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
——提升初中生法治素养的有效途径

2019-12-13 11:51刘佳琦
法制博览 2019年21期
关键词:家校初中生法治

刘佳琦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目前,初中学段法治教育引起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的关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在2016年联合颁发《青少年法治大纲》,并要求各的层教育机构的严格执行,学校在初中的课程中也开设法治教育主题,某些学科也渗透法治教育。家长也开始有意识地加强法治教育。为了更有效的提升初中生的法治素养,家庭和学校逐渐重视起两者合作进行法治教育。因此,为提升初中生法治素养,应加强家校合作下初中生法治教育的途径的研究。

一、构建法治教育的家校合作沟通平台

法治教育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合作和支持,然而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是直接影响法治教育的成果,所以家校合作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所以我们要与时俱进,把网络应用到法治教育中。搭建网络沟通平台,它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拓宽视野、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更广阔的空间,以促进教师与家长共同提升初中生的法治素养。

(—)在校园网上搭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平台——微信群

我们发现中国传统的家校关系是:学校把家长当作自己的学生,让其接受教育,而不是合作伙伴,共同提出建议,疏于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家长则是把孩子交给学校,经常说着:“孩子交给你,你随便打随便骂”,过于给学校压力,忽视自己的责任等等错误的思想。并且现在开展的家校合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校的硬性要求,暴露出学校和家庭双向交流合作缺少的问题,也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如:家长都把孩子托付给教师,无形中也会导致教师压力增大,有的教师就会承受不住心理压力对学生体罚、恶语相向,无形中打击到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生叛逆心理,在学校无所事事不学无术,最终有可能走向违法道路。家长又看中的成绩,用棒棍低下出孝子的说法对孩子进行暴力教育,家长的失责已经让孩子失去对他们的信任,学生可能寻找与自己类似情况的同学,形成小团伙,进行暴力行为,导致不可挽回的局面。

为改变这个恶性循环,学校和家庭可以在校园网构建一个沟通平台,例如微信群,我们无须等到家长会才能反映学生的情况和心理变化。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学生(孩子)在学校或在家的心理情况,可以防患未然,把犯罪的种子扼杀在摇篮里。

(二)班主任开通“班级博客”

互联网的产生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现如今,越来越多教育学者也都研究把网络应用到教育教学中。作为互联网的产物——博客,也逐渐我们所熟悉,掌握并使用,博客的优点可概括为迅捷、共享、平等。班主任开通班级博客,将家长视作地位平等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其下属。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有的家长可能在法律领域有所建树,所以班主任建立一个“班级博客”让教师与家长能够有所沟通,也为家校对提升初中生素养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解决家长由于自身法治素养低下而束手无策,甚至暴力对待的教育方式或教师法治专业能力不足导致法律知识匮乏的教学,提升家校合作的能力,所以说“班级博客”作为联系家长和学校的一个法治教育途径,且在未来还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三)学校制定“家长手册”

学校设计多种多样的家长手册,免费发送、每个家长人手一份,手册上必须包含以下内容:“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考试焦虑的症状及其消除办法、分析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其家长法治教育方式、导致少年自杀、逃学及辍学的原因及对策、基础的法律知识、如何帮助孩子提升法治素养”,[1]并在最后附上学校和家长的联系电话,使家长与学校之间随时可进行电话联系,定期通知召开法治家长会,交流学生(孩子)的近期情况,指导家长及时督促改正青少年的不良行为,预防产生违法行为;家长学法的组织活动以提高家长的法治素养,让家长掌握基本的法律相关知识,提高家长法治教育能力和知识,在生活中树立遵纪守法的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

二、开展法治教育“第二课堂”

家长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法治教育作为“学校、家庭的法治教育模式的重要环节,应当用知法懂法好家长这一法治“活”教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根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要求:“首先,积极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文化和家庭美德的建设,提高家长法治素养,使家长成为子女学法、守法、用法的榜样。其次,要完善家庭和学校合作方式大力推广家庭法治教育和学校法治教育的成功经验”。[2]主要可以采取以下途径:

(一)举办法治教育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只有亲身经历的事情,才能记忆深刻,所以我们要经场举办丰富多彩的法治教育活动,例如:组建“法治小组”,即专业法治教师和家长结成互帮互助小组,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共同学习,普及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法律常识;关心失足少年,开展“法治帮教家庭”活动,将普法宣传与亲情帮教相结合,通过走访失足初中生,分析其原因,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引导其树立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学习法律、尊重法律、运用法律、维护法律。这不仅提高了家长的法治素养也让他们学会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教育自己的孩子时能够有度。

(二)播放法治教育视频

互联网的运用进一步扩展家校互动平台。网络功能的逐渐强大——网络视频也引入教学,为法治教育开辟新天地。学校为了提升家长的法治素养,应定期组织家长进入学校进行学习,采取视频播放的教学途径,生动、形象地把初中生已经发生的恶劣事件播放出来,给予家长警示。听来的事永远没有看到的让人更加印象深刻,只有让家长真正意识到孩子缺乏法治素养会造成什么后果,他们才会真正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才会与学校合作并提升自己的法治素养,给予孩子良好的法治学习氛围。

(三)开展“优秀法治素养家长”的评选活动

青春期的孩子都希望自己得到夸赞,开展优秀家长法治素养评选活动,可以满足孩子的小小自尊心。因为自己的家长的到这个称号的时候,别的同学一定会用羡慕的眼光来看待你,也会说你的家长多厉害。而我们正好可以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学习法治素养,达到学习法治知识的热潮。优秀法治素养家长评选活动,能充分发挥家长身教重于言教的榜样力量和家庭教育支柱的作用让家长把关注点放到孩子的法治教育方面,促进法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和家长共同学习法治知识,提升法治素养。

三、建立家庭和学校法治教育合作机制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中提到:“初中生只有在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情况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有两个教育者,即学校和家庭,这两个教育者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互相弥补不足”。[3]也就是说,在法治教育中,为了学生的法治素养提高,家庭和学校必须联合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法治教育合力,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实现青少年的法治素养的提升。

(—)在学校开展“家庭课堂”

近些年家庭教育在我国逐步受到重视,为响应十九大提出的法治教育政策,许多学校纷纷为家长开办了家庭课堂,为家长提供法治教育宣传和学习的途径,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他们孩子初中时段的成长道路;间接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减少在初中生叛逆期容易发生的危机。家庭课堂不是给家长安排几个课时硬性学习,而应切根据每位家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让家长真正参与有关法律知识问题的讨论,以他们自身经历和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有关法治问题作为讨论的素材,例如,单亲家庭的孩子缺乏亲情,有可能心理孤僻、扭曲导致暴力行为,课程就应设立如何让家长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达到家庭教育的真正目的。家庭课堂可以是各类形式,我们也利用家长课堂的机会,召集懂得法律的家长志愿者对教师进行法治培训,以使教师更好的进行法治教育教学活动,从而真正成为学校的强大辅助教育力量,让初中生在生活中得到无时无刻的法治熏陶。

(二)成立“家长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对家长委员会的工作职责作了明确规定:“为有效履行家委会的职责,必须进一步完善家长和学校的法治素养,从而提升初中生法治素养”。[4]一是积极推进现代学校法治制度建设,保障家长委员会有效参与学校重要的决策管理。二是要完善评价机制,让家长能够建议教师法治教育不足,提出意见确保家长委员会有效运行。三是不断完善家长委员会的法治教育工作机制,不断探索、创新学校家长委员会的法治活动形式,让家长和初中生亲自关系更加亲密,避免亲自关系疏远而导致的一系列恶劣影响。

(三)把教师与家长法治教育合作纳入教师考核体系

“我们所说的家校合作应该是以学校作为主导力量,家长积极地参与其中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目前,在法治教育中,家校合作还处在即时的阶段上,属于‘救火’而非‘防火’式。”[5]合作往往是为已发生的事件做出解决措施,少有学校能够有意识地把提升法治素养的家校合作纳入学校制度、写入教师的考核体系中。这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家长和教师不能相互沟通、相互监督,导致各自对本身的法治素养没有充分认识。所以,我们要将家校法治教育合作纳入教师考核体系,包括在每一学期定期上交家校合作下法治教育成果总结和家校合作下法治教育活动心得等,以此来贯彻落实合作下提升初中生法治素养。

四、结束语

对于初中生来说,法治教育可以使他们更加全面的发展;法治素养的提升需要学校、家庭共同努力,不断寻找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初中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空间和环境。

猜你喜欢
家校初中生法治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