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中的因果关系链

2019-12-06 06:28张玲陈骞吴建明
求知导刊 2019年24期
关键词:学位论文

张玲 陈骞 吴建明

摘 要:学位论文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其是一种论述性文体,而论述性文体中最基本的结构为因果关系,反过来讲,没有因果关系,就不能是一篇真正意义上的论文。文章在逻辑学中因果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位论文中因果关系链的概念。了解因果关系链,对学位论文的研究与撰写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学位论文;因果关系链;组合形式

中图分类号:H152.3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4-0037-02

一、因果关系链概述

1.概念

论文的基本特点在于“论”,所谓“论”,即谈因果关系。一句话内部的各成分之间有因果,句与句之间有因果,段与段、节与节、章与章之间皆有因果,一个因果关系在本书中称之为一个“链节”。因此,整篇学位论文,应当有一个严谨的多个因果关系“链节”组成的链条,本文称之为“因果关系链”,简称“因果链”。

2.真断点

如果某一个“因”,推不出其后面的“果”,我们称该“因”“果”之间为“真断点”。这样,论文的结论就成了空中楼阁,即出现“错误推理”,进而导致读者,特别是论文评阅人对结论可靠性的怀疑,这是论文所不允许的。因果链中断,特别是重要的环节中断在论文中是绝对不可容忍的,换句话说,因果链中断对于评审的论文有“性命之忧”。

3.假断点

如果因果链中“省略”了部分链节,而出现“假断点”,熟悉论文研究领域的读者通常可以自己弥补这些链节部分,但不同的读者弥补的程度有所不同,通常这样的问题越是熟悉论文研究领域的人越难发现,研究生自己和导师对这类问题非常钝感;对于不熟悉论文研究工作的读者,这就是一个严重的缺陷,这是一种“不严谨推理”,是论文评审中的一个不利因素。

4.起点和终点

世界因因果关系而动,其无限的时空导致了“因前有因”及“果后有果”,一篇论文研究之前可能已经有很多的研究,而其结论部分,可能是另一些论文的开始。一篇学位论文的研究是有限的,论文的篇幅亦是有限的,因此,它的因果关系链应当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

(1)起点一般是大部分人的共识点,否则,许多读者会感到莫名其妙。

(2)起点的论据必须充分。如果论据不充分,容易出现全盘否定的情况。

(3)从论文开篇至问题的描述,因果链不可以太长。如果太长,则有“忽悠”读者之感,如果是必要的,则需要精简,以使读者尽快看到问题的定义。

二、链节的基本组合形式

1.直线式

每一“因”必有一果,且只有一“果”的多个结构成分之间的关系形式是论文结构成分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模式。由于论文的主体是一种文字流,因此,其他所有的关系模式最终都以这种方法来表达。

时间顺序式。即按时间顺序关系排列论文结构成分的方法,可分为顺时和逆时两种,这是最常见的形式。在国内外研究现状部分的论述中常常采用时间顺序的方法。

逻辑递进式。即按逻辑顺序关系排列论文结构成分的方法,可分为正推和反推两种,其也是最常见的形式之一。

习惯排列式。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对于一些重复出现事物的多次论述中,通过权力机关、权威机构发布,或约定俗成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排列方式。

权值排列式。即按照某种价值参数的升降来排列论文结构成分的方法。如按复杂性,可按“先简后繁”或“先繁后简”的顺序;按重要性,可按降序或逐步升级的顺序来排列论文结构成分的顺序。

2.分支式

如果一个“因”有多个果,则称这种形式为分支式。根据分支的逻辑完备性,又可分为完备分支式和不完备分支式。

所谓完备分支式,是指几个分支应当满足“不重不漏”的要求,“不重”即逻辑上的互斥,而“不漏”即逻辑上的相称,子项和母项必须相称,即子项的外延的总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

所谓不完备分支式,是指不满足“不重不漏”的要求的分支形式,即几个分支有可能出现交叉内容,又有可能出现子项与母项不相称的情况,主要有:特点开列式、属性开列式等。

3.并支式

如果多个“因”只有一个果,则称这种形式为并支式。并支式又可分为简单并支和复合并支。我们可以从下图中清晰看出,⑤⑥⑦?⑧,在这个组合中,⑤⑥⑦是平等的,故称其为简单并支;④⑤⑥⑦⑧?⑨,④是系统的结构部分,而⑤⑥⑦⑧合起来是系统的运行部分,故⑤⑥⑦⑧先合并,再与④共同推出⑨,这其中经过了一次复合,故称其为复合并支。

4.循环式

如果论文的因果图中出现首尾相接的封闭环,则称其为循环式。这是最不常见的一种,也是最容易出错的一种形式。这种情况类似于“鸡生蛋,蛋生鸡”的循环,一般是一个错误,但也不一定就是错误。

5.链节的粒度

链节的粒度是指链节内容的粗细程度。因果关系链所反映的对象不同,其详略程度也不一样。

链节的粒度实际上是链节相对性的体现。比如,一个句子之间的因果关系链,到了段落层次,可能就是一个链节,同理,下层的一个链或链组,到了上层可能只是一个链节。原因很简单,不同层次所反映的内容是不一樣的:如果过分地强调细致,则有可能使读者迷失于细节,而看不出整体的涌现性[1];如果过分强调宏观,则可能导致因果关系链的中断。

学位论文最大粒度的链节为绪论(Introduction)、本论(Principal Argument)和结论[2](Conclusion)三个链节。从三论的逻辑功能可以看出:绪论决定了本论,本论决定了结论。

本文提出了学位论文结构中因果关系链的概念。因果关系链是指学位论文的主体部分的章、节、段、句层次各成分之间连续的因果关系,其中一个因果关系称为一个“链节”,链节与链节的组合形式主要有直线、分支、并支和循环四种;论文的第一个意群称因果关系链的“起点”;论文结束的意群称为“终点”,如果由一个“因”不能推出其后面的“果”,则称这个“因”“果”之间有“真断点”;如果是由于省略造成一个“因”不能推出后面的“果”,而其实际是可以推出来的,则称这个“因”“果”之间有“假断点”。

参考文献:

[1]苗东升.论系统思维(六):重在把握系统的整体涌现性[J].系统科学学报,2006(1).

[2]张惠民.科技论文引言的内容结构及编写规范[J].科技与出版,1997(5).

作者简介:张玲,女,山西晋城人,编辑,硕士,研究方向:信息技术与视频编辑。

猜你喜欢
学位论文
我国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机制创新研究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机制研究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分析及提高办法
基于话语分析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写作的对比研究
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双盲评审机制探析
三方共建应用型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保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