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流动人口子女学习习惯养成的分析

2019-12-13 07:18毛会峰
中文信息 2019年11期
关键词:流动人口自卑流动

毛会峰

摘 要:流动人口子女即流动生因为学习环境不稳定、缺少亲子互动、心理自卑等原因,学习成绩普遍不佳。本论文基于青海省流动生学习現状,给出其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对策,希望对我国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学习习惯培养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11-0-01

前言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越来越多农村人口携家带口进入城市,这部分人口中处在求学阶段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决定了其未来人生。正因为如此,有必要针对流动生学习习惯培养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继而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体现出我国教育具有的公平性。

一、流动生学习习惯培养面临的问题

1.学习环境不稳定造成社交恐惧

从一个环境到另外一个环境,在不断的迁徙转移中,流动生会无所适从。他们会产生社交恐惧,这对于学习习惯培养是非常大的阻碍。这种社交恐惧症并非因为父母溺爱导致的,而是因为在学习环境不断转a换过程中,流动生对新环境产生的排斥心理。而学习除了书本知识之外,还有关于生活经验的积累,需要学生彼此交流沟通。只有给流动生打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环境,才会使得其全面发展。

2.缺乏亲子互动

流动人口大多生活在生存线上,他们为了吃饱穿暖而努力,没有更多的时间和自己的孩子沟通交流。在青海流动人口参加孩子家长会都显得比较困难,主要是流动人口所处的社会地位比较尴尬,他们为国家建设出力较多,却不能得到对应的尊重,容易因为缺岗而被裁员。在生存和教育中,无奈地选择了前者。缺少亲自互动的流动生,其幸福感较低,存在自卑心理,这对于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具有极大的副作用。除非倔强越压越强的个别流动生,能够不断地克服困难,依靠自己获得更好的成绩。

3.心理自卑

不断变动的环境,缺少父母关爱,这些都容易导致流动生出现心理自卑。而更大的心理自卑则是来自于学习成绩不佳带来的自我否定。学习成绩不佳-自我否定-学习成绩更加糟糕,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另外,到新环境容易遭受同学的排斥,甚至会被职业道德低下的教师嘲讽。这些都是造成流动生自卑心理的原因。

4.学校关注度不足

在青海不管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学校对“流动生”的关注都比较薄弱,特别是心理辅导方面,较比发达地区存在很大差距。学校没有积极主动地建立流动生互动环节,延长了其熟悉环境的时间,导致其心理负担重,对学习产生了厌烦情绪。甚至于对于学生排外没有积极地疏导,对于流动家庭此方面投诉束之高阁。

5.政府角色弱化

每个地区的政府都或多或少存在地方保护主义,主要是为了保证本地群众生活、就业以及生产经营的正常化。不过随着全国经济一体化,地方保护主义将成为牵制地方发展的阻碍,只是目前来讲,政府还没有完全从这种身份中脱离出来,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考虑不周,虽然国家角度出台了系列法规,规定免除择校费等等,但是地方仍然存在其他收费项目,无疑中使得流动生认为自己和家庭被边缘化。这是造成流动家庭、流动生不能享受公平教育的关键。

总而言之,城乡一体化伴生的“流动生”现象涉及到了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教育主体,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必须要依靠三者共同努力。即流动生问题是社会问题,并非某个主体便能彻底改变的问题,其需要通过社会自治手段,配合相应的法律规范来达到改变。

二、培养流动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1.政府

首先要突破地方保护主义的局限,要为外来人口以及进城人口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要确保他们通过自己努力获得应有的薪酬,能使其摆脱贫困线,在人格上获得尊重。能够针对流动生提供相应的补助,以此对外来人口做出贡献予以补偿。其次,能够调动社会组织形成流动生就学基金,对符合条件的流动生予以资金支持,帮助其继续求学。再次,成立心理疏导机构,帮助流动生解决心理矛盾,辅助其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建立其强大的自信心,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打下基础。只有如此才能使得外来人口稳定下来,家庭环境得到改善,流动生的自卑心里也会得到缓解。

2.学校

学校是教育的大本营,其一端连接家庭,一端连接社会,其发挥着关键的桥梁作用。故此学校要充分认识到让每个学生享受到教育权利是体现教育公平的关键,要发动教师对外来流动生予以关怀照顾,要积极地促进他们和同班同学交流,打破环境壁垒,实现班级的融合,使得流动生能够和同学交流学习,交流彼此学习经验。教师能够创新教学,组建各种学习兴趣小组,积极地将流动生融入进来,赋予其一定的职责,使其拥有价值感,挖掘其潜力。对于班级排外的行为举止能够及时发现并能够纠偏。教师能够积极地联系流动生家长,促进其亲自教育,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链接。当然,为了促进教师教学热情,学校要建立必要的奖励机制。另外,学校要积极地打击教师收红包行为,降低流动家庭经济压力,实现教育的公正和公平。

3.家庭

流动生家长要充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情况,要积极地参加家长会,拉近和教师的距离,能够从其口中获得孩子学习的真实情况。能够配合教师针对孩子的学习产生良好的指导,促进其健康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家长应该管好自己的言行,远离烟草、麻将、酒水,要树立健康形象,给孩子做好模范。对于那些学历低的家长,不能给孩子良好的学习指导,建议寻求教师的帮助,甚至于寻求学校的帮助。

结束语

流动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有待于政府为主导形成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多元管理模式的形成。要从环境、心理、学习方法、亲子教育等角度为流动生构建立体的学习空间,使其能够安定身心建立强大自信,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在融洽的家庭氛围中不断地突破,打造完美人格,成为国家所需的新一代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香贵, 毛颖李. 流动人口子女学校适应分析:教师因素[J]. 中国教育学刊, 2012(7):25-27.

[2]张生, 陈丹, 苏梅,等.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研究现状与对策[J]. 中国特殊教育, 2017(7).

[3]赵学勤, 梁威. 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需要建立多元体制[J]. 教育科学研究, 2002(11):50-51.

猜你喜欢
流动人口自卑流动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流动的光
流动的画
漫画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