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工业分析”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探索

2019-12-02 15:28李秋红李蛟杜庆洋王卫伟司维蒙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11期

李秋红 李蛟 杜庆洋 王卫伟 司维蒙

摘要:“课程思政”的实施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确保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材料工业分析”课程教学为例,在专业教育课程领域,对“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实施方案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探讨思政在教学内容中的融入方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的改革。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德育熏陶,寓德育于智育之中,最终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课程思政;材料工业分析;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31-0004-01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材料行业迅速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材料工业分析在材料的生产、加工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当前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有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在谈到环境保护問题时他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生动形象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材料工业分析》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化学专业的专业方向课,在材料化学专业整个教学及学生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毕业后学生的去向为各大高校的科研院所、材料生产、加工企业的质监部门以及与军工企业密切相关的行业,因此要求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意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教学内容设计

1.1 试样的采集、制备和分解:从作为分析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入手,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恪守职业道德,要为所采集的样品负责。

1.2 水质分析煤质分析和气体分析:结合目前国内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环保政策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1.3 硅酸盐分析和钢铁分析:通过对该内容的讲解,指出产品质量达标的重要性,如当前建筑行业广泛存在的产品质量问题,对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隐患,如果不及时处理,将影响我们一直在努力构建的“和谐”社会。

2.教学方法

2.1 加强基础理论教学。

在材料工业分析授课过程中,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支持。学生在学习材料工业分析的过程中,以人类认知世界的思维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将思想政治理论的基础理论作为研究的重心,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从而来实现专业教学与学科建设的良性互动。比如在讲述硅酸盐分析和钢铁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讲解水泥和钢铁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这些产品质量不达标对人民群众生活造成的影响,让学生意识到凡事有利必有弊,构建多学科交互平台,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专业课教学协同创新的新格局。

2.2 重视专业课的育人导向。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其教学背景,发挥材料工业分析方向的优势,以爱护环境、节约社会资源为目的,提炼爱国情怀、社会责任与人文精神,并将其转化为核心价值观教学载体。根据学生对于材料工业分析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德育教学,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引起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热情。

2.3 拓展教学资源。

材料工业分析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化学理论基础的同时,可以适当增加国家当前政策方面的介绍,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国与科研的热情。打造教学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将课堂与生活相互结合,从而把教学实践平台作为德育融合的主要场所,通过协同创新等科研合作,推动新的创新模式改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将育人教育与价值观培养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打造课程思政一体化管理新路径,实现思政教学与专业教学的优势互补,做到教学育人的有机统一。

3.考核方法

引入思想政治内容考核机制,注重结合本课程进行过程考核。“材料工业分析”课程作为菜化学专业的方向必修课,通常采用考查的方式进行考核,以不同比例的课堂笔记、上机练习、学习体会给出最终成绩。要实现课程育人,将思政与专业课相结合,优化考核方式,引入思政内容考核机制,实现考核方式多样化,利用学生课堂展示、作业成果展示、科研创新项目的成果展示等方式来衡量成绩,让学生注重学习过程,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4.预期取得的育人成效

将思政内容融入《材料工业分析》专业程的教学当中,能使学生在掌握原材料、中间品及最终产品知识的前提下,理解自身肩负的使命,转变学习观念,认真对待所学专业,能为培养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优秀学生奠定良好基础。因此,专业选修课与思想政治教育两方面相互配合、互相补充,能实现专业学习与品德修养共同提高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蓝蔚青,谢晶,孙晓红,包海蓉,卢瑛.《食品添加剂》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11:47-49.

[2]张婧,施兴华.“船舶结构设计方法”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探索[J].高教学刊,2019,4:138-140.

[3]梁微.“课程思政”在农林院校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以“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1:43-45.

[4]朱晓飞,周德凤,敖玉辉,赵振波.高校专业课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以无机化学课程为例[J].当代教研论丛,2019,2:21-22.

[5]张晶,杨志刚,薛依婷.生物药剂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9,28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