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上的光明赞歌

2019-12-14 01:38国网陕西安康水电厂刘亚萍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19年11期
关键词:安康市水电厂安康

国网陕西安康水电厂 刘亚萍

2019年9月16日电站开启泄洪闸门。 (刘亚萍 摄)

9月16日,在国网陕西安康水电厂调度中心,面对该厂干部职工,安康市市长、市委副书记赵俊民竖起了大拇指:“为安康水电厂点赞!”此举是称赞该厂应对“9·15”洪水研判准确,调度科学,措施得当,确保了安康城区不用发布一号撤退令。

在防洪度汛关键时刻,安康水电厂充分发挥了削峰、错峰、滞洪的重要作用,为保护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安康与水电结缘

时光回溯到49年前。

1970年,同样是9月的一天,秋高气爽,天气宜人。这一天,对安康水电厂至关重要——水电四局石泉分局设计组,从3个坝址中选定在安康市城西18千米处汉江干流上的火石岩建设安康水电站。而这一地址的选定,也经历了千辛万苦——地质勘测人员先后在坝区勘测钻探进尺2.3万米,做了1800个探孔、140米竖井、522米过河地下平洞。

从此,安康与水电结下了不解之缘。

随后,设计、审查、复查……1974年8月6日,第一批施工先遣队进驻安康,开始施工组织设计的准备工作。

“那时候,厂里只有几十个人,我们两个班,79个人,一下子让荒凉的马坡岭有了生机。”1987年从西安电力技校分来的员工季启民回忆起以前,感叹时光如梭,他在一线工作了32年。“那时候,这里叫安康水电站筹建处。”他补充了一句。

当时的安康,并不安康,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经历过1983年“7·31”洪水浩劫,当地百姓的身心都遭受严重创伤,身体和心理都亟待康复。当时的外地人一说起安康,就有点“谈虎色变”的意思,距离西安近20个小时的火车,让人望而生畏,安康意味着翻山越岭,意味着贫穷、偏远、落后、危险。一批批学子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来到安康的,他们带着青春的稚气和对未来的憧憬,在这里逐渐扎下了根。

建一座安全电站

1988年1月21日,原西北电管局研究决定:成立安康水电总厂临时委员会,蒋朝晖任书记,郭永平任安康水电总厂厂长。随后成立“安康水电总厂工会筹备领导小组”,其他组织机构也逐渐健全,在外培训实习的职工也陆续返厂。

与此同时,职工住宅楼也在加紧建设,生活设施逐渐完善。1988年11月25日,基建科第一个自己管理的工程——1450平方米的职工食堂开工。12月16日,发展公司大元宝商店正式开门营业,12月27日,马坡岭职工生活供水水塔落成。安康水电厂生活区可以基本满足职工生活的需要。

安康水电站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1989年12月23日左导流底孔三扇闸门下闸成功,水库初期蓄水。这次蓄水,标志着安康水电站开始正式履行它的神圣使命。

1990年12月12日,4号机组完成72小时试运行,移交安康水电厂试生产。1991年9月7日,3号机组正式移交。1992年9月2日,2号机组正式移交。同年12月24日,1号机组举行发电剪彩仪式。至此,安康水电站4台20万千瓦机组全部投产发电,陕西电网的调峰、调频能力得到增强,大大改善了陕西电网的安全运行状况。当年,全厂发电18.6亿千瓦时,提前89天完成网局下达的发电任务,创工业总产值达14464.81万元。

筑一道坚强屏障

安康水电站自蓄水发电以来,不仅为安康市提供了充足的电能,也为安康城区竖起了一道坚固的防护墙,老百姓不再担惊受怕,安宁康泰的生活有了保障,1983年的“7·31”水殇永远成为过去。

水调班长张锡炜永远忘不了2011年“9·18”那场洪水。那段时间,天似乎真的漏了,小雨、中雨、暴雨下个不停!9月18日21时,安康水库出现最大洪峰流量19000立方米/秒,水位迅速上涨,距离330米警戒水位不足一米,防汛告急!电站告急!然而天色已晚,为了避免下游群众夜间搬迁出现危险情况,市委市政府、防汛指挥部要求电站控制下泄流量。等待,焦虑地等待……水位跃上329米,大坝危在旦夕,如果超越330米警戒线,后果不堪设想!329.10、329.15、329.22米……此刻水位的一点一滴上涨都是那么沉重,那么令人窒息。天空微明,一夜无眠的厂领导赶赴城区向市委市政府紧急汇报。19日7时50分,收到安康市防汛办的防汛指令,迅速开启4号表孔,加大泄洪流量,水位上涨速度得以下降,大坝压力稍稍减轻。安康水电站科学调度错峰调峰,把一号命令推迟了8个小时,为全市防汛救灾及下游群众转移安置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因此,安康水电厂受到省防总通令嘉奖,受到安康市委市政府的通报表彰。

多年来,安康水电厂将多场洪水化解于无形,充分显示了国有企业干部职工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担当。在科学调度上,着重在防洪与发电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防洪发电的同时,安康水电厂加强设备改造力度,不断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和自动化水平,1999年至2002年3月期间完成了计算机监控。

“厂里主要机电设备是上世纪80、90年代由国内制造的,随着运行时间的推移,设备慢慢磨损老化,缺陷逐渐暴露,技术改造势在必行。”该厂副总工程师姚保良说。2016年至2018年,安康水电厂进入发电设备扩大性大修及发电机、水轮机技术改造时期。近年来,该厂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保证安全、经济、稳发、多供,成为企业生产中的主要任务。

护一江秀美安康

“安康水电厂承诺:确保防汛和大坝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参与瀛湖库区漂浮物打捞工作,保护汉江水质;科学调度、多措并举,满足汉江生态和环保需求。”安康水电厂厂长、党委副书记左园忠,在安康电视台向全体市民作出了庄严承诺。

一句承诺,就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2018年9月,安康地区普降中到大雨,大量漂浮物随上游来水一路漂流,树枝树叶、塑料泡沫以及生活垃圾影响了水面环境,破坏了库区水质,安康水电厂及时组织打捞漂浮物。自2015年《汉江上游水电站水质保护共同行动》实施后,为了保护一江清水不受污染、少受污染,安康水电厂克服人员、资金、设施不足等实际困难,专门成立了张思德共产党员服务队,以分组巡游方式对库区周边的水域展开打捞工作,在节前,在雨后,配合地方政府保护环境,还瀛湖清澈碧绿的美丽容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安康水电厂的干部职工深深明白: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普惠民生的福祉,保护绿水青山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一直以来,该厂将保护生态文明纳入工作日程,在汉江沿岸栽种樱花、杨梅、松柏、枇杷等树木1000余株,让大坝两岸绿意葱茏、四季花开。安康水电厂先后完成了南溪沟绿化帮扶800亩、牛岭村绿化帮扶60亩,被安康市政府评为安康城区周边绿化管护帮扶优秀单位,为建设美丽生态新安康作出新的贡献。

安康水电厂投运近30年,累计发电603.61亿千瓦时,安全度过10000立方米/秒的洪水32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全国电力行业优秀企业”“国家电网公司文明单位”“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综合先进单位”等300余项荣誉。30年,改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情怀;30年,流逝的是岁月,传承的是精神。如今,一批批年轻人走进厂房,成为安康水电厂的光荣一员,他们将承载着前辈的梦想继续坚定前行。

新的征程,新的梦想。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在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安康水电厂干部职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为早日建成“团结、奋进、平安、幸福”的一流智能化水电厂,为服务陕西经济和地方建设而不懈努力!

二十世纪70年代电站截流。 资料图

猜你喜欢
安康市水电厂安康
唠叨
小小的月亮
安康幸福 有你的身影
我想摘下天上的星星
营造“搬迁后的幸福感”——安康市推行“党建+3”后续扶持服务模式
夏季常吃姜,益寿保安康
端午安康
THE PRECLOUS THING珍贵之物
自动化控制技术下水电厂运行的思考
试论水电厂电气设备系统的改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