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国学经典阅读教学的实践探析

2019-12-11 10:09任维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9年11期
关键词:国学经典实践阅读教学

任维

[摘 要] 国学经典在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部分儿童感觉枯燥,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本文对国学经典阅读教学的实践进行一些研究和思考。

[關键词] 国学经典;阅读教学;实践

中华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需要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和影响,国学经典可以培养儿童传统文化素养。儿童应从小扎根于国学学习,从学校阶段开始感受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动力。鉴于此,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向儿童讲授传统文化的精髓,积极推进国学经典教学。

一、国学经典阅读选择内容与方法应简单易懂

国学经典教学主要是阅读经典,解释文本,领会精神。传统教育可以教会儿童各种书本知识和生活技能,但对儿童的品格培养,即做什么样的人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积极意义领会不清。事实证明,国学经典为儿童优秀品格的形成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和源泉。教师在教材选择方面,不应以成人视角的经典难度观来衡量课程的深度,虽然儿童的学习潜力和吸收能力是巨大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要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选择《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唐诗》等通俗易懂的内容,使儿童易于理解和消化。

国学经典阅读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如可以与老师、同学一起诵读,或个人自由阅读。经过长时间学习,有些儿童通过教师的情绪感染,可以自主进行诵读,并对国学经典产生浓厚的兴趣,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国学经典应采用兴趣吸引儿童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引导学习不可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三字经》中,老师用手电筒、乒乓球、地球仪等对阳光、太阳、月亮、星的内容进行了模拟实验,学生都很感兴趣,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意义和奥秘。这个实验对学生的影响后来超出了成人的想象。当他们进行“动态区域”的主题时,还津津有味地提到了这个实验,并能够用玩具模拟“行星、卫星、轨道”。从那以后,许多学生对天文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只有及时把握儿童的兴趣点,正确引导他们,才能缩小国学经典与现代科学的距离,把中国经典的教学与科学、常识等学习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要做好儿童传统国学教育,找到一本好的国学教材是至关重要的。儿童年级小,对冗长的不感兴趣,而且容易疲劳。如果图片充满了文字,就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儿童国学研究》,以精美的图画和拼音,方便儿童背诵和理解文章的意义。此外,如《二十四孝》中的《黄香温席》、《卧冰求鲤》等阅读中,儿童结合图片、通俗易懂,阅读相关话本小说也是有趣的。教师应介绍国学经典,促进儿童对知识的理解,打破“国学经典是古董,没有实用价值”的错误认识,提炼出国学经典的精髓,以最合适的方式加以介绍,真正感受国学经典的广度、深度和无穷的神秘。

三、在日常生活之中实践国学经典

除了研究古典阅读的方法之外,老师还应该把中国古典故事和典故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弟子规则中的一些章节也很讲究,这对培养儿童良好的规则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国学经典的故事,让他们表演情景喜剧,自由选择角色,自由组合和匹配,学生有着很高的热情,表演的效果也是非常理想的。经过时间的积累,有些孩子回家后可以主动地与父母交流,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很多父母觉得他们的孩子突然长大了。教师可以将国学经典渗透到儿童的生活中。如饮用水、集体活动、课外活动等,即经典阅读与学生的许多生活节点有关,在充分把握活动中的自由等待时间的基础上,引导儿童阅读经典。就古典阅读而言,它与指导方法和组织形式密切相关。在这方面,教师在组织经典阅读时,遵循“面向经典,不求甚解”的阅读原则和“全参与、快乐阅读”的组织原则,使儿童能够在有趣生动的环境中阅读经典,并在此过程中始终从经典中得到启迪。

总之,实施国学阅读课程,得到长足发展的是儿童活动的空间,是教师创新的空间,是校园生存的空间。从一定意义上来看,这种发展的速度和高度也仅仅是起步而已,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还需要寻求和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儿童国学研究中的古典诵读教学实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要求。还需要更多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董玲萍.诵国学经典品百味人生——探究诵读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10).

[2]夏堰国.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6).

[3]张乃美.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方法创新——以《德道经·观眇》诵读为例[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6(10).

[4]佚名.小学语文国学经典教学的实践探究[C]//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七卷),2018.

(责任编辑:姜波)

猜你喜欢
国学经典实践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