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版权输出长效发展模式探究

2019-12-10 10:05赵薇
出版广角 2019年21期
关键词:译林一带出版社

【摘要】2013年9月起,党和国家提出并积极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从文化层面,中宣部号召国内出版社牢牢把握党的宣传思想和对外工作方针原则,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引领,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国家从政策层面和资金层面为“一带一路”提供了很大的助力,“一带一路”的版权输出开展得如火如荼。展望未来,“一带一路”的版权输出该如何从市场培育期进入市场成熟期,相对脱离政府扶持并进而独立发展壮大,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  键  词】 “一带一路”;文化战略;长效发展

【作者单位】赵薇,译林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21.004

为全面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规划》《加快推进我国新闻出版业向周边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走出去”工作方案》,服务党和国家对外战略,提升我国出版产品在周边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中宣部号召国内出版社积极开拓“一带一路”国家的版权输出市场,并在之前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等项目的基础上,单独设立了丝路书香工程,以鼓励和扶持“一带一路”版权输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大部分出版社对“一带一路”的版权输出或从无到有,或者从零星输出到繁荣发展,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新亮点。

一、“一带一路”版权输出总量增长迅猛

在《2017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中,“一带一路”版权输出的突出表现被专门提及。“全国对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尼泊尔、吉尔吉斯斯坦、阿联酋、黎巴嫩、埃及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版权输出增加较多,表现抢眼。”随着“一带一路”版权输出的发展,其在全国版权输出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根据国家版权局的相关数据, 2017年度,全国图书版权输出总量为10670种,其中,“一带一路”国家图书版权输出达到了6891种,占输出总量的64.58%。在2018年度,这个势头和热度依然不减。

译林出版社作为其中一个小小的样本,版权输出也体现了这两个趋势。

1.“一带一路”輸出成为近年来版权输出中新的增长点

2014年,译林出版社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开始了面向“一带一路”的版权输出,完成了五个项目,打开了“一带一路”的市场。在此后的六年中,“一带一路”的输出量稳中有升,近两年更呈现井喷式增长。2014年至2019年,译林出版社“一带一路”版权输出情况见下图。

2.“一带一路”输出占版权输出总量的大半壁江山

随着“一带一路”版权输出如火如荼地开展,其在版权输出总量的占比逐渐增大。这一方面是因为译林出版社在“一带一路”版权输出方面下了大力气,另一方面也因为译林出版社受制于选题结构的特点,可输出的资源有限,实现同一品种的多语种输出是译林出版社实现版权输出增长必须依赖的途径。自2014年至2019年,译林出版社“一带一路”输出量以及在总输出量中的占比见下表。

译林出版社最初开辟的“一带一路”版权输出市场是塞尔维亚和越南,此后,市场逐年扩大。截至目前,译林出版社已经实现向27个“一带一路”国家的版权输出,占“一带一路”国家的一半。其中,越南、塞尔维亚和土耳其已经发展成为译林出版社稳定的版权输出国,有相对稳定可靠的合作客户。

二、“一带一路”版权输出的特点

1.“一带一路”版权输出的题材特点

在面向“一带一路”的版权输出中,介绍中国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主题出版物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和“一带一路”国家出版社的青睐。通过这些图书的版权输出,这些国家对当代中国有了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有利于它们学习和借鉴中国的发展模式。《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一书考察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产生的过程、发展阶段和形成路径,从不同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内容进行了概括和归纳。译林出版社将此书输出到越南党建读物的权威出版社——越南政治出版社。这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新成果的国际传播具有积极意义。《中国盾构》系译林出版社重点外向型项目“中国竞争力”系列的第一本,展示了中国盾构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秀到卓越并引领世界盾构的精彩历程。该书2017年出版后取得不错的社会效益。译林出版社已输出该书的英文版、阿拉伯文版和格鲁吉亚文版。《符号中国》《中华民族》《中国经济的现代化》等介绍中国灿烂文化和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的出版物也被输出到多个“一带一路”国家。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也受到广泛关注。文学作品“走出去”最容易拉近各国人民的距离,并引发强烈共鸣。文学题材也是最容易实现商业运作模式的题材。随着莫言、刘慈欣等作家获得国际大奖和国际主流市场的认可,中国文学更大规模走进“一带一路”国家。余华、叶兆言、苏童、鲁敏和阿乙等现当代知名作家的作品均由译林出版社输出到“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

2.“一带一路”输出国出版社的特点

面对“一带一路”的新兴市场,我国出版机构要对海外出版社进行遴选,这非常重要。“一带一路”出版社在实力和规模上虽然不可与欧美大出版集团相比,但是它们拥有各自的优势。有的历史悠久,比如,印度的GBD出版社;有的出版特色鲜明,比如,越南政治出版社;有的拥有强大的市场运作能力,比如,土耳其红猫出版社。这些出版社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与中国出版社合作意愿强烈,看好中国和中国的未来,期待和中国出版社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有的出版社已经出版大量的中国作品,其社长因此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比如,印度GBD出版社社长高崖和土耳其卡努特出版社社长吉姆·克齐泽。

3.“一带一路”版权输出合作的特点

面向欧美的纯市场化版权输出,虽然输出难度大,但是一旦达成协议,往往简单易行,只要完成授权协议即可,其余的工作均可交由对方出版社进行。“一带一路”版权输出不同于一般的版权交易,由于中国图书是初次进入对方市场,很多方面条件并不成熟,需要培育和扶持。“一带一路”国家的很多出版社规模较小,对出版中国图书和传播中国文化有一定的兴趣和意愿,但是这些出版社也容易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影响出书计划的进行。尤其是大项目的合作,这些出版社在译者、资金和出版进度方面都会遇到重重困难。中国出版社除了提供翻译资金的支持,还要关注海外出版社面临的其他实际困难,比如,译者短缺、人力不足等。中国出版社只有深度介入,多方协调,跟踪进度,才能顺利完成。以译林出版社“中国作家走进土耳其”项目八部作品为例,该项目工程浩大,遇到译者中断翻译、更换译者的问题;也遇到译本不理想、需要大量润饰修改的问题;在出书环节,还遇到封面图片需要获得授权的问题。经过双方出版社共同努力,这些问题一个个得到解决,八部作品土耳其文版顺利问世。

三、“一带一路”版权输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一带一路”版权输出面临的问题

“一带一路”版权输出高速发展了几年,已经遇到了一些挑战。

第一大挑战是翻译人才的短缺。专业翻译人才的缺乏和昂贵的翻译费用成为中国图书“走出去”的一大掣肘。随着“走出去”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翻译人才的紧缺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小语种翻译更为稀缺。比如,为译林出版社翻译《许三观卖血记》的哈赛宁是著名的阿拉伯语译者和汉学家,他稿约如山,翻译计划排到了几年之后。如果新的项目等待他翻译,那么会导致出版社不能按时结项;如果选择其他译者,那么项目质量又无法得到保证。

第二大挑战是海外出版社运作能力有限。“一带一路”国家的很多出版社都在中国出版社中建立了很好的口碑,出版了大量中国图书。但是随着“走出去”步伐的加大,这些出版社往往承接了过多的项目,存在有心无力的情况。面对这样的局面,译林出版社采取接触更多出版社的方式,来避免出现对方选题积压、出版进度难以保证的被动局面。

第三大挑战是走进“一带一路”国家的图书海外影响力有待提升。在“一带一路”版权输出的初期,能够实现一部作品的输出就已经令国内出版社欢欣鼓舞,但是随着版权输出向纵深开展,这些图书在海外的影响力成为关注的焦点。译林出版社也将更大的精力投入这方面。在选择合作方时,译林出版社更加注重合作方的市场运营能力,敦促海外出版社刊登更多媒体报道,甚至举办营销活动,保证中国图书在当地能获得更多读者的关注。余华作品《许三观卖血记》阿拉伯文版在阿布扎比国际书展得到了重点报道,提升了该作品在阿拉伯世界的接受度。译林出版社输出了鲁敏作品《此情无法投递》的塞尔维亚文版,作品2018年出版后在塞尔维亚影响很大,进入当地的好书榜。但是,这样的图书在“走出去”图书中的比重还不高,这个工作在将来还要继续深入扎实地做下去。

2.建立“一带一路”版权输出的长效机制

“一带一路”的版权输出要持续成为版权输出的支柱和亮点,不能单靠政府层面的支持。随着输出项目的连年扩大,出版社获得“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等项目资助的概率会越来越低。出版社必须依赖更多的机制来保障“一带一路”输出更好地开展下去。译林出版社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一些摸索和尝试。

其一是与专业代理签约,用商业模式运作文学作家。文学“走出去”不是出版社参加一两次书展就能实现的,需要出版社做很多的功课,比如,制作精准的文宣材料,提炼卖点,坚持不懈寻找最合适的出版社。这些工作可以交由拥有丰富出版社资源的专业代理来运作。译林出版社通过委托一位对中国文学感兴趣的意大利代理,成功将余华等作家的作品输出到了斯洛文尼亚等国。这对中国出版社和作者都是意外之喜。文学代理的模式是纯商业的模式,也是最接近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随着“一带一路”市场日渐成熟,更多出版社和作家会倾向选择这样的模式。

其二是不断扩大“一带一路”版权输出国和输出客户。版权输出工作永远在路上,开拓市场的工作要常抓不懈。首先,出版社要在已输出国开发更多客户。现有的客户虽然需要巩固关系,但出版社过度依赖这些客户会导致项目执行的压力过大。不断扩大客户资源是版权输出稳步增长的有效途径。其次,出版社要去開拓新的国家和市场,虽然进入的难度大,但是不去开拓,永远不会有机会,只有不断尝试,才能不断出现新的增长点。

其三是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版权输出项目的整体合作,全面提升版权输出的影响力。

余华、叶兆言、苏童和鲁敏便是中国当代文学界的杰出代表,译林出版社携手土耳其卡努特出版社,启动了“中国当代作家走进土耳其”整体合作项目,将中国作家的作品系统推向土耳其,集中展现中国当代文学的精华和风采。2016年8月25日,译林出版社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隆重举行了该项目版权输出签约仪式。2019年8月,历时三年,八部作品土耳其文版全部问世。译林出版社再次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举行了该项目的盛大发布仪式。

该项目有别于之前零打碎敲的版权输出交易,侧重“走出去”的整体性和影响力。该项目的合作使得译林出版社对 “一带一路”的版权输出向纵深拓展,为中国文学深入更多“一带一路”国家积累了宝贵经验,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四是组织版贸专团,通过高层访问的形式搭建版税输出的大平台。2018年,译林出版社对土耳其的多个出版社进行业务访问。在中国驻伊斯坦布尔总领事馆领事胡预哲领事的见证下,译林出版社与土耳其红猫出版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中土出版中心,构建中国图书走进土耳其的首个平台。土耳其 Hürriyet、Dha、Odatv、Sputnik News、Birgun 等十多家主流媒体对译林出版社与红猫出版集团的合作进行了专题报道。译林出版社拟以此为中心,向周边的东欧、西亚和北非辐射,稳步拓展版权输出的市场。

四、结语

“一带一路”的版权输出是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蓬勃发展起来的。“一带一路”的版权输出要可持续发展下去,需要国内出版社从战略层面进行部署。中国出版社要加强整体大项目的运作,形成规模效应;要增加商业模式市场书的比重,减少对政府资助的依赖。然而,这些模式要想持续发展,都离不开中国图书在输出国的市场培育。中国出版社要敦促海外出版社注重中国图书的出版和在当地的营销,必要时在当地举办中国作品的宣传活动,让中国图书在海外获得密集的关注度,从而培育出稳定的海外读者群。这才是版权输出获得长久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戚德祥. 我国图书版权输出战略与途径[J]. 现代出版,2016(2).

[2]林栩. 文化输出:科技出版如何把握“一带一路”机遇[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10-23.

[3]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2017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EB/OL]. (2018-07-31)[2019-10-08]. https://www. chinaxwcb. com/info/124321.

[4]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2018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EB/OL]. (2019-08-28)[2019-10-08]. http://data. chinaxwcb. com/epaper2019/epaper/d7066/d8b/201908/100533. html.

猜你喜欢
译林一带出版社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译林版《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1 “The Amazon Rainforest: a Natural Treasure”为例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译林版《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1 “The Amazon Rainforest: a Natural Treasure”为例
我等待……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译林》创刊四十周年庆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再续“趣”缘——以译林五下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例谈CSS教学范式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