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债券融资风险及防控措施

2019-12-09 06:03冯良辉
营销界 2019年19期
关键词:融资资金企业

冯良辉

前言:在以往的融资结构中,往往出现单一性问题,使企业融资在整体比例中占据较大部分,使企业面临一定短板,为了有效解决该问题,企业应该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对现有融资模式进行升级,尽可能运用多元化的方式来融资,这样既可以控制融资成本,还能减少债券融资风险,提高企业效益。

一、目前企业融资主要方式

(一)银行借贷

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期间,通过银行等一些金融机构来完成对资金的筹集,使经营生产正常进行,一般情况下称该种方式为银行信贷。我国银行大多都与政府有一定关联,和财政管理相挂钩,因此,从管理体系方面看,银行借贷相对比较高,可以对融资责任进行明确,避免出现扯皮现象,从而规避企业发展遭遇金融问题。所以,在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时,银行借贷逐渐成为主要的融资活动方式,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水平。

(二)建设项目融资

建设项目融资也是较为常见的融资方式,一般分为两种模式,其一,指政府部门通过社会资金,完成对城市道路以及城市绿化等一些项目的建设,从而达到融资效果。其二,对于建筑项目而言,项目公司主要承包某一建设项目,例如,首先通过融资、再到建设,最后验收等流程,在确保建设项目没有存在质量问题之后,从而把其转交到业主手中,最终由业主向投资方支付相应的资金[1]。

(三)直接融资

现在很多企业都采用直接融资这一方式,一方面是由于该种方式有利于企业规范化管理,能够及时排查出企业漏洞,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问题,降低融资风险。直接融资方式中,比较常见的有两种:一是股权融资,其在形式上相对丰富,包含企业融资上市以及规范优质资产,通过分阶段处理达到融资上市目的;二是债券市场,该种方式需要企业借助债券市场来完成,首先需要出售该企业中的债券,达到融资效果。同时,为了确保企业融资及时有效,在运用直接融资此种方式时,必须遵循国家财政金融有关的一系列政策,采取有效措施,这样才能减少企业后期遭遇金融问题。

二、企业债券融资风险分析

(一)市场风险

近几年,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革,使行业内竞争愈加激烈,有的企业扩大产量,通过产量优势来达到占据市场地位,这样不仅使市场秩序发生紊乱,出现恶意竞争现象,而且使企业盈利能力受到严重影响。以汽车行业为例,目前私家车数量大幅度增加,产品系列化开始成为汽车生产厂家面临的必然趋势,因此,产品数量也就愈加重要,但有的企业仍然通过单一产品达到提高企业销售量的目的,这不仅与市场大环境相违背,还会影响企业活力。此外,有的企业把资金用于建设新项目上,如果企业缺少对项目的考察,很容易出现产能过剩这一现象。

(二)发行人自身存在风险

首先,企业治理具有一定风险。企业在融资时,必须有健全治理结构,但有的企业在治理结构方面,没有规范化体系作为支撑,使得融资平台人员素养不高,存在徇私舞弊等不良行为,致使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出现错误决策[2]。同时,企业没有提前做好相应的风险预防方案,造成企业不能及时规避风险。其次,原材料供应具有一定风险。在生产时,会涉及到很多原材料,例如汽车制造需要钢材、油漆等,如果某一零件出现价格上涨,会使原材料也遭遇一定影响,造成产品价格发生变化,使企业盈利空间越来越小。最后,项目建设风险。企业在建设某一项目时,往往会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之后才能执行该项目,因此,在建设项目之前,需要工作人员确定该项目在市场上是否有前景,涉及哪些技术,并对其充分论证,只有做好这些调研工作,才能减少后期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但有的企业忽略该部分内容,导致在项目实施时遇到各种问题。

三、企业债券融资风险的防控措施

(一)加强对融资成本的控制

首先,促进资金流动。对于现阶段企业来说,有的企业尽管具有某方面的盈利能力,但对资金管理整体水平不高,不能充分利用好现有资金,致使资金流动性相对较低,容易出现资金周转失灵现象,导致融资成本增加。基于此,企业在进行债券融资时,需要全面管理企业资金,对资金应用渠道有所了解,这样才能使资金使用效率得到提升,进而降低融资成本。因此,为了确保资金管理得以顺利落实,管理层要基于市场动态以及需求来调整企业产品结构,对企业现有产品质量进行强化,从而提高盈利能力。并且企业要创新现有的资金运作理念,根据企业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目标,以此提高产品收益。其次,推动项目建设。企业在平时的生产经营中,有的企业会承担部分项目建设,其中有的是政府资产投入,在对这些项目建设时,经常出现建设周期相对长、进程较为缓慢等现象,使得资金使用效率降低[3]。要想改变该种现象,企业应该关注市场化经营等相关方法,科学配置现有资金,提高项目建设速度。

(二)健全企业资金结构

企业在开展债券融资时,应该把战略投资逐渐引入到融资活动中,根据企业发展道路创建相应的体系,这样既可以强化对融资风险的科学管理,还能使融资成本风险发生降低。对于发展规划缺乏合理性的企业,应该尽快调整资金结构,把一些非盈利资产逐渐转化为可盈利资产,一方面可以使企业偿债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能够促使企业取得一定效益。比如,在建设一些公共设施项目时,企业可以利用融资上市或者自身股权等相关方式完成融资,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向政府申请一定的财政预算,从而获得某种程度上外部资金援助。项目在实施阶段,企业要充分结合自身实力以及发展情况,从市场融资方式中来选取最为合适的,健全资金结构,达到控制风险目的。

(三)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在融资活动中,如果缺乏完善资金管理体系,不仅会使融资活动人员出现不规范现象,还会出现决策失误。基于此,管理体系对于企业债券融资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制定防控方案。企业要对市场环境基于充分调研,做出综合性评审,了解建设项目盈利状况,以此确定防控方案。风险管理体系最为重要的目的是核查建设项目情况,制定出可实施的防控措施,真正做到未雨绸缪。同时,工作人员要对融资风险因素细致分析,掌握高风险因素,从而对其规避,调整融资结构,并与金融机构建立较为密切的联系,保持有效沟通,虚心接受有关部门监督,达到科学管理目的。其次,强化对高管培训。对于企业来说,融资平台是重要内容,其中高管作为融资平台主要管理者,其素质和思维能力影响着企业未来发展,所以,加强对高管的全面培训,一方面可以使其深入了解融资活动,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决策发生失误[4]。最后,引进专业化人才。在知识经济中,人才在企业中的作用逐渐提升,因此,企业要从高校以及市场中聘请专业化人才,为企业融资队伍注入活力,提高融资人员素养,从中培养出职业经理人,提高决策准确性。另外,企业要借助政府所组建的一些融资平台,发挥出专业人才优势,构建出风险预警体系,并根据市场情况做出融资风险预测,从而进行风险防范,这样当风险爆发之前,就可以得到解决。

(四)融资平台发行债券

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发展融资平台,一方面融资平台可以对市场最新发展有所了解,另一方面能够加强与其他企业间的合作,所以,企业要利用好融资平台,通过该平台发行债券,例如,把所需要发行的债券引入到平台中,这样既可以使企业债券传播范围得到增加,还能扩大资金供给方式。企业在确保资金链稳定的前提下,要对一些有发展前景的资金供给进行选择,确保项目有充足资金进行支持,使融资风险不断降低。此外,发行债券还能有效保护企业后备储蓄资金,例如,当某一项目出现资金链段落现象时,发行债券可以起到补充作用,对其进行有效支持,让项目顺利开展,减少融资风险。

结语:目前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时,运用传统模式经常面临很大风险,不仅造成项目消耗时间较长,还导致企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所以,企业在开展债券融资时,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考察融资条件,建立较为合理的融资体系,在充分展现企业经营特色的同时,创新融资途径,以此制定出科学的融资方案,这样既可以减少外界因素给企业融资带来的影响,还能提高风险抵御能力。

猜你喜欢
融资资金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融资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