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社群“燃”起来

2019-12-08 16:59白洋
现代家电 2019年18期
关键词:秒杀导购员群里

白洋

一个微信群,如果养的好,可以实现30%~40%的转化率。如果维护的一般,可能一个几百人的群也就只有几个单。家电类的产品在一个以新装修业主为主的群里,最好的可以做到60%、甚至更高的转化率。

五步“点燃”群

任何线上的动作,都需要落地执行而后转化,在达成销售过程中,有个很关键的环节,是邀约客户。提高邀约率,进而提高社群转化率,需要注意几个细节的设置。

第一步,点燃兴奋。

首先,要找到能够让群、让里面的业主兴奋、活跃的点,并且持续保持这种状态。

我们要知道,这是一个看不见的群,也就是看不到业主,也没有实际的导购员,无法实现面对面的沟通对接。那么,如何让这个群保持热情?有活力,同时保持高度关注?

最有效的是——红包。无论是开场红包、还是阶段红包,让客户每半个小时就有红包可领。让所有人形成定式和习惯——半个小时一到,就可以抢红包。

无论有没有购买需求,调动起群里的客户时刻关注手机,关注该社群,一直保持兴奋点和参与度。

如果仅仅是一个开场红包,而后便“雷声大雨点小”,慢慢这个群的热度就会冷却下来。

所以,以半小时为结点,制造“红包雨”,更为有效。

另外一个可以调动兴奋点的活动,是“秒杀”。

但要注意,“秒杀”机会不能太多,尤其针对单一品类。如果“秒杀”过多,对达成实际销售意义不大,有时甚至反而会起到副作用。因为很多业主都在期待“下一轮秒杀更便宜!”、“下一轮秒杀什么时候开始?”在等待中消磨销售机会。

更有甚者,在几轮“秒杀”都没有抢到机会的业主,很容易激起对方负面情绪,认为活动有欺骗嫌疑。

这样一来,容易造成群的混乱。有的业主会在群里发泄不满“我们400多人的群,你搞5个秒杀!”等,这样一来所有的目的和目标都会偏移。

所以,“秒杀”不宜太多,一般控制在两轮左右,“秒杀”数量根据群的人数和预算的成交率而定,按照成交率30%的预期,“秒杀”产品的数量一般高出预期成交率的一倍为宜。

第二,超出客户的预期。

让对方清楚,其参与活动没能享受最大的优惠和最大的实惠。

超出客户预期的最好呈现方式是产品的设置。一般,产品可以采取两档设置的方式。即中档和高档。

具体操作为,让群里客户知道,这两款产品的零售价是多少,采购价是多少,活动价是多少。一般,客户在活动中并不交付全款而是交定金,定金一般是200~500元不等。

让客户迅速下单,定制好套餐和两档产品,这其中要有一定的互补性。例如,主推厨电可以加两款净水器和热水器,告知群里,可以以平时市场零售价格加购附加品类。主推产品预热时,在群里广而告之几个价格带:原价(5000元)、微信抢购价(3000元)。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客户在实体门店看过之后,对非活动产品更感兴趣并在群里发问。因为不可能门店所有产品都在微信群中推广,这时可以灵活掌握和制定政策,争取不流失一名意向客户。可以告知对方,微信交200元定金,可以在门店抵扣400元,等更灵活的方式。

包括在门店的任何一款产品,都可以抵扣。提升对方参与感,同时告知对方“只要参与活动,就有优惠,不会让您吃亏!”从而通过社群拓展圈外销售。

第三,让客户有很好的体验。

在社群里,用精美的图片、视频短片进行产品和品牌的宣传,宣传一定要到位。

另外,爆款产品的介绍,也可以用视频短片的形式推广,包括网红达人和有情节的小故事视频。

第四,让对方买的放心、安心。

比较吸引人的,是领导保价。可以通过视频的形式,为品牌领导(尽量是最高领导)录制视频短片,代表公司、代表总部介绍活动背景、内容,消费者享受到的最大优惠。

通过这几种方式,让客户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品牌、对产品产生相应的认可和认同,以及感知。客户的购买,很大程度上是为品牌和产品而来。

第五,角色的设定。

在一个群里,活动能否流畅进行、能否不断引导客户并吸引对方注意力,要有角色分工,承担不同的职能。

一般,一个群有这样几类角色:

负责串场——主持人;

问题应对——导购员、销售员,最好私聊;

气氛烘托——小号或者忠诚度高的老客户。控制提问、回答节奏、包括预付款环节的烘托。“不明显”、“恰到好处”是烘托原则;

协助人员——后勤行政人员。包括活动落地执行时负责物料采购、礼品采购和餐饮保障、数据统计,等等。当然,如果协助人员有小号,也可以进入到群里扮演烘托气氛的角色。

微信落地,等于唱一台戏,既然是戏,就有女一号、男一号,这些都要提前做好设计规划。

群里的客户类型及应对方式

同时,群里的客户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也值得注意。分别为:

第一种,群里“求教”的人,包括产品怎么选、装修注意点,等等。

第二种,群里的“围观者”,这类人往往只参与抢红包,鲜少发声。

第三种,群里的“挑战者”,不断提出针对性和质疑声比较强的客户。

针对这三种主要类型的群里业主,有几种应对办法。

例如,针对喜欢“求教”的客户,如果导购员的回答不能让对方满意,品牌专家顾问和工厂专业人员要及时跟进,与之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沟通。避免对方在群里提问又没人应答的情况发生。这样很容易让对方从“第一种人”变成“第三种人”。

第二种类型,不断通过红包吸引之。如果红包之后还没有动作,可以与对方私聊或者直接电话沟通,询问对方意向。即使对方没有意向,也可以“以利诱之”,引导对方成为“协助销售者”,起到在群里烘托气氛的作用。

面对第三种“挑战者”,在群里往往起到负面影响,如果处理不得当,很容易把群搅乱。一旦群里有这第三种类型人,不妨先直接移除。

临建群的推进流程

实际上,群的建立和养群是两种业务类型。针对建群,有其特定的流程。

一般设定的活动在晚上7点~9点举行。

晚上5点,建群,并将内部人员全部拉入;

晚上5点~6点,内部人员在群里做现场演练,进行流程模拟;

晚上6点,准时拉客户进群;并通过1个小时的时间炒热该群,例如群里人数达到100人,发红包;达到150人,发红包;达到200人,再一轮红包;

晚上7点,活动准时开始;

晚上9点,活动结束,群解散。

针对建群活动,即使该群解散也不用担心,这些群里的客户,都是导购员前期一对一沟通加进来,原本就是导购员“好友”,下次活动,再重新组建群即可。

针对临时建立的活动群,实际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将时间节点越细化越好,包括领导什么时间段出场、发红包节奏点、提问的时间点、成交客户怎样交钱(一般是将产品款交给拉进群的导购员,千万注意不能在群里付款,私发红包付款后,再由导购员将付款截图发送群里)等等,都要进行细节的再设计。

“活动限时两个小时”、“活动定金200元可退”、“活动厂家让利平时没有”、“名额有限,今晚限定100人”,等等,这是微信成交落地的几个话术小技巧。

除了临时建群做活动,平时通过微信管理客户、维护客户,引导客户通过微信群做落地,已经是较为成熟和有效的销售方式,值得在细节上多做推敲并尝试。

猜你喜欢
秒杀导购员群里
通缉令
奶茶群里戏精多
金主爸爸的炫酷
一滴水
文人吐槽,秒杀段子手
秒杀
啥优点
“四步”走向电动车“金牌导购员”的成功之路
秒杀一切的街头爆笑图
柜台导购中两个常见问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