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游不学的游学不是真游学

2019-12-11 10:09张淑玉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9年11期
关键词:见闻游学研学

张淑玉

近日,中國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78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4.9%的受访家长为孩子购买过游学项目,小学高年级学生参加游学项目的比例最高。关于游学效果,75.0%的受访家长感觉孩子假期游学的收获通常都低于预期。只“游”不“学”、“游”多“学”少被指为游学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

知识无处不在,课堂也不止学校一个。正可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说学校授课重在智识的训练,游学则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既能放松身心锻炼体魄,又能学习新知增长见闻,还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研学旅行从选修课升格为必修课。目前,全国已有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近600个,涵盖农业基地、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等,为“在路上的课堂”创造了良好发展条件。

游学热起来是好事,但质量不可忽视。要使游学变成真游学,首先,要尊重孩子。到哪里、如何去,一定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和看法,因为孩子都有一定的爱好兴趣、计划打算和一学期的学习积淀,尊重孩子的愿望和期待,孩子才会玩得开心,看得仔细,学得愉快,游有所得。其次,目标明确。孩子的计划、父母的意见达成一致后,就要明确本次游学的目标任务。如到台儿庄古城游览,就要让孩子了解这座英雄不屈之城的光荣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感受古建筑的魅力。来到杭州,就要引导孩子感受这里天堂般的美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城市的富庶文明。再者,过程扎实。游学过程中,要用眼拍摄,用大脑储存,用笔记录,用心灵感悟,在各种交流中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最后,总结深化。游学归来整堂课并未结束,还要趁热打铁,父母和孩子都要根据自己的见闻感受写游学日记,回想经历,反思感悟,交流分享,并把好的文章、报告在博客上或报刊上发表。

研学旅行,旅行是方式,学习才是目的。走出书斋,回归大自然和社会,我们要引导孩子阅读好自然与社会的大书,在游中学、于行中悟,外修形象和习惯,内修心灵和思维。

(责任编辑:文宝)

猜你喜欢
见闻游学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骑鹅见闻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西游见闻
游学天鹅湖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研学之旅
去美国“插班”游学
我家的游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