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数学课堂小结智慧起来

2019-12-04 04:57韩宝莲
数学大世界·中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所学数学老师

韩宝莲

课堂小结是一节课的终了阶段,是完成某个教学任务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就好比舞台剧,由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等几个部分组成。有了课堂小结,一节课才完整,否则会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如果课堂小结讲究方式、方法,注重画龙点睛、余音绕梁的艺术效果,那么整节课就会带给学生一种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的美妙感。

课堂小结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目标不明、内容单调乏味、方法单一、过程参与不够、时间不足等。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却因为教学时间仓促、来不及,常在快下课时问:“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有怎样的收获和体会?”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这样走个过场、草草结束课堂的教学。此外,不少教师对课堂小结缺乏一定的认识,不重视课堂小结的意义和价值,忽视课堂的小结。

其实,课堂小结不仅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而且在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课堂小结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总结,进行高度提炼、概括整理,建立与旧知的联系,把零散的知识编织成网状,形成知识结构。

心理学表明,在识记一系列事物时,人们对末尾部分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这就是近因效应(recencyeffect),人们记忆末尾部分所花的劳动量约是中间部分的一半。由此可见,如果教师在课堂小结部分多花些时间和精力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概括,将会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内化和深化所学知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小结时合理应用“近因效应”,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化,注重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总结与概括能力。一线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提升教学策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下面,本文就谈谈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小结智慧起来。

一、畅所欲言总结归纳式

总结概括式是最常用的课堂小结方式,对课堂上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概括出最核心、最重要的关键点,学生能快速把握住教学的主线,掌握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总结概括可以让学生互动交流完成,也可以由师生交流共同完成,这种小结方式可以有效地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嘴巴,促进学生主动反思、积极思考。在畅所欲言中,促进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找到自己学习中的优势以及不足之处,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如“平均数”一课,教师请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本节课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平均数的求法就是先将所有的数相加再除以总数;有的认识到平均数只是一个“虚拟的值”,可能实际存在,也可能实际不存在;还有的说平均数应该介于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等等。从孩子们精彩的发言中,可以发现学生对平均数有了深刻的认识。

二、拓展延伸生活教育式

我们的教育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教育应该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的学习经验,脱离生活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不全面的,也是毫无生机的。数学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在体验中、实践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能够激发学生在生活这个“大课堂”中不断发现、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例如,“小数乘法”一课课末时,教师鼓励每一位学生了解自己家上个月用电的数量、单价和当地的电费计算方法,算出上个月一共应付电费多少元,并与实际交的电费进行比较。这样的结尾巧妙地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研究,由课堂拓展到生活实践,与实际生活无缝接轨。这样的结尾启发学生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对生活的体验,在解决问题时收获成功的喜悦。

三、体验乐趣游戏活动式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学生喜欢活动,喜欢游戏,不管是活动还是游戏,学生只有亲身经历游戏、活动的过程,才能体验其中的快乐。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知识的体验过程,让学生在做中学。

一节课40分钟在接近尾声时,学生注意力容易涣散,兴致也不高。如果课堂小结时采用游戏活动的形式,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夯实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丝毫没有疲惫的感觉,有一种“课虽终,趣犹存”的奇妙感。如在“认识米”一课中,教师是这样设计课堂小结的:教师带上智慧星的头饰,站在教室某一个位置,请一位学生站到离她一米的位置上,再请一位学生也站在离老师一米的地方,接着让想站过来的孩子都可以过来,站在离老师一米的位置。孩子们就这样簇拥在老师的周围,脸上洋溢着幸福开心的笑容。孩子们和老师融为一体,沉浸在幸福的时光中。老师问孩子们现在得到了一个什么数学图形,孩子们异口同声地道“圆”。是呀,老师和孩子们结合所学的1米的知识,一起创造了一个圆,这个圆有利于学生加深对1米的认识,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创造的“圆”拉近了孩子们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教师“爱滿天下”的教育理念。

四、探索发现发散思维式

数学课即将结束,但不代表数学的探索和研究就此终结,而是新的探索之旅的开始。数学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有时对一些问题的研究也不是很全面、深入。在课堂小结时,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孩子们课后继续探索、实践、发现一些奥秘,这样对所学知识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一年级“比长短”一课课堂小结时,教师指出课上我们已经找到了二十多种比较两支铅笔长短的方法,启发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比较方法。孩子们课后继续开动脑筋,大胆尝试,如果找到新的方法,就记录下来并和老师、同学分享。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已在课堂上被激发出来,虽下课的铃声已响,但课后的探索发现之旅才刚刚开始。孩子们的创新潜能一旦被挖掘,新颖而有创意的方法将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课堂小结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要精心设计出巧妙合理的课堂小结,注重课堂小结的内容、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素养。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式、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让课堂小结产生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效果,达到“课已了,意犹在,趣未尽,思更浓”的境界。

猜你喜欢
所学数学老师
非所学
非所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