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转型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分析

2019-12-06 06:26石黎
商情 2019年49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转型体系

石黎

【摘要】自2014年11月2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频多次下调了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和贷款的基准利率,迄今为止仍未上调。央行此次降息对传统的银行业存款和贷款业务冲击比较大,体现在存贷利差收窄,明确反映了央行对加速推进金融改革的态度。因此,商业银行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在于调整现存的业务结构,推动自身的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精准地识别和把握商业银行转型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建立并完善新形势下的内部控制体系已经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商业银行  内部控制

一、商业银行转型的背景

(一)商业银行面临多方竞争压力,战略转型迫在眉睫

(1)互联网行业巨头进军金融业,猛烈冲击银行市,借助自身互联网平台将其业务范围涵盖了支付、理财业务,甚至基金、保险等传统金融业务也广泛涉及。

(2)政策原因使外资银行加快了本地化发展,与中资银行竞争激烈。随外资银行在我国地域和客户的限制逐步被取消,外资银行快速发展人民币业务,开办衍生产品交易,布局延伸,客户日趋本土化。

民间资本筹建银行获批,银行业竞争者来势汹汹。民营银行获得银监会批准筹建,包括温州民商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天津金城银行、上海华瑞银行和浙江网上银行等。这批银行注重特色化业务,差异化经营,对现有的银行体系进行了有力补充的同时也对现有体系带来了新的竞争压力,迫使传统银加快改革步伐。

(二)商业银行积极探索互联网化道路,加快转型脚步

首先,电子银行体系渐趋成熟,面临结构调整。其次,银行产品开始走向“亲民”路线。自余额宝上线以来,互联网理财热潮不减,商业银行也乘势推出了自有的货币性基金型理财产品。第三,商业银行发展自身网上商城,积极探索新型发展模式。第四,商业银行网贷平台处发展初期,未来发展方向待定。

在上述背景下,商业银行业所处的环境急速变化。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给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一方面,在线下各银行推出“轻型”网点,大力推广智能机器,削减原有物理柜台和人工;另一方面,在线上除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传统电子银行为客户提供网络服务,新增了直销银行、自建电商平台等网络服务渠道,建立互联网用户的线上入口。这样的转变使得原有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亟需补充适应新环境的新要求。

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现状

内部控制是20世纪中叶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一个重要管理方法。美国权威机构COSO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是:内部控制是一种为合理保证实现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及符合法律和规章制度三大目标的程序。1998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颁布的适合一切表内外业務的《内部控制系统评估框架(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新的内控定义,其中进一步强调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内控的影响,描述了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及其基本构成要素,提出了供监管当局评价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若干原则。

在2007年我国银监会下发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中,内部控制是指“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基本要素包括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内部控制措施、信息交流与反馈、监管评价与纠正。

三、转型发展后现有内部控制体系的缺陷

(一)商业银行转型使原本对于显性风险和隐性风险的认识不足

就显性风险而言,随着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扩大,商业银行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加复杂的风险。就隐形风险而言,虽然各商业银行对于单项信贷风险比较重视,但是信用风险的管理还比较落后,对于经营中各类风险的全面识别、评估能力有限。

首先,在现阶段商业银行转型中,目前对于移动柜面的管理并没有形成相应的控制制度,授权机制较为混乱,机具管理缺乏体系化的制度约束,人员越权操作的风险加大。并且银行人的职业发展遇到瓶颈,道德风险随之产生。

其次,普惠金融的大力推行使各商业银行将贷款资金的门槛放低,开发了许多具有放款快、审批流程短、甚至无需抵押担保等特点的信贷产品。这使得经营风险由隐性转向显性,主要表现在贷款的质量下降,呆账增加,经营亏损,支付能力不足。

第三,新形势下决策层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导致管理风险的产生。2018年4月,中国建设银行开出业内首家“无人银行”。而这是现阶段银行业大的发展趋势。各商业银行大幅关闭现金柜台,增加机器设备。转型发展需要决策层因地制宜,考虑全面,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二)风险评估方法技术落后,人才缺乏

由于管理层的不重视和高技术人才的缺乏,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评估主要依靠定性的、人为控制的直接管理方法。这导致了风险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和效率较低,特别是对于已标准化的可批量处理的银行资金交易和零售业务,没有实现以模型等定量影响为主的间接管理方法。而且,由于缺乏专业化的技术人员和足够的数据信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建立更为科学的内部评级法,也就无法使用国际银行界广泛使用的VAR技术和Credit Meterics方法,无法对风险做出准确的识别和影响,更谈不上建立起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了。

(三)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标准和规范的控制程序

现行的内控规章制度不健全、不系统、不科学。实际工作中有制可循却缺乏严格的执行,使一些基本制度难以落实;奖惩制度往往以党纪政纪处罚代替了职业上的惩罚,有名无实;成绩考核制度也存在较大缺陷,忽视资产的风险状况。

四、结论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转型已具有必然性,对于传统银行内部控制而言,必须充分认识到转型发展对于内部控制体系的印象,根据新的业务要求,对现有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改进,更慢地适应商业银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莉.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转型升级[J].企业导报,2016,(10).

[2]张驰,宋瑛.农产品电子商务研究新进展:行为、模式与体系[J].中国流通经济,2017.

[3]孙成娇.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及传统银行转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1).

[4]郑薛蓉.第三方支付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探讨[J].知识经济,2016,(5).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转型体系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