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性同体”

2019-12-11 10:05张美
艺术科技 2019年18期
关键词:二元论凯瑟生态女性主义

摘 要:生态女性主义关注自然与女性、自然与地球各部分之间以及两性之间的相互联结和相互依存关系,批判二元论和征服自然与统治自然的男性中心主义的世界观,同时也是女权主义研究的重要流派之一。薇拉·凯瑟的经典拓荒小说《啊,拓荒者》体现了作家深层次的生态女性意识。

关键词:薇拉·凯瑟;生态女性主义;二元论;“双性同体”

薇拉·凯瑟(Willa Cather 1873—1947)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她与莫里森被称为美国最伟大的两位女性小说家。她是“平均主义社会中的贵族、工业化社会中的乡土作家、物质文明进程中精神美的护卫者”。

1 生存环境的恶化

纵观人类文明史,人类为了更好地在地球上生存,从采集与狩猎时代的钻木取火,到农耕时代学会使用农具耕种土地,随着工业的现代化,科技日新月异,人类想拥有一个无污染、安全和谐的生存环境都成了奢望,空气污染、水污染、资源匮乏、物种灭绝、温室效应等环境灾难时有发生。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存成了很多作家讨论的话题。

薇拉·凯瑟9岁那年,随父母搬迁到内布拉斯加州大草原的一个小镇上,这个小镇属于待开发的地区,到处光秃秃的,没有什么路标,那里的人都住在草泥墙的房屋里,或者是泥石洞里,不容易被发现。马路上铺满了红色的野草,留有微微的马车痕迹。从一个繁华的老镇搬到一个几乎是原生态的乡村里,这对薇拉·凯瑟日后的创作和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谭晶华)。广阔无垠的草原美景让作家流连忘返,自然给了她力量,让她充满了活力,她感觉到了自己跟自然之间微妙的联系。正如谭晶华在作品中所说,作家觉得树木是整个有机世界的一部分,跟人类密切相关。

2 “亚历山德拉”完美的“双性同体”形象

薇拉·凯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索,我们能在其拓荒小说《啊,拓荒者》中的女主角亚历山德拉身上发现端倪,作家笔下的亚历山德拉是具备“双性同体”人格的完美人物。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屋子》里所写的一段关于男性力量与女性力量的描述,表达的含义同哥勒瑞治所说的话如出一辙:“伟大的脑子是半雌半雄的”。她反对男女二元对立论,她认为两性都不是很完美,如果两性中只保留一性,人类将无法适应日益变化的世界。

文中塑造的女性人物亚历山德拉,是一个个子高挑、健壮的人,行为作风像一个男人,她穿着男士长外套显得很合身,很有年轻军官的派头。她的眼睛是清澈、湛蓝而深邃的,表情严肃而沉思,看上去有心事的样子,作家笔下的亚历山德拉带给读者的是扑面而来的男性气质,她服装男性化,正如张祥亭在他的文章中所说,服装是一种体现人类社会属性的外在标记,构建着社会结构,人的服装总是与自己穿着服装的心理意义相吻合(张祥亭)。这是她表现自我的一种外在化形式,她似乎有意掩盖她身上的女性特质,抹去她自身的“他者”特性,让人感觉到她身上的男性特质,健壮有力、严肃、稳重,说明她内心认同男性性别的价值取向。一个游客惊讶于她美丽的浓密的红褐色的头发时,她“用刚烈的目光狠狠地回敬着,抿紧下嘴唇—显得有些过于严肃”(凯瑟,8)。

传统作家笔下完美的女性是善良的、柔弱温顺的,而亚历山德拉的出现颠覆了以往女主角的传统形象,她的完美除了她美丽刚强的外表之外,还有她的精明能干、勇于创新和管理能力。父亲在弥留之际没有把家业托付给亚力山德拉的两个弟弟,而交给了她,是因为父亲看到了她身上的男性气质,有着过人的智慧和敏锐的判断力。连年的大旱和歉收,很多人都卖掉了土地去城市里谋生,亚历山德拉力排众议,经过实地考察,买了土地,扩大农场,事实证明她的决定是明智而富有远见的,正如她所料,后来地价上涨,她家变成了最富有的农场主,她带领一家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她自己也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她的男性特质还表现在她坚持自己的话语权,在男性中心文化里,女性处于从属地位,被剥夺了话语权,而亚历山德拉不同,她懂得在自己的權益遭到侵害时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她的两个弟弟坚持认为财产应该属于他们,亚历山德拉懂得用法律维护自己的财产权,勇于反击;在她两个弟弟对她的爱情和婚姻横加干涉时,她更是毫不客气地予以反驳。她不仅思想独立,经济还独立,她勇敢果断,具有反抗精神。

亚历山德拉身上的女性特质主要体现在她对自然的热爱和与自然和睦相处中。作家在小说中主要通过与亚历山德拉关系最紧密的四个男性角色的对比进行描述,约翰·伯格森不了解土地,对耕种也不是特别擅长,所以在自然面前基本是束手无策。她的两个弟弟毫无作为,面对灾害和欠收只能人云亦云,毫无主见和见识,只会把一切归咎于坏天气。亚历山德拉的爱人卡尔在灾害来临时则选择了卖掉土地,到大城市闯荡。而亚历山德拉不同,她热爱自然,宽阔的水塘、清水里的金鸡菊和河里的野鸭就是最美的风景,她看着天上熠熠闪烁的星星,想到了自然界伟大的运行和运行的规律,“她对乡村有了新的认识,觉得和它有了新的联系”(凯瑟,34),她热爱土地,在她眼里土地是丰饶有生命力的,它跟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只要尊重自然规律,土地就会带给人们丰收,以及干爽、宜人的气候。亚历山德拉了解到了这一点,她尊重自然,热爱自然,所以土地也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回报,她能跟自然保持这种和谐共存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身上所体现出的“双性同体”的特质。

3 结语

小说中的主人公亚历山德拉是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这种形象的塑造为解决男女分离、自然与文化隔绝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模板,凯瑟对于这种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和亲近自然的“双性同体”形象的塑造,对于构建人类与自然界的新型生态关系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Bate·Jonathan . The Song of the Earth[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24.

[2] Bate·Jonathan . Romantic Ecology: Wordsworth and the Envirnomental Tradition[M]. London:Routledge,1991.

[3] 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 E .拉兹洛.人类的内在限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5-16.

[5] 谭晶华.薇拉·凯瑟的生态视野[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 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 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M].北京:文化生活译丛,1992.

[8] 华媛媛.美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9] 薇拉·凯瑟精选集[M].朱炯强,编选.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

[10] 张祥亭.薇拉·凯瑟在《啊,拓荒者》中的双性同体写作策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报,2009(12).

[11] 冷东.“双性同体”的历史演变及文化蕴涵[J].文艺争鸣,1999(05):9-13.

作者简介:张美(1979—),女,山东新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二元论凯瑟生态女性主义
薇拉·凯瑟地域书写中的流动主题研究
古希腊神话与欧洲文化的二元论思想
现代性“二元论”话语下他者化的中国如何走出“正当性”言说困境
法律人思维的二元论?——兼与孙笑侠教授商榷
薇拉·凯瑟小说《啊,拓荒者!》的生态解读
从《驯悍记》看凯瑟丽娜的“悍妇”形象
“二元论”并非“不可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