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路径探析

2019-12-01 06:56曾卫封健王华
风景园林 2019年11期
关键词:芦山广场空间

曾卫 封健 王华

1 相关研究回顾

1.1 灾后重建研究概述

灾害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受环境的突变而造成的物质基础损坏、人员伤亡、社会秩序混乱、传统习惯与文化传承断裂的破坏性过程或事件,其涉及社会、经济、环境、文化及物理多个层面[1-2]。灾后重建作为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关乎灾区长远稳定的发展。满足灾民对未来幸福生活的追求,是国家、政府高度重视的民生工作[3]。

西方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后规划建设拉开了灾后重建研究的序幕,紧接着,日益频发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泥石流、台风)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研究的焦点也从人为灾害转向了自然灾害。当前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资源配置和再利用[4]、房屋建设[5]、灾后规划和后期评估[6]等方面。O’Brien等[7]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重建过程中社会结构的重构、社会功能的重塑和居民日常生活安稳的重新保证;Nelson等[8]从地理学的角度探讨灾后重建的3个递进层次:个体与家庭重建、社区重建和城市重建;Cooper[9]从国家政策的角度探讨灾后重建规划体系的4个层面。随着研究深度和广度的增加,学界开始关注重建过程中资金分配和弱势群体二次灾害的问题,Grennberg[10-12]从美国纽约和新奥尔良的灾后重建实例研究中,提出灾后重建中资金分配不当加深了社会不平等和更多的空间发展问题。

国内的灾后重建首先从地理学开始,时间也较西方晚了许多,基本上从汶川地震后开始。与西方的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等的广泛视野相比,国内的研究多侧重于区域层面的实践,多以国家自上而下的政策为导向,如灾后城镇规划、灾后异地选址、重建模式、房屋建设等[13],对灾民的心理平复、利益分配、社会矛盾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较少,同时对微观层面的规划设计研究也比较薄弱。

1.2 灾后重建与城市公共空间相关研究概述

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日常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载体,是城市功能组织构成中主要的部分之一,也是国内外建筑学与城乡规划学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这些成果的研究大多基于城市常态发展的情境下,从形态学、类型学、社会学等角度,利用空间句法、GIS等分析方法探讨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态美学、社会属性及设计方法等[14-15]。针对灾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较少,现有的相关文献主要是以防灾学为切入点研究城市公共空间。日本出台的《城市绿地保全法》中明确提出城市公园作为防灾系统的重中之重,通过绿地、公园及广场的建设增强城市的自安全性,是日本城市安全防灾功能与城市公共空间紧密结合的重要手段[16]。

实际上,从灾害发生、灾后紧急救援到灾后重建、恢复新的正常状态,城市公共空间随着城市社会秩序的转变而发生变化。在灾害突发与社会各界进行灾区紧急救援阶段,为了尽快恢复城市生命线系统,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等以交通与安置为主的城市公共空间最先得到修复。当灾后重建工作进入平稳发展的时期,城市逐渐恢复生产,社会生活日益步入常态发展,城市公共空间重新成为市民生活的舞台,除了可作为避难、救援与临时安置的场所,同时兼顾灾前城市公共生活空间的功能,直到灾后重建工作结束,新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建立。

1.3 灾后重建中普遍面临的困惑

1.3.1 重建迫切和灾害延时的时空困境

灾害的发生是瞬时性的,从灾害发生的那一刻起,灾后重建就已经开始了。对于亲身经历的人们而言,灾后重建是一个等待补偿、设施重建、家园恢复的漫长过程[17]。然而重建的工作不能操之过急,原因在于灾害的延时性,其具体包含2个方面:1)次生灾害的2次及多次冲击,在强震发生之后,会出现一段时期的余震期,短则数月,长则数年(例如邢台地震后的余震期长达2年之久);2)由于制度层面的缺失,重建中的资金分配不均,大量的资金在多方权力和利益博弈下得到特殊照顾,弱势群体的需求被忽视,又会出现新的赢家与输家,从而造成新的社会问题。

1.3.2 空间短期重建和心理长期平复的固有矛盾

根据以往的实践证明,灾后重建的时间跨度较短,一般在灾害发生后的3年内基本完成道路交通、房屋整修、市政设施和生产生活设施的恢复重建,城市的机能达到灾前或超越灾前的水平。而且,随着技术力量的增强,很多地区灾后重建阶段的周期也大大缩减。但值得注意的是,灾后重建的工作不仅仅是单纯的物质空间基础,还要考虑灾区社会秩序的恢复、政府公信力的重建,尽快抚平灾害带来的伤痛,将生产生活重新带回正常的轨道中来[18]。与空间重建的短期相比,灾民心理上承受的恐惧感却久久不能平复。

1.3.3 蓝图规划和动态需求的不相协调

一般来说,灾后重建是政府意志的高度体现,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组织思路。根据实践证明,重建规划的成员组自上而下包含了中央、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和规划师,共同构成了重建规划中的组织体系和技术力量支撑[19]。灾后规划工作体系通常由城镇体系规划、农村建设规划和城乡住房规划等多个专项规划组成(图1)。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时间的紧迫性,规划师们往往没有获取详尽的灾情评估和现场资料,凭借着自身的专业技术完成了“大气磅礴、美好未来”的规划蓝图,建设部门随即进行灾后建设。这种蓝图规划所暴露出来的缺点越来越多,如规划中对于具体实施的引导性较弱,地方负责建设的部门对其理解出现偏差,从而导致规划标准不一、成果完成差异较大的被动局面出现[20]。

综上所述,城市公共空间是灾后城市正常秩序重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促进城市生活活力、强化社会韧性,修复社会心理裂痕、从而提高城市应对灾难的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建不应仅着眼于物质空间和基础的修复,更应体现在城市精神面貌和城市活力的再生上,关乎社会平等、公众参与和地域文化的包容。因此,对于设计师而言,除了具有一般景观设计、房屋建设所具有的共性,同时又有其特殊性,即要注重灾民心理与环境再生,从而帮助灾民恢复正常生活。一方面应当继承地域传统文化,另一方面须运用现代景观语言与规划手法,打造现代、积极、乐观的空间场所环境,帮助灾民走出灾害的心理阴影。

2 案例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背景与项目概况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内发生7.0级地震(以下简称“4 20地震”),这是继汶川地震之后在龙门山断裂带上再一次发生的重大灾害性地震之一。本次地震给芦山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与损失,共造成196人死亡,11 470人受伤,震中龙门镇90%以上的建筑垮塌,基础设施损毁严重。作为本次灾害的见证者和灾后重建的践行者,笔者及团队参与了芦山多处城市公共空间的修复及设计工作,其中,芦山根艺苑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重要节点。基于此,选择芦山根艺苑广场作为案例研究灾后重建过程中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路径,归纳出符合当地灾区公共空间建设的营造方式。

基地位于芦山县根雕艺术片区内,处在县城南部入口门户位置(图2),周边车流量较大,交通环境较为复杂。现状基地被“Y”形道路分为3个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地块,基地面积约为2.2 hm2。基地整体地形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每个地块内部的山水环境、地形地貌各有特色,其中东侧地块的内部高差最大,达到12 m,北侧地块高差为0.5 m左右,南侧地块高差为1 m左右。广场三面邻水,佛图山脉与芦山河环绕在广场南侧;西侧紧邻芦山根雕艺术城,根雕艺术城内建筑采用清一色的仿汉形式,高低错落,层次丰富,建筑立面多以灰色为主(图3)。

1 “自上而下”的灾后重建工作体系“Top-down”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work system

2 案例区位图Case location map

3 基地现状概况Overview of base status

2.2 研究方法

笔者及其研究团队共组织了2次实地勘测地形和集中访谈。访谈的对象主要包括当地居民和政府人员,还有少量的外地工作人员,访谈的侧重点在于灾后重建规划实施和管理、居民需求2个方面,访谈的内容主要包括:1)对灾前芦山地方的景观特色、山水环境、传统生活习惯、风俗人情、精神风貌等进行全面调查;2)了解当地的灾后重建过程、未来的规划定位和发展模式;3)对灾后重建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现实需求,尤其是对公共空间的需求,对空间品质的建议与期望;4)探寻当地灾后生活习惯、物质环境、城市形象等方面的改变等。

2.3 设计理念:重塑

在现代公共空间设计中,形态已经被推到了较为重要的位置,设计组通过对基地实地的勘测和访谈,认为此次设计的重点不仅是形态的设计,更是立足于设计所能带来的社会、文化、公共价值,设计组提出“重塑”的设计理念,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运用统一、均衡、节奏、韵律等法则,用简洁明了的思维方式去发现和创造景观语言。基于此,制定以问题为导向、需求为目标的设计框架(图4),从生态环境、地域文化、公众参与这3个方面对芦山根艺苑广场设计进行深度探析,完成本次方案的设计(图5~6)。

3 设计路径

3.1 本土重塑:自然环境的尊重

3.1.1 山地特征

一方面,广场顺应场地地形变化,将城市入口、山体坡地、河边水体三方整体融合,并在多维复合的空间范围内营造丰富多变的视觉效果,形成独具特色的山地广场景观。另一方面,广场被“Y”字形道路分割成3个地块,各个地块地形条件均有差异,广场在维持整体风貌协调的同时,也保持着各个片区特色。

广场西侧与南侧地块濒临芦山河,地块地形高差变化大,因此以绿化种植为主,布置亲水设施与休闲平台;东侧地块面积较大,是广场的主体构成部分。该地块通过采用传统的悬挑、筑台等建造方法形成较为平坦的台地,构成广场中心部分,用以集会、活动、避难、健身等活动。同时,采用借景与对景的设计手法,充分运用芦山河与佛图山脉,使周边自然山水环境成为中心广场的景观界面。此外,东侧地块与国道交接处,利用现状高差密植乔木,在隔离交通噪声的同时,营造错落有致的山地景观环境(图7)。

3.1.2 园林意向

以往的广场大都是以硬质铺装为主,空间设计单调乏味,毫无生气,却充斥在中国各大城市之中,对土地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中国传统的造园艺术运用庭院、廊道、通透浅空间等手法创造出的美好及深邃的景致,做到“移步换景,一景一情”的效果。本次设计中汲取传统园林的设计趣味,通过轴线的贯穿、景观视线的联系将绿植、水体、台阶、院落等组织起来,力求人在广场行进中空间的变化与景观情感中的关联,从而给予人们心理上的愉悦。

3.2 文化重塑:地域文化的传承

城市公共空间是面向社会大众开放的场所,与地域特色文化密不可分。优秀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总是扎根于地域环境,融入地域文化,从而使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城市标志性场所景观,具有地域文化的情感烙印。同时,地域文化在地域内部具有号召力与凝聚力,是场所天然具备的文化元素,与当地人民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那么,根艺苑广场作为芦山县城的“会客厅”,如何使广场在地震废墟之上,恢复广场与芦山县城的内在逻辑关系,展现芦山城市新面貌、灾民新生活,同时使广场具备芦山独特的气场,成为其设计中关注的重点之一。

4 设计框架Design framework

5 芦山根艺苑广场规划平面图Lushan Genyiyuan Square layout plan

6 芦山根艺苑广场建成效果Lushan Genyiyuan Square built-up effect

7 顺应地形,台阶转折错动Footsteps turn and change complying with the terrains

8 主题浮雕设计过程及建成效果Theme relief design process and built-up effect

芦山作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是著名的雕刻之乡,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基因。设计中吸收民族的、本地的、民俗的风格以及历史文化印记,从芦山丰富的文化资源中提取“汉文化”“根雕文化”和“抗震救灾精神”作为主题,分别对应广场空间设计策略中的“区域文化”“场地文化”和“城市文化”,将地域审美情趣、价值取向以及文化习惯内化于灾区社会环境中。通过设置广场展示中心、汉文化石柱、秀美芦山根雕、“4·20”大地震纪念浮雕,以及灯饰、工业小品等物质实体使地域特色文化在广场中得以表象化,提升城市与灾民的内在精神气质(图8)。

3.3 公共重塑:公众意识的回归

作为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城市与乡村、商业与居住之间重叠的柔性空间节点承载着丰富的功能与日常活动,这些多元的促成要素具有多维度的发展趋势,在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提升广场的综合社会价值。地震发生后,芦山的社会秩序和经济活动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灾后重建中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承担“黏合”与“过渡”的作用,将不同社会生活、功能内容相互共存、彼此交融。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及团队强调公众利益的首要性,用大量的时间与公众进行访谈和协商。公众不再是规划实施的局外者,而是切实地参与到重建这个过程中。

在根艺苑广场设计之初,笔者对实施框架做了调整(图9)。1)明确参与主体的地位及角色扮演。其中政府组织牵头,把握整体战略格局提供实施保障;规划设计师负责方案设计,协调公众和政府的意愿;施工单位进行具体实施任务,也是建设资金的保障主体;公众通过自治组织把意愿反馈给政府和设计师,并监督实施过程,也可通过施工单位招工的方式参与到实际建设之中。2)组织不低于2次的座谈会,邀请政府、公众参与其中,设计师通过访谈和发放问卷的形式,征得多方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对利益冲突的问题,通过协商和咨询专家的方式达到平衡。3)做好动态评估工作。在实施过程之中,对不合理的问题及时整改和完善;在实施完成后,对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将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并由政府指派相关单位进行维护管理。

9 公众参与下的工作组织框架Work 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under public participation

10 市民参与共建Public participation in co-construction

在这样的实施框架下,芦山根艺苑广场取得了较好的设计成果。不仅强调设计师、政府、公众、施工方等多元主体协同创造,广场从设计、建设到后期维护,公众全程参与其中,体现出设计的开放性与公共性。同时,当地灾民面对着震后破损的家园,主动地参与到灾后重建中,有责任地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提出意见与想法。一方面,灾民参与到广场设计、建造过程中,能够全面、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劳动与才能,改变震后一片狼藉的城市面貌,从劳动中收获持久幸福,切身感受到周边生活环境品质的提升;另一方面,公众参与广场活动,提高空间的利用率与活动密度,也是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所在(图10)。

4 结语

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空间构成中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回归到城市的常规状态,满足市民休闲游憩与交流活动的要求,对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抚慰灾民心理创伤以及缓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大有助益。因此,通过对芦山根艺苑广场设计过程的探析,研究总结如下。

1)本土性应当作为设计中的第一要义,单一纯粹的设计手法不再具有普适性,扎根场地本身的特征,因地制宜的做法不仅有利于营造开敞明亮、积极向上的空间形态,还可以体会到自然的纯净之美,降低不必要的破坏和花费。2)文化性作为核心要义。良好的空间设计将传统文化要素寓意其中,让使用者能够联想到不同深邃的文化意境,从而有助于增强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3)公共性彰显了设计的人文情怀,设计师不仅为政府部门提供服务,还要与公众产生互动,考虑公众的现实需求,从而对多方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进行协调,不断协商,以此反复,以便获得相对平衡的结果。

致谢(Acknowledgements):

感谢设计团队王梦倩、尹艺霖、张锐敏等提供的帮助。

图片来源(Source of Figuers):

图1~10由作者及设计团队自绘或拍摄。

猜你喜欢
芦山广场空间
布鲁塞尔大广场
空间是什么?
在广场上玩
创享空间
广场上的大钟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
春回芦山
318国道沿线芦山地震的震害特征与烈度区划探讨
芦山地震公路地质灾害调查及评估
芦山7.0级地震前后岩石圈磁场异常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