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金融投资现状分析及问题探讨

2019-12-06 06:33李德海师长瑞刘玉淑
中国市场 2019年30期
关键词:金融投资大学生

李德海 师长瑞 刘玉淑

[摘要]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多数人理财的起步阶段。大多数大学生依靠父母给予生活费,尚无过多经济基础,因此并未重视金融投资理财,但是大学作为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甚至定格的阶段,是投资理财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部分调查研究表明当前多数学生仅仅是了解课本上的一些理论金融投资知识,因此通过实地调查来分析总结一些与大学生金融投资相关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增强大学生金融投资实践的可行性办法。

[关键词]大学生;金融投资;理财调查

[DOI]1013939/jcnkizgsc201930040

1引言

大学生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其动向、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的发展。大学阶段的财商培养着重于理财常识,投资理财的技能以及主动理财、科学理财的意识,注重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正确的理财习惯。金融投资可以让当代大学生具有更好的财富观念和理财意识。因此,文章以河北经贸大学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回收300余份有效调查问卷,分析大学生投资现状以及对金融投资的态度,提出大学生金融投资实践的可行性方法。

2大学生现状的调查

本次调查问卷采用非随机抽样和随机抽样结合的方式,调查了男生144人、女生178人,其中大一、大四學生占2484%、大二、大三学生占7516%。8106%的被调查学生表明对金融投资有一定的兴趣了解并进行实践,然而真正了解金融投资并实践的仅有16人。绝大多数的学生了解的金融投资方式为常见的余额宝、零钱通、银行定期存款、股票、基金债券,部分学生对信托产品、期货期权、贵金属投资等了解较少,半数以上的学生由于受限于资金而未进行金融投资,近1/3的同学认为金融机构推出的理财产品缺乏吸引力、推出的产品可信度低。

21大学生闲置资金范围

有效调查问卷显示,月生活费800~1200元的学生为5364%,1200~1600元的为2759%,近半数愿拿出5%及以下的生活费来进行金融投资,1/3多的学生会拿出5%~20%的生活费。绝大部分学生的日常开支来自家庭供给,由此可见大学生普遍没有过多的闲置资金,从而用于金融投资的可能性更小。

22大学生金融投资的目的

调查中有498%的学生选择了进行金融投资就是为了一夜暴富,一多半的人是为了有一个长期的稳健收益或者资金保值,近乎1/3的学生表明现在进行金融投资实践是为了汲取经验。从资金保值以及长期稳健收益和学习经验来看有必要进行一定的金融投资的。

23金融投资实践前的准备

有半数以上的同学会先进行模拟投资,例如股票中的模拟炒股;仅有881%的同学盲目的进行投资。超过3/4的同学在选择投资理财产品时更加注重金融机构的信誉程度、对金融产品的了解程度以及它的收益性和安全性;部分同学会考虑产品的服务以及文化附加值。

24掌握金融知识的途径

金融学专业的学生会开设金融学、证券投资学等相关必修课程,非金融专业也可以选修相关课程。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与课下投资理财书籍的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股票、基金债券、期货期权等各式各样的金融产品。当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拥有更多种类的电子产品,大多数的同学课下通过电视、网络、电子书等形式了解金融知识。超半数的人希望通过阅读金融相关书籍、金融相关选修课以及金融相关讲座这三种形式来加强自己对金融投资的了解。也有部分同学表示想通过举办金融知识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和参加金融投资性质的社团来丰富自己的金融投资知识。

25对金融投资的预期

4291%的同学表示预期理财周期为1~3个月,1/4的同学表示想在一个月内收回成本,仅有不到5%的同学能接受一年以上的投资周期,可见大多是想做短期投资。半数同学表示希望通过自己操作和委托金融机构操作两种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金融投资,3755%的同学想自己操作资金投资来增长一定的理财经验便于毕业后的个人理财。

26分类比较不同的学生群体对金融投资认识的现状

专业影响:依据学校专业设置的特点,在被调查者中经管类专业182人,非经管类专业140人,其中九成以上的经管类专业学生均对金融投资有很大兴趣并想进行实践,半数以上的非经管类专业学生对金融投资有一定兴趣,可见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更倾向于日常的投资理财。

性别影响:真正进行过金融投资的学生中仅有3名女生,其余均为男生,由此可知性别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投资理财意识有着影响,男生更善于投资实践。

年级影响:大一的同学刚刚踏入大学不久,对金融投资有一定的兴趣,但了解得很少,无太多的专业知识做支撑;大二、大三的学生在专业知识储备上有了一定的优势,在做一些金融投资实践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闲置资金多少影响:调查显示部分同学的日常生活费有限,甚至有些学生依靠花呗、借呗、同学间借款来满足消费。部分同学可以拿出5%~10%的生活费作为金融投资理财。闲置资金的多少与能否进行金融投资实践成正比。

3大学生投资的现状分析

通过小组成员对调查问卷的全面分析,得出以河北经贸大学为例的大学生存在以下几个特点:①投资兴趣不高,对金融经济方面不感兴趣;②投资观念不强,投资意识相对薄弱;③投资风险承受能力低,投资信心不足;④投资方法认识有限,金融投资理财知识匮乏;⑤投资实践活动较少,参与度低;⑥投资资金较少,消费习惯有待改进。

主观方面:①金融投资理财知识匮乏:主要表现在学生零星且不深入的金融投资理财知识以及不熟练的理财实际操作。②投资兴趣较低:校内匮乏的活动风气,让学生缺少模拟和锻炼平台,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投资的热情。③投资观念保守:大学生接触的事物相对来说比较少,风险承受能力较低。④大学生闲置资金较少:绝大部分学生生活费完全依靠于父母,并无过多经济来源。

客观方面:①经济环境不稳妥:股票是金融投资中风险较高的一种,自2015年牛市过后,股市略有一蹶不振之意,上证指数在2018年年末甚至达到244091,年后三大股指均纷纷上涨,目前达到3200多点位。②投资氛围匮乏:大学属于人口最为密集的生活圈,存在一定的“羊群效应”,相关投资活动的匮乏无法带动更多的同学参与金融投资。

4对大学生金融投资的相关建议

大学生成才需要“三商”,即智商、情商、财商。部分大学生财商比较匮乏,需要日常多了解一些金融投资知识,参加一些金融知识大赛等活动。为提高大学生的财商水平,培养正确的投资理财行为,给予以下建议。

41学生个人方面

一是提高投资理财意识:大学阶段是理财观念和理财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应全方位塑造自己,包括良好的心态、成熟的心智、生涯的规划、职业技能的学习等。二是开源节流:扩宽开源方式,例如争取奖学金、兼职家教、撰稿等方式;养成日常勤俭节约定期存款的好习惯,避免不必要的开支等。三是加强金融投资知识的学习:多参加学校开设的一些金融相关的课程,积极参与金融投资知识大赛;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掌握各种投资理财工具;阅读金融投资相关的书籍,关注社会财经信息,增强金融投资敏感度等。四是适当投资、正确理财: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选择一些基金定投产品,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进行适当投资理财,同时也可以进行模拟炒股等操作。

42社会和学校方面

一是提供咨询服务:银行以及证券公司等安排专业人员对学生提供无偿咨询服务,为学生的投资保驾护航,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二是设立投资社团:学校方面设立投资社团或投资理财协会等,学生可根据自身专业和兴趣爱好自行加入,由专业老师带队,每周进行实践活动,解答同学们遇到的金融投资相关问题。三是举办相关活动:学校多举办一些炒股模拟大赛、金融知识素养大赛、投资理财活动、金融知识月等,并设置奖项吸引同学们主动参加。

参考文献:

[1]柴效武个人理财[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金融投资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