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该如何保持优势

2019-12-14 13:57曹德旺
公务员文萃 2019年11期
关键词:工业化工人工厂

曹德旺

从我在美国十几年投资办厂经验看,如今在美国从事制造业,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源价格低,二是税费低,三是市场需求强劲。而在人工方面,美国一个最大的短板就是人工费用较高,而且在制造业方面非常缺少年轻的管理者和蓝领工人。同时美国文化核心价值是所谓的民主与自由,体现在企业中就是你不能管我,一切以工人自愿为主。全国性的工会组织代表工人与资方业主较量,政府原则上不干预劳资之间的事,造成效率低下。

中国的制造业优势,过去经常被列举的有三个方面:人工费用低,制造业工人的素质高,工业用地价格便宜。但是从各方面分析来看,这些优势变得相对不那么突出了。

比如,我们在美国这家工厂,员工工资占销售额的比例为35%至40%。在中国,我们已经增加了大量自动化生产设备,把人工成本降下来,综合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约20%。但税、费这两方面美国有一些优势,还省掉产品从中国运到美国的费用。美国的税收较简单,联邦按企业经营利润的25%征收所得税,企业没有利润就没有任何税负。而中国除了所得税,另外还有一项增值税,不管企业有没有盈利都要缴纳,相当于营业额的6%。同时,美国联邦还有一个收费项目与中国的五险一金类似,但在美国是按应付工人工资额的11%,而中国是应付工资额的40%。因此这个同类科目美国比中国少50%,相当于营业额4%。从我们的统计来看,如果把综合人工成本与税、费结合起来考虑,我们在中国的工厂与美国的工厂,开支基本持平。中国工人目前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在业务素质、工作效率和服从管理等方面,比美国工人要高。

美国工会过去给制造业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法律和时间的应对成本,如今美国政府及相关部门正修建劳资关系正常化的通道。如过去美国规定每个企业必须成立工会,但现在决定权交给了企业员工,由他们自己投票决定是否需要成立工会。我们在美国对员工实行 “多劳多得,质优多得”,实际上也逐渐被美国工人接受。

为了恢复制造业大国地位,自2009年以来奥巴马政府围绕“制造业回流”战略推出一系列相应支持政策。各州政府也是积极响应,下了非常大的力气。我们工厂所在的俄亥俄州代顿市莫瑞恩区政府和俄亥俄州政府都承诺,只要我们雇用的美国员工超过1500人,政府就每年给福耀发几十万美元的补贴,雇得越多发得越多。企业在当地的工厂用地也会被免去一部分产权税。

中国要保持自己的优势,建造高度现代化中国,制造业一定不能丢,必须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巩固制造业优势上。房地产相关行业、互联网金融及一些服务业如今吸收了大量年轻就业群体,人工费用也随之水涨船高,这就抬高了制造业的成本。我认为,与其他行业相比,在国际竞争中制造业的重要性更大。

现在中国也出现了当年美国的趋势——去工业化趋势。我们疏忽了一点,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的去工业化,是建立在他们已是全球第一工业强国地位上。去工业化后做什么?虚拟经济是第三产业——服务业。产业经济未形成、产业工人缺位的情况下,为谁服务?这个问题必须严肃提出,值得我们深刻思考。

我认为要保持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当前主要应該做两个方面的努力:

首先,要将税种设计、税负设计与国际接轨,让制造业企业更有活力。现在国家已经关注到这一方面,并且做了不少努力,切实降低了制造业企业的负担。不过,我们在变的同时竞争对手也在变,所以我们必须与国际接轨,还需要想更多的办法来让企业更有生机活力。

第二,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处于中下水平,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自己在本行业本领域的技术优势与竞争优势。现在我们有一些出口加工型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把产品先拿到东南亚国家进行加工,然后再拿回来进行最后的组装、配套,虽然出口量得到维持甚至增加了,但是实际归属于我国所有的外汇却看不到。这种现象应该引起重视并解决。

人们说工业化之路艰难,从美国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再工业化的路更难。如今,我们已经有很多农民从农村走进城市,成为一支务工大军。如果我们的制造业萎缩,就业吸收能力就会出现问题。一个国家要想保障普通民众的就业和福利,绝对不能丢掉制造业。因为制造业是第二产业,只有第二产业发达,才有对服务业的需求,才有服务业的兴旺。

(摘自《环球时报》)

猜你喜欢
工业化工人工厂
油田工人
酒厂工人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奶酪工厂
植物工厂
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的青年工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