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送终天使”:让老人微笑着离开

2019-12-04 09:15
民主与法制 2019年43期
关键词:爹爹老伴儿家属

2019年5月12日是护士节。这天中午,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老年康复院临终关怀科走廊上显得有些冷清,一曲小调从一间病房传出。

笔者隔着门缝望去,看见靠门边的病床上一个老娭毑正哼着不知名的曲子。老人挂着氧气管,身旁站着一个年轻护士。护士边静静地听老娭毑哼小调,边将老娭毑的氧气管调到一个较为舒适的位置。这个护士名叫魏艺雯,是个漂亮的90后女孩儿,人称“送终天使”。

真情守护,目送无数陌生老人离世

85岁的霍大爷,患极危高血压、脑萎缩、脑梗死、阿尔茨海默症,已经奄奄一息了。

“爷爷,您有没有什么心愿啊,祝您早日康复!”魏艺雯来到老人病床前微笑着问。

“我的孙女,你来了就好。我要死了,我好想你啊!”霍大爷嘴里边吃着东西,边跟她打招呼。

“您不会死的,好好养病,一定会好的。您最棒了,来,大拇指,耶!”魏艺雯笑意盈盈地拉着老人的手,老人也紧紧地握住她的手。

80岁的盛娭毑,患高血压、冠心病和坠积性肺炎,做了颅脑和气管切开手术,不省人事。

“老伴儿啊,睁开眼啊,想我吗?”盛娭毑的老伴儿在病床前,紧紧地拉着她的手呼唤着,“你要快点好起来,好起来我们就回家。我们一起走过了这么多年,你自己应该给自己信心。”

“您放心吧,娭毑一定会醒来的。”魏艺雯走过去,微笑着安抚盛娭毑的老伴儿。

除了这样安抚病人和家属,还有查房、换药、打针、输液、输氧、抽血等,这就是魏艺雯每天的工作内容。

魏艺雯,1993年出生于湖南邵阳。小时候,她的梦想就是当一名白衣天使,为父老乡亲治病。2015年7月,魏艺雯从湘潭卫校毕业后到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临终关怀科当了一名护士。护士虽然不是医生,也算是白衣天使中的一员。魏艺雯为此感到十分自豪,她把这份职业看得好神圣,感觉自己身上的白大褂好像透出耀眼的光芒。

>>魏艺雯在护士站值班 作者供图

临终关怀科的病人,大部分是被大医院“判了死刑”的癌症患者,平均年龄超过70岁。护士的职责就是让病人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呵护,让他们安心地告别这个世界。因此,这里的护士不但要有一流的护理水平,还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更要有极好的耐心。

“我们科室13名护士,一天24小时轮流护理60多个病人。”魏艺雯说。她第一天到科室上班,忙碌了整整8个小时,配药、打针、发药、陪护病人,忙得团团转,到下班时发现脚底磨出了4个水泡。

更让魏艺雯感到难受的是,住在这里的老人每月都要走几个。“几小时前还在和你开玩笑、逗乐的老人,突然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心里很难受。”魏艺雯告诉笔者。有时恰逢她护理过的老人离世,家人总觉得有些不吉利,劝她上晚班时留神,或者去庙里求个什么东西戴一戴。但这些善意的提醒,魏艺雯从来没有放在心里。“我在老人们活着的时候尽心尽力了,所以等到他们走了,我也问心无愧。”她这样安慰自己。

79岁患慢性肾衰的王大爷,70岁患菌血症、尿毒症的肖娭毑,85岁患恶性乳腺癌的王娭毑,这些由魏艺雯护理过的老人都先后告别了人世。见证了太多的生离死别,魏艺雯坦言自己也惧怕衰老、死亡,所以她才能更加珍惜生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

关怀患者,却没能陪父亲最后一程

作为临终关怀护士,魏艺雯明白自己护理的是一条条无法挽回的生命。但在病人家属看来,老人多活一天、一个上午、哪怕一个或是半个小时,心里都是有依靠的。

父母在时,生命尚有来处,父母走了,人生只剩归途。每当有老人走了,看着家属哭得撕心裂肺,魏艺雯总是默默地别过脸去,她不忍心看,怕自己忍不住掉泪。

2017年5月5日那天,魏艺雯刚从老家回来上班,因为父亲已经病得很严重了。她在老家陪了父亲两天,放心不下她护理的那些老人,依然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临走时,她来到父亲病床前拉着他的手依依不舍地说:“爸,你再等等我,我过两天就回来了。”父亲点点头,让她放心去,手却不舍得松开。魏艺雯轻轻地抽开父亲的手,强忍着泪水跑出了房间。

然而,这一别竟成了永别。父亲再也没有等到女儿回去陪他最后一程。那天上夜班时,魏艺雯突然接到噩耗——父亲走了。当天恰有她护理的一个老人也离世了,家属在病房里放声痛哭。魏艺雯避开了所有人,躲到一个角落里,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放声大哭。

送别了这么多老人,却没能送别自己的父亲,这是魏艺雯心中一个永远的遗憾。因而,她对护理的每一个老人都特别地尽心,她想把对父亲的亏欠弥补到这些老人身上。

这里大多数老人临终前,身边只有护士的陪伴。因为很多老人的家属都在国外和外地,来不及赶到。这时,魏艺雯她们这些护士就成了为老人临终尽孝的“亲人”。

因为要陪伴别的老人而没有机会送别自己的父亲,魏艺雯虽觉遗憾,但她说:“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特别正直、特别善良的人,我觉得自己就是在做这样的事。我相信父亲的在天之灵一定会以我为骄傲的。”

工作中,有时一个病室同时有危重病人六七个或者更多的时候,魏艺雯都会紧绷每根神经。平时她们会一个小时查一次病房。危重病人多的时候,就半个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查一次。

“我们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把这些老人当自己的爷爷奶奶一样看待。”魏艺雯说。她们这样跟老人相处,不但老人会觉得身上的痛苦减轻了许多,她们自己也会感到很快乐。

“在病人生命的最后时光,我们能够让他们感到快乐,就实现了工作的价值。”魏艺雯说。

一句夸奖,让她打消了改行的念头

高强度的工作、紧绷的神经、黑白颠倒的上班时间……对一个90后女孩儿来说,都是无比煎熬和痛苦的事情。魏艺雯指了指自己的黑眼圈说:“用了多好化妆品也遮不住,人老得太快了。”说完后她又反驳自己:“但每当我穿上护士服的那一刻,又觉得这份职业蛮神圣。”

魏艺雯说,当“关怀天使”并没有什么不好,这里的病人都特别单纯和可爱,会激起她的保护欲,特别想去保护他们。

78岁的李爹爹患极危高血压、脑梗后遗症、糖尿病、胆结石伴胆囊炎,还有阿尔茨海默症。在床上把身子坐直,这对健康人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对于他来说却要承担很大的痛苦。

李爹爹的对面是77岁的老伴儿何娭毑的床。为了能时刻陪伴在老伴儿身边,何娭毑也在病房里住了下来。

“我和老伴儿结婚五十多年了,我们相亲相爱一路走过来的。现在他生病了,我要和他一起走过这段最艰难的日子。”何娭毑说。

“我是哪个啊?”何娭毑俯下身问病床上的李爹爹。

“你是我老伴儿。”李爹爹不认得家里其他人,却认得老伴儿。

李爹爹高血压目前处于极危状态,何娭毑也病倒了。看着何娭毑焦急焦虑,魏艺雯很担心,只要有时间就去病房里陪她聊天。

“临终关怀护士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要善于倾听。”魏艺雯说。在临终关怀科,不仅要做好业务护理,更需要用心走进病人的世界,给他们更多关怀。

住在这里的老人,一般都喜欢回忆过去的事情,讲他们曾经的工作、他们的左邻右舍以及养儿育女的故事。这对于老人们来说,是引以为豪的人生奋斗史,其中有许多故事确实令人感动唏嘘。

有人静静地听他们讲辉煌岁月,或许能够减少老人心理和生理上的一些痛苦。

“她对每个老人都温暖细心,就像我们的孙女一样。”说起魏艺雯,何娭毑感慨万千。

80岁的胡爹爹胃癌晚期。一天,魏艺雯查房时发现胡爹爹手臂出血了。她掀开被子一看,吓了一跳,不知什么时候胡爹爹把针管挣脱掉了,针头把他的手扎出血了,幸亏发现及时。

“老人刚住进来没几天,还没适应,脾气有点大。”魏艺雯说。胡爹爹有时会莫名其妙地骂护士、打护士,甚至朝护士身上吐痰。魏艺雯不但不生气,还跟他开玩笑:“您这痰吐得挺远的,哈哈。”过了一会儿,她又微笑着对老人说:“爹爹,朝别人身上吐痰不文明。您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定要讲文明,以后再不能这样了啊!”

见魏艺雯不生气,胡爹爹反而不好意思了。“等会儿给您剪指甲不准对我凶好不好?”魏艺雯俯身胡爹爹耳边嘱咐。老人一边点头答应,一边紧紧地拉着她的手不放。剪指甲时,老人果然很配合,像在默默地享受女儿的孝心般安静,脸上还挂着笑。

住在临终关怀科的病人大多听力不好,魏艺雯与他们讲话时总要将嘴凑近他们的耳边“大喊大叫”。她开玩笑说,在这里工作首先要有一副好嗓子,其次还要有极大的耐心,因为往往要将一段话重复好几遍。魏艺雯从不嫌烦,她经常将手比成喇叭状,一遍遍地在老人耳边大声讲着笑话替他们解闷。

活泼开朗又有耐心的魏艺雯,总是被病人和他们的家属夸奖。有一天,临终关怀科住进了一位爱笑的老娭毑,她爱夸人,而且最爱夸魏艺雯长得漂亮。

在走廊上时,笔者碰见了这位娭毑。见到魏艺雯,她开心地打了个招呼:“你好漂亮啊!”听到这句话后,魏艺雯脸上也堆起了笑容,弯下腰来陪老娭毑聊天。

笔者问魏艺雯:“高强度的工作、紧绷的神经,有时还难免被病人和家属误解,是否想过要放弃?”她回答:“疲惫与委屈肯定有,也想过放弃。但很多时候病人的一句夸奖,让我的疲惫与委屈顷刻间烟消云散,也就打消了放弃的念头。”她坦言,四年来自己之所以没有放弃这份工作,多半是病人的笑脸和温暖在支撑着。比如,得知她现在怀孕了,一些老人及其家属总是嘱咐说:“小雯啊,你一定要注意身体,多吃点东西补充营养。”这样的关爱,让她好感动。

“比起害怕等到这些老人去世后的难过,我更害怕自己在他们活着时不够尽心尽力。”魏艺雯说。

尽管知道自己护理的这些老人都活不长久,但魏艺雯仍然会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他们。在走向生命终点的最后一段时间,她想让每一张苍老刻满皱纹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

《请您断案》答案

关于城镇居民购买农村房屋的效力问题,法院认为:首先,从法律、法规层面看,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并没有明确的关于城镇居民购买农村房屋的禁止性规定,有关城镇居民不得购买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律规定也不能直接适用于宅基地上的房屋。其次,从公共利益层面看,案涉房屋所在土地已经因征收转为国有土地,原有宅基地的性质和柳青銮的农民身份都已发生转变。李丹华合法占有并实际居住使用案涉房屋,当地集体经济组织未否定案涉《房产转让协议》,继而认可其被拆迁人资格,村集体利益未受损害,该合同也不存在其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

此外,《房产转让协议》早已履行完毕,案涉房屋已经拆迁不复存在,无返还的可能,有关拆迁权益也已由政府处理分配。因此,即便认定该份合同无效,也无必要再行调整双方的既得利益,认可该份合同的效力也相对更能为社会公众情感上接受。故此,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驳回了陆赋存、柳红莺的诉讼请求。

猜你喜欢
爹爹老伴儿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老爹爹和酒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老爹日记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小孙和小于
如此“老伴儿”
老伴儿学艺
一纸财产协议化解“黄昏恋纠纷”
一辈子的幸福在于找了个好老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