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来国内关于宁夏镇(府)研究综述

2019-12-15 01:12□姬
西夏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宁夏内容

□姬 禹

明代,朝廷为了缓解蒙古侵扰的军事压力,设立宁夏镇。据《嘉靖宁夏新志》载:“背名山而面洪流,左河津而右重塞。左距丰胜,右带兰会。黄河绕其东,贺兰山耸其西。西北以山为固,东南以河为险。”这段话体现了宁夏镇重要的地理位置。清代,朝廷通过联姻的方式与蒙古高层统治者建立友好的关系,宁夏镇城相比明朝时期受到北方蒙古侵扰程度有所减轻。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雍正二年(1724)中央裁撤卫所,改置宁夏府城。由于从明至清宁夏镇(府)在朝廷巩固西北边防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缘故,使得它成为西北史地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因此,笔者对近二十年来有关宁夏镇(府)研究成果做了简单整理分类。

一、综合性研究著作

(一)通史类

郑彦卿《宁夏五千年》(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共分为六编,其中前四编介绍了宁夏镇(府)建制沿革、商贸和新石器、岩画等内容,并对宁夏镇(府)的明长城和镇北堡古迹进行了介绍。第五编介绍了宁夏镇(府)的管律、满俊、胡汝砺等历史人物。胡学祥、门军华、胡志存《宁夏五千年史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主要探讨了宁夏镇(府)防秋、朱栴诗词、大地震、满营修建、清代宁夏儒学等内容。陈育宁《宁夏通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在古代卷第八章介绍了宁夏镇卫所分布、长城堡寨修筑、安化王起义等内容,第九章介绍了宁夏府城震后重建情况、农田水利开发、回民反清运动等具体内容。汪一鸣《宁夏人地关系演化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重点论述了宁夏历史概况、农业灌溉、风俗物产等内容,基本反映了宁夏地区人地关系变化。周兴华《大漠边关访古兼谈宁夏古史溯源》(宁夏人民出版社,2013年)通过梳理史前寻踪、禹迹考异、华夷之间、丝路山河等内容,认为明代宁夏长城起到了抵御蒙古侵扰作用,清代长城则起到划分农牧界线的作用。吴忠礼《宁夏通志》(宁夏人民出版社,2013年)概述了不同历史时期宁夏社会文化发展状况,以及宁夏镇(府)地区涌现的如朱栴和曹琏等文学创作诗人。银川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银川移民史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15年)分别探讨了银川历史移民纪略、宁夏人民政府时期银川移民、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时期银川移民等方面内容,并对宁夏镇(府)的移民变化情况进行了说明,大体上反映了银川城的历史移民面貌。

(二)历史文化

李萌、徐庄《银川风物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重点记述了宁夏镇(府)三关口明长城遗址、玉皇阁、鼓楼等古迹以及回族饮食、节庆、婚俗等风俗习惯内容,并对宁夏镇(府)名人朱栴、徐琦、胡汝砺等进行记载。薛正昌《黄河文明的绿洲:宁夏历史地理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主要探讨了宁夏镇(府)军事行政、移民屯田、生态环境、盐政等内容,认为宁夏镇(府)具有黄河边塞景观特点。白述礼《大明庆靖王朱栴》(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主要对庆王朱栴的世系、王府修建、打猎、屯田等内容进行了叙述,基本呈现了庆王朱栴传奇的一生,丰富了明代藩王研究。刘天明、王晓华、张哲《移居大开发与宁夏历史文化》主要论述了西戎、党项、蒙古、满清八旗等少数民族对开发建设宁夏的贡献,勾勒了多姿多彩的宁夏移民文化。杨继国、胡迅雷等《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宁夏卷》(中华书局,2014年)第二章对宁夏移民文化进行了说明,主要涉及宁夏镇(府)移民的环境地理基础和两种移民文化类型等方面,认为宁夏镇(府)是结合军政、边塞、多民族为一体特点的历史文化格局。方兴义《宁夏历史文化地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对各历史时期宁夏镇(府)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原因和表现特点进行了分析说明,认为生态环境变化对宁夏镇(府)农田灌溉分布格局和居住形式产生重要影响。戴亮《银川史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5年)分别介绍朱栴、安化王叛乱、宁夏府城大地震等事件,并对宁夏府城园林修建和湖泊分布特点也进行了说明,认为宁夏镇(府)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江南府城。程德美、张燕、马彦等《夏地安宁 宁夏历史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年)通过对宁夏镇(府)的古城堡长城、王全臣治水、回族移民等内容的叙述,认为宁夏镇(府)具有多种文化共同发展的特点。徐广国《银川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通过探讨了湖城沧桑、名人记事、多彩文化等内容,展示了银川城深厚的文化风貌。张廉、邹荣《宁夏文化史》(阳光出版社,2016年)分别探讨明藩王朱栴的诗词、宁夏八景、庆藩刻书、修志等内容,反映了宁夏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面貌。薛正昌《宁夏历史文化论丛》(甘肃人民出版社,2016年)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宁夏引黄灌溉区不衰败的历史原因、军事建制防御、宁夏地区民间信仰等内容,展现了宁夏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面貌。

(三)民族

李凝祥《宁夏满族述往》(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分别探讨了宁夏府城满族群体生活状况、八旗驻防、科举制度、礼仪祭祀、民间故事等内容,填补了宁夏地区满族史研究的空白,反映了宁夏地区丰富的文化底蕴。霍维洮《宁夏民族与社会发展研究》(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从民族关系、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各历史时期宁夏地区多民族的教育、风俗、生活情况等内容,反映了宁夏地区少数民族社会发展情况。

(四)军事

姜自力《银川军事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重点叙述了宁夏镇(府)的军事组织情况、明军抗击元旧部、李自成攻占宁夏镇、康熙平宁夏叛乱、宁夏军民抗震救灾等内容,并反映了宁夏镇(府)的军事发展状况。姜自力《银川军事人物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通过对明代宁夏镇的胡汝砺、徐达、何福等人物和清代宁夏府城的陈福、马宁、王元等军事人物的记载,大体上反映了宁夏镇(府)军事人才的贮备状况。刘景纯《明代九边史地研究》(中华书局,2014年)重点论述了西北四镇防区的构建、教育情况、烈女、粮食供给等内容,其中涉及宁夏镇。

二、方志研究与整理

(一)方志研究成果

胡玉冰、周建华《宁夏旧志整理与研究述评——兼谈宁夏古文献研究》(《宁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重点探讨了宁夏的旧志整理、研究现状、古文献研究等内容,认为旧志研究成果分为目录提要和论文两种形式,宁夏旧志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范宗兴《方志与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胡玉冰《宁夏地方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和《宁夏旧志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等著作对宁夏地区总志的种类、分布情况、内容、研究方法进行了分类和说明,这对研究宁夏镇(府)的军事建制、风俗习惯、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刁俊《(乾隆)〈宁夏府志〉所载明代宁夏教育史料勘误述略》(《宁夏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对志中宁夏府学、灵州儒学、朔方书院和中卫儒学等教育史料进行校对,认为记载中有五条史料存在时间、人物、官员姓名讹误情况。

(二)方志整理成果

刁俊《宁夏方志整理情况概述》(《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11期)对明清以来宁夏30本方志的目录、印影本、点校本对比,基本展现了宁夏地区方志整理的新面貌。薛正昌《明代宁夏与固原两大军镇的地方志书及其特点》(《史学史研究》2009年第1期)认为宁夏镇和固原镇所编修的六部志书与修志文化名人的背景及经历密切相关,基本反映了二镇的历史文化风貌,这些方志具有军事目的性、史料价值高、高官主修等特点。胡玉冰《天一阁藏弘治〈宁夏新志考述〉》(《中国地方志》2013年第3期)主要对弘治《宁夏新志》整理研究现状、刊刻时间、主要内容等进行了考述,认为该志书刊刻时间为正德九年,其内容丰富对后世修志有着重要影响。胡玉冰《陕甘地方志中宁夏史料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主要以陕西甘肃多地的方志为研究对象,并对涉及宁夏镇(府)的史料进行详细摘录,最后汇编成方志性的著作,极大地丰富了宁夏地区的方志史料。胡玉冰、孙瑜《(正统)宁夏志》,胡玉冰、曹阳《(弘治)宁夏新志》,邵敏《嘉靖宁夏新志》,胡玉冰《(万历)朔方新志》,胡玉冰、韩超《乾隆宁夏府志》,柳玉宏校注《乾隆银川小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等通过标点、校勘、注释等方式对宁夏地区方志史料进行了系统整理,这对我们研究宁夏镇(府)的军事建制、风俗习惯、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政治与军事研究

(一)政治方面

1.行政建制

侯颖《试论明代陕西三边总制的创设及其御边的作用》(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主要探讨了延绥、宁夏、甘肃等三镇的边职官、防御措施、管理体系等内容,认为三边总制的形成对于巩固宁夏镇的军事边防有着重要作用。冯晓多《宁夏地区明代城镇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分别探讨了宁夏城镇的阶段数量发展、规模特点、经济职能、城镇发展与环境变化等内容,并解释了卫所屯堡演化的过程,认为明代设立大规模的卫所与屯堡奠定了宁夏镇的基本格局,反映了明代宁夏镇的行政建制状况。杨建林《明代宁夏镇防御体系述略》(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主要探讨了北部边防体系中宁夏镇的藩王、武官与文职、驻防官、驻军来源、防御工事等内容,认为宁夏镇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防御特点,存在着以文制武、消极防御的失误,并强调了宁夏镇在西北边防中起着防御蒙古、开发宁夏、加速民族融合等作用。蔡彪《明代宁夏卫所述论》(青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通过探讨明代宁夏诸卫建制沿革、军事防御、对蒙关系等内容,认为宁夏镇在巩固西北边防和维护边疆稳定上起到了“西陲巨屏”的作用。赵鹏《明清时期宁夏中北部地区城镇地理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重点探讨了明清时期宁夏中北地区城镇概况、职能分析、规模等级、城镇发展与环境变化等内容,认为明清时期是宁夏镇(府)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不仅基本奠定了今天银川市的城市格局,而且宁夏镇(府)的城市职能也出现了重大转变。常菊林《明代宁夏总兵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年)分别探讨了宁夏总兵制度的确立、发展完善、权利下降等内容,认为宁夏总兵的权利在明后期下降的原因与明政府推行的崇文抑武政策密切相关。李建武《明代宁夏镇守内臣初探》(《宁夏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重点论述了明代宁夏镇守内臣的形成过程、嘉靖宁夏志中记载错误、调动权利等内容,认为在宣德年间形成了监—镇—抚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相互牵制,到嘉靖年间内臣裁撤标志着这种体制结束,也反映了明代中央管理地方体制的变化。中林思雨《明至清前中期宁夏行政建置与人群变迁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6年)主要探讨了明代宁夏行政建制、人群研究、土达分布管理和清前中期宁夏卫到府转变、宁夏府人群研究等内容,认为明清之际宁夏地区的卫所体制重要性下降,宁夏镇上升为宁夏府城,使得宁夏行政建置发生了大的变化。

2.建城时间

冯晓多、贾玉玺《明代宁夏镇花马池守御千户所设置时间考》(《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通过考证花马池守御千户所设置的时间,认为弘治六年(1493)设置宁夏镇花马池守御千户所,这为我们了解明代宁夏镇各卫所建制的情况提供了重要依据。杨建林《关于明代宁夏镇建镇时间的新认识》(《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分别探讨了宁夏镇军事防区形成、宁夏总兵官和巡抚的设置、文职武官系统等内容,认为军镇长官、文武官职系统和军事防区是军镇形成的重要基础,而宁夏镇的建镇的时间是正德年间。胡凡《论明初宁夏镇的形成》(《地域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重点探讨了宁夏镇称镇的标准、宁夏卫、宁夏镇等三方面内容,认为明洪武二年(1369)前后设立宁夏卫,洪武二年(1369)八九月间是宁夏镇形成的重要时间段,最终确认宁夏镇称镇的时间是洪武三十五年(1402)八月。李冀宁《清代宁夏满城营建时间及其距宁夏府城里数考》(《满族研究》2016年第2期)分别探讨了雍正时期初设宁夏满城的确切时间、乾隆年间重建宁夏满城的确切时间、清代宁夏满城距宁夏府城具体里数等内容,认为宁夏府城营建满城的确切时间为乾隆四年(1739)年,满城距离宁夏府城的里数为城西十五里,还原了宁夏满城废而重建的历史事实。

(二)军事方面

1.宁夏镇的军事防御

路虹《明代宁夏镇研究——兼论宁夏镇与周边蒙古的关系》(西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主要探讨了宁夏自然环境与历史变迁、明代的宁夏镇与藩王、宁夏镇与周边蒙古各部关系等内容,认为宁夏镇的设立对防御蒙古有着重要的军事价值。赵现海《明代九边军镇体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分别探讨了九边说法源流考、军镇体制渊源、总兵制度、督抚制度、总督地方制度化、文统武体等内容,认为九边总兵镇守制的形成起到了节制各卫所、集权总兵的作用。周松《洪武时期明朝在宁夏地区的经略》(《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重点探讨了至正末年到洪武三年的宁夏形势、明军攻占宁夏确立统治、明朝对宁夏治理与边防体系建立等主要内容,认为宁夏防区依然起着统领陕北卫所的作用。李严《明长城“九边”重镇军事防御性聚落研究》(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通过探讨军事聚落时空分布、防御特征、层次规模和内部构成要素等内容,对宁夏镇军事聚落时空分布规律和防御功能进行分析说明,基本反映了宁夏镇的防御建制情况。朱利娜《明代九边军事及相关景观构成与变迁研究——以宁夏镇为中心》(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主要探讨了九边景观的构成、宁夏军事景观形成过程和景观变化的动力机制分析等内容,认为战争、政治、自然等因素对宁夏镇军事景观变化产生了影响。刘景纯《明代陕西四镇分路防守体制的形成和演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通过探讨延绥镇、宁夏镇、甘肃镇、固原镇等参将分区防守制度,认为宁夏镇经过不断调整,到万历时期正式形成参将分区防守制度。蔡彪《明代宁夏卫所述论》(青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主要论述了宁夏卫所建制、北防线作用、与地方社会关系等内容,认为宁夏卫所对于巩固明西北边防稳定起着重要作用。杨玉明《明代盐政与宁夏镇边防》(《宁夏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重点论述了食盐开中制时期前后与宁夏镇边防内容,认为余盐买补制确立和叶淇变法后,因为明朝廷出现财政危机和宁夏镇边储日渐空虚,所以明朝的边防力量受到了削弱。常玮《明长城西北四镇军事聚落研究》(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14年)分别探讨了西北四镇长城的发展述略、军事制度和军事聚落研究、聚落防御性分析等内容,揭示了西北四镇防御体系的空间结构,提出多核结构圈防御结构,通过对三边总制的分析提出了本防区在总制制度下的防御模式观点。薛正昌《明代宁夏军事建制与防御》(《西夏研究》2014年第1期)重点探讨了宁夏镇卫所建制、军镇机构、三边总督等内容,认为宁夏镇是防御北元势力的要冲之地,起到军事防御的重要作用。范熙晅《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规划布局机制研究》(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15年)通过探讨明军事长城的主要特征、自然和社会因素以及军事思想策略分别对长城机制布局的影响、解析长城带中“秩序带”的概念等内容,认为明长城秩序带的概念是边防地带社会秩序的精炼概括。常玮《宁夏地区明长城军事防御聚落的修筑特点与演变》(《齐鲁学刊》2016年第1期)主要探讨了宁夏地区军事防御聚落层级结构、明长城军事修筑的特点、明代以后军事长城的发展演变等内容,认为水体、地势、军事活动等多种因素对这一区域长城聚落层级结构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城池规模的结构布局明显不同,在明代以后该区域的军事聚落发展为乡镇。薛正昌《李自成大顺政权与宁夏》(《西夏研究》2016年第3期)重点论述了明末宁夏镇驻军哗变、李自成攻占宁夏镇、设置地方官员等内容,并对宁夏镇官员降清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基本反映了明末宁夏镇农民起义的情况。马明亮《明代宁夏镇旗军的差役》(《广东蚕业》2018年第2期)大体上探讨了明代旗军承担修渠、烧荒、巡逻、把门等十种差役的内容,认为宁夏镇旗军差役繁重的情况导致了军屯破坏现象的出现。

2.宁夏府城八旗驻防

李自然《试谈宁夏八旗驻防的特点》(《满族研究》2005年第4期)通过对清代宁夏府城八旗驻防总体历史发展变化的说明,认为宁夏八旗驻防具有长期性、功能多样性、来源多元性、地位优厚性和兵额变化性等多种特点。杨岳峰《试论宁夏府城在清朝平定噶尔丹叛乱过程中的作用》(《安徽文学》2008年第12期)主要探讨了康熙在宁夏平定噶尔丹叛乱的总体情况,认为宁夏府城在历史上最后一次发挥了它的军事作用。陈永耘《〈满人四门官花园地之图〉与宁夏新满营》(《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重点探讨了宁夏满营的创立发展、地图中看宁夏新满营等内容,并对各阶段宁夏满营的建制、驻防、居民居住特点和将军等情况进行了说明。刁俊《雍正朝宁夏满文朱批奏折述略》(《兰台世界》2015年第25期)主要论述了奏折中宁夏府城蒙古旗兵驻防以及农田水利建设等内容,认为宁夏满文奏折存在翻译前后不一、用字有误、与实际情形不符等问题。锋晖《甘肃八旗驻防的历史变迁及战略地位》(《宁夏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重点探讨了甘肃八旗驻防变迁和战略地位等内容,认为宁夏、凉州、庄浪构成了三角驻防格局,宁夏发挥着中心作用并且在巩固西北边防中意义深远。张航《清代宁夏旗人多种来源探析》(《满族研究》2018年第1期)重点论述了宁夏驻防八旗设立和多种旗人来源等内容,认为清代宁夏满城主要有满蒙八旗、汉城旗人官员、流徙旗人等来源形式,且汉城旗人官员是当地宁夏社会习俗形成的重要促成者。张玉梅《清宫藏宁夏满营档案整理及其价值》(《西夏研究》2019年第2 期)主要通过建筑、军事、人事、教育、满营管理等七个方面的清宁夏满营档案内容的说明,认为宫藏宁夏满营档案为研究清代宁夏满营的基本情况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内容。

四、经济与生态环境研究

(一)经济方面

1.市场贸易

张维慎《明代宁夏畜牧业的经营类型与地域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1期)重点探讨了官办、军卫、藩王和民间等四部分畜牧业内容,认为明代宁夏地区呈现出北部宁夏镇以军卫畜牧业为主,而南部地区以藩王畜牧业为主的地域分布特点。张维慎《浅谈历史时期宁夏渔业的发展》(《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通过探讨宁夏镇(府)渔业市场经济形成的情况,认为军官霸占鱼池和政府征收鱼税以及鱼产品逐渐商品化的现象普遍存在。赵天福《宁夏市场变迁(1368—1949)》(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主要探讨了宁夏市场发展的地理环境、商业城镇和乡村市场变迁、市场网络与层级结构等内容,认为明清时期宁夏地区的市场发展主要为边界互市和城镇民间贸易两种形式。霍丽娜《明清时期的宁夏集市及其发展》(《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6 期)分别探讨了宁夏镇(府)的集市规模、管理方式和布局位置等内容,认为明清时期是宁夏镇(府)集市形成和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李兴龙《明代中后期宁夏镇的互市贸易状况及其成因试析》(《青海师专学报》2009年第2期)主要叙述了明代中后期宁夏镇互市贸易主要有设置与管理、市本、交易额等三种形式,认为官市地位高于民市、限制政策、市本不足以及战乱等因素促成了明中后期宁夏镇互市贸易的形成。

2.农业水利灌溉

薛正昌《黄河文化与宁夏农业文明》(《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主要论述了黄河文化与山川、黄河文化与历代农业文明等内容,认为元明清时期宁夏平原的黄河水利事业得到很大的开发利用,并孕育了宁夏平原的农业文明。黄正林《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经济研究(1644—1949)》(河北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探讨了宁夏镇(府)农作物结构、农田水利、农村经济制度等问题,认为这一时期黄河上游地区出现经济停滞的原因是缺乏资本。岳云霄《清代宁夏引黄灌区的水利技术选择》(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重点探讨了宁夏府城灌溉渠道完善的情况,认为引黄灌溉水利技术选择对宁夏府城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魏静《清代宁夏地区河渠灌溉特点及灌溉制度研究》(《甘肃理论学刊》2013年第6期)通过探讨清代宁夏府河渠概况、灌溉特点和河渠制度等内容,认为人为因素导致渠患发生频率远高于自然因素。岳云霄《清代宁夏平原水利管理中的国家干预》(《农业考古》2014年第1期)主要探讨了清代宁夏地区的水利官和非水利官、官员任免、水利管理中的时空分布特点等内容,认为清代宁夏水利管理呈现时空差异性,国家应加强水利管理。薛正昌《宁夏平原历代屯田与水利开发研究》(《西夏研究》2015年第3期)探讨了十大新天府与沿黄经济区、黄河与宁夏平原、移民与历代农业文明等内容,认为宁夏引黄灌溉区的历史发展反映了黄河农业文明的历史进程,为研究黄河经济区的历史文化奠定了基础。文卉《清代中央与地方水利官员在水利兴修中的作用——以宁夏平原水利灌溉为例》(《宁夏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和《康雍乾时期宁夏平原水利开发研究》都探讨了清代中央对宁夏府城的水利事业管理、资金保障、地方官作用等内容,认为中央政府在发展宁夏府城的水利事业上起主导作用。王玉琴《从乾隆〈宁夏府志〉看清代的宁夏渠道治理》(《中国地方志》2018年第5期)主要通过对清代宁夏河西灌溉渠道、灵州渠道及中卫渠道等引黄灌溉渠道的记载,系统归纳了渠道治理中闸坝、暗洞、飞漕、支渠等专业术语,认为王全臣、通智等著名治水人物提出分析渠道治理存在问题和因地制宜的治渠方法,促成了引黄灌溉体系的最终形成。

(二)生态方面

马雪芹《明代西北地区农业经济开发的历史思考》(《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4期)论述了明代西北地区屯田的历史发展情况,其中涉及宁夏地区,认为由于屯田造成生态破坏,应采取完善管理、因地制宜和保护等措施避免生态破坏现象频发。张维慎《宁夏农牧业发展与环境变迁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重点探讨了宁夏镇(府)农牧业与环境变化的关系,认为人口膨胀的原因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刘菊湘《明代宁夏镇生态恶化》(《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重点探讨了宁夏镇大规模屯垦、放牧和砍伐森林等内容,认为以上三点是导致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国家应该加大生态治理投入。薛正昌《明代宁夏马政》(《宁夏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主要探讨了明代宁夏马政机构的裁撤、杨一清管理马政、后期马政衰弱等内容,启示我们应该树立牧场与草场和谐共存的理念。陆宁、马建民《明代宁夏镇“烧荒”考》(《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通过考证宁夏镇“烧荒”实施、运用、存在的问题,认为烧荒对宁夏镇地区生态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王群《明代宁夏镇屯田与农业生态环境变迁》(《宁夏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重点论述了明代宁夏镇的屯田经过繁荣发展、曲折发展、衰败消亡等三个时期,认为宁夏镇大规模屯田致使土地肥力下降、沙化现象加剧,从而导致这一时期宁夏镇的生态系统不断遭到破坏。吴超《13至19世纪宁夏平原农牧业开发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通过八个章节探讨了13至19世纪宁夏地区的水利事业、农作物结构、畜牧业发展等内容,认为宁夏镇(府)生态环境破坏与大量开垦土地关系密切,并总结了农牧业发展成败的经验教训。张少锋《环境影响下的传统农田水利的开发研究——以清代宁夏平原引黄灌区为例》(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和《清代宁夏平原的水利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初探》(《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分别探讨了清代宁夏府城地区水利开发与环境变化关系,认为二者相互作用导致了宁夏府城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聂君《试论清代宁夏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成因》(《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认为清代宁夏地区出现生态环境破坏、战乱频发、粮储不足、吏治腐败等现象,致使宁夏府城灾荒不断发生。

五、社会文化与城市建设

(一)社会文化方面

1.宗教信仰

杨帆《明清宁夏平原水利兴修与水神信仰初探》(《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探讨了明代宁夏水利事业发展、清代宁夏水利事业发展、明清宁夏水神信仰等内容,认为宁夏镇(府)的水神信仰与农田水利灾害频发密切相关,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并反映了民众的心理变化特点。仇王军《清代宁夏高僧考述》(《宁夏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通过考述清代灵芝、慧光、正觉润光、文玺、香岩洗心等七位禅师在宁夏地区的活动,认为宁夏府城地区的佛教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特点,基本反映了该地区佛教发展的状况。赵毅、徐国凯《明清时期宁夏地区水神信仰探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总体上探讨了明清时期宁夏地区自然水神、龙神、人格化水神等信仰内容,认为宁夏镇(府)地区的水神信仰具有多样性、阶层广泛性和地域差异性等特点。赵毅《论明清时期宁夏地区的关羽崇拜》(《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分别论述了明清时期宁夏地区关羽崇拜的历史演变、寺庙分布情况、关羽崇拜的功能等内容,认为明代宁夏镇的关羽发挥着军事信仰保护作用,而到清代宁夏府城地区关羽崇拜功能转变为商业崇拜。

2.教育

李小凤《宁夏书院文化历史流变》(《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重点论述了明代宁夏书院、清代宁夏书院等内容,认为明清时期宁夏镇(府)地区的书院具有官办色彩浓重、内夏外夷、以儒归化等边塞特点。王学深《清代“宁夏府”进士群体初探》(《宁夏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通过探讨清代宁夏府进士概况、进士特性等两方面内容,认为宁夏府城的进士具有“武胜于文”的特点。薛正昌《明代时期宁夏的学校教育》(《西夏研究》2017年第2期)探讨了明代卫所儒学与科举、书院与学校教育等两方面内容,认为宁夏镇城有两种模式的儒学机构,形成了武学和社学等多种教育形式。王金龙、许杨帆《清代“宁夏府”进士考补》(《宁夏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通过探讨方志对宁夏进士记载研究、清代宁夏府志和道志进士考补、宁夏哈仁凤武士身份考辨等内容,认为《宁夏府志》中宁夏府城进士的记载存在缺载问题,并补正了缺少进士人员的名单。马静《清代宁夏传统学校教育状况探析》(《西夏研究》2019年第2期)重点论述了清代宁夏学校发展态势、基本特征、影响因素等内容,认为清代康雍乾时期宁夏的教育发展到顶峰,嘉庆以后逐渐衰落,呈现水平落后、阶段不平衡、地域特色明显等特点,认为宁夏传统地域因素和经济水平制约了这一时期宁夏教育的发展。

3.文学创作

王娜《明代宁夏诗词研究》(宁夏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通过探讨明代宁夏诗词创作背景、内容、艺术特色成因等内容,认为明代是宁夏诗词发展的繁荣阶段,该区域的诗词有很大的研究价值。黄彦珽《清代宁夏诗歌研究》(宁夏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通过探讨清代宁夏府城地区的诗歌创作环境与群体、诗歌内容及艺术性、诗歌审美等内容,认为清代宁夏府城地区的诗歌不仅在题材、内容、创作手法上继承了以前的优秀传统,而且在地域审美上进一步超越了前代。牟彪、王引萍《明代宁夏诗歌中的黄河情结》(《宁夏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主要通过对黄河与宁夏地区的关系、明代宁夏诗歌中黄河情愫、诗歌中黄河特色等内容分析说明,认为宁夏镇地区的诗歌创作反映了独特的边塞黄河文化,相对于元朝有明显不同。王引萍、袁琳《明代宁夏诗词与宁夏景观》(《宁夏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总体探讨了明代宁夏文人诗词创作、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入诗等内容,认为明代宁夏镇地区独特的地域风光不仅带给文人创作的灵感,而且也间接从诗词中反映了宁夏镇优美的景观。冯海燕《明代宁夏诗人研究》(宁夏大学硕士论文,2017年)大体上探讨了明代宁夏地区的诗歌创作经过初期、中叶、末期等三个时期,形象地展现了明代宁夏诗坛创作状态以及诗歌整体发展脉络情况。

4.文化

薛正昌《宁夏长城文化》(《宁夏党校学报》2003年第4期)探讨了宁夏长城的发展与变迁、历史作用与审美象征、长城文化时代意义等内容,认为宁夏镇不仅是长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北方农耕与畜牧文化交流的载体。王玉琴《明清旧志中宁夏北部地域文化举隅》(《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重点以明清时期的《宣德宁夏志》和《乾隆宁夏府志》等多部方志为基础,论述了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彰显区域景观文化魅力等内容,认为应该充分挖掘明清时期宁夏方志来提高宁夏区域文化的影响力。薛正昌《康熙西征噶尔丹在宁夏——兼论宁夏平原农业文明影响力与黄河文化》(《西夏研究》2012年第4期)主要探讨了康熙西征进入宁夏的过程、古渡横城、宁夏府城的十八天、黄河文化等内容,认为康熙在宁夏之行留下的诗文彰显了黄河农业文化,并为宁夏实施的黄河经济区与文化旅游注入了新活力。薛正昌《宁夏沿黄城市带县制变迁与城市文化》(《西夏研究》2013年第3期)重点叙述了沿黄城市变迁和布局、城市文化内涵等内容,认为宁夏镇是黄河支流沿岸重要的商业和城市文化分布地区,并形成独特的黄河景观文化。

5.人物

刁俊、刘文燕《明代庆藩著述及庆府刻书》(《宁夏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主要探讨了《文章类选》、《宣德宁夏志》和《凝真稿》等庆王世系的著作,反映了庆王世系对明代宁夏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薛正昌《明代藩王庆府宗室考》(《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7期)重点论述了朱栴就藩宁夏、藩王世袭变迁、朱栴的继承者等内容,认为在宁夏地区形成了庞大的庆王集团群体。魏舒婧《明代庆藩世系及著述研究》(宁夏大学硕士论文,2015年)对庆王世系和庆藩郡王后代世系进行了考证,梳理了庆藩著述,认为庆藩王世系的活动对宁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徐远超《管律及其著述研究》(宁夏大学硕士论文,2016年)主要探讨了明代宁夏著名人物管律的生平事迹、散文著作等内容,并对他的《芸庄杂录备遗》著作的成书体裁、文献价值等进行了研究,侧面反映了管律的才华。王锟《明代宁夏总兵官张泰墓志铭考释》(《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主要通过张泰的墓志铭考释了他的子嗣、抗蒙事迹、创制炮车等内容,认为张泰创建的“守大于攻”的边防思想对巩固宁夏镇边防有重要意义,肯定了总兵张泰对改进军事武器的卓越贡献。保宏彪《明代庆王城变迁的经过与原因》(《西夏研究》2018年第6期)通过对庆王分封宁夏、初驻韦州、王府北迁宁夏镇等内容介绍,分析了王城变迁的原因,认为庆王在韦州和宁夏镇的居住形成了变化规律,反映了宁夏镇在明初防御蒙古侵扰中存在着重要的地位。

6.其他

李兴龙《明代宁夏镇“置磻之叛”述论》(《青海师专学报》2007年第6期)重点探讨了置磻叛乱发生的动机是正德年间宁夏镇政治和军事形势变化,并认为置磻是这次宁夏兵变的核心人物,而此次兵变加快了刘瑾集团垮台,体现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李艳华《明代宁夏土达述略——史籍所见宁夏地区土达踪迹考》(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重点论述了史籍中宁夏土达来源、分布状况、生活状况和反抗斗争等内容,认为土达对宁夏地区的开发有着重要贡献。马建民、李建华《明代宁夏地区医事制度考略》(《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通过探讨明代宁夏地区医疗机构、医药资源、医疗人员等内容,认为明代庸医频出和传统的医疗观念发生变化有关。蒲婧《雍正朝有关宁夏的朱批奏折、谕旨整理与研究》(宁夏大学硕士论文,2017年)主要对雍正朝宁夏地区满汉文奏折和谕旨等进行研究,并对奏折谕旨中有关军事、赈灾、教育、农业以及奏折人员等内容进行了整理,基本反映了雍正时期宁夏地区的社会发展面貌。赵毅《清代宁夏地方志与宁夏府城社会》(《陇东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主要探讨了清代宁夏府城城市布局、民族人口、衣食住行等内容,认为历史时期宁夏府城社会的发展情况反映了西北城市生活的风貌。

(二)城市建设

1.园林景观

薛正昌《“八景”文化在宁夏》(《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4期)主要探讨了明代宁夏镇八景、《乾隆宁夏府志》里的八景、清代固原八景等内容,认为八景文化代表宁夏镇(府)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景观,反映了宁夏镇(府)的园林景观情况。王超琼、董丽《明代宁夏镇园林植物景观特色研究》(《中国园林》2016年第3期)重点探讨了明代宁夏园林形成的驱动力、园林类型及植物景观、植物景观特色等内容,认为植物园林景观是地域景观载体的表达,明代宁夏镇植物景观的研究可以为今天银川市城市园林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2.空间布局

李芳《清代宁夏府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述略》(《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主要探讨了宁夏府建城沿革、内部空间结构、内部建制、结构分布特点等内容,认为清代宁夏府城内部空间结构承袭了传统的城市建设格局但规划不够完善,这对今天银川市发展为区域城市中心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六、自然灾害

(一)自然灾害方面

1.地震与灾后救济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三年宁夏府地震史料》(《历史档案》2001年第4 期)对乾隆三年(1738)宁夏府地震的破坏情况和救济措施作了详细记载,共计90余件。这为我们研究清代宁夏大地震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来源。赵令志《乾隆三年宁夏府地震考》(《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分别探讨了乾隆时期宁夏府城地震灾情、赈济、重建、奖惩等内容,认为清政府应对突发地震处理的方式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王曙明《试论乾隆三年宁夏府大地震的荒政实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重点叙述了乾隆三年(1738)宁夏府城大地震和清政府荒政的实施特点等内容,并对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情况进行统计,认为震后救荒措施的推行十分有必要。王永超《乾隆三年宁夏大地震救济刍议》(《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重点探讨了清代宁夏地震产生的社会危机、地方救灾措施、中央赈灾措施、救灾评价等内容,认为只有中央和地方紧密配合才能有效地减少灾害的影响。马建民《乾隆三年宁夏大地震后城镇重建与阿炳安侵冒案述略》(《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6 期)主要探讨了地震对宁夏城镇的破坏、震后宁夏城镇重建修缮、阿炳安侵冒案等内容,认为阿炳安侵冒案对宁夏府城灾后重建有着重要影响。徐爱信、李学勤、马幸子、徐宝学《乾隆三年宁夏地震与政府救灾》(《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主要探讨了乾隆三年(1738)宁夏震害情形、初期应急措施、灾后重建等内容,认为客观地评价政府救灾的行为对于当代政府救灾具有重要意义。马建民《乾隆三年(1739)宁夏震灾与救济研究》(宁夏大学博士论文,2015年)分别探讨了乾隆时期宁夏府城地震灾情、中央政府应对与救济、高层官员和地方官员救济策略、灾后重建、地震社会影响等内容,认为地震对宁夏府城的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刘锦增《清代宁夏地震与政府救济》(《历史档案》2017年第2期)重点论述了清代宁夏地震概况、清廷震后救济、救济的特征及启示等内容,认为清政府对震后的救济措施对今天的防灾减灾对策的制定有一定借鉴意义。

2.旱灾灾害

李芳《明代宁夏干旱灾害述略》(《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探讨了明代宁夏干旱灾害的特征、成因及后果,明政府采取赈灾措施等内容,认为明代宁夏镇地区的干旱灾害不仅有阶段性、频繁性、递增性、周期性、差异性和严重性等特征,而且对宁夏社会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了严重不良影响。刘锦增《清代宁夏地区干旱灾害的时空分布及特征》(《宁夏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重点分析了清代宁夏地区灾害数据、旱灾发生等级序列、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周期特征等内容,认为旱灾发生与明清时期冷暖气候交替基本对应,空间分布以固原地区最为集中,分析研究总结了旱灾发生规律对于预防政策制定有重要的意义。

3.其他灾害

孙小强《宁夏中北部地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年)通过研究宁夏中北部地理环境概况、旱灾、水涝灾害、地震、雹灾、其他灾害、救灾措施等方面内容,认为总结明清时期宁夏中北部地区灾害发生规律、吸取经验教训对今天该地区的防灾减灾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王功《清代宁夏地区风灾初步研究》(《宁夏大学学报》2018年第Z1期)重点论述了清代宁夏地区风灾概况、时空分布特点等内容,认为宁夏府城地区的风灾多为中轻度,时间分布特点是清前期发生较少,后期发生较为频繁,空间上固原地区发生频率最高。王功《清代宁夏地区水涝灾害的时空分布》(《农业考古》2018年第3期)重点探讨了清代宁夏地区水涝灾害概况、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等内容,认为空间上宁夏、中卫和平罗等区域发生水涝灾害频率最高,时间上则多发生在夏秋两季。王功《清代宁夏地区低温灾害初步研究》(《宁夏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主要论述了清代宁夏地区低温灾害概况、时空分布特点等内容,认为宁夏府城地区的低温灾害平均4.54年出现一次,时间上清前期发生少而后期发生次数多,空间上还是固原地区最频发。

七、结语

从明至清,宁夏镇完成了从“镇”到“府”的转变,这不仅反映了宁夏镇(府)地区重要的行政建制变化,而且也体现了它在巩固西北边防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正是因为宁夏镇(府)具有显赫的军事战略价值地位的缘故,使得其一直是西北史地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近二十年来国内对宁夏镇(府)的研究成果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点,主要涉及行政建制、军事防御、社会文化、经济生态、自然灾害等多个方面,这就从更深层次上反映了其仍然在学术界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进一步体现了宁夏镇(府)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也就为我们更全面、准确地研究宁夏镇(府)的历史文化价值拓宽了新思路、新视野、新角度。

猜你喜欢
宁夏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Hometown of stars 遇见宁夏,星光灿烂
宁夏
宁夏
主要内容
宁夏
宁夏:首办立法论辩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