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

2019-12-05 08:39王燕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9年9期
关键词:绘画美术创作

王燕

幼儿园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喜欢画画、涂鸦的,但也有一部分幼儿把它当做了作业,甚至是任务,因此在美术创作时表现出毫无兴趣,如何让这部分孩子保持住对美术的热情呢,我认为成人需要从多方面来努力,本文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首先:教师可以在美术活动中增加一些绘画方式,如在临摹画、想象画之外可增加一些发挥自己想法的创意画、手工画等,让幼儿体验及感受美术活动的丰富和有趣,从而乐意参与美术活动。其次:教师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合适的喜欢的绘画材料,创作令自己满意的作品。可以进行美术创作的材料非常多,不仅是水彩笔和油画棒,比如一些创意的材料有印章印画、吸管吹画、卡纸贴画等等,将这些方式融入到美术活动中,能够很好地激发幼儿对材料的好奇心以及创作欲望,变被动简单绘画为主动创意绘画,创作出来的作品自然是富有美感的且有创意想法的作品。再次:丰富幼儿的绘画方式和技巧,让幼儿感知美术活动的乐趣。教师收集各种绘画方式创作出来的作品,运用多媒体播放给幼儿欣赏,引导幼儿猜一猜每一种画的创作方法、创作材料等,从而丰富孩子对美术作画方法的了解。如棉签点染画、树枝造型画、树叶树皮装饰画、橡皮印章画、树叶拓印画、吹墨画等等都可以进行美术创作,都会让孩子感到美术课带来的快乐,远远超过单调的涂色练习。当然,要做到这些,教师还应为这种创作的环境做好很多的前期准备,如大量的可供幼儿操作的材料。

二、教师注意语言情感的运用

在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都需要运用自己的语言艺术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如教师引导幼儿欣赏作品时,教师抑扬顿挫的语言能够有效地吸引幼儿对作品的喜爱,慢慢地让幼儿喜欢上绘画活动。例如在引导幼儿绘画《盆花》这幅作品时,我用声情并茂的语言介绍作品的背景内容,鼓励幼儿仔细观察花的各种姿态美,引导幼儿去感受花散发出来的芬芳,了解盆花是放在什么地方,它给人以什么样的感觉,从而引导幼儿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鼓励幼儿在绘画中大胆地将自己的心情用画笔表现出来。在教学中,针对幼儿的心理发展的特点,教师在指导语言上,要让幼儿感到亲切,容易接受,因为幼儿正处在身心生长发育的阶段,更需要成人的呵护。

三、运用赞赏与鼓励的评价方式,激发孩子的绘画热情。

每一个人都有荣誉感,学龄前的孩子们也是如此。当我们成人对孩子的某项行为做出表扬及肯定时,孩子会感到无比开心,并且会因为教师的鼓励与肯定更加努力地去将一件事做的更好,因此在孩子们的作品完成时,或者是有的孩子绘画技巧好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以更好地激发孩子的绘画热情。

四、教师积极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美并加以表现。

绘画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幼儿美术的创作灵感是建立在幼儿对社会生活环境理解基础之上的。在幼儿美术教育中,许多教师常常为教幼儿画什么而烦恼。其实,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他同样离不开所处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时要注意引导幼儿去留心周围的生活,让幼儿能用心去画。例如:在进行绘画《高楼大厦》时,在活动前,我先布置任务,让幼儿注意观察一下自己居住的楼房,是什么样的结构?你觉得美吗?活动时我先引导幼儿说说,现在合肥的大街上是什么样的:道路很宽敞,路旁有很多的树木,许多漂亮的高楼大厦、各种各样的汽车,环境越来越优美,人们生活幸福美满。鼓励幼儿用自己的画笔来描绘一下家鄉的美景,鼓励孩子加上自己的想象,看谁表现得最生动、最漂亮。通过这个绘画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一些美术技巧,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儿童画是一块神奇的净土,这里寄托了孩子们对生活的爱,要让他们在这块净土上发现自我,表现自我,作为幼儿园老师应该克服旧的美术教育习惯和教育方法,探索更多新鲜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更好地参与美术活动,推动幼儿美术教育全面的发展。

猜你喜欢
绘画美术创作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