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豫籍留学人数考究(1890—1927)

2019-12-06 02:36乔辉辉
现代交际 2019年20期

乔辉辉

摘要:近代留学活动频繁,对我国曾产生重要影响。河南作为近代留学活动的重要省份,留学生有其独特性。针对豫籍留学人数进行重点分析和探究,通过文献资料,调查统计出近代豫籍留学生在日、欧美、苏俄等国家的人数,并以此为基础分析近代豫籍留学生人数变化特点和原因,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近代留学生特点提供帮助。

关键词:河南留学生 留学教育 留学人数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0—0240—02

自晚清以来,我国留学活动日益频繁,从1872年派遣第一批留美幼童,到1895年后兴起的留日高潮以及庚款留美、法国勤工俭学留学活动,等等。近代留学活动不仅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而且对促进晚清至民国时期教育、科技、文学、法律等领域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有力推动了近代化的发展进程。河南留学生是近代留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留学人数的变化是分析近代豫籍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

一、留日人数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亡国灭种的危机推动国人纷纷留学日本以图自强,再由张之洞、刘坤一等有识之士的上折具奏,阐释留学日本的利弊,形成留日高潮。至光绪二十四年,总理衙门遵议遴选生徒游学日本事宜折中“查本年闰三月间,准日本使臣失野文雄函称该国政府拟与中国备敦友谊,籍悉中国需才孔急,倘选派学生出洋习业,该国自应支其经费……就现设学堂中遴选年幼颖悟粗通东文诸生,开具衔名咨报臣衙门,知照日本使臣陆续派往”,清政府将选派学生留学日本作为一项国策确定下来,在此之后,留学日本的人数与日俱增。

与风气开化较早的沿海省份相比,河南省交通闭塞,观念保守,如清季河南巡抚某谓:“中国多一出洋留学生即多一革命党,是以决不派遣学生出洋,嗣后时势驱迫,始有考送出洋学生之举”,清末河南留学教育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艰难开展的。根据相关史料记载,1890年,两名河南济源县学生以公费身份留学日本。1895年河南學生裴其勋留学日本,1896年,两名豫籍学生留学日本中央大学。这表明,19世纪90年代就已经有豫籍学生前往日本留学了。至1904年初,中国在日留学生中属河南籍已有7人。在此之后,豫籍在日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1905年6月5日,河南抚部院陈饬“游学日本官私费生不及二十人,较他省实形固陋”,同年,河南省便派学生120人前往日本游学。1906年,河南武备学堂裁撤,从中择选50人赴日本进振武、成城二校学习军事。另据记载,1906年,河南省留日学生总数达96人,其中官费生76人,私费生20人。1907年,河南考选留日公费生60人,于9月间动身赴日。另据记载,1907年秋,清政府选派7名河南籍进士至日本学法政速成科、补修科。1908年,河南选派留日公费生92人,其中学务处选送72 人,课吏馆选送20人。自宣统元年之后,由于庚款留美方式的出现和发展,以及学部通咨各省限制留东学生资格,中国留日人数不断下降,据游学日本监督调查,“在日习普通者日少,预计两年后即有不敷高等五校考选新生名额之虞”。在此背景下,河南省留日学生人数不断下降。1909年,豫籍留日官费生为51人,1910年,河南豫籍留日官费生减为47名,自1908年至1911年,河南选派留日的自费生仅7人。由于清末民初时局动荡,缺乏对豫籍留日学生人数的准确统计,仅据相关文献统计,宣统年间豫籍留日学生人数为14人。

民国元年(1912年),河南留日官费生每次选派名额14名。据记载,1916年1月,河南在日留学生总数为47名,官费自费不分。另据记载,1916年,河南官费留日学生11人,自费留日学生16人,共计27人。1917年,河南留日官费生名额减为9名。1921年至1925年,河南省官费留日学生定额为9名,占全国官费留日学生比例为1.31%。

二、留欧美人数

1872年,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1909年,经中美协定将庚子赔款用于派遣留学生,遂创立留学学务处在全国招生。河南省在1909年100名学额中应有3名,但经考试仅有一名学生被录取。1910至1911年,庚款留美考试录取人数分别为70和62人,未有豫籍学生被录取,其原因在于河南地处中原,相对封闭,新式学堂较少,学习西学和英文的年轻人数量极少。1911年,北京游美学务处考选留美生,共正取140名,其中有河南的郭景汾等5人。

民国元年(1912年),河南选派留欧美官费生10名(美国9名,英国1名)。1913年,河南选派留欧美官费生20名,并于同年设立河南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专门培养出国留欧美预备生,首期招收新生140名,英、德文各一班。民国初年,留学欧美多为官费生,此时河南籍学生考入清华学校的多为中等科学生,尚未毕业,因此在1912年到1917年清华学校派遣的留美学生中,未有河南籍学生。1918年,河南省派往美国留学的官费生30人,同年清华学校选派留美学生82人,其中包含豫籍学生2名(此两名学生包含在1918年河南省官费生30人数之中)。1919年12月25日,据《河南通俗教育报》载,河南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人数为9人,前已西渡赴法,这次又有7人赴法,连前共为16人。1921年4月,据统计,河南在法国勤工俭学留学生为30余名,同年10月,河南留美学生称,河南在美国留学生人数达一二百人。另据记载,1921年清华留美学生共计96人,豫籍学生为1人。1922年,清华留美学生63人,其中豫籍学生为5人。1922年,法国政府仿效美国,利用庚款吸收中国留学生,分配河南庚款游法学生仅为3人。1923年,清华留美学生人数91人,其中豫籍学生3人;1924年,清华留美学生63人,豫籍1人;1925年,清华留美学生人数70人,豫籍6人;1926年,清华学校派遣留学生中,豫籍留学生人数为2人;1927年,清华学校派遣留学生中,豫籍留学生人数为3人。从1909年清政府设置留美学务处,我国留学欧美的官费生不断增加,河南省也于1913年设立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在留学欧美的学生中,不乏豫籍留学生的身影。

三、其他地区留学人数

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由俄国传入中国,促使部分学生前往苏联留学,河南亦有前往俄国(苏联)留学者。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之后,国内兴起一股留苏潮,限于资料不足,具体的豫籍留苏人数难以统计,但从“1927年,冯玉祥任河南省政府主席之后,河南赴苏联留学者颇多,但报刊很少报道”可以看出,在20世纪20年代有不少豫籍留苏人员。此外,民国初期尚有部分前往菲律宾留学的豫籍学生,1921年,实业家穆藕初资助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4名学生前往菲律宾留学。

五、结语

河南留学教育是在清末逐渐兴起的,留学人数的变化也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19世纪90年代,豫籍学生主要留学日本,人数廖廖。甲午战败以及留学日本作为国策确定下来之后,豫籍留日学生人数不断增加,1909年到1911年,由于多种原因,豫籍留学日本的官费生人数下降,留美学生开始出现,考取留美预备学校的人数不断增加。总之,在清末民初这一时期,豫籍留学人数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增加的过程,留学国别也在逐渐扩大。

参考文献:

[1]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谭汝谦,林启彦,译.上海:三联书店,1983.

[2]陈学恂,田正平.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3]河南省教育志编辑室.河南教育资料汇编·清代部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河南文史资料(第37辑)[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河南文史资料(第39辑)[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6]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河南辛亥革命史事长编[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7]舒新成.近代中国留学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