要从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中华文化“走出去”对艺术人才的需求等方面着眼,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对于国际化人才培养,在国家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文件中早有规定,201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5)》明确指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2015年,教育部印發《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指出:“注重培养符合中国企业海外经营需求的本土化人才。”2016年,教育部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明确提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和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要的本土人才。”可见,对于高职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而言,确定“文化强国”视域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一方面要定位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即要求学生具备厚实的艺术设计专业发展能力,确保其成为艺术设计领域的“大国工匠”;另一方面要定位于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积极推动者,即要求其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外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能够在国内抑或国外艺术类公司、企业胜任艺术设计类工作。

2  “文化强国”视域下高职艺术类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时下,高职艺术类专业办学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在加快,积极探索与国外艺术类院校办学的“2+2”模式,即在国内艺术院校学习2年,在国外艺术院校学习2年,大大提升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张力。究其原因,在于艺术设计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在及时关注、接受和认可新生事物的情形下实现艺术设计创新。无疑,到国外艺术院校学习,能够强化艺术交流,一方面能接受国外艺术设计文化的涵养,提高艺术设计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将中华文化放置在更为广阔的时空场景中进行交流,体现中华文化的魅力,为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艺术表达力添砖加瓦。由此,国际化人才培养成为当今高职艺术类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必须要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改革。

2.1 开设英文授课,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对于国际化人才培养而言,语言是前提和基础。要求在高职艺术类国际化人才培养中,要强化语言教学,不难发现,在艺术类联合办学实践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薄弱是影响其学习深造、文化交流的主要障碍因素。由此,高职艺术类专业课程建设必须要把英文授课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整合,编写艺术类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校本教材,提高教材的针对性,创设具有艺术设计内容的语言教学环境,使其与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相区别,提升课程建设的国际化程度,使大学生真正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

2.2 举办学术讲座,营造国际化教学氛围

学术讲座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交流的重要渠道,有助于大学生拓宽国际视野,了解当前艺术设计领域的最新动态,把握国际艺术设计的理念、方式和方法。对此,要积极通过校企合作企业、联合办学院校把国外艺术设计领域的知名设计师、专家、学者“请进来”举办讲座,引导学生积极报名参加,通过艺术设计理念、艺术设计实例等的传播,激发学生艺术设计思维、启迪学生艺术设计思考、拓展学生艺术设计知识,为培育学生的艺术设计创新思维提供帮扶,为营造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厚实基础。同时,积极搭建艺术设计交流平台,通过打造国际化艺术设计作品展的方式,让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的作品同时呈现,增进中外双方艺术设计文化的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2.3 转变教学方法,激发自主化学习动力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高职艺术专业教学必须要对接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积极进行改革创新,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探索任务式、参与式、项目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把师生放置于平等对话的维度,以一种交互式、轻松化的教学氛围来引导学生学习,使其能及时提出新理念,接受新方法。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要积极嵌入微课、慕课等教学形式,把“学生的学习需求”摆在重要位置,在教学中积极尝试师生讨论、团队小组作业、师生实地调研考察等新型教学形式,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不断激活艺术设计思维创造力。

3  结语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要求,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内在需求,是实现中华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现实需要。“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强国”建设的大幕已然开启,要求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要积极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通过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采取可行、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对策,彰显人才培养的功能和价值,为“文化强国”建设厚实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 韩旭.艺术设计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探究——以清华大学与米兰理工大学双学位硕士联合培养为例[J].美术大观,2016(3):152-153.

[2] 高迎刚.欧美国家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借鉴意义[J].艺术百家,2012(3):82-87.

[3] 陈文龙.高等书法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兰亭书法艺术学院为例[J].中国书法,2017(4):150-152.

猜你喜欢
国际化人才文化强国培养
我国国际商务人才供求失衡问题研究
“文化强国”战略下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路径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一带一路”新形势下高职英语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浅谈国有石油工程建设企业如何培养国际化项目管理人才
基于微课翻转课堂的职业院校远程教育创新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