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垦红色“文化+”传播兵团精神

2019-12-13 14:23张娅萍
兵团工运 2019年5期
关键词:塔河军垦兵团

□张娅萍

地处塔里木河南岸、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第一师阿拉尔市南市区十二团,以红色“文化+”的模式对当地的文化资源进行了充分的挖掘、整理、开发、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塔河五姑娘”文化系列品牌。

“文化+”塔河五姑娘红色影视基地

“爸爸快看,这就是爷爷讲的英雄连,快给照一张回家给爷爷看他的连队……”

军垦三代的杜小鹏,放暑假随父母从阿克苏回来到“塔河五姑娘”红色影视基地,第一眼就看到“英雄连”三个大字激动地喊着。

距离十二团八公里外的“塔河五姑娘”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建成于2014年10月,占地面积560亩,建筑面积590平方米。

来到影视基地,眼前的景象让人震撼:在望不见边际的沙漠中,十几个用土坯或砖瓦垒起的地窝子连成一片,简朴的牌楼上写着“英雄连”三个大字,上方一颗五角星格外显眼。

该影视基地尽力还原兵团人建设塔里木时的部分生产生活。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郭桂荣是亲历者。1958年,为解决塔里木河南岸50万亩新垦土地的灌溉,一师决定在荒原上开挖一条引水总渠。在挖渠过程中,郭桂荣等五名支边女青年组成的突击队,创下了人均每天搬运沙土72立方米的惊人成绩,被授予“穆桂英小组”称号,也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作“塔河五姑娘”。作为一代人的典范,她们和众多感人的故事依然在天山南北传颂,只是当年的主人公如今已变成满头白发的老人。

“老一代人用无私奉献的精神开拓了塔里木,新一代人应当加倍努力,继承传统,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郭桂荣的儿子黄小建说。受兵团精神文化的感召,郭桂荣三个儿女都留在了团场工作。他们说,精神文化的传承是最好的老师,建设边疆要一代接着一代干。

影视基地建成后,该团居民艾哈买提·买买提和妻子主动当起了管理员,守护着这方土地。“小时候,我就和爷爷住在地窝子里,常常和兵团职工一起建房、种田和栽树。这些场景在其他地方已经看不到了,是我们满满的回忆,特别有感情。”他把五岁的小儿子也接到这里,数不清的精彩故事,已经成了孩子最好的学前教育。

“文化+”塔河南岸生态旅游城镇

大自然赋予了十二团奇幻神秘的沙漠,凝重不屈的胡杨林、曼妙奇特的沙漠湿地。经过了60年的发展,军垦戍边后代们依托自然创造的淳朴田园风貌,曲径通幽的葡萄长廊、硕果累累的苹果园与枣园、白雪般棉花地……浑然天成的异域风貌尽显十二团的魅力。

“第一次到塔里木河边的阿拉尔市这片土地上,在有限的两天时间里我们感觉新疆的西域风情和民族文化,新疆真是个好地方,十二团更是宜居宜业宜旅游的好地方。今晚我们相约在影视基地,感受沙漠胡杨的雄伟,独具魅力的沙漠与丝路文化……”来自中央电视台的赵梅女士说。

2016年6月,“塔河五姑娘”红色影视基地举办了“中国电视广告年会·新疆阿拉尔分会”篝火晚会。在场来宾们边欣赏节目边品尝着十二团具有民族风味的抓饭、羊肉串、沙盐坝辣子鸡等特色美食和“塔河五姑娘”品牌的红枣、核桃等特产。

该团依托现有的旅游资源和“三大优势”即:代代相传的军垦历史文化、浑然天成的塞外江南景色、鲜明的南疆特色及浓郁的民族风情,深度挖掘团场文化资源,打造塔河南岸宜居生态旅游城镇

如今,集环城路、塔河南岸、啤酒一条街、文化广场、农贸市场、生态小区等功能为一体,突出商贸、旅游、休闲等为特色的南口旅游小城镇已拔地而起。该团红色旅游接待服务中心负责人说,现在有很多游客慕名来看“塔河五姑娘”红色影视基地、沙漠、胡杨;品红枣、苹果、葡萄、枸杞等绿色食品之美味。这些都得益于该团城镇旅游基础设施的极大改善。

“文化+”塔河五姑娘品牌

塔里木河边,一望无际的戈壁荒原上,一队队青年男女在烈日下赤裸上身,挥舞着十字镐、铁锨开挖大渠。

“五姑娘,五姑娘,塔河五姑娘,温柔大方美丽善良,双手拨开细细黄沙,希望手中播撒……。”《塔河五姑娘》的歌声回荡在阿拉尔大剧院,在场的观众泪眼唏嘘看着演出。

这是2016年,十二团打造的《塔河五姑娘》大型歌舞剧中演出的片段。

原十二团副政委曾晓说:大型歌舞剧《塔河五姑娘》既体现了军垦文化特色,也为我们后人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的妈妈就是塔河五姑娘之一的赵桂荣,看着歌舞剧我把眼睛都哭肿了,妈妈那一辈人用行动诠释了兵团精神、三五九旅精神。”现任阿拉尔农场党委书记、政委武琳琳说。

十二团依托团前身的共青团农场“塔河五姑娘”开挖塔里木河南岸总干渠的真实故事为原型创作了大型歌舞剧《塔河五姑娘》。在塔河两岸的数个团场及阿克苏地区轮回演出10多场引起了轰动,观众达五万人次。歌舞剧《塔河五姑娘》荣获2017年度兵团文艺精品工程项目。

该团打造了系列“塔河五姑娘”品牌。塔河五姑娘旅游有限公司、“塔河五姑娘”服务岗,团妇联组建的38个“塔河五姑娘”巾帼志愿服务队;创客公司成功申请映疆红“塔河五姑娘”红枣品牌商标;团政工办出了一本《塔河五姑娘》册子……。

开辟诸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塔河五姑娘”廉洁文化宣传窗口、宣传栏等,有机融入廉洁文化元素,提升廉洁文化内涵。

在传承老辈兵团人光荣历史、光辉业绩的进程中把兵团精神发扬光大,塑造了新一代精神图腾。

“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集聚人口,发展产业。随着“兵团向南发展”战略的推进,阿拉尔被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和兵团南疆区域中心城市。十二团人清楚地知道,在新的历史机遇期,更需要大力传承弘扬“红船精神”和兵团精神,传承和挖掘兵团、三五九旅和塔河五姑娘精神文化的深刻内涵,这是十二团不断前行的动力。

“留下来的人,都有一腔热血,都是情怀当先。”来自兰州的大学生杨辉说。

十二团每年都有不少自愿前来的大学生和志愿者,他们放弃了在其他地方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在胡杨树下庄严宣誓,投入到团场大建设的热情中去。很多人来到这里的第一站,就是去慕名已久的“塔河五姑娘”影视基地和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等地看看。

“影视基地就位于塔克拉玛干南缘腹地,区域辽阔,胡杨、红柳等沙漠植被丰富,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是一处自然原始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探险游乐的圣地。”影视基地总负责人殷浩说。

十二团在不改变“塔河五姑娘”影视教育基地原有属性的基础上,创立了“民办共助、民营团管”的模式,为“塔河五姑娘”教育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注入了活力。

“马灯、老照片、扁担、石磨、木凳子、老军垦黄军装、坎土曼,这些是我们当年见过、用过的生活用品和劳动工具。”曾在十二团的上海支边青年郝伟民于2017年7月组团30人带着他们重返故地,参观影视基地时说。

该影视基地旅游景区,以红色经典、兵团记忆、地窝子为核心区,集红色教育、观光旅游、体验参与、拓展训练为一体,同时还开办了滑沙、驼队、自助烧烤、沙漠汽车赛道、毡房宿营、沙漠旅游工艺品艺术馆、篝火大舞台等旅游度假项目。

每年的“七一”前夕,“塔河五姑娘”影视教育基地上空回响着庄严、宏亮的入党宣誓声音。2017年前夕,塔河五姑娘之一80高龄的郭桂荣,实现了多年的愿望,成为十二团史上年龄最高的入党人员。

“在夕阳下骑着大漠骆驼,聆听驼铃的回声,享受神奇西域大自然的原始美、生态美、沧桑美、历史美,这个感觉只有在新疆有。”来自浙江省嘉兴援疆指挥部指挥长俞惠明说。

近年来,一师阿拉尔市党委党校、师市政法机关党委、师市台州援疆指挥部、塔里木大学、师市民营企业、十二团及周边团场党政机关每年都要在“塔河五姑娘”影视基地举行入党宣誓、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教育联谊会、爱国主义拓展训练等活动达百余场,参加人数两万余人次。

“文化+’的模式,把兵团精神文化传播到了更远的地方。”十二团政工办主任王敬莲说。□

猜你喜欢
塔河军垦兵团
兵团记忆
军垦文化之乡放异彩
兵团的明天更辉煌
伊犁放歌
塔河丽影醉流霞
——记游笔采风感悟
呼吸着塔河的初夏(外一首)
北大荒的脊梁——《老军垦》获奖感言
军垦文化在兵团和谐边疆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兵团今年引进内地高校毕业生2600余人
以石为绢塔河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