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不同消毒方式对介入导管室物体表面的除菌效果

2019-12-12 10:48史君天津市宁河区医院天津3015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22期
关键词:平车控制室抽屉

史君 天津市宁河区医院 (天津 301500)

内容提要: 目的:比较不同消毒方式对介入导管室物体表面的除菌效果。方法:取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导管室操作间及其控制室,每个操作间及控制室选取抢救台、操作台、平车、对讲器等24个固定区域为采样点。对照组手术操作间及其控制室由保洁员进行常规清洁消毒,于前10d完成;观察组手术操作间及其控制室则由护士进行加强消毒,于后10d完成,对比两组物体表面相对光单位(RLU)。结果:消毒后,两组抢救台抽屉、操作台抽屉等15个低频接触环境物体表面RLU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后,观察组电话手柄、平车头部等9个高频接触环境物体表面RLU值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接触区域可由保洁员常规清洁消毒或护士加强消毒,而高频接触区域则应由护士进行加强消毒,以达到最好的除菌效果。

导管室是患者发生手术感染的高危科室,其清洁和消毒关系着医院的手术质量,必须严格控制环境质量[1]。除密闭洁净环境外,导管室还必须保证无菌空间。若导管室清洁工作不到位,极易导致患者手术发生感染,以至于影响手术质量,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3]。但由于手术时间长短不一、X射线限制不同、工作人员配置不同,其清洁消毒也具有多种方式。基于此,本研究对比保洁员进行的常规清洁消毒方式与由护士进行的加强消毒方式,研究两种不同消毒方式对介入导管室物体表面的除菌效果,探究清洁导管室的最佳消毒方式,具示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导管室操作间及其控制室,每个操作间及控制室选取抢救台、操作台、平车、对讲器等24个固定区域为采样点。

1.2 方法

对照组手术操作间及其控制室由保洁员进行常规清洁消毒,于前10d完成;观察组手术操作间及其控制室则由护士进行加强消毒,于后10d完成。对比两组RLU值。

1.3 评价指标

分别于消毒后2h对两组固定区域进行相对光单位(RLU)值测试,RLU值越低说明染菌量越少。测试时将已在采样点来回涂擦两遍取样过的专用棉拭子放入生物荧光测试管中,快速挤入裂解液和荧光素酶使其充分反应后,采用荧光光度计测定两组RLU,比较两组除菌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消毒后,两组抢救台抽屉、操作台抽屉等15个低频接触环境物体表面RLU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后,观察组电话手柄、平车头部等9个高频接触环境物体表面RLU值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RLU值对比(±s)

表1. 两组RLU值对比(±s)

区域 观察组(n=24) 对照组(n=24) t P大门外把手 49.24±38.14 70.53±83.24 1.139 0.261大门内把手 77.42±70.23 107.35±143.55 0.918 0.364侧门外把手 52.45±45.34 74.43±63.56 1.379 0.175侧门内把手 30.54±30.32 108.35±148.34 2.518 0.015抢救台外侧 42.45±45.46 88.35±87.34 2.284 0.027抢救台内侧 45.32±39.54 49.45±52.43 0.308 0.759抢救台抽屉外侧 26.35±23.34 38.24±47.34 1.104 0.276抢救台抽屉内侧 22.15±16.83 26.75±41.35 0.505 0.616操作台外侧 57.42±56.53 94.53±67.64 2.062 0.045操作台内侧 58.42±61.42 62.63±57.43 0.245 0.807操作台抽屉左 47.53±71.42 49.13±53.42 0.088 0.930操作台抽屉右 38.54±30.42 81.42±190.42 1.089 0.282平车头部 55.63±43.53 111.42±90.42 2.724 0.009平车尾部 57.23±48.32 118.45±91.45 2.900 0.006平车床挡 59.63±34.42 148.53±184.53 2.320 0.025椅背 59.74±59.42 127.53±118.53 2.505 0.016办公桌面 41.42±46.53 51.42±62.53 0.629 0.533图像控制器 53.53±31.53 130.53±115.53 3.150 0.003鼠标 37.33±30.43 42.42±32.43 0.561 0.578键盘 62.53±56.42 82.94±93.42 0.916 0.364对讲器 69.42±55.53 93.32±105.43 0.983 0.331电话手柄 52.84±22.42 135.54±125.53 3.178 0.003持物夹 188.42±199.53 700.43±1591.42 1.564 0.125病历夹 54.53±73.53 63.43±41.42 0.512 0.608

3.讨论

导管室包括控制室、手术操作室等多个环境区域,由于手术时间长短不一、X射线限制不同、工作人员配置不同,其清洁消毒也具有多种方式[4]。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消毒方式,提高除菌效果尤为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消毒后,两组抢救台抽屉、操作台抽屉等15个低频接触环境物体表面RLU值对比未见明显差异,而观察组消毒后电话手柄、平车头部等9个高频接触环境物体表面RLU值明显低于比对照组,提示低频接触区域由保洁员常规清洁消毒或护士加强消毒均可取得除菌效果,而高频接触区域由护士进行加强消毒可达到更好的除菌效果。高频接触区并不是指通常被认定的最容易受到污染区域,日常工作中容易忽视的如电话手柄等区域也是极易受污染的严重区域[5,6]。由护士进行高频接触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工作可随时进行,不受手术时间、工作人员配置等条件影响,方便清洁消毒工作及时、有效、可靠地完成,避免耽误下一场手术。而护士进行的加强消毒工作,可使导管室操作间及其控制室在全天大量手术中始终维持清洁消毒的效果。但加强消毒措施对低频接触区域的消毒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低频接触区域可由保洁进行常规的清洁消毒工作,可有效降低护士工作强度、提高其工作效率,从而保证导管室环境卫生。

综上所述,低频接触区域可由保洁员常规清洁消毒或护士加强消毒,而高频接触区域则应由护士进行加强消毒,以达到最好的除菌效果。

猜你喜欢
平车控制室抽屉
抽屉
轨道电动平车的维修工作内容和管理模式探讨
消防控制室 “假人”值班被处罚
抽屉问题
Pb2+胁迫对2种车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平车安全固定带的简易制作与应用
“抽屉”问题
集装箱专用平车加装承载板实现滚装运输技术研究
谁是小偷
也谈油码头消防控制室的选址及设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