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场域构建提升企业融资绩效的机制研究

2019-12-10 09:54王海芳李娜
会计之友 2019年24期

王海芳 李娜

【摘 要】 文章引入制度主义理论中的组织场域概念,旨在构建企业全方位动态网络,探究其提升中小企业融资绩效的途径并从供应链整合的视角进行了其作用机制的探究。通过对265家存在供应链相关业务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因子分析、多元分层回归分析以及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来检验组织场域构建对于提升中小企业融资绩效的影响,以及供应链整合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除组织场域互动性以外,其余构念对融资绩效提升具有正向作用,组织场域对于供应链整合也具有正向影响,Bootstrap法也验证了供应链整合在组织场域与融资绩效关系中的中介效用。

【关键词】 组织场域; 供应链整合; 融资绩效

【中图分类号】 F27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9)24-0010-08

一、引言

近期有学者开始从制度环境角度进行融资问题的研究,认为契约环境良好、法律制度完善的企业能得到更有利的发展,且更具有竞争力[1],企业绩效的提升能够降低企业的违约风险率,降低债权人的风险,从而能缓解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2]。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和制度建设的转型期,探讨制度环境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杨畅等[3]以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制度环境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但是鲜有学者研究制度环境提升企业融资绩效的一般机理。结合当前融资问题的研究重心即从中小企业自身出发去探讨,本文引入了制度理论中的组织场域概念。组织场域是组织赖以存在的动态网络,包含企业自身、政府、科研部门、中介机构以及客户供应商等众多参与者;其突破了企业的边界,使其将企业的微观环境与宏观社会层面结合起来[4]。无疑组织场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环境要素,不同的组织场域对企业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成熟的组织场域会给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但是组织场域对中小企业融资绩效的作用机制,这一面纱尚未揭开。

关于当前组织场域的运作机制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引起的战略同构行为[5];二是从组织场域演化视角分析企业的制度创业行为[6];三是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7-8]。而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将组织场域域与企业战略、绩效相结合建立了“组织场域—战略—绩效”逻辑框架、构建概念模型,并通过大样本进行验证,从而探究组织场域、供应链整合与融资绩效的内在作用机理,揭开组织场域构建与中小企业融资绩效关系的黑箱。当前学者们对于供应链整合与融资绩效的探究还很少,从组织场域视角对该问题进行研究无疑会推进对该领域的研究。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组织场域与供应链整合

组织场域强调将一个社区之内的供应商、客户、管理部门以及相关机构联系起来,以组织场域为基元研究一个领域内的制度活动[9]。本文借鉴相关研究[10],将组织场域归纳总结为互动性、合作模式、信息共享以及共同目标几个方面。其中就具体的维度来说,场域的互动性指的是在场域内的各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合作模式指的是组织中的合作形态与联盟模式;信息共享指的是场域内信息的多层次全方位的获取;共同目标指的是参与者协调一致致力于目标的获取。而供应链整合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研究领域,强调对上下游的流程再造,基于产业链的整合,实现商流物流以及信息流的整合,达到产业链价值最大化。从整合方向或主体上划分,可划分为内部整合、客户整合与供应商整合[11]。组织场域与供应链整合的理论构架如下:

从交易成本理论分析可知,场域的构建使得组织场域参与者之间实现良好的信息共享,制定有利于合作双方的共同目标,从而实现合作对象间的合作互利,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供应链整合[12]。具体而言,一方面通过组织场域的构建,各参与者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与道德水平都有相关的了解,从而形成了稳定的合作模式,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企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合作范围,形成了供应链网络。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场域的构建,各参与者各司其职,在采购、生产、配送、销售的节点通力合作,降低企业在运输以及仓储上的相关成本以及进入某个行业的异质性资源获取成本,从而促进供应链整合行为。

从组织学习理论来说,透过场域的构建可以促进企业不断加强自身知识学习的意识与能力[13]。這种不断增强的组织学习意识更能促使企业之间供应链整合行为的产生,进而不断产生新知识[14]。综上所述,可以提出假设1、假设2。

H1:组织场域的构建有助于增强企业客户整合能力;

H2:组织场域的构建有助于增强供应商整合能力。

从资源基础理论来说,企业自身是一个资源集合体,而组织场域的构建促使企业获得所需的异质性资源,形成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为了拓宽这些能力,企业不断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合作伙伴,拓展相关业务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相关资源,促使企业产生供应链整合的动机。而企业通过风险整合与资源利用,进而提升企业绩效。由以上叙述可提出假设3、假设4。

H3:组织场域的构建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内部整合能力;

H4:组织场域的构建有助于增强企业供应链整合能力。

(二)组织场域与融资绩效

组织场域对于融资绩效的作用机理,由信息不对称理论可知,通过较为充分的信息交流从而降低融资风险。通过成员间互动合作,从而更快更有效地获取企业所需的异质性资源,缓解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进而提升企业的融资绩效[15]。在场域范围内,信息共享的程度较高,中小企业可以在场域内凭借良好的运营能力提升自身声誉,从而能提升其自身的融资绩效。

而由强弱组织场域理论可知,在一个大场域环境中,由于连接强度不同,在场域内部可以形成不同的亚场域,从而更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16]。在强亚场域中,场域参与者的强关系会增强企业获取信息的质量与效率,增强获取信息的广度与深度,能够获得异质性资源以及缓解信息不对称从而能提升绩效[17]。而弱亚场域能增强信息传播的范围速度并能及时得到相应的信息反馈,获取市场异质性信息,较快应对市场需求以及技术创新的变化,提高自身运营能力进而树立良好信誉,从而提升融资绩效[17]。综上所述,得到假设5。

H5:组织场域的构建有助于提升企业融资绩效。

(三)供应链整合与融资绩效

上游供应链整合以及内部整合的企业,具有着良好的分销运营能力,企业对于原材料生产加工以及产品分销方面有着严格、标准的流程,能够较为有效地掌控企业产品的生产、仓储、库存以及销售的情况[18],能够实时地把控企业的原材料周转以及物流动态,对成本管理状况有着明确的认识,能够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物流输送效率,从而促使企业绩效的提升[19]。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角度看,企业的资信状况嵌入到供应链中,缓解了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提升了融资绩效[19]。而有管理能力需求的企业,能够灵敏地感知客户需求变化,满足客户对于价格、数量、产品质量以及物流方面的要求,进而能够创造较大的客户价值[20],创造了企业价值,产生信号效应,增强了企业的资金清偿能力,继而产生较高的资信水平,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得以缓解,最终提升企业融资绩效。综合以上分析,可得假设6。

H6:供应链整合有助于提升企业融资绩效。

(四)供应链整合的中介作用

对于供应链整合在组织场域与融资绩效关系中的作用,更多地强调了在场域环境中通过供应链内外部的整合行为提升企业融资绩效。在场域中,亚场域的规模、强弱致使企业寻求与自身情况相符的异质性资源,形成企业独特的异质性能力。一方面,从信号理论角度来说,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健全,面临较大的融资约束,通过供应链能力企业可以将分销物流、营运、库存管理以及客户需求管理等信息较为全面地展现给银行等金融机构或其他企业[21]。从而企业的资信水平得以提升,传递了财务报表中无法显示的信息,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融资绩效,这种形式的反映是全方位的动态的。另一方面,从信息不对称的理论来说,通过组织场域的构建,场域参与者建立了一个良好的企业生态网络,通过上下游供应商以及客户的整合,达到信息共享的良好状态[22]。这种企业内外部供应链整合状况,形成了供应链能力,使企业拥有较多的营运资金,提升企业的融资绩效。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到假设7。

H7:供应链整合在组织场域构建与融资绩效提升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H7a:内部整合在组织场域各维度与融资绩效间具有中介作用;

H7b:客户整合在组织场域各维度与融资绩效间具有中介作用;

H7c:供应商整合在组织场域各维度与融资绩效间具有中介作用。

本文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三、研究設计

(一)问卷及数据收集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的是Likert五点量表进行测量,分两阶段进行调研,第一阶段在2018年9—10月进行小样本预调研,调研的形式主要在本校MBA、EMBA中发放调查问卷110份,对雇员人数超过500人以及填答不完整等有问题的问卷进行了剔除,最终收回有效问卷71份。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信度、效度分析,调整了其中的一些题项,得到纯化调研问卷。第二阶段是从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在我国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共获得有效问卷265份,填写人员主要为存在供应链业务的企业管理人员,问卷的形式是通过实地调研、电子问卷、委托企业调研机构以及与当地商务厅合作发放问卷等形式进行。本次调研是为了了解组织场域、供应链整合以及融资绩效的相关关系,填答者需要对本企业形成的供应商、客户以及政府等网络体系以及企业的融资状况有比较宏观的了解,能够对企业情况有比较准确的了解。有效样本的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二)变量的度量

1.因变量。本文的因变量为融资绩效,融资绩效是用来测量资金的可得性,本文借鉴宋华等在《集群网络如何提升中小企业融资绩效》(2018)与《供应链金融助力中小企业融资绩效提升》(2017)中提到的量表,从融资可得性、周期、成本以及融资量四个方面测度中小企业融资绩效,均采用Likert五点量表。

2.自变量。本文自变量为组织场域,对于组织场域的研究主要还是参照DiMaggio & Powell(1983)的研究维度,即组织间的互动程度、组织间的主导模式和结构,组织间信息的充分性以及组织间成员的共同目标等方面。本文参照Anderson(1998)关于共同目标的量表,Zhou(2007)、叶飞(2012)关于信息共享的量表;Uzzi(1997)、Gulati(1998)关于关系强度的量表,共整理出13个题项,均采用Likert五点量表。

3.中介变量。本文的中介变量是供应链整合,对于供应链整合,参照以往学者研究维度,将供应链整合划分为内部整合、供应商整合、客户整合三部分,本文采用13个题项测度,均采用Likert五点量表。

4.控制变量。企业规模等自身特征也会对融资绩效产生影响,本文选取了企业性质、行业类型、运营时间、性别、年龄以及受访者职位层次等作为控制变量测度企业的融资绩效。

四、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一)同源方差检验

填写问卷时,会存在共变偏差,为排除共同方法偏误,本文采用Harmon单因子分析方法来检验是否由一个因子解释了大部分变异,将所有因子放入Spss 22.0当中进行主成分分析,11个因子的解释总变异为61.6%,第一个因子的解释总变异为37.7%,不存在同源方差问题。

(二)探索性因子分析及变量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本文的供应链整合与融资绩效都是较成熟的量表,在以往学者的研究中已经使用过,信度效度已经得到检验。但对于组织场域,虽然已经结合以往学者的研究对量表的题项做出了一些调整,但都是参照国外的文献。对于组织场域的量表进行了初步措辞修改,并对使用的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基于因子分析结果进行信效度分析,检验各变量题项之间是否具有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与CR值均大于0.7,表明量表的信度良好[23],对于效度检测因子载荷不小于0.5的要求,满足效度检验的要求。各个构念的AVE均大于0.5,表明个变量测度的测量模型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而AVE的平方根大于各变量的相关系数,则可证明其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23],量表的信效度检验结构如表2所示。

【参考文献】

[1] 韩剑,张凌.金融发展、融资依赖与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J].国际商务,2012(6):59-67.

[2] 蒋冠宇,蒋殿春,王晓晓.契约执行与省区产业增长:来自中国的证据[J].世界经济,2013(9):49-68.

[3] 杨畅,庞瑞芝.契约环境、融资约束与“信号弱化”效应——基于中国制造业契约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7(4):60-69.

[4] SCOTT WR.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idieas interests[M].3rd.Thousand Oaks:Sage,2008.

[5] DIMAGGIO P J,et al. 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3,48(2):147-160.

[6] 苏晓华,王科.转型经济中新兴组织场域的制度创业研究——以中国VC/PE行业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J].2013(5):148-160.

[7] 陈东平,周振.组织场域对新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支农绩效的影响——以盐城市试点为例的实证研究[J].2012(2):50-57.

[8] TSUSHANTA KUMAR SARMA.Theorization of new practices in emerging organizational fields[J].The Journal for Decision Makers,2018,42(3):131-144.

[9] OJHA A K,RAO R A.The emergence of an organizational field:the of open source software[J].The Journal for Decision Makers,2014,39(2):127-143.

[10] 陈怀超,范建红.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6,36(2):101-113.

[11] 马文聪,丁宝军,朱桂龙.新产品开发中内外部整合对开发效率的影响机制[J].科学学研究,2013,4(4):567-577.

[12] SCHARY P,COAKLEY.Logistics organization and the information syste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1991,2(2):22-29.

[13] MARCH J G,SIMON H. Organizations[M]. New York:Wiley,1958.

[14] KAHN K B,MENTZER J T.Logistics and interdepartmental integr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1996,26(8):64.

[15] 胡海青,王兆群,张颖颖,等.创业网络、效果推理与新创企业融资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环境动态性调节分析[J].管理评论,2017(6):61-72.

[16] UZZI B.Embeddedness in the making of financial capital:how social relations and networks benefit firms seeking finance[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9,64(4):481-505.

[17] WU F,YENIYURT S,KIM D,et al.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supply chain capabilities and firm performance:a resource-based view[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6(4):493-504.

[18] 宋華,杨璇,喻开.信息不对称下中小企业如何获得融资绩效——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实证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7(9):89-100.

[19] PORTER M E. Competitive advantage: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85:107.

[20] SCHNEIDER P,BOWEN J. Logistics organization and the information syste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1995(2):22-29.

[21] 张超群,江彦.商业银行贷款:解决投资不足问题的有效信号[J].世界经济文汇,2003(5):46-58.

[22] 李海凤,史燕平.信息披露质量影响资本配置效率实证检验[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42-47.

[23] FORNELL C,LARCKER D F.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algebra and statistics[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81,18(3):38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