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螺旋CT 检查及X 线检查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19-12-09 02:09陈秀珍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3期
关键词:骨关节退行性螺旋

陈秀珍

(江苏省徐州澳洋华安康复医院影像科 江苏 徐州 221000)

膝关节是人体关节中最重要的关节之一,其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同时在人体所有的关节结构中,膝关节具有活动范围大,活动频繁的特点。因此,其出现损伤的几率较大。在骨科临床医学中,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本次研究主要对本院收治的40 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进行诊断,从而分析出各种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院在2017 年8 月—2019 年9 月收治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40 例作为本次主要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有的患者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20 例患者,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6 例,女性患者14 例,年龄最大的患者83 岁,最小的患者57 岁,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4.84±12.44)岁,患者的病情介于5 ~9 年之间,病程的平均值为(5.21±1.23)岁。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11 例,女性患者9 例,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86 岁,年龄最小的41 岁,平均年龄为(60.13±11.56)岁,患者的病情介于4~9年之间,病程的平均值为(5.13±1.35)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无较大的区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数据具有较大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的检查实施常规的X 线检查,采用富士数字化医用X 射线摄影系统。

观察组则使用美国GE16 排Optima 520 型CT 机进行扫描检查并结合MPR 重建技术,在进行检查之前,要对患者的体位进行固定,采用仰卧位,使患者在检查时保持身体的平直[1]。要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和具体操作方法进行相关操作,并在使用前设定相关的参数,将设备的使用电压控制在120kV,管电流100mA,将层厚和间隔距离分别设置在5mm、2.5mm,将检查的视野控制在16cm之内。

1.3 疗效判断标准

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方法检查后,比较两组患者病症情况的影像学具体表现,同时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检查方法对髌股关节退变情况、软组织肿胀情况、关节面下囊变以及髁间隆起骨质增生的情况的检查准确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统计和分析,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 完成。计量资料使用标准差(±s),组间差异用t检验,计数资料则使用百分比% 表示,组间差异使用卡方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P<0.05)表示。

2 结果

两组患者不同影像学检查结果比较:如表,对于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中膝关节间隙狭窄和髁间隆起骨质增生方面的检查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检查结果无较大区别,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多排螺旋CT 检查的观察组在髌股关节退变、软组织肿胀和关节面下囊变中的检查结果,要高于采用X 线检查的结果,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人体的运动关节中,膝关节最为主要,其具有承重和运动的功能,由于膝关节活动量和承重量较大,其十分容易出现磨损的状况。这种情况下,人体膝关节的病变率就会提高,最终形成临床中常见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该病在老年人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其主要是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该病在临床中主要症状有疼痛、僵硬等。老年患者一旦出现该病,其生活质量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在对该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传统的检查方法就是使用X 线检查,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医疗水平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多排螺旋CT 检查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逐渐广泛,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次研究表明,采取多排螺旋CT 检查的观察组在髌股关节退变、软组织肿胀和关节面下囊变中的检查结果,要高于采用X 线检查的结果,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诊断中采用多排螺旋CT 检查及X 线检查方法均有一定的效果,但使用多排螺旋CT 检查结合MPR 及3D 重建技术应用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以多平面多角度显示病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骨关节退行性螺旋
体检报告“退行性改变”是有病了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旋风“螺旋丸”
退行性肩袖撕裂修补特点
MSCTA在骨关节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30例临床报道
小切口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骨关节结核术后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奇妙的螺旋
跟骨关节内骨折选择不同类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