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珍秦镇牧民的草场治理实践探究

2019-12-03 06:50拉毛求占
南方农业·中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牧民

摘 要 当前,我国草场退化严重,为有效解决该问题,介绍了草场的传统治理以及相关研究,调查分析了牧民对草场退化的认知及影响因素,探讨了牧民应对草场退化的生态实践措施,以期能够更好地治理草场退化问题。

关键词 三江源生态环境;牧民;草场退化;青海省珍秦镇

中图分类号:S812.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3.076

我国的天然草地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0.7%,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草地退化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15%,到了20世纪90年代则扩大到50.2%,并且以每年133万公顷的速度继续扩大,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损失。当前,草地退化已成为我国重大的环境、民生问题。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处三江源头,拥有1112.98万公顷可利用草场,草场类型多样,包括高寒草甸草场、高寒沼泽草场、山地灌木草场、高寒草原草场、山地疏林草场等;牧草种类繁多,有65科,384属,1440余种。玉树州是青海省的主要畜产品生产基地,然而,截止到2011年,全州的草场退化面积已达54%,沙化面积每年在以0.52万公顷的速度扩大。除了自然因素外,“过牧超载”被认为是引起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因此,一系列旨在限制游牧、改变传统畜牧生产方式的政策开始实施。然而,经过长时间治理,草原退化的趋势并未缓解,仍然呈现出“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情况。

同时,草场产权变革、牧民定居、生态移民的实施改变了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传统的游牧知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有学者认为,草原生态的变化与游牧知识的變化有直接关联,将牧民与草场分离的治理措施,忽视了传统游牧知识与环境的互动,可能会对草场退化问题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1]。那么,牧民是如何理解草场退化的?传统的应对策略是如何在现代条件下应用到草场生态治理过程当中的?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查可以让我们理解牧民在草场退化治理中扮演的角色,为草场退化的治理提供有效的途径。

基于此,本课题组在青海省玉树州珍秦镇分别于2014年7—8月、2016年7—8月进行调研,采用人类学的深度访谈、入户访谈等方法,对老人、学生、妇女等进行访谈,根据访谈结果,结合文献资料展开研究。

1 “草场退化”的传统治理与相关研究

草场退化的原因复杂多样,既有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又包括超限度利用资源及不合理管理等人类活动。在肯定人为活动对草场退化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础上,郝时远[2]认为导致草原生态变化的超限度利用不仅仅指牲畜的“超载过牧”,还应该包括“挖虫草”以及政府行为的农业开垦、矿业开发等更为广泛的“草原索取”方式。此外,管理缺乏合理性也是造成资源超限度利用的根源,杨德亮[3]在报告中指出,地方领导为了发展经济,将资源优势作为产业优质,过度开发资源,加剧了草场资源的退化、沙化。可见,人为因素造成的草地退化复杂多样,并不只是“超载过牧”,在制订相关治理政策时,如果仅仅将“超载过牧”作为草场退化的原因,就会影响草地治理的有效性,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影响。然而,目前三江源地区的草地治理政策还是主要基于“超载过牧”,实施了禁牧(设置禁牧区、禁牧时间)、减畜(以草定畜)、灭鼠除虫以及生态移民等措施恢复生态[4],加剧了牧民与草场的分离。

2003年底到2004年年初,青海省启动了“退牧还草”工程,2005年,总面积72万平方公里的青海省将近半省域划入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应急式生态保护,近10万名牧民陆续搬离了草原,超过70万户农牧民主动减少牲畜养殖数量”[5]。玉树藏族自治州作为青海省第一个实施退牧还草政策的地区,截止到2009年,已有31 084定居牧民,占定居总人数的50%以上。以玉树州结古镇为例,2009年青海省生态移民工程中就有仲达乡、安冲乡、小苏莽乡共528户搬迁到结古镇。党的十九大以来,政府加大了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投资,根据2016年称多县农牧局底册数据显示,仅珍秦镇禁牧草原面积达10.991万公顷,禁牧补助资金小计1 378.330 5万元;草畜平衡面积9.484万公顷,奖励资金小计213.39万元;享受牧民生产资料补贴的户数有191 5户,补贴资金小计95.75万元,三项资金总计已经达到1 687.470 5万元。全镇生态移民224户,每户燃料补贴3 000元,总计发放燃料补贴672 000元。

资金的投向在带来良好效益的同时,将牧民与草场分开的政策成效却受到了广泛争议。以学者杜发春[6]的研究为例,在调研中发现,在实现定居的牧民中,有的牧民虽然搬迁到了城镇,但是牲畜却以转卖或寄养的方式继续留在了草场上;而移出的牧户中又多以无畜或少畜户为主,分别占移民户总数48.5%和68.3%,牲畜多的牧民不愿迁出,因此,通过移民实现草地载畜量明显减少的目标很难实现。游牧民定居、生态移民等草场治理措施都是建立在科学权威的话语体系之上的,其实施的过程也是牧民与草场逐渐分离的过程,象征着科学对传统的代替,然而其在生态治理方面的有效性却充满了争议[7]。

2 牧民对草场退化的认知及影响因素

2.1 珍秦镇牧民对草场退化的认知

2.1.1 有关退化时间及退化表现的认知

很多受访的牧民反映,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草原牧草的长势相比,当前的牧草长势不佳,但雨水适度的年份牧草长势相对较好,营养也高。如2016年雨水充足,草场情况较好,2014年和2015年降水少、干燥、虫害泛滥,牧草长势较差。此外,牧民还认为牧草的长势因地而异,通常情况下,围栏内的牧草要比外围的牧草长势好。但围栏内的草场没有牲畜,草原鼠兔等能避开天敌快速繁殖,掘洞情况较为严重,对草场不利;而围栏外的草场因为重复践踏容易退化形成黑土滩。

草场退化是指天然草场在干旱、风沙等不利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或过度放牧或滥挖、滥割、樵采等人为破坏草地植被所引起草地生态环境恶化,其明显特征是草地牧草生物产量降低,品质下降,草地利用性能降低,甚至失去利用价值。根据珍秦镇牧区的特殊情况,当地牧民将草场退化与土地肥力、牲畜情况结合起来理解,认为草场退化不仅包括植被的衰退、牧草质量的下降以及黑土滩面积的增大,还包括土地肥力的下降以及人畜健康状态的滑坡。在受访牧民看来,草场退化是自然气候(降雨)与人类的不当行为(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等行为)综合引起的。因此,草场退化可能是周期性的变化,也可能是暂时变化,并不是一个逐年加剧的过程。

牧民主要通过对牧草高度、草场植被疏密程度、土地裸露程度、牲畜出栏情况、牲畜死亡率、牲畜产奶量等来判断草场是否存在退化现象以及退化程度,能够认识到草场退化与周围生态环境的相关联系及退化特点,认为当草场退化严重时,土地肥力降低,牧草变矮、变疏,牲畜出栏率低、死亡率高、产奶量低,同时也会有疫情在人畜中蔓延。

2.1.2 有关退化原因的认知

牧民认为,造成草场退化的原因众多,主要包括以下6点。1)雨水不足或过多;2)自然灾害,如下黑虫、草原鼠兔啃食草根等;3)机动车辆及人畜反复践踏;4)开矿污染水源等人类行为;5)采挖虫草等草药;6)不当的放牧行为。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才会导致草场退化,比如在降雨量不足的年份里,牲畜的不恰当放牧会导致草场退化。

牧民将草场退化的原因归为自然与人为两个方面,并认为人类行为是导致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但牧民中很少有人认为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场退化,甚至认为牧场不会出现“超载”情况,且大多数牧民认为,草场能承载的牲畜量不定。由于降水、自然气候条件等的影响,草的长势基本上每年都不同。因此,牧民应根据牧草的长势适当调整放牧策略,以适应草场的生态条件。

2.1.3 草场退化治理方面的认知

在有关如何保护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牧区草场的问题上,受访的35牧民中有19个牧民认为保护草场生态环境、防止开采矿山是保护草场的最佳途径。在对于政府实施的限牧、禁牧等措施是否能够有效促进草场生态恢复的问题上,牧民认为这些政策的实施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尤其是生态移民工程,但只有牲畜很少或是无畜户选择搬迁,并没有对草场生态恢复起到太大作用,相反这些人通过将自己的牲畜转给其他牧户使得这些牧户单位面积草场上的牲畜增多。

在牧民的意识中不存在永久性退化的概念,90%以上的牧民在访谈中表示,只要雨水适宜、没有天灾,传统的放牧方式本身是不会导致草场退化。当草场存在暂时性退化问题时,牧民会根据情况适度对生产、生活方式进行调整。在访谈的牧民中,有40%的牧民表示当牧草长势不好、牲畜存在营养不良等问题时,部分牧户会购买饲料,20%的人表示会投靠城镇的亲戚;当牧场面积不够时,很多牧民表示会从同一大队的其他牧户手中租借牧场来解决问题,80%以上的牧户表示会通过用采挖虫草得到的收入来度过难关;在返青迟的情况下,很多牧民会给牲畜喂食自己吃的糌粑,母畜接羔时遇到难产的情况,有些牧户还会将其安置在屋内提供细心的照顾。同时,珍秦镇基本上没有养殖绵羊,受访的牧民认为绵羊的在食草时会从根部啃食,破坏牧草的根部使其很难恢复,所以大都选择养殖对草皮没有伤害的牦牛。此外,珍秦镇的牧民还认为,放牧的技能或是管理者的素质也是草场退化的一个变量,受访牧民表示,牧者大都非常负责,会根据牧场的季节性变化及植物生长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路线放牧。这种方式不仅能保证牲畜营养的最大化,而且还能给草场提供轮歇的机会。

为有效解决草场退化问题,珍秦镇牧民还会采取上访、请愿、干预掘金采矿活动等策略。牧民认为,采矿活动会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的健康,有必要通过多种渠道阻止这些行为。然而,在受访的牧民中,了解《环境保护法》并且能够应用相关政策进行上访、愿意对采矿行为进行干预的人占极少数,所以牧民对于通过干预政府的环境破坏活动来进行草场退化治理的认知是矛盾的,一方面认为应该上报政府,要求政府对外来采矿者的采矿活动进行干预,另一方面又没有相对完善的依据,即使告到政府去,作用也不会太大。但是,牧民普遍认为通过在寺院举办祈福消灾法会来消解虫害、鼠害及其他天灾是有作用的,很多牧民或牧委会给寺院捐钱捐物。

2.2 影响牧民认知的主要因素

2.2.1 宗教文化因素

从经验的角度出发,很多牧民认为草场的退化是不可避免的。珍秦镇的牧民对草场退化的态度和行为建立在对草场退化的认知及归因的基础上,长期的经验使得他们认识到草场退化是一个季节性、暂时性的现象,引起草场退化的自然灾难等是人力无法抵抗,也无法避免的。同时,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在访谈中很多年老的牧民认为草场的退化与人的福报有关,福报减少的特点是所处的环境开始变差,生活条件变差。出于草场退化受自然气候因素影响较大,牧民并不认为通过灭虫鼠、种草等行为能够起到恢复草场的作用,且认为这些行为有可能破坏草场。

2.2.2 自然环境因素

牧民作为世代居住在青藏高原的原住民,为了适应多变的青藏高原气候,发展出了与生态具有高度适应性的游牧文化。这种传统的游牧文化教会牧民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放牧策略。面对牧场退化的现象,牧民选择“以草定畜”,季节性游牧。牧民有着自己的“以草定畜”方式,不同于静态的承载理论,通过长期对环境的观察认识到,牧草的生长有着季节性的特点,在不同的季节,牧草的种类与营养的分布不同,为了保证牲畜能够吃到营养丰富的牧草,牧民会根据牧草生长的情况进行季节性的转场,既可以给牲畜提供充足营养,又不会给牧场造成破坏,有效保护了草场。

2.2.3 教育、医疗、城镇建设等社会条件因素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行,很多适龄儿童的入学无形中使牧户不得不调整畜群结构及规模。同时,很多牧民表示,家庭成员的就医问题也为他们在草场退化时选择搬迁提供了动力。青海省玉树州结古鎮的发展也对周边的牧区产生了吸引力,结古镇居民对畜产品的需求使很多牧民主动改变生活方式,从单纯的牧民转型成为了中间商贩。此外,虫草市场也将更多的牧民带入了世界市场中,改变了牧民以畜牧业为单一生计手段的状态,从而减轻了草场的过度利用。

3 牧民应对草场退化的生态实践

通过采访发现,牧民对待草场退化不仅有着明确的认知而且也采取了具体的应对策略,有些措施甚至是基于生态环境变化进行的适度调整,具有积极的生态意义。通过访谈发现,青海省玉树州珍秦镇牧民在应对草场退化问题时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3.1 转移牲畜,减轻草场压力

虽然牲畜数量的增加与草场的退化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但是由于观察到退化的草场无法有效的给现有的牲畜提供养分,90%以上的牧民表示如果有可以租用的牧场会以租用其他牧场的方式来减轻草场压力。

3.2 发展副业,减少对传统畜牧业的依赖

游牧业并不是一种完全自给自足的经济发展产业,其对自然条件的依赖决定了牧民需要在发展游牧业的同时经营副业以便生存。调研结果显示,多数牧民在放牧的同时会做虫草生意或是往城镇销售畜牧产品来补充生活来源。经营副业是牧民有效应对草场退化的重要措施。

3.3 减少牲口数量,购买草料

除了转移牲畜、发展副业之外,减少牲畜数量、购买草料也是牧民有效应对草场退化的手段。采访的牧民中有30%的牧民表示由于牧场草质的变化以及虫害等问题频发,导致了牲畜体质变弱甚至死亡,使得牧民遭受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很多牧民会将一定数量的牲畜在秋冬季卖给住在结古镇等市区的亲友,同时为牲畜从城镇购买草料过冬。这种做法也对减轻草场退化起到了一定作用。

3.4 人口转移

搬迁也是牧民应对草场退化的一项措施。由于受到自然气候或是其他因素影响导致牲畜数量减少的牧户,或是所剩牲畜本就不多或已经无畜的牧民,大多会选择搬迁到结古镇或是投靠结古镇的亲友。结古镇本身城镇建设的内需也为这些牧民提供了一些岗位,如环卫工人、公交车司机、出租车司机等。此外,教育、医疗、养老等因素也是牧户选择迁出草场的重要原因。

3.5 调整放牧方式及畜群结构

为了适应三江源地区复杂的草场生态环境及不同年份草场的生态变化,当地的牧民会灵活选择放牧方式。在草场退化严重的年份,有经验的牧民会选择“先阴后阳、先高后低、先远后近”的放牧策略,同时也会调整畜群结构,包括优化种内结构及不同种之间的结构。青海省玉树州珍秦镇的很多牧民表示会根据草地的养分、饲料的充足情况及时对单种畜群进行种内结构优化,例如及时调整牦牛的生产畜、商品畜、后备畜的比例。不仅如此,牧民们还会对牦牛、山羊等畜种配置进行调整,以便能利用有限的牧场实现经济增长。

3.6 调整放牧方式

放牧方式的调整也是牧民应对草场退化的一大策略。草场的退化加剧了牧民的生产生活风险,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问题,珍秦镇的很多牧民已从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放牧形式转变为以血缘或地缘为纽带的联户联片放牧。这种现象在少畜或是无畜的牧户中更为显著。

3.7 监督举报采矿、偷猎等生态破坏行为

在牧民看来,导致草场退化的原因既有降雨等天灾因素,也包括人为因素。村民会自发组织巡视保护小组,自觉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并对在附近采矿、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进行监督举报。

4 结语

珍秦镇的牧民将人、草、畜统一起来认识和理解草场退化的方式体现了“人與自然相互联系”的生态观。在具体的环境行为方面,珍秦镇牧民应对环境退化的策略不仅体现出了主动调节适应环境的特点,还体现了游牧文化对于保护和稳定三江源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牧民是生态环境知识及实践的载体与行动者,草场生态的治理需要牧民作为主体参与,而大量牧民迁出草场,既存在传统游牧知识瓦解的隐患,也是草场生态治理社会资本的流失。同时,也要注意到生态观容易受到社会条件影响的特点,比如在传统的藏族游牧文化中,对待生态的观点体现了“众生平等”的理念,但是由于受到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有些牧民的行为体现出了“野生动物”比家畜更值得保护的认知。因此,三江源区草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要从内部视角出发,挖掘牧民的生态知识,引导积极的环境行为,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协调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陈祥军.阿尔泰山游牧者—生态环境与本土知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2] 郝时远.守望好内蒙古这片草原热土[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7(8):54.

[3] 杨德亮.牧区经济发展中的文化不适及社会环境问题——青海祁连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调研报告[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33-39.

[4] 扎洛 奥塞科斯 郝时远.当代中国游牧业政策与实践[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3页。

[5] 芦清水,赵志平.应对草地退化的生态移民政策及牧户响应分析——基于黄河源区玛多县的牧户调查[J].地理研究,2009,28(1):143-152,277.

[6] 杜发春,张世和.西部草原畜牧业经济转型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7] 都耀庭,张东杰.玉树县草地退化现状及治理措施[J].青海草业,2006(04):35-37,28.

(责任编辑:赵中正)

收稿日期:2019-07-11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7年一般项目研究成果“青藏高原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QZY1711);西南民族大学2015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青年教师项目(2015SZYQN68)。

作者简介:拉毛求占(1983—),女,青海玉树人,博士在读,助理馆员,研究方面为藏族历史、经济与社会发展。E-mail: 490242198@qq.com。

猜你喜欢
牧民
雪中放牧新风景
牧民和一株草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对牧民的影响探析
牧民和一株草
商人买马
亡羊补牢
马里32平民遭袭身亡
蒙古牧民遭遇银行催还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