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界的“四大名爹”

2019-12-02 04:45刘振修
中华家教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万春永利儿子

刘振修

李万春的功夫是“打”出来的

李万春从小生就一副好嗓子,本来可以专攻文戏,以唱为主。但父亲李永利眼光长远,认为不能埋没那副好嗓子,主张他既学文又学武。每天天不亮,小万春睡眼朦胧,就被父亲叫起来到偏僻的地方练武功和喊嗓子。天亮后,回到家里休息会儿,就到“大世界”舞台上实践了。李永利迫切希望儿子文武并进,想出个法子:在屋顶上钉个钩子,用粗绳子拴上滑轮儿。吊嗓子之前,先让他把脚伸进绳子套里,用滑轮儿把腿吊起来,然后开始吊嗓子。每次吊嗓子,都是从头到尾吊整整一出戏,得用一个来钟头。吊完这出戏,把腿放下来,在地上稍微蹲一会儿,再换另外一条腿吊上去,开始吊第二出戏。通常是头出戏先吊西皮,二出就改吊二黄。连吊腿带吊嗓子,两下夹攻,特别累人。吊完一出戏,必定是大汗淋漓,衣裳湿透。这种方式,苦是苦,可真出功夫。

李永利脾气暴,儿子练功时,他总是在一旁看着,手里还总拿着板子。只要看出儿子稍有偷懒的地方,或者动作不准,立刻举起板子没头没脑地狠打。练飞脚、旋子、扫堂腿,以至乌龙绞柱,都是练正反两种。正的容易练,反的可就难了。每练反的,挨打必多。挨打,都得趴在长凳上,用板子打大腿根儿、打屁股。每次都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练功避免不了挨打,吃尽了苦头,可功夫练出来了,苦最终换来了甜头——李万春成为文武双全的京剧名家。

“遍请名师”李桂春

“小达子”李桂春是著名文武老生李少春之父,他长期在上海演出,有“南派包公”的美誉。李桂春希望自己的后代能接续他的事业,无奈长子大田不喜欢这行,他瞧出次子二田(少春)是块学戏的料,便在少春身上下了功夫。李桂春督促少春练功,也跟李永利教子一样,每练都是文、武两方面均不放松。他又使了一个新招:一改过去先吊嗓子后打把子的习惯,总是让少春先打把子,然后再吊嗓子。这样可就更增加了难度。历来武戏演下来嗓子发“横”,不利于再唱文戏。由于李少春从小就是先武后文打下的基础,奠定了他后来正式演出时,前边先唱一出武戏,后边再唱一出唱工戏,嗓音仍然圆润、运用自如,这正是父亲良苦用心取得的成果。

李桂春在自己教兒子的同时,还请来陈秀华、丁永利两位先生,分别给少春说文戏和武戏。这两位可是当时梨园界顶级的“教授级”老师。

陈秀华宗法“余派”,是教“余派”戏的名教师;而丁永利则久随“武生宗师”杨小楼演出,对“杨派”戏了如指掌,教授“杨派”戏更是得心应手,甚至连杨小楼本人都认为他“教我的戏琢磨得透,研究得深”。当时北京许多宗“余”、学“杨”的名演员,也都得到过他们的传授。“名师出高徒”,少春技艺日益精进,但他不满足于此。1938年他终于又得拜余叔岩为师,成为余的入室弟子,得其亲传,表演艺术得到质的飞跃。李桂春曾悉心教导儿子:“一要拜服,服人家之长,谁有专长向谁学习。二要不服,除虚心学习,还要敢于竞争。三要拔尖,非下苦功在竞争中超过可。”李少春后来能成为戏路宽广,勇于创新的艺术大师,这同父亲给他遍请名师与悉心教导是分不开的。

“你父不如我父”“我子胜于你子

谭小培出身梨园世家,其父是“同光十三绝”之一,被誉为“伶界大王”的谭鑫培,其子就是“四大须生”之一的谭富英。在“谭派”艺术的传承上,谭小培处于一种尴尬地位。20世纪30年代,北京一家报纸上登的漫画很能说明问题。画面上老中青三人,上首是谭鑫培,中间是谭小培,下首是谭富英。谭小培表现出左顾右盼的神态,对着谭富英说,“你父不如我父”;对着谭鑫培说,“我子胜于你子”。这说明他是夹在两代当中,上不如父,下不如子。

虽说到艺术声望,谭小培的确上不如其父谭鑫培,下不如其子谭富英。可是他能把谭门剧艺的规范继承下来,并把儿子培养成才,应该说他是谭门一位了不起的大功臣。

在老谭去世后,谁能做谭派老生的继承者,这是当年广大京剧爱好者最瞩目和有争论的一个问题。那时谭小培已经三十五岁,虽能演父亲常演的各种戏,但名气不够响亮,儿子谭富英才十二岁,刚入富连成科班学戏。这时,谭小培一面搭班演唱,一面抓紧培养儿子谭富英。此时,学“老谭”的人,如言菊朋、余叔岩,全都打出“谭派正宗”的旗号,争当谭派的继承人。谭小培作为老谭的亲生儿子,在这样咄咄逼人的形势下,毅然放弃了个人的演出,专心致志地培养谭富英,把自己的满腔热血,全倾注在儿子身上。谭富英天赋条件绝佳,无论扮相、嗓音、功架都好。谭富英连着坐科六年,打下了坚实的功底,走的也是祖父老谭文武老生的路子。谭富英出科后,谭小培基本上谢绝舞台演出,全力以赴地扶植儿子演出。他一方面让儿子拜师余叔岩,以避免家学的局限;一方面为儿子制定了一个长期规划,即以十年以上的时间搭班演出为主,来提高表演艺术、扩大影响、积累资金、建立自己的观众群,为将来自己挑班做准备。直到谭富英在全国各地演出赢得了大量观众,连梅兰芳都认为谭富英已经具备独自挑班的能力,力劝谭小培给儿子组班演出时,谭小培才决定由儿子谭富英自组“扶椿社”挂牌演出,并亲为其充任管事。公允地说,谭富英的成功浸透着谭小培的苦心孤诣与满腔心血,虽然这同谭富英的天赋条件分不开。

外行父亲造就“荀派大师

在“四大名爹”里,只有荀慧生的父亲是个外行。荀慧生的父亲荀凤鸣是一位老实厚道的穷苦农民,因生活所迫,在荀慧生六岁那年,举家流落到天津为生。荀慧生对童年生活的印象,只有两个字:贫穷,贫穷到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地步。为了养家,父亲两次把他卖进戏班。先是把他卖进天津小桃红戏班,后又转卖给河北梆子花旦庞启发为徒。幼年的荀慧生对戏曲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与悟性,路过戏台时,总是久久观望,不愿离去。对于父亲把他卖进戏班,他不但毫无怨言,甚至想:没准我唱红了,还可以养家呢。启蒙老师庞启发是著名梆子艺人侯俊山的高足,不但擅演河北梆子花旦,青衣、刀马旦也能演能教,是有名的“戏包袱”。但他教戏手狠,人送绰号“庞剥皮”。荀慧生就是在他的打骂声中踏入了梨园大门的。

荀慧生最终能名列“四大名旦”,这全得力于他幼年刻苦练功,打下坚实基础,以及众多名师的提携与帮助。荀慧生富有演剧天赋,爱听戏、演戏,碰巧其父因生活所迫把他卖进戏班,这无意中倒把他送入了戏曲之门,使其得以大展其才。从这点儿来看,其父功不可没,称为“名爹”亦不为过。

猜你喜欢
万春永利儿子
白象:打造有骨气的民族品牌
科技兴邦 创新强国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打儿子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永利澳門第二季度淨收升3.6%
末路
万春林弈林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