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考原创试题”看“用”教材的三重境界

2019-12-11 10:11徐良明石露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 2019年11期

徐良明 石露

摘 要:好的中考试题能对课堂教学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也能反映出教师对教材的认识.以教材为本、以教材为纲、以教材为辅是“用”教材的三重境界.

关键词:中考原创试题;“用”教材的三重境界;发展学生核心能力

作者简介:徐良明(1971-),男,江西九江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课堂教学设计、实验教学、STEAM课堂教学;

石露(1973-),女, 江西九江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课堂教学设计.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经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教师对教材的应用当如参禅,也会经历着同样的三重境界.

1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教材为本,夯实基础

这里的“山水”不仅指教材编写思路、体例、架构,更是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即传统意义上的"双基".中考试题中约有50%的试题内容来自“双基”,例如以下三

道试题.

2019年宁波中考科学试卷第28题:在《空气的存在》一课中,教材里设计了如图1(见七下科学P47图2.1.3压扁易拉罐实验)所示的活动:“用粗铁丝做的夹子夹住空易拉罐,并向空易拉罐中倒入少许水.然后对易拉罐加热,有大量水汽逸出时,把易拉罐开口朝下扣在冷水中(不要扣入得太深),观察现象.”如果实验现象能成为空气存在的证据,活动中应该看到什么现象?请你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本题评分说明:

(1)本活动是为了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而设计,所以现象只要包括“易拉罐被压瘪”就给分;

(2)从主要因素考虑,若没有分析“高温空气遇冷”这一因素,不扣分,但若只分析这一因素不给分;

(3)其中之一处采分点之间的陈述缺少因果关联或前后次序颠倒,扣1分.

2016年宁波中考试题第29题:实验的成功率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图2(见八上科学P27图2.1.3观察惯性现象)所示为“观察惯性现象”的活动,在抽出纸条的过程中,为了使文具盒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请你从实验的器材选择和操作两方面,至少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2015年宁波中考科学试卷第11题: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3所示时,飞机可能在( ) (见八上科学P7练习内容图1.1.12)

A.斜向上爬升 B.斜向下俯冲

C.竖直向上爬升D.竖直向下俯冲

答案:B

以上三道试题均直接来自教材原活动、原图片、原题,但从考查后的试卷分析来看,学生的得分率不高,竟然不到40%,失分主要体现在现象描述、操作要求表达不清等方面.

事实上,近几年来的许多中考试题直接从教材中的实验、活动、小资料、插图、课后练习等方面入手命题,命题者在有意地引导教师课堂教学时要关注教材,重视教学要求,落实实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好教材里的内容,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并达到相关教学要求.比如:第28题中图1的实验活动目的是为了验证大气压的存在,教师可根据教材的要求,让学生清楚活动的观察点是什么,并思考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并要求学生将活动后的结论或解释能清晰地表达甚至“写”出来;第29题(图2)具体操作内容的考核就能显示出教师是否真正在“用”教材.老师指导过,学生实践过,本题得分自然就会高.教师没有按教材来开展过类似活动,学生就只能想当然地去猜;第11题主要考查参照物这一知识点,有难度,这道题很能彰显教师讲解的基本功,其效果正如“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所语!

“用”教材的第一重境界就是以教材为本,按教材的要求来,在实践中努力去理解教材,这一阶段做得扎实,学生的基础分就会拿得牢靠.

2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教材为砧,考点为穗

用教材的第二重境界指的是能从知识的考查层面看待教材与教学:教材是知识点的载体,教学就是教师吃透教材,挖掘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将考点科学地嫁接到教学中去.我们来分析下面三道试题.

2018年宁波中考科学试卷第20题:在“观察从斜面滑下的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活动中,小车在相同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沿斜面下滑到达底端,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分别停在如图4所示位置(八上科学P24图1.4.1观察从斜面滑下的小车的运动).

(1)小车在相同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 相同.

(2)小车所受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如果运动的物体在  ▲ 的理想情况下,它将保持原来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300多年前,伽利略曾采用类似的方法得出相同的推论.

(3)实验中,小车在棉布、木板表面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1、P2,则P1  ▲ P2.

答案:初速度、不受任何阻力、>.

2016年宁波中考科学试卷第18题:如图5(八下科学P28练习内容图2.2.10)所示,在“观看水中的硬币”活动中,把一枚硬币固定在空杯的底部,找一个角度使你刚好看不到硬币的最右端A点.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在同学逐渐把水加入到杯中的过程中,硬幣上的B点和C点能先后被你看到.

(1)你所看到的水中硬币是一个变  ▲  的虚像.

(2)图中画出了刚看到C点时光的传播示意图,人射角是αc;如果刚看到B点时的入射角是αB,则αB ▲ αc.

答案:浅、=.

2017年宁波中考科学试卷第19题:2017年5月5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

(1)由于地磁场的存在,C919在升空过程中,机翼会做切割 ▲  运动,从而在机翼两端产生感应电压;

(2)当它在高空巡航时,需要将机外气压较低的空气压入舱内,这一过程中,被压缩后内能 ▲  ,温度升高.

答案:(1)磁感线(2)增大

同样,这三道试题的取材也来源于教材中的实验活动,第20题第(3)问成功地将机械功率植入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在新的背景中去运用知识;第18题第(2)问的考查本质是根据题意作出光的折射图;第19题很好地将“感应电流的产生”及“压缩空气发热”两个知识点移植到“C919大飞机”上了.

绝大多数教师会在课堂上完成这些实验,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结果肯定也不一样,这取决于教师如何“用”教材的问题 .经验丰富的教师会站在命题者的高度面对教材,他关注的是如何考查与教材相关的内容.教学时,他会把教材作为嫁接用的砧木,把知识点和考点作为接穗,课堂教学就是他移花接木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还原知识生成的过程.第19题能很好说明这一问题:图6(左)八下科学P104图5.3.3感应电流的产生的条件中,学生要明白“马蹄形磁铁”的磁场被“地磁场”代替,那根“金属棒”已然被“大飞机”代替,此时整个大飞机就是一个电源!同理,学生只有真正理解图6(右)九上P140图7.1.4压缩空气发热现象,才能将这一知识迁移过来运用.该试题命制者将问题的难度降低了,若是让学生去合理解释这些现象,学生得分情况一定能反映出教师怎样用教材来“教”的情况.

“用”教材的第二重境界就是以教材为纲,关注知识的生成过程.其表象特征是:为丰富知识的内涵与外延,教师在教材处理上往往会变换知识“场景”或增添一些有效问题.

3 “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教材为辅,发展能力

科学学科的特点在于运用多种科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学习科学过程中, 不仅仅要建构知识体系,更要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下面两道试题会让我们对教材的使用有别样感受.

2018年宁波中考科学试卷第31题:小科发现中性笔的笔帽上有小孔,为了解小孔作用,小科查阅资料:儿童不小心将笔帽吸人引发窒息,这个通气孔能保证呼吸道不被完全堵塞因此被称为“救命孔”.

(1)若不小心吸人笔帽,人体在用力吸气时通过该笔帽通气孔的气体流速可达20m/s.为确保生命安全,人体与外界通气量要达到1.36×10-4m3/s,则通气孔的面积至少为 ▲mm2.

(2)若不小心将没有通气孔的笔帽吸人气管,此时由于呼吸道堵塞导致肺内气压比外界气压小1.3×104Pa,笔帽的横截面积约为0.85cm2,医生至少需要 ▲ N的力才能将笔帽取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N)

(3)医学上抢救气管异物堵塞的标准方法是:急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用力向患者上腹部施压,从而排出异物被称为“生命的拥抱”.此方法应用的科学原理是: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 ▲ 时,压强增大.

答案:(1) 6.8 (2分) (2) 1.1 (2分) (3) 减小(2分).

2019年宁波中考科学试卷第13题:如图8所示,在“用凸透镜观察周围的景物”活动中,小科将印有绿色环保标志的纸固定在墙上,再将一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移到标志的正前方,然后改变玻璃杯与标志之间的距离.小科站立时透过玻璃杯和水观察.下列图像中,不可能看到的是( )

答案:C

以上两道试题突出思维能力,注重考查考生的科学素养,它们通过鲜活和真实的情景展现过程,要求学生从试题所提供的大量信息中获取有用信息,让学生学会“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13题源于教材“八下P27图 2.3.3用凸透镜观察周围景物”(见图9)的活动,但问题是图中的“圆柱形玻璃杯”能否完全等同于凸透镜呢?学生必须依据“凸透镜的概念”来解决这一问题,从厚薄分析产生的结论是:竖直方向是“玻璃”,水平方向才是凸透镜,因而C中上下颠倒的情况不会发生.教材中的实验做过了,教师也分析了,但为什么第13题学生的得分率还是很低,原因就是因为学生不能很好地分析“装水的玻璃杯”是一个较特殊的透镜!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学生的思维达不到这样的高度.这样的试题让师生对“知识”及“知识运用”有一个崭新的认识,能很好地引领学科教学,会让教师真切地关注到学生能力的培养!

所以“用”教材的第三重境界应该是从课程高度、从发展学生能力层面去看教材,它仅仅是一个教学资源、是教学的一个凭借.通过教材,教师不仅仅要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更要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方法体系,锤炼科学思维.这才是教材所起的最好作用!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些例子教学生掌握这个工具,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这句话深刻阐明了“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教材”是资源,“教学”是手段,“提升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質”是目的.

教师对教材的有效使用本身就反映出教师对教材的认识过程,我们可以通过“三重境界”来促进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并据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收稿日期:2019-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