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9-12-13 22:38
法制博览 2019年20期
关键词:党的领导小康社会依法治国

高 颂

中共佳木斯市委党校,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先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完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在这基础上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新时期,将法治建设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可以更好的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的实现,也会为后续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做出贡献,对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有积极的作用。

一、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内涵

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用法治的方式治理国家,尤其是国家的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方针,极大的丰富了依法治国内涵,民主、科学、依法立法,行政机关严格执法,实现司法公正,树立全民的法治信仰,营造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1]。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尤其是2018宪法修正案规定了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要实现依法治国,就要将法治理念贯彻到法治国家建设全过程。这就需要深层次把握依法治国内涵,坚持政府主导,依法办事,执法公平、司法公正和公开,保护和实现公民合法权益为目标。要协调把握依法治国和法治国家建设的关系,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意义

(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法律保障

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首先就应优化顶层设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法治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重要阶段,国内、国际形式愈加复杂,我党面临着重大风险和严峻的挑战,更加凸显出依法治国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只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2]。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更应该坚定信心,加强制度建设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这就需要将改革纳入到法治的轨道内,做到一切改革于法有据。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法治化的必然选择,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持续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升依法治国成效[3]。对于重大改革,需要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来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实现新突破。另外,坚持宪法在我国法制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司法公正、公平和公开,持续推进依法行政,在强化全社会法治意识的同时,打造高素质的法治工作队伍。用法治推进改革,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最终建成。

(三)为党的执政能力持续提升提供保障

多国的经验告诉我们,法治是治国理政最有效的方式,法治建设也会为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提供坚实保障。现在处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转型时期,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要统筹全局,整合社会力量,调节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要在正确看待我国改革特点,推动经济稳定发展、社会公正和生态良好的同时,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均需要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这也是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提供保障[4]。综上所述,要继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制度建设,用法治方式治理国家,坚持党领导立法,促使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基本方式有机统一,加强各个行政部门沟通和联系,强化部门职能,通过法律使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维护党中央权威,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途径

(一)坚持党的领导,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应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基础上,大力促进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强化人民当家做主权利,并将党的领导理念贯穿于依法治国全过程中。由于社会主义法治和党的领导是一致的,坚持党的领导,就要尊重人民当家作主权利,赋予国家政治生活新的生命力和活力,为依法治国奠定基础。如果脱离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就无法有序展开,如果人民当家做主权利丧失,依法治国将失去了民意基础,将会制约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坚持宪法核心地位,建设更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升民众的宪法理念和宪法意识,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成为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的表率,依法履行职责和义务,避免出现超越宪法特权[5]。此外,为了保证宪法法律的实施,避免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徇私枉法,应加强对公权力监督和制约的力度,违法必究,避免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情况出现。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提出,吸取以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就要积极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维护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权利,促使民主法律化、制度化发展。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要求,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十六字方针,推动从法制到法治发展。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依法治国总目标。

(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的实现是法治的核心要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稳步实现依法治国总目标。需要注意的是,依法治国是控制公权、保障私权的实现,促使人民可以充分地行使权利,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通过多种形式促进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维护人民权益同时,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和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明确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目标,要有顶层设计,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公民的宪法和法律意识,树立公民的法治信仰。使公民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参与到国家事务的管理中,在维护人民权益同时,促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猜你喜欢
党的领导小康社会依法治国
坚持党的领导
学习百年党史 坚持党的领导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履职尽责 主动作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作用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证“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