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与《法句经》(下)

2019-12-10 09:22孙昌武
古典文学知识 2019年6期
关键词:佛陀佛教

孙昌武

《法句经》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百八十有一条记载说,佛弟子有大路、小路二人,大路聪慧,记诵便利,小路愚钝。小路经大路教诲出家,一起诵读一个偈:

身、语、意莫作,一切世间恶,

离欲念正知,不受苦无义。但是小路雨季四个月安居时背诵,连牧牛、牧羊的人都诵读通利,可他就是记不住,遂被摈斥,哭泣到逝多林佛陀处,“佛时从外入逝多林,见而问之:‘可怜小路汝何以啼泣?彼以上事具白世尊。佛便语言:‘汝能随我理所忘否?彼答言:‘能。尔时世尊即以神力专彼所有诵伽他障,更为授之。寻时诵得,过前四月所用功劳”。这个故事又见有部律《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是当初佛教教团内部使用伽他即“偈”、“偈颂”来教化弟子的例子。上述故事作为事实或可致疑,但反映早期教团教化情形应是真实的。

经典里这类佛陀说法的言句被尊称为“法句”,其本意是“真理的语言”。当然,佛经本来是后世一代代门徒结集起来的,后世被当做“法句”的不一定是佛陀本人所说。

佚名的《法句经序》上说:

昙钵偈者,众经之要义;昙之言法,钵者句也。而《法句经》别有数部,有九百偈,或七百偈及五百偈。偈者,偈语,犹诗颂也。是佛见事而作,非一时言,各有本末,布在诸经。佛一切智,厥性大仁,愍伤天下,出兴于世,开显道义,所以解人,凡十二部经总括其要,别为数部。四部《阿含》,佛去世后阿难所传,卷无大小,皆称“闻如是”,处佛所在,究畅其说。是后五部,沙门各自钞众经中四句、六句之偈,比次其义,条别为品,于“十二部经”靡不斟酌,无所适名,故曰《法句》。诸经为法言。法句者,犹法言也……这里是说法句表达的是阐述佛陀教法的经典的要点。《法句经》有九百颂、七百颂、五百颂等不同文本。佛陀当初的言教,非一时所说,分散在“十二部经”(又称“十二分教”,是对佛教文体的分类:修多罗,意译为契經;祇夜;授记,音译为“和伽罗那”;伽陀,简化为“偈”,意译为“孤起颂”;优陀那,佛陀无问的说教;因缘,音译为“尼陀那”;譬喻,音译为“阿婆陀那”;本事,音译为“尹提日多”;阇陀伽,佛说过去世因缘的经文;毗佛略,意译为“方广”;未曾有,音译为“阿浮陀达磨”,记述佛显现神通的经文;优婆提舍,意译为“论议”)里,即四部《阿含经》(根据南传《大藏经》,《阿含经》五部,汉译四部,即《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经》,另有《小部》未译),后学抄撮其中偈颂成书为《法句经》。这表明《法句经》辑录的是属于小乘《阿含经》里的偈颂。

关于《阿含经》在中国传译情形,《出三藏记集》卷七所载佚名《法句经序》里说:

始者维祇难出自天竺,以黄武三年来适武昌,仆从受此五百偈本,请其同道竺将炎为译。将炎虽善天竺语,未备晓汉,其所传言或得胡语,或以义出音,近于质直。仆初嫌其辞不雅。维祇难曰:“佛言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不以严。其传经者当令易晓,勿失厥义,是则为善。”座中咸曰:“老氏称‘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仲尼亦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明圣人意深邃无极。今传胡义,实宜经达,是以自竭受译人口,因循本旨,不加文饰。译所不解,则阙不传,故有脱失多不出者。然此虽辞朴而旨深,文约而义博。事钩众经,章有本故;句有义说,其在天竺始进业者,不学法句,谓之越叙。此乃始进者之鸿渐,深入者之奥藏也。可以启蒙辩惑,诱人自立,学之功微,而所苞者广,实可谓妙要者哉。昔传此时,有所不出,会将炎来,更从谘问,受此偈等,重得十三品,并校往故,有所增定,第其品目,合为一部三十九篇,大凡偈七百五十二章。庶有补益,共广闻焉。汉译《法句经》存四部:吴译《法句经》二卷,晋法炬共法立译《法句譬喻经》四卷,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三十卷,宋天息灾译《法集要颂经》四卷。如上引文所述,最初是吴维祇难于黄武二年(223)向仆从传授《法句经》,并请其同道竺将炎翻译。这就是今存二卷本吴译《法句经》,全部由偈颂组成,其原本是有部譬喻师法救撰集的。公元四世纪初西晋法炬共法立二人翻译《法句譬喻经》四卷,内容是选吴本偈颂大约三分之二,加上散体譬喻故事,采用的是长行和偈颂相结合文体。第三种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三十卷在四世纪初,其序文里说:“‘出曜之言,旧名‘譬喻,即十二部经第六部也。”这是把它算作譬喻经了。它的体制和《法句譬喻经》类似,也是兼有偈颂与因缘故事的韵、散结合体裁,其中偈颂有相当部分取自《法句经》。最后一部宋天息灾译《法集要颂经》四卷后出,已在十世纪末,全部是偈颂,内容和前面几部差距很大。《法句经》文字简洁、生动,有吟诵的偈颂,有生动的故事,历来受到各国、各族信仰者的欢迎,流传的不但有梵本、巴利文本,还有藏译和中亚各种语言译本。近世西方介绍佛教,《法句经》是译成各国文字最多的经典之一。在中国,直到现、当代,还有人重新把《法句经》翻译成现代汉语,还有人从《南传大藏经》翻译巴利文《法句经》。

如上所述,法句是作为佛陀言教传颂的。佛陀创建佛教,教导弟子遵行“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指引人们过正当的生活,因而其教法具有浓厚的伦理性质,其教化众人的法句也就贯穿伦理精神,包括不少人生哲理、道德训诫,内容丰富且接近人生实际。在表述方面,虽然用的是偈颂体,但却又传达出循循善诱的语气文情,又多使用比喻、形容,让人明白易懂。汉语译文则像是风格独特的通俗诗。例如维祇难等所出《法句经》卷上第一“无常品”,是讲“无常”义的,计二十一个偈,开头的七个偈是:

无常品者,悟欲昏乱,荣命难保,唯道是真。睡眠解悟,宜欢喜思,听我所说,撰记佛言:所行非常,谓兴衰法,夫生辄死,此灭为乐。譬如陶家,埏埴作器,一切要坏,人命亦然;如河驶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还;譬人操杖,行牧食牛,老死犹然,亦养命去;千百非一,族姓男女,贮聚财产,无不衰丧……

这里讲说“无常”道理用了陶家作器、河流不返、养牛必死、聚财必丧等比喻,而表达内容关键的是第三个偈:“所行非常,谓兴衰法,夫生辄死,此灭为乐。”这即是本文开头引述的“无常偈”多种译文的一种。

称为“法句”,当然要阐明佛法又诱导人信仰佛法的。直接表达这样观念的如《法句经》里《教学品》的两个偈:

若人寿百岁,邪学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进受正法。

若人寿百岁,奉火修异术,不如须臾顷,事戒者福称。

这里所谓“教学”是指佛法修习;“邪学”指外道;“奉火”指婆罗门教,婆罗门教的天启祭奉祀“三火”:家主火、供养火、祖先祭火;萨摩祭则祭火神。这两个偈是要人精进努力,修习正法、持戒。又如《多闻品》的两个偈,所谓“多闻”也是指多闻佛法:

斫创无过忧,射箭无过愚,是壮莫能拔,惟从多闻除。

盲从是得眼,暗者从得烛,亦导世间人,如目将无目。

这先是用“斫创”、“射箭”来比喻,说优异的技能是通过“多闻”得到的;接着连用盲人和处在暗处的人作比喻,最后说“多闻”会引导世间人,就像有眼的人引导盲人。

再看伦理色彩突出的,《恶行品》里的一段:

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以小积成。

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维积。这也是利用水滴盈器作比喻,教导止恶扬善不要轻视小处,要从小处做起。又《明哲品》里的一个偈:

智人知动摇,譬如沙中树,朋友志未强,随色染其素。这是讲交友之道的,用了两个比喻:沙地上的树会动摇,纯白的绢容易染色,告诫交友需要谨慎。上述这样的偈当然意在教化,但其内容通于世间伦理,具有普世意义,又可看做是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格言。

如上所述《法句譬喻经》和《出曜经》的行文是散体长行和韵文偈颂相结合的。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富于训诫意义的偈颂相配合,能够发挥更好的宣教效果。举一个例子。

《明哲品》里有个故事说,曾经有个二十岁的梵志(本意指外道,引申为一般的修道者)很有才能,事无大小,过目则能,发誓要掌握天下所有技艺;于是外出游学,无师不造访,人间之事无不通达;游行各国,从弓师学制角弓,从船师学习驾船,从殿匠学建宫殿,天才聪明,技艺皆胜于师;然后周行天下十六大国,与人较量技能,无敢应者,自心很骄傲:“天地之间,谁有胜我者?”佛在祇洹精舍,遙见此人应可化度:

佛以神足化作沙门,拄杖持钵在前而来。梵志由来国无道法,未见沙门,怪是何人,须至当问。须臾来到,梵志问曰:“百王之则,未见君辈,衣裳制度无有此服,宗庙异物不见此器,君是何人,形服改常也?”沙门答曰:“吾调身人也。”复问:“何谓调身?”于是沙门因其所习而说偈言:

弓匠调角,水人调船,巧匠调木,智者调身。

譬如厚石,风不能移,智者意重,毁誉不倾;

譬如深渊,澄静清明,慧人闻道,心净欢然。

于是沙门说此偈已,身升虚空,还现佛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洞达,照耀天地,从虚空来下,谓其人曰:“吾道德变化,调身之力也。”于是其人五体投地,稽首问曰:“愿闻调身,其有要乎。”佛告梵志:“五戒、十善、四等、六度、四禅、三解脱,此调身之法也。夫弓、船、木匠,六艺奇术,斯皆绮饰华誉之事,荡身纵意、生死之路也。”梵志闻之,欣然信解,愿为弟子。佛言:“沙门,善来!”须发自堕,即成沙门。佛重为说四谛、八解之要,寻时即得阿罗汉道。

所谓“调身”谓教化人学佛。这个故事是说,对于人来说,人间所有技艺都比不上佛法高超,只有用佛法的“五戒”、“十善”等来教化人,才能够得到解脱,达到“阿罗汉”境界。这中间的四个偈,照应前面梵志学做角弓,学习驾船,说明修习佛法比所有的人间技艺都重要,都有教益。

偈颂对中国文学体裁的影响

偈颂和《法句经》在中国佛教的传播与发展中发挥作用,对历代民众精神生活造成影响,这是佛教史、思想史的课题,这里不拟叙说。以下只就它们对于推进中国文学创作体制方面的作用略加说明。

就汉译偈颂体制而言,这是内容基本是说理的、多用譬喻手法的、句数字数整齐的韵文作品。从整体艺术水平看,不能严格遵循中国传统诗歌格律,句法、用语也尚欠通顺畅达。它们从外语翻译过来,表述的又是不同文化体系的思想内容,这些缺陷不可避免。而从另一方面看,这些译文又大体是相对浅俗的,体现特有的拙朴色彩,又带有“天然西域之语趣”,因而可看做是一种风格独特的通俗诗、说理诗。这些作品的写法首先直接影响中国佛教诗歌创作,包括僧人和习佛者的作品。僧人作品多有用偈颂体的,僧人往往把自己写的诗称为偈。

禅宗兴起,禅僧“以诗明禅”,所写禅偈,绕路说禅,也明显对于外来翻译的《法句经》偈颂写法有所借鉴,当然也有所发展。禅诗的研究是另一个课题。本专栏或有机会专门加以讨论。

偈颂又影响到世俗诗人的创作。早期的如谢灵运,这是历史上第一位显示佛教影响诗歌创作的诗人。他的《无量寿佛颂》:

法藏长王宫,怀道出国城。

愿言四十八,弘誓拯群生。

净土一何妙,来者皆清英。

颓年欲安寄,乘化好晨征。

唐代的白居易习佛好禅,他的《读禅经》诗: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

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空花岂得兼求果,物焰如何更觅鱼。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这是相当典型的翻译“法句”的风格和写法。宋人习禅者多,有更多的人以偈为诗,包括苏轼、黄庭坚等大诗人,对“法句”的借鉴也十分明显。如苏轼的《赠东林总长老》: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夜来四万八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如此利用比喻手法行议论正是《法句经》写法的特征。又:

乃知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若人了此言,地狱自破碎。这篇题目就直接叫做《地狱变相偈》。他的诗里类似偈颂的句子不少。如“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来书云近看此书余未尝见也》)、“出本无心归亦好,白云还是望云人”(《和文与可洋州园池三十首·望云楼》)、“太山秋毫两无穷,巨细来出相形中”(《轼在颍州与赵德麟……》)等等,都如偈如颂。扩展开来说,宋人诗重理致,“以文为诗”,其写法和风格也接受了佛教偈颂包括《法句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许理和在其名著《佛教征服中国》里曾提出:

佛教曾是外来文学之影响的载体,因此,我们还应更多地关注它对中国俗文学所造成的影响。“法句”之类偈颂体作品直接被借鉴的还有流传民间的通俗诗创作。具有代表性的当数唐代的王梵志诗和寒山诗。从写作风格、手法看,这两部分作品都不会出自一人之手;其内容庞杂,内容也不全是佛教的;但从体制看,大多数作品绝似“法句”之类偈颂。不过参与写作的当是具有相当文化水平的僧、俗作者,因此其造句置词、谋篇成章都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比较早期翻译的拙朴的“法句”通达顺畅多了。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佛陀佛教
佛教艺术
春·遇见
最后的说法
佛教造像
养身与养心
佛教小故事——种植心田
最美的佛陀
看中国·在浙江
中国新疆早期佛教彩塑的形成与发展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