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儿科下呼吸道标本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2019-12-05 02:46唐金蓉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儿童

唐金蓉

【摘 要】目的:分析2017-2018年度我院儿科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和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17-2018年度因下呼吸道感染收治入院的3088例患儿的合格痰标本,对标本进行分离和菌种鉴定,并选择肺炎链球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061株,阳性率为34.4%,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83株(45.5%),革兰阳性球菌578株(54.5%)。前几位的致病菌主要为肺炎链球菌516株(48.6%)、卡他莫拉菌261株(24.6%)、流感嗜血杆菌193株(18.2%)、金黄色葡萄球菌59(5.6%)、肺炎克雷伯菌11株(1.0%)。516株肺炎链球菌对莫西沙星、头孢唑啉、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对庆大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率很高,分别为100%、99.0%、96.9%和86.1%。对常用的阿莫西林、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耐药率分别为8.7%、8.3%和5.7%。结论:我院儿科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肺炎链球菌是我院儿科下呼吸道感染的优势菌,对阿莫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等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菌较低,可经验性应用,但仍应及时监测肺炎链球菌的药敏结果,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以减缓耐药株的产生。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儿童;病原菌;肺炎链球菌;药敏分析

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疾病,与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以及小儿呼吸道的解剖特点等有关。常常引起咳嗽、咳痰、发热等呼吸道症状和全身症状,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会使患儿机体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感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一般以细菌多见,其他也包括病毒、真菌等。[1]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最主要的病原菌,占20%~30%。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得下呼吸道感染得到了很大控制,但却导致了耐药菌株的增加,其耐药性越来越严重[2]。因此,对本地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对我院2017 -2018年度来自儿科的308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原菌分布及主要致病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这对了解本地区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临床经验性用药和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回顾性总结研究方法,菌株来源为我院2017 -2018年度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呼吸道标本共3088例,其中男1345例,女1743例,年龄0~14岁。检出致病菌1061株,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分离的重复菌株。

1.2 标本采集与接种

患儿晨起清水漱口3次,以去除口腔内大量正常菌群,咳前深吸气,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的痰液吐至已灭菌、有盖的一次性容器。对于婴幼儿或年龄较小不会自主咳痰的患儿,可由医护人员按操作规范采集鼻咽吸取物代替痰液。标本送检时间应<2h。由经验丰富的微生物室工作人员对送检标本进行筛检,涂片结果为平均每高倍视野白细胞>25个且鳞状上皮<10 个为合格标本,同时进行下一步的接种培养。将标本接种于血琼脂平板、麦康凯平板和嗜血巧克力平板,置35℃、浓度为5%的CO2的孵箱中培养18~28h。

1.3 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细菌鉴定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英国 OXOID 公司生产V 因子、X 因子、(V+X)因子纸片、奥普托欣纸片和胆汁溶菌试剂。肺炎链球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 VITEK 2 Compact GP68卡(用青霉素Etest试条复核青霉素结果)、ATB Expression,其中ATB Expression药敏板条购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青霉素Etest试条购于郑州安图生物公司。

1.4 鉴定及药敏质控及依据

所有操作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1版)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第1版)的标准进行,药物敏感性依据CLSI M100[3]标准判定。鉴定质控菌株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ATCC 17666、霍氏肠杆菌ATCC 700323、腐生葡萄球菌ATCC BAA-750、铅黄肠球菌ATCC 700327;药敏质控菌株为肺炎链球菌 ATCC 49619。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布情况

本研究共分离出病原菌12种,共计1061株,阳性率为34.4%。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83株,占45.5%;革兰阳性球 菌578株,占54.5%;以肺炎链球菌多见,共516株,占48.6%;以下依次为卡他莫拉菌261株(24.6%)、流感嗜血杆菌193株 (18.2%)、金黄色葡萄球菌59株(5.6%)、肺炎克雷伯菌11株(1.0%)等, 见表1。

2.2 药物敏感试验

本研究选择对肺炎链球菌进行药敏分析。516株肺炎链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厄他培南、莫西沙星和头孢唑林耐药率为0%;对庆大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率很高,分别为100%、99.0%、 96.9%和86.1%。对常用的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耐药率分别为10、9%、8.7%、8.3%和5.7%,见表2。

3 讨论

小儿呼吸道器官发育欠完善,免疫力较差,且由于小儿呼吸道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故容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因此,了解本地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主要致病菌的耐药情况,对帮助临床经验性用药和合理用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显得尤其重要。本文结果显示,病原菌的总检出率为34.4%,低于陈默蕊等[4]报道的结果。这可能与医院等级、地区、标本采集方法及送检是否及时、检测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关。我院儿科下呼吸道标本前三位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均为苛养菌,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致病菌,与丁昱方等[5]、顾文喆[6]的报道大致相同,与于美芹[2]报道的前三位病原菌分别是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有所差异,提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分布确实存在地域差别,与标本采集、实验室检测手段以及医院等级等也有所关系。

猜你喜欢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儿童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植物免疫系统“合作”御敌
早产儿与足月儿发生新生儿败血症的特点比较
新生儿下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临床分析
不同起始负荷剂量治疗中重度革兰阳性菌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环境相关性研究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