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上诗船到德清

2019-12-16 01:39朱炜
参花(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张师诗路格律诗

屋上有青山,窗外有沉静灼人的星,莫干山可谓我童年的一个“接口”。徜徉于剑池,抚触摩崖石刻,使我背会了不少莫干山题诗,在认识苏东坡前,先认识了一个叫周梦坡的诗人。

小学毕业,我毅然选择了离开莫干山下的集镇三桥埠,转而到县城武康求学。正应了那句话,少年正是读诗时。不觉间,我对古典诗词的兴趣越来越浓。有一年下大雪,客车停运,为看吾师张炜与书法家张功华的诗书合璧展,我竟从三桥埠一直走到了武康。犹记得,张师在决定收我为关门弟子时,所出的一道考题:我们名字里都有一个“炜”,这个字怎么讲?那时高中的语文课正学《诗经》,我不假思索就背了“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张师曰:“孺子可教也。”就这样,我跟着张师开始学习平仄、韵脚,尝试写作格律诗。一年下来,渐入诗的堂奥,所作《丁亥小集》曾获杭高第三届樱花文会徐志摩诗歌奖一等奖。谨录一首旧作:

余英水道怀远

竹篙洑水日边岚,霜冷河湾旧事谙。

春意阑珊踮足望,柳条折尽是江南。

到杭州上大学后,我仍然坚持读诗、写诗,辗转于下沙各高职院校做古诗词讲演。毕业实习那年,赶上西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我志愿到杭州苏东坡纪念馆做了一名讲解员,向中外游客介绍苏东坡的“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曲院风荷的荷花开了,我冒昧地给南开大学的叶嘉莹先生写信,很快叶先生让秘书可延涛先生回了信,信中说:“你的材料她都看过了,认为青年人有志于古典诗词,这是很好的。”虽只数语,但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这是多么大的鼓励啊。那年新年,我拨通了叶先生住所的电话,电话里当她得知我与俞平伯先生是同乡时,饶有兴致地谈起她当年在辅仁大学读书时专门去听过俞先生的课,现在还有印象。此后,可先生陆续给我寄过不少叶先生的书,其中有一本叶先生签名的口述传记《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甚是珍贵。

提起格律诗,这里不能不提两个德清人的老亲戚。李商隐笔下有“哀同庾开府,瘦极沈尚书”,对,就是庾信和沈约。沈约,在江淹才尽之后,谢眺崛起之前,独领风骚,在永明体诗明辨平上去入四声基础上,又提出写诗时不可以犯“八病”,同时又要求对仗工整,体裁短小。沈约谢世,庾信出世,到南北朝后期及隋代,五七言诗距离格律化只有一步之遥了。杜甫有诗“庾信文章老更成”,总觉得庾信在气质和深度上更多地影响了杜甫。进入唐代,格律诗业已成熟,并形成了一整套规范。从唐入宋,格律诗从一座高峰到另一座高峰;元明清,则“青山个个伸头看”。但是,读者对于此秘不是不睹,就是视而不见。音韵不懂,平仄不通,意思不解,以至于我们在引导下一代开始读诗、背诗时总不得其法——这一切,本可以改变的,至少可以更像那么回事。

叶嘉莹先生说,中国一直有“诗教”的传统,以乐语教国子。我深深认同叶先生说的古典诗词中蕴含着一种感发生命,蓄积了古代伟大诗人的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多年读诗的经验告诉我,特别是为人父后,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好的诗歌选本,与孩子共同开启一段“诗和远方”的时光。德清县者,吾人之乡土也,生于斯,长于斯,衣食住于斯。识其山川,志其人物,流连其古迹,延续其文脉,无不与吾人有关。拙编《跳上诗船到德清》,便是用古诗串起来的诗旅,更是一趟超时空的文化之旅,承载了故乡自远古以来所有的信息和韵味。“莫嫌乡土瘠”,书中所选之古诗,以诗意易懂、诗境易通、诗格易法为唯一标准。孩子可以直接读诗,也可以由家长导读诗之外的文字;等孩子再大一点,则可以带孩子去诗中写到的这些风景地,一起感受山川、日月、古今以及川脉灵气之鼓荡。

再者,我们的头脑中,今天已不乏关于国家、世界、宇宙的知识,但对家乡的历史文化知之甚少,这几乎是我们知识的一个死角。如果哪一天我们没有了传统文化根基,那么我们的价值体系就会面临崩溃的危险。幸而我们是一个爱诗的国度,是一个爱诗的民族,汉字让我们本能地具备了读回民国、清、明、元、宋、唐的能力。我们的中华诗船永不碇泊,永不拒载,永远游弋在每个人的心中。

当下,浙东唐诗之路很热,其实浙西也有诗路,大运河湖州段诗路就是一个很好的课题。于是,编写一本《跳上诗船到德清》,成了我从事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后的夙愿。虽然搜集古籍,比较底本,查考背景资料,很费工夫,阅读速度就那么快,想再快也不可能,如是几年,乃“磨”成一书。这本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诗的堆砌,而是通过读取诗中的地理、历史信息,加以旁征博引,兼用老照片,去还原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去丰富主题,去实现创造性转化。

当书稿完成后,我常置案边床头,随时展读都会有独得之乐。可以说,这些诗是先圣往贤骨血之所在,同时是运河诗路的动脉,令吾辈兴发感动,充满文化自信。最后谨录一首近作,略表心志:

访九度岭

十里长春连数驿,九图古道到余杭。

度图本是同音字,遮竹难分史志长。

采雨采风齐顾盼,岭前岭后正焜煌。

今番燕坐关碑下,祈梦青龙绣吐光。

作者简介:朱炜,笔名清书,浙江德清人,浙江省作协新荷计划青年作家,系省诗词与楹联学会理事,湖州市青联委员,曾参编《大學语文》教材,著有《湖烟湖水曾相识》《百里湖山指顾中》《君自故乡来》《莫干山史话》等。

(责任编辑 王瑞锋)

猜你喜欢
张师诗路格律诗
情真词壮造意深——读许洪祥诗词选《诗路晚云闲》
潮起诗路 奔竞共富
孟河医派张琪治疗心系病经验浅探
臭榴莲,香榴莲
不想辜负每一碗面条
诗路历程(外四首)
自由诗与格律诗之间
用典与格律诗创作
从关联翻译理论看汉语格律诗英译中形式的趋同*——以《春望》三个译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