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施分层教学 有效发展学生个性

2019-12-11 10:11陆春华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 2019年11期
关键词:差异分层教学发展

摘 要: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科学实施分层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师生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分层教学;差异;发展

作者简介:陆春华(1982-),男,江苏海门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化学教学.

目前,无论是教学理论工作者,还是一线教师,对于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个体差异以及必须采用分层教学法已经达成共识,并成为一线教学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

1 何为分层教学?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弥补学生个性缺陷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是分层教学的核心思想,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性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最终达到殊途同归的教学效果[1].

研究表明,凡是在实施分层教学取得成功的案例中,都有其共同特点,那就是尤其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我们知道,积极的心理情感是主动学习的催化剂,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就会不知疲倦地学习;如果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就会积极要求不断进步.因此,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是有效实行分层教学的重要保障.

1.1 承认差异必须找到差异所在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教师首先要分析学生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不同的学生存在的学习障碍.部分学生可能是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不扎实;有的学生可能是学习方法不当;还有的学生可能是学习兴趣不浓、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总之,影响学习效果的原因是因人而异的.教师的任务就是要通过观察和分析,以学生的差异为基础去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对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该设法发掘这些闪光点,从而给其他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

1.2 尊重差异必须学会利用差异

学生的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性格差异.即对待同一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所持的观点和采取的行为方式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教学和评价方式,而评价的效果主要是看学生的个性有没有得到张扬?化学课堂是否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格局?事实上,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性格上的差异并不要紧,关键是要让学生主动意识到自己的优秀的一面.②学习兴趣差异.不同学科的学习特点也不相同,而学生对每门学科的知识储备、认知能力又存在差异,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普遍存在差异,严重的有“偏科”现象.如何调动这些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呢?首先得尽量放低学习要求,尽可能使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此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利用各种课外活动,为他们提供展示个性的舞台,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③学习能力的差异.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普遍存在差异,有的学生擅长逻辑思维,那么他的理科就学的很轻松,有的学生擅于形象思维,那么他的文科就学的很好,还有的学生记忆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比较强,那么,他们学习化学就会相对比较容易.总之,学习能力的差异与学生的思维品质、特点以及原有的知识储备都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必须让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其原则是:文理结合、性格互补、动静结合、取长补短.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个体差异组成学习小组,使大多数学生的合作意识都有明显的加强.

2 实施分层教学的心得

2.1 教学目标要有层次性

所谓目标的层次性就是教师要根据班上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掌握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清学生层次,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方法融为一体.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将其层次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

化学学科的教学目标,一般分为五个层次: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较复杂综合应用.而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C层学生达到①—③;B层学生达到①—④;A层学生达到①—⑤.例如,在教“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时,笔者要求C层学生掌握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要求B层学生掌握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要求A层学生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2.2 教学内容要有选择性

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材,而教材内容的编写是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平均值来制定的,因此教材内容也只不过是教师在实施教学时的一种参照物而已,并非雷打不动的必教条文.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难易程度、知识前后的关联度上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和把握.例如,笔者在讲授“原子的结构”一课时,故意不讲原子内部含有哪些微粒(初二物理课上学生已经掌握了),而是直接比较质子、中子、电子这三种微粒的关系.

2.3 教学对象要有兼顾性

在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授课背景下,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必然有所不同.如何缩小这种差异,并使全班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这就要求教师统筹规划.在讲授新课的时候,应该以B层学生为基准,并且同时兼顾A、C两层学生,要注意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尽量使C层学生不作陪客.例如,在讲授《二氧化碳的制取》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什么?②反应原理是什么?③收集二氧化碳可用什么方法?④为什么选择这样方法来收集二氧化碳?⑤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驟是什么?然后笔者让C层学生回答问题①②,B层学生回答问题③④,A层学生回答问题⑤.通过回答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2.4 教学手段要有多彩性

教学手段是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行为动作体系.如果行为动作丰富多样,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学习效果就越发明显,要真正做到得法,关键是要了解学情、吃透学生的现状,才能选对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各种学习方法和手段,例如情景导学启发式、合作互动讨论式、动手操作实践式等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多媒体的使用应做到:视频动画让学生亲临如景,音频动听催学生思考辨析.只要善于学习、勇于尝试,就会找到适合所教学生的方法.

2.5 教学评价要有针对性

没有教学评价的教学肯定是不完整的,教学评价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及时对学生作出客观评价,即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有目的的反馈矫正、鼓励或点拨,以此来提升学习效果.在评价学生的时候,教师还应当对教学进行自我评价,不断调整教学策略.评价学生的方法有很多,除作业质量、课堂提问、考试成绩外,还可以利用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合作互评、小组集体评价等方式.总之,评价是为了更好地激活学生的聪明才智.

参考文献:

[1]杨林全.化学“分层走位”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成才之路,2017(21):99.

(收稿日期:2019-08-14)

猜你喜欢
差异分层教学发展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区域发展篇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图说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