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系列意象油画创作感悟

2019-12-16 22:35魏福平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艺术家 2019年8期
关键词:大巴山油画意境

□魏福平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中国油画经历了几个时期的思考与成长,中国意象油画的缘起与发展在西方古典主义、苏联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中国画的意境表达,实现了民族化、本土化的重要转变。近年来,笔者把故乡四川的大巴山作为表现对象,一直探索在油画创作中挖掘和整理体现东方性的语言和符号,努力在笔者的“大巴山系列”不同阶段的创作中表现具有中国诗性文化和哲学性的特殊意境。

一、中国意象油画缘起

众所周知,油画是一种西方文化舶来品,在明末清初由欧洲传来,在我国传承和发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现代中国油画在绘画材料和工具上并没有本质变化,但由于时代性和地域性的文化差异,油画语言所承载的精神内涵以及表达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油画作为一种主流的经典艺术传承了数百年,油画艺术风格与流派的历史转变影响着世界艺术史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技法和材料的探索与改进,从某种意义上影响了当代艺术的巨大包容和吸纳。从尼德兰画派到现实主义画派,油画表现主题开始从宗教转向关注社会,中国与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社会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所以在绘画主题思想和审美趣味上,表现出了巨大的文化差异。

二、中国意象油画的东方审美

中国意象油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美学精神以西方油画为载体的一种新生,与西方油画不同,它不仅仅是客观物象的再现,还是主观感受的表现。中国意象油画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东西方艺术交融的东方性特点,是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以及叙述经验的投射与转换。在中国意象油画的艺术创作观念上,往往追求中国画所追求的意境表达和审美情趣。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通过审美经验提炼对物象的直觉感悟,达到用意立境、用意立型、用意立色,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意象油画不管是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在造型原则中,都带有明显的意象化倾向,这无疑体现出中国艺术有别于西方艺术的东方特色。而油画这一本来产生于西方的艺术种类,在中国经历了百年发展后,并非只是一种单纯的艺术风格或流派,它是西方绘画传入我国后在中国的客观发展历程。中国意象油画是西方油画艺术在中国自觉本土文化的条件下悄然生成的,体现了民族文化特质和世界性语言特质的绘画艺术。它并不是简单机械地将中西方绘画艺术杂交融合,而是作为独立画种的油画艺术在东方文明的核心区域的一种特殊发展和生长。

三、笔者的意象油画“大巴山系列”的创作与认识

笔者于90年代初期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创作一直以巴山蜀水为主题,经历了现代主义的洗礼,笔者始终认为中国油画的创作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因此,笔者走遍了故乡的山山水水,早期创作了许多现实主义作品,也曾尝试用中国画进行探索,为后续创作积累了经验和素材。近年来,笔者重新审视故乡四川的山山水水,从情感回到观看,从观看中抽离出平面叠积的语言,不断探索在油画创作中挖掘和整理体现东方性的语言和符号,努力在笔者的“大巴山系列”创作中表现具有中国诗性文化和哲学性的特殊意境,而不再满足于早期那种对外在物象的还原和具象的表达,以及以往绘画融合西方风景画的布局和东方山水画的意境。在新的创作中笔者尝试抽离具象的山石形象,将山石、大地的肌理转化为画面的符号进行叠加,从而进行画面细部的放大和整体的压缩。无论是在画布的形状还是材料的选择,无论是分割的斜线还是并置的色彩,都作为创作的内涵提示。笔者尝试着把山石自然的表象进行语言化的处理,这些语言化的肌理又被抽象为符号,在此基础上予以叠加,形成视觉重叠后的平面展现。从创作技法上,笔者认为不管是当代艺术延伸还是传统艺术的变革,不应脱离对绘画性的追求,所以笔者的作品中普遍兼工带写,先写后工,不为写而写,不为工而工,这样先写后工、反复叠加,不只是绘画技术的处理,而是一种对绘画传统的时代化追求。

一位艺术家应在创作中、生活中、自然中感受身边的美、家乡的美,每位画家对生活都存在一定偏爱,这种偏爱可能是地域性的,也可能是个体性的,组成了丰富的艺术生态。中国油画的发展任重道远,需要每位艺术家的努力进取,画出中国精神。

猜你喜欢
大巴山油画意境
一张油画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故乡行(外一首)
油画《塬下》
油画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穿过大巴山腹地
《岁月长又长》(油画)
全域旅游背景下城口县旅游精准扶贫基础与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