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创作中的主观性探析

2019-12-13 07:22麻玉鹏
声屏世界 2019年10期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主观性

麻玉鹏

摘要:电视纪录片虽然以记录客观现实为主要职责,要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事件,但是它却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文章论述了电视纪录片的缘起与发展,论证了主观性对电视纪录片创作的意义,分析了电视纪录片创作中的主观性体现,希望能对理解和把握电视纪录片的主观性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纪录片创作 电视纪录片 主观性

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也是纪录片的审美特性。然而,这种“真实”只是相对意义上的,并不是“绝对真实”。因为,纪录片本身就是一种创作行为,既然归结为创作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选择。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创作者还要把握叙事的技巧、节奏的变化,以及具有鲜明风格的叙述方式。因此,无论多么严格的纪实作品都会带有主观性痕迹。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中融入主观性选择,不仅不会影响纪录片的客观真实性表达,而且有助于观众加深对于纪录片的理解。

电视纪录片的缘起与发展

电视纪录片是指专门为电视播出而制作的记录类电视节目形态。纪录片(documentary)一词的词根起源于法语“documetaire”,本意是指“具有文献资料价值的”,最早由英国纪录片大师约翰·格里尔逊提出。他认为这类作品具有史料的价值,但并未给纪录片以完美的定义。经过多年发展,業界通常认为纪录片是运用影像设备和技术手段对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生活等领域的事件或人物及自然事物进行客观真实记录和表现的电视节目形态。

纪录片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教化为主”,到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末的“客观与再现”浪潮,直至21世纪张以庆《英和白》获得一系列纪录片大奖为发端,拉开了“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相融合”的创作序幕。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纪录片获得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与此同时也引发了理论层面关于纪录片能否融入主观性的激烈争论。很多人认为纪录片应严格记录生活的真实,决不能加入个人的情感和主观性。毋庸置疑,纪录片记录的客体是客观真实存在的,其主观性也是无法回避的。电视纪录片的魅力虽然是真实,但它脱离不开艺术范畴,每一种类型的艺术本质上都是主观的,都是创作者对于素材的价值思考,关键在于其如何将主观性融入到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之中。

主观性对电视纪录片创作的意义

契合大众审美情趣是电视纪录片获得成功的前提。电视纪录片是文艺作品,要符合文艺作品创作的一般规律,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各种艺术产品极为丰富,传播渠道广泛多样,公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自己喜爱的艺术产品。如何让公众在海量的艺术产品中选择电视纪录片进行体验,说到底还是创作者的审美情趣要契合大众审美情趣,才能够吸引大众。这种契合绝不是随机选择的结果,而是创作者用自己的审美视角观察生活,选择符合自己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的人物、事件来进行创作。

主观取舍是电视纪录片创作顺利进行的保证。在对繁多的现实素材做出选择后,电视纪录片不可能随机找几个点,架好影像器材,对素材进行不间断的拍摄。这种拍摄虽然忠实于事物原貌,客观真实,但是拍摄的结果只能是杂乱无章,毫无意义,无法展示创作者所要表现出的生活本质。因此,电视纪录片的真实性并不等同于真实本身,也不是生活的直接翻版,而是生活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主观取舍是电视纪录片创作顺利进行的保证。唯有懂得取舍,才能使纪录片比实际生活更加凝练、概括、典型,才能避免枯燥乏味,直击观众心灵,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

主观结构是电视纪录片形成审美价值的必要手段。电视纪录片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电视新闻产品,就在于它除了具有新闻产品的宣传、传播功能以外,还具有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不仅仅是保存记忆的载体,也不仅仅只能呈现客观事件的自然发展,而是需要创作者用自己的视角去发现蕴藏在生活之中的美,并通过独特的叙事结构将这种美记录下来,传递出去,将抽象的理念具象化,让观众去感知、想象,从而收获价值。电视纪录片无疑是美的,但如果将对美的追求和理解变得机械和片面,那么就人为限制了纪录片的发展空间,排斥了很多优秀的创作元素,最终会导致观众对于电视纪录片审美接受方面的兴趣萎缩。

电视纪录片创作中的主观性体现

很多电视纪录片创作者都习惯于强调纪录片的“客观”,这其实是陷入了一个发展极端。事实上,任何电视影像作品的客观都只是相对意义上的,虽然真实记录了客观事件,不虚构,不用演员表演,是客观的真实再现,但是,大量的拍摄实践证明,绝对真实是不存在的,光有“真实性”和“客观性”拍摄出来的结果是不足以构成纪录片的。电视纪录片记录的是一类人的思想,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品格,一个时代的精神根源和精神特质,是创作者对人自身的思考、对承载文化的历史的思考。可见,电视纪录片是用客观的表现手法表达主观的思想,客观性和主观性缺一不可,客观性是纪录片的血肉,而主观性是纪录片的灵魂,主观选择蕴含于客观记录之中。

创作者对电视纪录片主题的主观选择性。任何一种艺术创作活动,都有特定的创作目的,都有需要表现的主题,电视纪录片也不例外。主题不同,即便素材相同,最后的表达结果也会千差万别。在电视纪录片拍摄之前,主题就要确定下来,因为主题确定了拍摄方向,整个纪录片都是围绕主题进行表现的。创作者每确定一个主题,都是一种主观性的表达,都展现了创作者的自我态度。同时需要创作者创新思维,将主题巧妙地隐藏在个性化的拍摄当中。比如,12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其中隐含的主题便是通过世界性大国的崛起,中国可以从中借鉴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如何从容地立足于世界去探索自己的和平发展之路,在片中表达了创作者的思考和态度。央视曾经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不只是对食材的记录和展示,更是对人文风貌的大篇幅记录,创作者在主题呈现上,选择了符合自己立意的人文知识和故事,最后达到了希望的主题表达。

创作者对电视纪录片素材的主观选择性。在电视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镜头记录的是客观现实,而躲在镜头后面对素材进行选择的创作者,则带有主观倾向。画面是独特的表现语言,画面是现实的标记,映射了其所指代的意义。这种标记和指代共同构成了纪录片的客观性中蕴含着倾向性。比如获得中国电视纪录片最高奖项金鹰奖的纪录片《平衡》,全片没有一句解说词,只用了少量的背景音乐,看似将客观性做到了极致,但是支撑全片的是丰富的素材,而这些素材就是创作者用了三年时间来记录、选择的结果。5集纪录片《1937南京记忆》选取了120位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和其后人以及专家、学者,通过对这些素材的选择,以独特的视角将个人的记忆上升为民族记忆、国家记忆,避免悲剧的重演。《舌尖上的中国》更是将这种选材上的主观性体现得淋漓尽致。画面中随处可见创作者的身影,对食材的表现更是用先入为主的主观镜头带领观众走入食材烹饪的情境中,隔着屏幕去体验美妙绝伦的感官刺激。

创作者对电视纪录片拍摄手法的主观选择性。对电视纪录片能够无限期拍摄的毕竟还是少数,一般的电视栏目纪录片是有拍摄时限的。由于拍摄周期的限制,纪录片的拍摄并不能等待有些事件出现自然结果,一味地盲目跟拍,最后得来的结果并无实际意义,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单一的纪实、拍摄手法不加选择,就会导致拍摄的内容大量重复、平庸乏味、缺少内涵,这也正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不介入”的纪实性纪录片走下坡路的原因之一。创作者对于拍摄手法的主观性选择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组织典型生活段落的真实记录,另一种是以真实为基础的情景演绎。比如央视播出的由BBC制作的6集电视纪录片《与恐龙同行》就是对情景的演绎,通过电脑合成技术和模型重塑方式重新构建了中生代的场景,改变了以往教育故事片中对恐龙的讲述模式,而讲述恐龙的主要种类、生存环境及其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幼儿园》则运用了组织典型生活的方法,比如看世界杯,比如参观可口可乐工厂。

创作者对电视纪录片编辑方式的主观选择性。对于电视纪录片来说,素材只有通过编辑才能制作完成,也可以说纪录片是编辑的艺术。电视纪录片没有情节的束缚,不同的素材根据不同的主观选择可以构筑成完全不同的纪录片。比如《舌尖上中国》通过快节奏镜头的编辑切换,展现了同一食材不同地区的不同做法,镜头的剪切是创作者主观性选择的结果,是创作者意图的展现。張以庆的《幼儿园》拍摄了5000分钟的素材,最后的成片只有69分25秒,将繁多的素材编排取舍,才能体现创作者的整体构思,也更易于对主题的理解和把握。

结语

综上,电视纪录片创作中的主观性,并不是弄虚作假,也不是创作者的主观偏见,而是创作者对镜头下所记录的客观世界的主观把握和深度解读。这种主观性会随着创作者阅历的丰富、拍摄技术的发展、客观现实的变化而愈加隐含得巧妙,从而在最真实的基础上做到最艺术的阐述,带给观众更高品质的电视纪录片作品。

(作者单位:喀什大学)

栏目责编:杨 刚

参考文献:1.李华东:《电视纪录片创作中的主观性选择分析》,《新闻研究导刊》,2017(6)。

2.庚 镇:《论〈舌尖上的中国〉的“主观式”创作理念》,《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3)。

3.苏孝余:《论纪实性电视纪录片的主观性》,《今传媒》,2014(4)。

4.董艳灵:《论纪录片的客观与主观性》,《东南传播》,2008(10)。

猜你喜欢
电视纪录片主观性
耳鸣掩蔽和习服治疗在主观性耳鸣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论中国电视纪录片原型叙事中的奇石符号
电视纪录片解说者应具备的素养及风格的形成
从整一手法窥探外国喜剧艺术的主观性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法官判案主观性减弱
论纪录影像中文化传播的限度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创作的若干思考
主观性在口语构式中的非常规表达——以口语构式“V+他2+NumP”为例
“没准儿”“不一定”“不见得”和“说不定”的语义倾向性和主观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