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海岛渔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2019-12-11 10:07杨菂郑世忠蔡静
河北渔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

杨菂 郑世忠 蔡静

摘要:顺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渔村振兴是辽宁乡村振兴工作中具有区域特征的关键环节。本文依托大连海洋大学渔村振兴课题,开展高校深入服务乡村振兴活动,围绕辽宁典型渔村展开实地调研。选取具有海岛渔村特征的辽宁庄河王家岛镇东滩村为研究对象,了解渔村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渔村振兴实施路径与保障措施。推进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升级,实现“渔村增强、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乡村振兴;渔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对“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渔村振兴是辽宁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方面,实施渔村振兴战略,是辽宁全面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连海洋大学渔村振兴课题组,围绕辽宁省渔村振兴发展开展实地调研,提供渔村发展的智力支持和科技创新支撑。本文以庄河市王家岛镇东滩村为研究对象,分析渔村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渔村振兴的实施路径,推动渔村高质量发展。

1海岛渔村东滩村基本情况

1.1海岛资源丰富、绿化覆盖率较高

庄河市王家镇东滩村属于海岛渔村,其位于黄海北部“海王九岛”中的大海王岛东端。海岛生态环境自然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拥有蜿蜒34.2 km的风景海岸线。目前,东滩村全村路旁绿化覆盖率达到98%,山林绿化覆盖率达到80%,享有国家海岛森林公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省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辽宁省“十佳旅游海岛”等美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海岛渔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基础。

1.2渔村产业振兴带动渔民增收

东滩村目前人口规模约为全村700多户,2 000多人口。多年来,该村立足实际,抓住美丽乡村建设机遇,积极发展旅游观光产业,已成为大连一个以旅游产业为支撑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东滩村围绕“渔村增强、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目标,2018年实现村GDP收入4亿元左右,增速约为8%。平均每户家庭渔业产业增加值为 9万元。目前全村各类度假村、渔家旅店已发展到60余家,年旅游综合收入8 000多万元,渔民人均纯收入1.98万元。

2海岛渔村东滩村发展的优势基础与存在问题

近几年东滩村利用独特的海岛资源优势,认真搞好村级发展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渔村增强、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目标,大力发展渔业生产,积极发展旅游业,奠定了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2.1东滩村的优势发展基础

2.1.1渔业三大产业发展基础良好东滩村的渔业资源较为丰富,第一产业中渔业养殖和捕捞业基础较好。作为传统渔业第一产业的养殖捕捞业,仍占据较大份额和主体地位,比重占据六成左右。第二产业水产品加工业依托龙头水产加工企业带动,但数量较少、规模有限,精深加工程度不高,制约第二产业的深入发展,对渔村经济贡献比率并不高。近年来随着海岛游的发展,渔村旅游带动渔家乐、休闲渔业发展,推动渔业第三产业产值稳步提升,产值比重占到三成左右。已有农家乐70余户,年休闲渔业和渔村旅游接待15万人次,成为渔村创收、渔民增收的新来源。

2.1.2渔业生产要素质量不断提高渔村振兴离不开技术、人才和政策等的要素投入[1]。东滩村贯彻创新可持续发展理念,渔业产值增长的同时,注重科技成果投入和转化应用,渔业科技投入占比约30%,渔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接近80%,带动渔业增产增效的可持续发展。渔业生产设备的机械化水平平均达到40%左右,渔业产业标准化率为80%,初步具备一定规模的渔业现代化生产条件。渔业生产过程注重加强质量,确保食品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产地抽检合格率较高。注重村民的职业教育培训,调查中发现,村民的职业技术培训率较高,80%~90%以上的村民接受过不同程度的职业技术培训,有利于提升渔民的就业能力。

2.1.3海岛渔村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东滩村海岛生态环境较好,渔村绿化覆盖率较高,渔村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较为完备。海岛发展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性,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支出用于环境卫生治理和道路修建改善,取得良好成效。严格控制渔业生产标准,渔业生产区域水质标准达标率较高。对工业企业生产加强监管,乡镇企业三废排放达标率较好。渔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率约为60%,综合治理指标水平较高。

2.1.4渔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东滩村在实现产业振兴的过程中,有效改善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从事渔业生产的家庭中,调查结果显示每个家庭渔业产业增加值平均为 9万元。所有被调查对象中,每户人均纯收入为2.5万元,收入水平良好。村民收入来源呈现多样化分布,渔业生产养殖和打工收入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形式,外出打工、城市就业占比不高。渔民整体收入满意度较好,对未来收入增加较为乐观。渔村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2%左右,有效实现了渔民的脱贫致富。渔村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年。渔村高等教育入学率也达到了30%。调查显示:家庭有计算机及网络的比例为85%。家庭卫生厕所普及率和渔村清洁能源使用率都是70%,渔村垃圾处理率为80%。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几乎实现全覆盖,渔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为90%,渔民新型医疗合作覆盖率约98%。基本上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美好乡村生活。

2.2东滩村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制约瓶颈

2.2.1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升级东滩村渔业产业仍旧以传统捕捞养殖为主,渔业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不高,制约了产业整体提質增效发展。虽然地处王家岛的东滩村拥有较为丰富的渔业资源,然而在渔业资源愈加匮乏,渔业捕捞过剩的严峻形势下,单纯依靠传统“靠海吃海”的简单经营模式难以为继。下一步发展过程中要依托优越的海岛资源,推进现代化养殖模式,实施设施化养殖方式,促进第一产业提质增效,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而水产加工企业数量不多,规模发展有限,进一步制约了渔业产业链的提升增值。海岛旅游业呈现同质化、分散化,品牌和特色化不足,导致海岛旅游服务业缺乏竞争力。整体而言,东滩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2.2.2水产加工业有待向精深化发展水产品加工业是渔业产业增值增收的关键环节。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壮大,有利于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渔业产业向高端化发展。东滩村目前水产加工企业分布较少,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相对较小,分散型小型水产品加工企业不利于现代渔业产业建设,不利于提高产业的组织化、基地化和标准化水平。水产品加工中的设备应用比较落后、效率低、能耗高,成为制约加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水产品加工行业在技术水平、装备状况、质量控制等各个方面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未来要实现由“初级”向“精深”,打造地区品牌转变。

2.2.3海岛旅游业有待向高端化发展东滩村海岛旅游业已初具规模和影响力,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和渔村建设,成为海王九岛主要旅游目的地。目前东滩村居民提供海岛旅游的农家乐接待已形成70多户,然而单纯数量扩张带来的同质化竞争无法形成长期优势。海岛旅游的重复化、低端化亟待进一步转向差异特色型、高端品牌化发展之路。

2.2.4淡水资源匮乏严重制约海岛渔村发展淡水资源匮乏,成为东滩村最为严峻并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2]。淡水资源的缺乏不仅影响百姓的生活质量水平,更成为制约海岛旅游发展的一大瓶颈。海水淡化的技术性、实施解决方案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切实可行的海水淡化引水管道工程,项目建设的资金支持方式等诸多问题亟待论证。淡水资源的有效保障将有利于改善东滩村的宜居生活环境。

3海岛渔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

面对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渔民群众的新期待,东滩村渔村振兴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渔业渔村现代化,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新农,优化渔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基于东滩村自身的比较优势,有序推进改造提升,激活产业、优化环境、提振人气、增添活力,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渔村。

3.1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渔村产业振兴

3.1.1推行生态健康绿色养殖模式海岛渔村可持续发展,要实现渔业发展与生态资源保护的有机统一,坚持绿色发展理念[3]。有必要建立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科学调整养殖生产结构,合理确定区域养殖模式、品种和规模。调减不符合生态环保要求、产品附加值低的养殖模式和存量,优化增加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和高附加值品种总量。突出主导优势品种,建设水产健康养殖区,加大设施渔业开发力度,继续实施增殖放流工程和水产种质改良工程,推进渔业主导产业发展。

3.1.2扩大海洋牧场建设,推进优良品种养殖积极探索海洋牧场建设新模式、新技术。加大优势品种的引进、培育和推广力度,提升良种繁育体系。引导水产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推进渔业主导产业建设。整合优势力量,实行重点突破,培育渔村主导产业示范发展工程。

3.1.3统筹海域养殖空间布局统筹利用渔业生产养殖空间。围绕保障水产品供给,合理规划养殖业适养、限养、禁养区域。综合考虑海岛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合理规划渔业养殖业发展。

3.2壮大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培育新型渔业经营主体

3.2.1培育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以水产品加工企业为主体,依托渔村优势产品资源,推进加工产业链条增值增效,提高水产品附加值。打造出口型、精深型水产品加工业;充分发挥已有加工企业资源比较优势,壮大发展企业规模,打造特色鲜明、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标准加工企业集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培育成长性好、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品牌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项目,引导水产品加工企业向精深加工发展。

3.2.2培育龙头企业与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壮大渔业龙头企业,为推动渔业加工业发展培植基地、提供平台、激发动力。完善加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参股联合等方式,促进要素流动和资源整合,支持龙头企业与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建立产业联盟,与渔民合作社、养殖大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发展壮大渔村产供销企业集团。

3.3着力推进休闲渔业与海岛旅游,加快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3.3.1充分挖掘渔村的生态与文化资源优势开发海岛特色观光、森林康养旅游等特色化、优质化渔村旅游产品,开发创建渔村创客基地、特色海岛游精品线路,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渔村生态旅游产业链[4]。

3.3.2推动渔村旅游产业升级依托海岛资源优势,引进社会资本开发现代休闲渔业、海岛旅游综合休闲项目,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打造具有产业支撑、功能完备的旅游特色小镇,引领海岛渔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

3.3.3推动海岛居民民宿经济发展引导传统的渔家乐向特色民宿转型,推广合作社、企业+农户、连锁加盟等运营模式,提升民宿建设和运营的标准化水平。以渔村度假为核心带动餐饮、住宿、娱乐、观光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渔民增收致富。

3.3.4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支持海岛旅游业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发展现代渔业、区域特色渔业和休闲观光渔业,积极推进现代渔业观光旅游区、海岛休闲观光旅游建设,协调推进海王九岛观光旅游一体化协调发展[5]。休闲渔业是新兴的产业,是渔业的第五大产业。围绕休闲渔业开展相关赛事、俱乐部活动,提供商业服务,运用新技术和互联网+手段推动休闲渔业服务方式升级。发展孵化垂钓旅游产业,休闲渔业康养综合体等旅游新业态。结合社会消费趋势变化,为市场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是发展的根本方向。

3.4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新动能

樹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减量增收、提质增效、富裕渔民、绿色发展”的要求,促进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加强渔业与加工流通、休闲旅游、文化体育、科技教育、健康养生和电子商务等产业深度融合。引导渔村一二三产业跨界融合、紧密相连、一体推进。增强“产加销消”的互联互通性,形成多业态打造、多主体参与、多机制联结、多要素发力、多模式推进的渔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努力助推渔村产业兴旺,拓宽渔民就业增收渠道,切实增强渔业渔村经济发展新动能。

4东滩村渔村振兴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社会、市场、渔民协同推进机制,统筹各类城乡资源,凝聚全社会力量,切实形成实施渔村振兴强大合力,保障渔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4.1加快渔村振兴基础保障

改善渔村生活条件,推进渔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渔业装备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渔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渔民群众的生活条件。研究论证海岛淡水资源供给工程,大力解决海岛居民淡水使用问题。加强渔村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相关标准、检验检测体系、认证认可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提高渔业的安全保障水平。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渔业生产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运用互联网+技术对渔业生产进行数字化改造,推广渔业生产物联网应用,提高精准化水平。加强渔业生产大数据建设,推动渔业电商和网络营销。

4.2加快推进渔业科技创新发展

要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重点围绕良种培育、病害防治、 健康养殖、资源环境保护、渔船标准化、渔业节能减排等重点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加快推进渔业科技创新;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示范推广,促进渔业科技进村入户,加强渔民科技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渔民,将渔业发展从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和资源消耗转向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上来,切实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努力构建产学研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4.3完善渔村振兴政策保障,推进产业精准扶贫

政府引导,全面实施渔村建设扶持政策。根据渔村的情况和资源条件,制定美丽渔村发展的各项支持政策。因地制宜,设立美丽渔村建设和休閑渔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较好市场前景的休闲渔业项目,尤其是能大量吸纳转产转业渔民的项目实施直接补助、贷款贴息等。加大资金投入,拓宽“美丽渔村”建设融资渠道,促进美丽渔村向品牌化、市场化发展。通过创新融资方式等途径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的融资方式。拓展帮扶方式,扩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带动力度,探索资产收益扶贫,完善渔业保险政策体系。

参考文献:

[1] 刘龙腾,王良.实施渔村振兴:借鉴、路径与政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9,36(08):36-41.

[2] 郑世忠,刘广东.辽宁省庄河市渔村振兴现状及建议[J].中国水产,2019(09):57-60.

[3] 林巧,张信国,肖威.绿色渔业视角下海岛渔村振兴路径研究:以舟山市为例[J].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8,35(05):25-29+41.

[4] 陈冰.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规划及建设思考:以防城港市簕山古渔村为例[J].低碳世界,2019,9(07):235-236.

[5] 王恒.乡村振兴战略下辽宁海岛休闲产业升级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9(6):1-11.

(收稿日期:2019-10-10;修回日期:2019-11-08)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