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影响

2019-11-30 04:07李蒙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6期
关键词:网络文化校园生活大学生

摘 要:人们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后,网络技术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随着产生的网络文化也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大学生作为使用互联网频率较高的群体,更能体现网络影响其校园生活,特别是从时间和空间上改变了以往的沟通方式。本文着重分析当前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并针对其负面影响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校园生活

一、什么是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想观念都被彻底改变。在我国对网络文化的研究空间还很大,就“网络文化”一词来说,国内目前没有一个官方的定义。被认为最权威的是曾静平教授对“网络文化”的概述,“网络文化是以人类互联网为‘信道,以电脑、手机等为传播终端,依靠现在日益成熟的信息传输技术,在亿万网民中兴起的文化景观,是互联网空间中的文化观念、文化载体、文化行为等的集成。”[1]网络文化产生于信息时代,是随着互联网的诞生而来的,是依互联网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在网络空间中形成的文化行为、文化方式及其他人类精神活动的集合。网络文化不同于主流文化,网络文化没有地域、种族、时空的限制,属于大众的、个性的文化。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截止到2018年底,中国网民数量高达8.29亿,较2017年底提升3.8%。其中手机网民占总人数的98.6%,说明现在手机上网已成为人们上网最常选择的渠道。网民中以中青年为主,10岁至39岁群体占总人数一半还多,尤其是20岁至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而在这个年龄段中,受过中高等教育的群体又占多数。大学生作为网民中不可忽视的主力军之一,受网络文化的影响可谓是表现在方方面面。校园作为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网络文化的出现改变了以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正面影响

(一)网络为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提供了便利

网络的出现为当代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网络购物使得大学生的生活品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取,小到护肤品、日用品,大到衣服等都可以在类似于“淘宝”、“京东”、“当当”这样的电商平台上获得。“美团”、“蜂鸟”、“饿了么”等网上订餐平台,也丰富了大学生的味蕾,使大学生既不用只局限于学校餐厅就餐,也能很快品尝到学校外的美食。2016年7月诞生的“萌小明”智能共享电动车入驻大学校园,更是进一步满足了大学生短途出行,以“随借随还”的方式,解决了校园短途出行交通工具的需求。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校园里骑“萌小明”共享电动车的人数逐渐增多,而且电动车后面还可以载人,为大学生校园出行节省了时间。有人开玩笑说:“由于共享单车的主要使用区域在校园内,所以使用频率较高的很可能是一名学霸,因为他要在自习室和宿舍之间辛勤往返。”有的大学生们认为以前的出行乘坐公交车太过拥挤,打车又难能经常消费起,所以共享电动车的出行真的是大大方便了他们的出行。

(二)网络促进大学生的友情发展

社交网络成为一种新的人际交往平台,网络中的论坛、博客、微博、微信朋友圈等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缩影。网络文化中的“流行”,对于大学生来说意味着更多的时尚,也意味着不会被他人所排斥,比如因动漫、游戏等兴趣爱好为基础而形成的“二次元”文化群,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颇受欢迎,这些圈子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大学生的友谊圈,改变了以往仅限于宿舍、院系和学校的范围。也正是这种群体认同的强烈愿望趋势很多大学生更愿意投入到网络文化中去,从而表达自我的诉求。比如 “屌丝”本身是网络文化的伴生物,是对那些自身长相、经济基础、文化水平和社会地位较低的男性青年的嘲讽性称谓。与之相对应的还有“高富帅”、“白富美”,这些词语来源于当前我国财富两极分化的现实。在大学生群体中,好多人以“屌丝”自居,认为自己没钱、没背景、学习不好、没有前途,以希望降低社会对自己的期望,缓解自己压力。而“屌丝文化圈”的形成也体现了互联网强大的聚合力。但随着更多青年对这个词语的认同,使得它的含义逐渐发生变化。现在意义上的“屌丝”更多的是对社会现实的投射,是对逐渐无力改变现实的一种无奈表达。而在大学生中的“屌丝文化圈”,又有很多以屌丝逆袭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从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大学生的友谊发展。

(三)网络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便利和机会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后,全国掀起了一阵“全民创业”的浪潮。[3]网络的出现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比如2017年5月4日,萌小明品牌在高校推出的“萌创计划”,意在召集更多有创业梦想和激情的大学生。还有部分学生在学校的业余时间开始了创业,比如微商代理。这种创业模式更受欢迎,因为相对来说,时间分配比较随意,微商是一个可移动的商铺,人到哪就可以在哪卖东西。而且具有风险小、投入成本小、收入获得多的优点,所以在大学生创业中颇受欢迎,也可以为以后的就业提供经验和人脉。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校园生活的负面影响

(一)网络可能使大学生的沟通能力退化

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给人们带来了身份上的平等。無论你是身居高位的官员还是底层工作的普通人员,都可以在网络上抒发自己的感情。网络空间中人与人的沟通交流还打破了地域、时差的限制。无论你是中国人,还是其他国家的公民,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无障碍沟通。很多学生更喜欢在论坛中侃侃而谈,但在实际对话交流中却一言不发。所谓“宅男”、“宅女”在大学生中的数量不在少数。本身“宅男”是指喜欢呆在家里或者宿舍的人,喜欢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不喜他人打扰,跟外界沟通较少。但是大学生中的“宅男”和“宅女”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一由于大学里可供自己安排和支配的时间较多,而自己又没有树立一个远期目标,感觉课余时间无所事事,所以要么睡得天昏地暗,要么打游戏追剧;又或者是本身性格偏文静,不喜欢与他人进行交流,所以交际圈很小。

(二)网络可能使大学生的思维狭隘化

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使得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互相融合和包容,扩大了大学生信息获取范围。比如“百度”公司在最初的宣传语就是“百度一下,你就知道”。无论是哪方面的知识或者理论,都可以轻松在搜索引擎上平等获取,这也是最初公司最初创立的理念。所以很多大学生有什么问题或者不懂的地方,有限选择拿出手机在网上找寻答案而非自己动脑子思考。比如像一些考查课,考试的方式是课程论文,教师一般会围绕本门课程选取题目范围,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思考来看本门课程学习成效。但是大多数学生可能根本不经思考上网搜索相关内容,直接抄到答卷纸上。这样一来,考试成文了形式,远离了初衷,而且可能形成对网络的依赖,并逐渐养成抄袭的习惯。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抄袭率高的原因。很多时候不经思考,在学习中形成惰性,会使思维变窄,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变得单一。可能在有的时候思维会走极端,考虑问题太片面。

(三)网络可能导致大学生溺网

溺网这个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也很常见,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以前可能更多的是指男生打游戏,但是现在很多女生也很沉溺与网络,比如打游戏、追剧和网络聊天。所以过度溺网使得他们的校园生活中好像离不开了电脑和手机,甚至是在课堂上都在看手机。所以现在很多大学课堂上出现了讲台上老师在讲,讲台下学生并没有听,很多虽然也是在低着头,但是却不是在做笔记,而是在看手机。更有甚者,为了打游戏或者看电视剧会选择旷课等无视校纪等行为。[4]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和交往方式,网络文化逐渐成为全民文化、大众文化,甚至有时会影响主流文化。但是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不利的一面,如何应对成为人们逐渐关注的问题。作为高校而言,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规范的教育,要提高大学生的规范意识,尽量减少网络非道德行为;其次是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活动,从方方面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渗透到他们的日常校园生活中去。作为大学生自己而言,对于网络信息要有理性筛查,要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培养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观,在大学校园中健康快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静平.网络文化学[M].人民出版社,2018.

[2] 佐斌.网络文化与青少年发展研究[M].中国出版集团,2013.

[3] 王军 管亚男 梅涛.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影响的调查分析——以北方民族大学的调查报告為例[J].现代信息科技,2019(2):179.

[4] 赵小丽,王泽众.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J].教育管理,2019(2):22.

作者简介:李蒙(1988- ),女,汉族,河南安阳人,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网络文化校园生活大学生
校园生活里的尴尬事
校园生活的幸福密码
爱上劳动,开启幸福校园生活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欢乐的校园生活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