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就业”、“快迭代”与大学生就业

2019-12-13 07:17王辉
文教资料 2019年28期
关键词:慢就业就业形势

王辉

摘    要: 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慢就业”现象,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影响,也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提档升级带来契机。相较于毕业生选择“慢就业”,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择标准方面却是在“快更迭”,既有企业加快适应社会需求的内在需要,又有应对大学生群体特征变化的主动调整。在这一慢一快的双重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变化值得研究,探析结果对于就业工作顺利推进、大学生成功就业意义重大。

关键词: “慢就业”    “快更迭”    就业形势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强调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支持帮助学生们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就业提升到宏观政策层面,并明确指出: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发力。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和更大压力的形势下,大学生就业作为就业大军中最重要的群体受到更广泛的关注。一方面,自“95后”成为就业主力军以来,“慢就业”现象呈蔓延之势,受到广泛关注,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日益对劳动力市场带来的深刻变化,就业岗位数量、职位的核心要求、提供的福利待遇等均呈现快速变化的态势,“快迭代”成为就业市场中的普遍现象。在“慢就业”和“快迭代”双重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迎来了怎样的变化,值得就業工作者深入研究。

一、“慢就业”与“快更迭”现象特征及形成机理

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一慢一快新形势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也是个体进一步发扬自主性的产物。探索梳理它的典型特征和形成机理对于把握大学生就业的新形势非常关键,有助于理解新时代下大学生就业中的个体行为动机,增强就业指导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择业过程延长彰显时代发展带来个人价值追求度提升。

出现快慢叠加现象最典型的表现是毕业生择业时段的延长。随着时空维度的延长毕业生面对的外部环境和可供选择项呈现快速变化的态势,主要原因在于就业中主体对象——大学生群体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新时代大学生群体个人自我认知启蒙更早、体验更多、感受更深,这一代大学生的成长适逢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征程,全球化思潮日趋汹涌,生涯发展理论在我国逐步萌芽乃至兴起,并逐步向中学和大学教育融入,学生群体对于自我认知的意识逐步萌芽乃至成熟,更加重视自我感受,对于就业过程中自我价值的主张更加执着。另一方面,信息技术革命对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难产生爆炸式的重大事件,取而代之的是小步快迭的滴灌式、渐进式的影响,就业过程中单位状况、招聘流程、录用标准都处于类似的快速变化之中,相较于比较恒定的大学生个人价值匹配的难度越来越大,就业机遇往往稍纵即逝,大学生需要通过多次比较试错才能确认自己的选择,自然需要拉长择业的时间维度。

(二)就业紧迫性下降反映社会价值观念转变。

快慢叠加现象另一个明显特征是大学生就业紧迫性下降和企业人才招聘需求愈发迫切。大学生就业在当前愈发呈现紧迫性下降的特征,一方面大学生群体不再将进行实际意义的工作作为唯一选项,毕业旅行、非学历性质地提升自己等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选择,其中反映的是大学生群体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对于培养的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像以往那样迫切,“找不到好工作就回来慢慢找”成为新一代家长对于孩子就业问题的普遍诉求,也是家长们价值观的转变,为大学生“慢就业”提供环境和实质支撑。在大学生群体和家长中对于“慢就业”的理解和认可在社会层面却产生相悖的评价,一方面社会主流声音仍然认为大学生毕业后尽快觅得一份可以自力更生的工作是必然选择,而且随着近年来经济结构深层次改革优化推进,我国经济对大学生进入劳动力群体实现就业人群代辈更迭的需求更迫切。另一方面在当前中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大环境下,青年劳动力如果不能尽快进入社会进行技能锻炼和职业成长,必然造成我国劳动力群体结构失衡,并带来长远的不利影响。

(三)结构性矛盾预示高校人才培养新变革。

“慢就业”与“快更迭”这一对结构性矛盾预示了高校人才培养必然要应对这一矛盾做出如何破解的探索尝试。一方面,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对于大学生“慢就业”现象需要积极应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慢就业”对应的是高质量就业而不是不就业的观念,引导大学生在“慢就业”过程中保持与社会的紧密联系,需要对校内课程和校外实践均进行重构和优化;再次,“快更迭”必然要求大学生就业者的能力素质能够跟上单位快速变革的需要,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中能够更快地感知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乃至在人才培养领域具有超前性和引导性;最后,如何更好地协调这一慢一快的冲突,高校不仅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做好前述的大学生就业观念调适、用人单位选才标准的引导之外,还需要高校深度变革、勇于创新,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掌握更多话语权、发挥更大作用,努力构建快慢之间的平衡体系:“慢就业”的是态度,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是处于快速更迭中的,“快更迭”的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技能要求,但是内涵核心特质仍然是恒定的。

二、“慢就业”与“快更迭”现象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慢就业”与“快更迭”这一对看似相悖、实则相同的现象因为表现和特征存在错位,不仅给当下全社会看待大学生就业带来冲击,更给大学生、高校及整个社会带来实际的挑战和机遇。

(一)大学生求职成本攀升,但满意度和稳定性显著提升。

“慢就业”给大学生带来的首要挑战是求职成本的攀升,“慢就业”现象下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时间被拉长,带来求职时间成本显著增加,以往毕业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的无缝衔接被毕业后继续求职所替代;“慢就业”的过程意味着即使面对相对合适的就业机遇时,毕业生仍然因为没有完全契合个人需求而放弃。不仅带来求职机会成本的攀升,而且是一种就业资源的浪费;最后,被拉长的就业过程必然增加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物质支出,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财务成本也有增加。

尽管如此,“慢就业”还是带来了更加理性和稳定的就业,因为在“慢就业”背景下的求职过程中,毕业生对单位了解得更加充分,对单位之间的比较更加全面,最终求职结果相较于以往来说更能满足个人诉求,进而带来就业满意度的显著提升;充分了解之后做出的就业选择既提升了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又意味着大学生在将来工作中会呈现出更加稳定的状态,因为当前大学生就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单位信息了解得不全面,大学生职业稳定性相应得到提升。

(二)高校就业工作压力加大,但进行工作转型的助力汇聚。

高校在“慢就业”和“快更迭”的过程中受到的影响最明显。首先,无论是大学生“慢就业”的观念还是用人单位选材时“快更迭”的趋势,都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压力。一方面,虽然毕业生选择了“慢就业”,但对高校就业工作考核的时间节点并没有调整,仍然是参照毕业生教学环节的时间节点,给就业工作的量化考核带来了挑战,另一方面,用人单位选材标准的“快更迭”必然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滞后性相冲突,这种冲突集中体现在学生就业环节,直接反映于就业工作中高校就业工作压力遭遇叠加。

虽然遇到了如此挑战,但高校就业工作也获得了崭新的机遇,一是“慢就业”现象受到社会越来越多关注的同时,为就业工作在高校内部合力的快速凝聚提供了有利契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就业观念的引导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共识。越来越多学校的教务、学生工作等部门主动加入就业工作联动机制之中,就业在高校招生、人才培养领域的指挥棒作用愈发凸显;二是社会层面对于企业“快更迭”的选材标准进一步优化和修正,凝练出快变中的恒定标准成为社会各界关注支持高校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已经有不少政府机构承担了政府职能的企事业单位发布人才需求报告和趋势研判,为高校就业工作提高前瞻性和针对性提供了重要借鉴。

(三)社会吸纳大学生就业机制面临影响,但资源分配将更加合理高效。

在快慢交织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已成熟的吸纳机制面临影响。一是单位人才招聘工作机制面临改变,如接收毕业生的时间节点由以往固定在每年七月份转变为全年常态化,相应的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岗位安排等工作需进行相应调整。同时随着毕业生“慢就业”观念的蔓延,用人单位的招聘计划制订需要更富弹性,确保人才补充的不断更新;二是对于毕业生身份的认定及待遇需要进行调适,不少单位对于应届毕业生有相对应的优惠举措,然而当前“慢就业”导致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不会选择在应届期间落实就业单位,成为“往届生”就业渐成常态。因此,用人单位以往对于毕业生“应届”和“往届”的区别应对需要及时调适。

但是“慢就业”确实给整个社会的人才观的优化及资源合理分配带来了新助力。一方面,传统“毕业后直接工作”的观念受到挑战,如何根据这种“慢就业”的新态势接纳新时代大学生的就业新观念成为社会新课题,对于大学生就业由以往更多的管控和教育转向当前的服务与引导成为社会对于大学生就业的新共识。另一方面,“慢就业”为社会对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以往毕业生离开校门直接进入职场,甚至刚进入大四就确定了入职单位和岗位,企业对毕业生的了解还不够充分和全面,“人职匹配”更无从提起。“慢就业”的出现使企业能够更多地从长远发展角度制订人才发展策略,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新形势下开展就业工作对策与建议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呈现出的“慢就业”状态与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快更迭”的态势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从观念认识、工作举措、效果评价方面进行一系列更新,进而拓展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一)以人为本,成功就业和生涯发展并重。

“慢就业”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产物和必然阶段,更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萌芽和体现,选择“慢就业”的毕业生虽然有自身条件限制造成的被動“慢就业”同学,更多的还是自主选择慢下来就业的大学生。尊重大学生的自主选择,在就业过程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是高校就业工作的必然理念,每个学生个体的就业意愿各不相同,“慢就业”学生群体的就业诉求可能更加独特,然而契合学生就业意愿本身就是就业工作的宗旨,“慢就业”更是将就业工作中学生满意度提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也是对高校就业工作中的“人本关怀”新的提升。同时,将大学生“慢就业”引导为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全面和准确应该是高校就业工作者化解“慢就业”带来挑战的另一个重要理念。要树立引导大学生将“慢就业”过程转化为对职业世界不断探索、职业选择积极试错的工作理念,将以往“成功就业”的工作追求提升为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育人理念,宁可牺牲就业过程中的速度,也要追求生涯发展质量。处理好成功就业与生涯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工作的新内涵。

(二)综合施策,形成就业工作新的闭环体系。

首先,要对“慢就业”学生群体进行类型甄别,方便就业工作开展过程中“有的放矢”。不同类型的“慢就业”群体需要对应的工作内容和方法,如因为家庭环境较好、工作迫切性不强的“慢就业”类型,加强与家庭沟通,达成共识和合力是工作中的主要方向;对于自身仍然处于犹豫不决、茫然不定的“慢就业”群体,帮助其澄清自身核心价值诉求、了解自身优劣势是工作重点;如果因为自身条件未能达到用人单位要求而被动成为“慢就业”类型的学生,那么帮助其认清形势、挖掘优势、树立信心是工作首选。因此,对“慢就业”学生进行类型甄别是各项工作的基础,否则容易南辕北辙、事倍功半。

其次,打造高校、政府、家庭各司其职的合力机制。“慢就业”现象是由学生、社会和家庭几方面共同作力而成的。因此,在化解其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同时,需要高校进一步加强对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引导,特别是当前大学生群体主力已经是“95后”,在信息接收、价值判断、是非甄别上均有与以往大学生群体不同的特征。高校要更加重视教育方法和内容的选择,自媒体、流媒体的形式应进一步加大使用力度,充分发挥身边普通人的示范引领作用的“朋辈教育”内容须进一步加强。政府要加强舆论氛围引导,进一步强化有利于毕业生应届就业的顶层设计,对于毕业仍未就业的毕业生进行针对性帮扶。家庭在毕业生选择“慢就业”过程中有独特的作用,一方面是“慢就业”学生群体的主要依靠,另一方面是化解“慢就业”挑战的最有效突破口。如果家长能够认识到“慢就业”给学生个体生涯发展带来的众多弊端,从而由支持变更反对,则“慢就业”现象可以得到根本扭转。

第三,构建探索、体验、实践的校内外职场认知循环。“慢就业”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毕业生群体对就业和职业不了解,因不了解而没兴趣,没有找工作的急迫性。如果能够让学生充分认知职业,感受职业的魅力,就可以激发毕业生求职的动力,需要建立探——体验——实践的职场认知循环体系。探索期内,主要通过学校课堂教学让学生对职业产生基本概念,如不少高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就是很好的职场启蒙,需要进一步强化其教学效果。体验是通过近距离的职业感知让学生感性了解职业的概念,不少学校采取参观实习的方式带领学生了解职业运行的全过程,这里需要加强的是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当前参观实习对于安全保障的要求较高,一定程度减小学生扮演职业角色的力度,需要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在安全保障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对职业体验的深度和广度。生产实习是学生进行职业实践的最佳机会,有别于体验式的参观实习。生产实习需要长时间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这是加深对职业了解的最好机会。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校与企业方高度重视、精心策划,将学生作为准职业人看待,悉心进行职业解读和经验传授。通过这样探索、体验、实践相结合的职场认知循环,可以化解因对职业不了解或存在恐惧感而造成的“慢就业”现象。

第四,形成引导、帮助、陪伴的就业支持系统。要解决“慢就业”现象,对于现象大学生就业支持系统的改造升级不可避免。首先是就业观念的引导,“慢就业”的学生为数不少首先是就业意愿迷茫,对于自己的就业没有规划。引导他们了解就业形势,打造适合的就业方案十分重要。对于就业犹豫的同学,引导他们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十分关键。其次,就业过程中不少被动“慢就业”的学生主要是信息匮乏,既包括自我认知不清又包括职业和企业不了解,需要学校及時进行信息传递,化解就业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孤岛,让毕业生首先掌握充足信息基础。对于就业能力缺乏的学生需要进行针对性帮扶,帮助他们克服因为不自信带来的恐惧,由被动“慢就业”变为主动“要就业”。最后,就业过程中的陪伴往往会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学生择业过程中如果随时都能感受到学校和老师的支持和陪伴,那么宣讲会现场的答疑解惑、面试现场的鼓励支持往往对他们树立求职自信、成功就业有重要意义。引导—帮助—陪伴互为支撑的就业支持系统给毕业生打破“慢就业”提供了实际支撑。

(三)优化对就业工作和就业质量的多元评价。

优化对就业工作和就业质量的评价对于解决“慢就业”现象有重要意义,当前就业工作评价仍然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存在标准不清的问题。一方面不利于高校真正腾出时间和精力对“慢就业”进行全面分析,采取针对性的举措,另一方面加深选择“慢就业”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冲突。优化对就业工作和就业质量的评价需要将以往重结果的评价模式逐步转变为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模式,将就业率的追求转变为对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专业对口率、起薪水平等更加科学合理就业质量追求,将由政府或高校自身进行就业工作和质量评判改为由社会机构第三方进行独立评价,真正将就业作为学生个人发展的一种选择,而不是工作的指标,促进高校、政府乃至全社会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聚焦于促进毕业生优质就业和幸福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9(4).

[2]曹晓岚.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J].人才研究,2018(1).

[3]童玉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与就业形势[J].劳动经济评论,2018(1).

[4]蔺思涛.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就业形势的变化与政策创新[J].中州学刊,2015(2).

[5]田婧.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12).

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明、辨、思、行”的全程化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培育机制研究》(183085)的阶段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慢就业就业形势
“慢就业”,待富不光荣
你想试试“慢就业”
“慢就业”并非一曲田园牧歌
“慢就业”开始在中国流行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变化与对策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