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礼知耻与崇德向善的现实意义

2019-12-09 02:07魏淑英常树刚宋文杰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22期
关键词:崇德梁启超中华民族

魏淑英?常树刚?宋文杰

青少年的肩膀应该担起草长莺飞和清风明月。——题记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国梦是美丽的,美丽的中国更需要年青一代奋斗青春,继承和传承。道之所存,师之所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知广大青少年学生正是学习的最佳时光,这一段时光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来才不会在社会上走邪路、走歪路、走错路。

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命担当。

二、青少年养成“明礼知耻与崇德向善”道德素养的涵义

这里所说的“明礼知耻”指的是明五礼:“仁、义、礼、智、信”,知五耻“懒、贪、奢、浮、愚”;这里所说的“崇德向善”指的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把这些美好的道德思想准绳融入到社会生活中,是家庭美德;融入到社会劳动中,是职业道德;融入到社会关系中,是社会公德;对于学生自己而言,是自我完善。当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主动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保有感恩、进取之心,进而减少错误,安心学习,茁壮成长。

如何帮助全体青少年学生落实明礼知耻与崇德向善?这个课题,是教育者永不败的话题。

三、“明礼知耻与崇德向善”的现实意义

1.明礼知耻与崇德向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泱泱大国,中华民族历来有“礼仪之邦”之称。先人倡导仁爱和谐、正义奉公、尚礼守法、崇智求真、诚实守信等道德准绳,成就了中国人民不屈的精神灵魂。中华民族追求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政、刻苦耐劳和精忠报国的优良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

正是在这样的传统文化的熏染下,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文化源源生生不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气节;“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羡慕项羽真豪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的理想与抱负;还有程门立雪的尊师重教,孔融让梨的尊长敬兄之美德;有“精忠报国”岳飞之母为其刺字;另有刘备“三顾茅庐”之恭敬,有“负荆请罪”廉颇之谦让,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豈因祸福避趋之”的责任心;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民族气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领袖毛泽东对少年儿童的题词等等。我们从前辈身上,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前程!

2.青少年明礼知耻与崇德向善,更有利于成就自己的学业、成就自己的人生

青少年首先是学习者,学习的重点不仅是课本知识,更离不开做人做事的准绳。如果说课本承载的文字是知识,也是人生的阅历。那么,把呆板的符号变成有感情的文字,让符号从扉页上跃动起来,让跃动的文字融入人的骨髓里、血液中,则是琼浆。

下面以鲁迅与梁启超为例:

有人把鲁迅比作“中国的月亮”,把梁启超比作“中国的太阳”。为什么呢?

鲁迅《自题小像》中诗云“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抒发出“我要把我的鲜血敬献给祖国,誓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牺牲”的思想感情,这也正是他人生的写照。鲁迅是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在他55年的人生中,创作作品,体裁多样。《鲁迅全集》二十卷1000余万字传世。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现代法学家、社会活动家沈钧儒也写下“民族魂”三个大字祭奠鲁迅。

梁启超被公认为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历史评价:他还是中国第一个在文章中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人。梁启超一生勤奋,著述宏富,每年平均写作达39万字之多,各种著述达1400多万字。“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中国强……”梁启超的一篇《少年中国说》,照亮了中国,照亮了世界。家训传承,梁启超的儿子儿媳(梁思成和林徽因)及其后代也都非常优秀,均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骄子!“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他的古诗文传诵至今,历久不衰。他是太阳,万丈光芒,必将影响一代中华少年,给民族的未来播撒希望的种子。

鲁迅和梁启超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底色,用自己伟大的人格描绘了自己不朽的人生,成为国家栋梁,榜样传承,为人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青少年明礼知耻与崇德向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进步的重要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文明、和谐等道德准则。教育遍地开花,明礼知耻与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文明素养也成为社会主旋律。

这些,在青少年学习实践中,渗透于学校各种文化活动中。既能让学生有知识可寻,也能让学校有发展方向可寻。伴随新时代社会主义特色和谐建筑,我们的学校在过去几年里,举办各种校园活动:“喜迎十九大·奉上一杯茶”的尊师重教活动;“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互赠互换读书、学习做人活动;“做文明好少年”宣传义演活动等等。

4.青少年明礼知耻与崇德向善,弥深持久,是社会前进的车轮胤辙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知之弥深,持之弥久,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系统深入的认知作为思想基础。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时期,要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辨别是非善恶,做出正确的选择,不跟随作恶,对自我保护。针对各方面的社会信息,要在头脑中过滤筛选,运用良知的标尺加以判别。所以,老师也寄希望每一位青少年学生,都能以一颗“明礼之心”对待身边所有的人,以“崇德向善”之思想约束自己的言行,做一个品德高尚之人。教之所寻,师之所载;学之所悟,道之所奉;历久弥新,立德树人。

车轮滚滚青春行,炎黄子孙奋发图强。辙印痕痕,昭示着中华儿女青少年大军:改革再腾飞,文明润沃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开辟新时代社会主义道路作出积极贡献!

向雷锋一样,用一颗螺丝钉播下文明的种子,结出向善的硕果,世代咏流传!

猜你喜欢
崇德梁启超中华民族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梁启超的开场白
梁启超:“我已经是流亡的经验家了”
儒家“崇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试论《左传》中的孔子言行
有感梁启超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