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障碍、成因及对策研究

2019-12-09 08:21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扬州市制造业政策

缪 桂 英

(扬州职业大学, 江苏 扬州 225009)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创新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地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对扬州市制造业科技研发等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其在创新机制、研发投入、创新人才、创新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地方制造业的发展。

1 扬州市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存在的障碍

1.1 创新体系不健全,创新政策落实困难

近年来扬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先后出台和推进了一系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明确了目标和任务。但这些政策实施的方向、力度、重点等是否有偏差,尚未得到充分归纳和总结。

首先,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健全。 扬州市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科技创新平台日趋形成,但仍然存在研发机构虚设现象。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数据显示,制造业有研发机构的单位数为1463个,而有研发活动的为1345家。其中享有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企业仅有632家,占有研发活动单位数比例47%,占制造业企业总数比例22%。显然,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还比较薄弱,自主创新的科技体制有待完善。

其次,创新政策落实不到位,科技政策的产业发展导向不明确。尽管扬州市委市政府已经落实了创新驱动发展任务,2016年已着手建立扬州国家高新区,着力形成以数控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以生物技术、新型光电、现代服务业三大新兴产业为支撑的“一主三新”产业集群。但企业对各项创新政策认识不足,在享受有关政策时存在不少操作层面问题,享受政策的企业不够多、面不够广。

再次,以创新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尚待完善。高新技术产业是科技创新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联系纽带,政府政策必须着力于引导、鼓励、扶持高新技术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但现实是政策在此方面的导向性仍不明显,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热衷于申请课题或项目,组织专家进行鉴定结项,评比指标是经发表的科研论文和专利授权量,至于研究成果的市场前景如何缺乏后续评价。

1.2 自主创新意识不强,研发投入失衡

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是研发投入和研发活动的先导者,企业创新对整个社会的创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扬州市规模以上制造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来看,2011年~2017年,扬州市该指标的增长幅度不高,仅从7‰增长到1.2%。而国内外创新型领军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均超过5%,可见扬州市制造业在科技研发投入上明显不足。

从研发经费支出情况看,扬州市规模以上制造业全部用于应用和试验发展、基础研究的经费支出为零。尽管从短期看,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能为企业带来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利润,但这种绩效的提高是以牺牲企业从事根本性研究为代价,此种竞争优势难以持续。基础研究是对事物原理和客观规律的研究,是原始创新的基础、自主创新的源泉。企业研发中忽视基础研究,意味着企业把主要精力用于模仿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意味着企业原始创新不足。这也是制约我市制造业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

从参与研发人员层次看,高端人才缺乏,人才结构矛盾突出。近年来,扬州市科技人才总量增长较快,但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从制造业研发人员结构看,2017年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机构中硕士以上高学历层次研发人员仅占10%,显然与创新发展的人才需求不匹配。因而,制定相应政策引进人才、留住高端人才是当务之急。

1.3 创新环境不完善,协同创新缺乏合力

首先,创新文化发展滞后。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庸”等理念的影响,社会大众普遍缺乏创新精神。而这种创新文化的缺失会间接影响到企业的创新作为。因此鼓励企业创新,不仅要为富有创新精神的少数人营造试错的宽松环境,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参与。企业自主创新是一个技术积累过程,需要持久、持续性的努力[1]。

其次,协同创新不力。协同创新是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从而实现深度合作。其关键是形成以高校、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但由于企业、高校等合作各方都有自己的利益目标,在项目选择和完成标准上存在差异,因此在合作过程中会产生目标差异,由此产生利益冲突,校、企、政难以形成有效的创新合力。

1.4 工业经济下滑,高技术产业后发力不足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和生态环保等各项要求的提升,传统产业的优势和发展方式已难以适应变化的发展环境。工业增加值率是反映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指标,其数值大小直接反映企业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效益,反映投入产出的效果。2011年~2017年,扬州市工业增加值率从26%下降至22%,与同处长三角区的苏、锡、常形成较大差距。说明中低技术产业在扬州市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高档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还比较低,工业经济大而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

2 原因分析

2.1 体制机制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首先,省管县的区域管理体制还难以有效做到财权与事权相统一,难以有效协调市级放权和县级扩权,调动两者积极性;市域经济重大功能平台之间及其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完善,导致其服务带动力不强。

其次,随着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促进产业升级的制度创新难度加大;生态规划、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环境监管等生态文明体系还未完善;人才、土地、资金、能源等资源要素保障制度创新难度进一步加大。

2.2 企业研发动力不足

扬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近80%为小微企业,产业层次偏低,其中无研发机构的企业数超过一半。人才短缺、技术力量落后,难以保障高新技术产业所需的高智力条件。

首先,扬州市小微工业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不够,仅有19%的小微企业享受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企业要获得高额利润,必须要有核心竞争力,有自主创新产品。然而,扬州市小微制造企业普遍没有自己的自主创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只是简单模仿其他企业的成果,对技术创新望而却步。

其次,企业资金的缺乏严重影响了研发的投入。从企业外部来看,政府的财政科技拨款绝大部分给了具有事业单位性质的科研院所和地方高校以及大型制造企业,小微制造很难从中分到一杯羹。其次,银行信贷政策偏重于大企业,即使政府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扶持小微企业的信贷政策,但政策落实中并未向小微制造企业倾斜。

2.3 人才吸纳和培养能力较弱

首先,扬州科研基础薄弱。扬州市高校及科研院所少,人才培育平台相对落后,对高层次人才的承载有着先天的不足。扬州市缺乏一流高校,一本院校仅有扬州大学一所,其余皆为地方职业院校,无法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制约了科技人才的培养。同时,扬州市在科技人才的开发上,只追求科技人才静态的引进而不注重科技人才动态的开发,极大地制约了科技人力的创新能力。

其次,科技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吸纳人才能力低。近年来扬州注重领军和拔尖人才、海外留学人才等多层次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基本形成了相应的科技人才流动机制。但在周边各市“抢人”政策环境下,扬州市从政府到企业层面缺乏有力的政策,严重影响了高层次人才的加入。

2.4 政企校各方利益难协调

首先,高校科研院所重学术轻实际。从领头高校扬州大学到各个职业学院,目标主要在其自身发展上。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在决策时带有明显的自利行为,追求其行为的利益最大化[2]。对高校教师而言,其科研的目的多数情况下基于职称晋级之需,在项目选择和研究成果评定上与企业目标存在差异。少有教师能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因此高校的很多科研成果更多停留在书面上。

其次,企业的主体意识不强。扬州市不少制造企业重引资、引技、营销,轻消化吸收、研发和管理,重制造轻创造,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占比数可见一斑。对企业而言,进行技术创新,推进产学研融合,是体现其社会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的问题在于,企业对自身“主体”地位的认识十分有限,没有真正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没有充分认识到产学研结合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再次,政府提供机制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协同创新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的支持主要体现在政策、经费等方面。近年来,扬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旨在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但是,现有政策的范围过于狭窄,主要是从科技合作的角度制定的。教育主管部门也缺乏促进产学研融合的科研政策,高校的科研政策中亦少有相应的倾斜政策。

3 促进扬州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对策

3.1 变革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

鼓励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开展以龙头企业牵头的创新转型试点,探索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新机制。完善小微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第三方检测认证等机构的专业化、市场化改革,推动技术交易市场壮大。优化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机构布局,按功能定位分类整合,构建开放共享的创新网络,建立向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有效开放的机制。

打通产学研之间的通道。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以支撑和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集中力量开展基础性、关键性和共性技术的科研攻关,抢占技术至高点[3]。打破行业边界,突破产业边界,寻求创新途径。打破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障碍,加强经济政策与科技政策的协调。

建立健全技术政策和管理制度。针对扬州市创新政策落实不到位、科技政策导向不明确的问题,改革产业监管制度,将前置审批为主转为事中事后监管为主,形成有利于转型升级、鼓励创新的政策导向。

3.2 强化顶层设计,建立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从顶层出发,巩固教育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地位。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在科技,根本在人才。高校可建立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建设校外培养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主动向企业靠拢,加强与企业合作、渗透和融合的深度,既可以弥补企业技术创新理论基础不足的缺陷,也有助于解决高校科研动力不足、方向不明确的问题。

维护基础研究的领先地位。实现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基础研究是关键。目前扬州市借助外地名校智力建立了若干个科技园、实验基地,但是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转化能力仍显不足,不能满足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需求。所以,扬州市既要强化政策引导和保障,也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3.3 提高自主创新意识,多举措提升企业创新力

首先,提升企业对技术创新的认识及创新风险的规避意识。扬州市小微制造企业居多,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进行创新,开发核心技术,研发高附加值的产品,才有更大的利润空间。企业家要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在企业内部建立创新激励机制,调动全员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同时,企业要认识到技术创新本身可能存在的风险,前期要进行技术调研并评估风险,以规避风险。

其次,企业需拓展思路,采用多举措提升创新能力。企业应通过不断地开发新技术增强自主创新,以引进吸收再创新来节省成本,降低风险,积累创新经验。以合作创新获得聚合效应,通过中小微企业与大企业的合作,使大企业的技术向小企业扩散,与大企业良性共生;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集聚创新使集群中的中小企业有效利用知识技术和文化的扩散效应,形成合作竞争的共生关系,共享更多的创新资源,促进创新能力共同提高[4]。

再次,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使其获得更多的资金进行研发。一是企业挖掘内源融资潜力。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的发展规范化、效益化,努力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为内源性融资创造条件。二是增加外援性融资的可能。通过提高企业的资信等级,提升企业的形象,为银行贷款、债权股权融资等外源性融资创造条件。

3.4 营造开放而公平的创新环境

创新人才的发现、培养和使用,不能停留在一般意义的“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层面上,更主要是注重营造好人才的创新环境,为人才提供自由的思维环境,提供广泛的跨领域的思想活动空间,使其可以自行选择参观学习、交流研讨、信息收集等活动。创造自由竞争及公正、透明的利益分配环境,以促进创新,形成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扬州市制造业政策
扬州市深化“红丝带”经验做法推进有奖举报工作
扬州市新举措助力新安法 新矩阵打造好氛围
政策
政策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南朝古道场 淮东第一观——记江苏省扬州市大明寺
助企政策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政策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