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拓展发展空间注入强大动力

2019-12-09 12:10本刊编辑部
云南农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体制公共服务城乡

本刊编辑部

2019 年5 月5 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

《意见》指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意见》提出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基本原则。坚持遵循规律、把握方向;坚持整体谋划、重点突破;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坚持守住底线、防范风险;坚持农民主体、共享发展。

——主要目标。到2022 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消除,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基本建成,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明显提升,农村产权保护交易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健全,经济发达地区、都市圈和城市郊区在体制机制改革上率先取得突破。到2035 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镇化进入成熟期,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基本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全面形成,城乡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成熟定型。城乡全面融合,乡村全面振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意见》提出,坚决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汇聚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制度;稳慎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完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工商资本入乡促进机制;建立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

《意见》提出,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建立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机制。

《意见》提出,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机制,以市县域为整体,统筹规划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布局道路、供水、供电、信息、广播电视、防洪和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机制,明确乡村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定位,构建事权清晰、权责一致、中央支持、省级统筹、市县负责的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机制。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乡村,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加快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

总之,改革的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改革的抓手,是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改革的目标,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改革的路径,是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

猜你喜欢
体制公共服务城乡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构建及体制机制创新
智能电磁感知体制新进展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新冠病毒及公共服务观念的渐变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完善地方人大主导立法体制机制浅析
政府购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