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字当头

2019-12-10 10:26王月琴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自主创新

王月琴

摘要: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大,求知欲强,但他们的理解能力较差,注意力持久性也差,上课时容易走神。怎样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生机、趣味盎然呢?创设一种有趣的课堂,营造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趣味中快乐轻松地学习。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课堂  多种多样  趣味横生  自主创新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生动有趣,这似乎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大部分语文课堂仍然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昏昏欲睡的听。多份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学生不喜欢语文就是因为语文课堂比较枯燥,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要不就是读书写字、写字读书,学生觉得学习语文很枯燥,又要学拼音,又要学写字,课堂气氛压抑、沉闷,学生缺少学习语文的动力和热情,常常感到身心疲惫。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大,求知欲强,但他们的理解能力较差,注意力持久性也差,上课时容易走神。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识字与写字、朗读与积累等,如果在语文教学中总是机械单调地认字、读书、写字,这样就很容易让刚入学的孩子失去对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兴趣。

怎样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生机、趣味盎然呢?如果创设一种有趣的课堂,营造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趣味中快乐轻松地学习,会促使学生好学、乐学。所以,抓住一个“趣”字,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上帮助学生突破困难,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是根本之计。下面简单地谈谈我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趣”在精彩的导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生动的导入能够紧紧扣住学生心弦、激发学生思维,它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牢牢地吸引。导入的形式很多,比如欣赏图片,看视频,听歌曲,猜谜语,讲故事,设悬念,开门见山,巩固旧知、引出新知等等,不同的课文则需要采取不一样的导入方式,使课文的导入起到夺人眼球的作用。例如教学汉语拼音《angengingong》一课,可以通过讲故事引入:(出示插图)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红红和小刚高高兴兴地去公园放风筝,天上的风筝真多啊,有老鹰、有长龙、有蜜蜂……他们玩的多开心啊。故事讲完了,看看谁是神耳朵:红红和小刚在公园干什么呢?有些什么风筝呢?“放风筝”的“放”把音拖长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韵母“ang”的发音,孩子们会觉得很有意思,自然就会认真学习了。又如在导入《升国旗》这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段视频《升国旗》(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视频),全体起立。”学生们立刻立正站好,观看视频,我这样很自然的引出了本课的课题,同时也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庄严肃立的氛围,为课文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精彩的导入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孩子们带入情境中去,学习效果自然就事半功倍了。

二、“趣”在精心的教学

低年级学生观察事物往往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他们喜欢看各种各样、色彩艳丽的东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往往很短,一般只有几分钟或十几分钟,而且目的性不强,比较随性。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所以我们教学时必须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创设一些直观的形象,这些直观的形象远远胜过老师千言万语的讲述。在教学2016新版一年级上册的第5课《秋姑娘》时,我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在电脑上呈现动态画面:一碧如洗的蓝天中,一排排大雁向南飞去、树上金黄的的飘落下来、一望无边的金黄的稻田、瓜果飘香的果园、火红的枫叶、高粱,一派丰收的景象……看到这些,学生都禁不住地发出“哇”的赞叹声,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教学活动上,由此引出“秋”而开展今天的学习,孩子们兴趣盎然。美丽的动态画面在学生的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了图画的辅助,后面的课文学习起来就水到渠成了,朗读起来也是美到极致。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一课的生字又多又难,这也是教学的难点。如果语文课上的学习活动,仅仅只限于带孩子读读课文,学学生字,写写生字,那整节课就会枯燥无味,这样,学生学起来丝毫不感兴趣,毫无趣味而言。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实物等,让学生直观地观察,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例如苏教版语文第一册《识字4》,教学内容是一些昆虫的名字及相关内容,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把这些昆虫出示在画面上,学生马上被吸引了,而这些昆虫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是都见过,并不能都分清,所以,通过看图,学生形象地感知了这几种昆虫的样子,并进行了区分,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又如教学口语交际《買菜》时,提前让孩子周末跟着家长去菜场买一次菜,我也准备好了一些蔬菜,上课时,学生熟悉的,就先让他们直接说出名称,学生不熟悉的,就出示实物让学生看,仔细观察后说说特点,学生兴趣大增。实践证明,直观演示法给学生的印象特别深,掌握的内容比较牢固,后来写话时,学生对于各种蔬菜的样子描写特别生动形象,教学效果较好。

三、“趣”在多样的游戏

巴班斯基说:“做认识性游戏的方法可称为重要的刺激学习兴趣的方法。此法依靠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游戏的情景来进行。”“游戏是活跃学生学习活动本身的兴奋剂。”通过游戏引起兴趣,可激发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天性爱玩、好动,具有丰富性和趣味性的游戏深受他们的喜爱和欢迎,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游戏,他们立即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因此,作为一名低年级语文老师,我们可将游戏适时、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就能更好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年级教材中识字很多,还有很多形声字,不易区别,更难记住它们。为了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记住字形、字音、区别字义,我们在教低年级学生识字时,可以讲学习融入游戏,如2016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8》,我制作了一个抽拉式魔法盒,卡片上有不同的声旁和形旁,一张上用“丁”作声旁,另一张上用“钅”“口”“宀”“目”“忄”等作形旁,抽动卡片,就组成了“钉”、“叮”、“宁”、“盯”等形近字。课堂上,我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然后以组为单位派代表到讲台上抽动卡片,哪一组组成的字准确,而且用时最短,哪一组就赢。学生玩得不亦乐乎,通过玩游戏,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悦,也有效提高了课堂上学生的识字效率,丰富了学生的识字量,一举多得!

玩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所以经常用游戏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学中,我经常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我是小小传声筒”、“送好朋友回家”、“摘果果”、“我说你对”等各种形式的游戏,并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比赛的特点,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各种各样的游戏、多种多样的的比赛,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兴趣,使他们处于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积极状态,不仅很快掌握了所学知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竞争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让学习结合游戏,让游戏融入课堂,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浓了,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了,更在游戏中体验到了快乐,一举多得,岂不乐哉。

四、“趣”在多彩的活动

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爱模仿,他们的学习往往就是从模仿开始的,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可以多开展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课堂活动,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大有裨益。

在学习《大松树和小松树》这篇课文时,可依据课文内容,将其编排成一个小型的剧本,根据课文设定人物和台词,然后,在班里选取几名学生,让他们对剧本中的人物角色进行扮演,如大松树、小松树、风伯伯等,因为活动形式比较新鲜、有趣,学生立即对它产生了参与兴趣,挑选出来的几位学生,自然也是十分卖力,将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表演得惟妙惟肖。通过表演,孩子们自然而然就明白了小松树的骄傲、大松树的谦虚,难点不攻自破。这样的角色扮演活动,一方面使语文课堂变得精彩、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使学生亲身体验了书中人物的情感。

又如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一文时,文中“气势汹汹”、“团团围住”、“一拥而上”、“拼命”等词语,对于孩子来说并不好理解,如果是老师给孩子讲解詞语意思,那课堂一定是枯燥无味的。换一种方式,让学生演一演,当看到同学们一起拥上去使劲抢营养时,这几个词语的意思早已无需老师作任何解释了。又如《蚂蚁和蝈蝈》这一课学完后,让学生来表演,孩子们表演得活灵活现,蚂蚁的勤劳,蝈蝈的懒惰、对蚂蚁的嘲笑一目了然,让人忍俊不禁,看来孩子们是真的学懂了课文了。

语文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理应在课堂用丰富的活动调动学生们参与,这样才能接地气,有活力。比如,每周的新闻播报、故事讲述、成语介绍、歇后语积累等活动轮番上阵,让不少胆怯的学生逐渐走向了自信。逢年过节,让学生回去收集对联,收集整理当地的故事传说,或者让学生介绍一种美食,语文课的外延大了,语文学起来更有趣,语文课就更加有人气了。

趣味是课堂的活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气氛活跃的语文课堂,学生们积极思考、积极参与活动、积极主动探究,积极表达看法、积极展示自我。身为一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只要我们多花心思,注重采取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使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变得精彩、生动、有趣,学生才能因此获得丰富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生机盎然的,才是精彩纷呈的,才是百花齐放的,期待这样的语文课总在我们的身边。

参考文献:

1.《营造灵活有趣的小学语文课堂》 陈燕娟   《课程教育研究》 , 2014

2.《谈快乐有趣的小学语文课堂》康梅菊  《东西南北:教育观察》

3.《浅谈如何创建生动有趣的低年级语文课堂》  吴欣然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自主创新
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高新技术发展下皖江城市带示范区产业升级研究
智能机器人实践课程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
论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
浅谈物理实验教学中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师生互动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