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图》中的国画线条之美鉴赏

2019-12-17 20:31张楠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居图黄公望富春山

◎张楠

国画的特点之一就是画作以不同形式的线条组合勾勒而成。古代国画中所说的“十八描”更加直观地反映了线条的多变,进而形成独立的样式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因为国画绘制的主要工具为毛笔,毛笔通常会选用动物毛作为材质,只作为圆锥形。由于毛笔材质为动物毛,其本身柔软异常,所以通过对线条浓淡、干湿的有效把控,就可以绘制出不同的画作。诸多绘画类型中,不仅国画,素描等形式的绘画通过对线条正确的运用,同样能够赋予画作不同的魅力。随着美术艺术的发展,线条已经成为最富有表现力的绘画方式之一,是人们情感表达的载体。线条虽看似简单,但因其独特的美学价值,让国画的魅力越加凸显。

一、《富春山居图》线条魅力之线条组织

仔细观察《富春山居图》,我们不难发现其主要运用了线条的长短、稀疏与浓密变化绘制而成。一般来说,密而多的线条会让人有一种线条组织困难的感觉,线条数量偏多,会影响到画面的工整与美感。但是,该图中得到线条组织却显得井然有序,且变化性强。究其原因,是因为黄公望的皴法受到南方山水一派“披麻皴”的影响。“披麻皴”通常是运用中锋线条的柔韧性,对山石的结构与纹理进行展现,它会采取坡点为中心向两边辐射的方式开展,以此走势对线条组织进行不断深入。例如用笔粗细、长短与轻重等变化,展现灵活的绘画规律与技巧,让图画显得丰富生动。在线条组织的过程中,对其疏密进行巧妙地处理也是一个问题,线条较多的部分通常会看起来较为厚重密集,而线条稀疏的部位则会看起来略显单薄。《富春山居图》线条组织与此类似,虽然线条组织有密有疏,但是却不影响其观赏性,而是显得疏密有致,毫无凌乱之感。

二、《富春山居图》线条魅力之干湿浓淡

众所周知,国画线条的创作是运用毛笔,蘸上墨汁,在纸上经过人工描绘画出来的,毛笔上墨汁颜色的深浅浓淡,以及墨汁的干湿都会对线条带给人的视觉冲击产生较大的影响。观察《富春山居图》,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线条运用干而不燥,润而不化,将墨汁的调度运用发挥得恰到好处。我国元朝绘画所用纸张通常为半生熟纸,此种类型的画纸可以更好地发挥线条的作用,黄公望就充分利用了这种纸的特性,做到了笔笔见笔。其最可贵之处在于将墨水的干湿浓淡控制得也是恰如其分。他所用的墨汁并不太浓,绘画速度也不快,当墨汁少速度快时也会让线条显得轻浮与枯燥,给人凌乱的视觉效果。但是,墨汁少速度慢的话就可以确保墨汁可以通过笔压至纸中,不但能够体现线条带给人的美感,画作两边的线条也可以让山水画显得韵味十足。

三、《富春山居图》线条魅力之用笔技法

因为毛笔具有材质柔软的特性,线条可以为直的、弯的;粗的、细的;圆的、方的等,其变化多样,给予了作品不同的美感。线条的多变如同书法中的线条方圆和顿挫的变化,可以让书画作品展现出不一样的魅力。毛笔多变的绘画技巧与手法提高了其使用难度,需要画家具备高超的运笔手法与娴熟的绘画技巧。同样,通过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我们可以看到其皴法很多是用中锋渴笔写出来的。此手法会增强线条的浑厚感,显得更有力量。在凸显力量的同时,线条的运用有直有弯,因此线条的力量也别有一番韵味。该画中有很多土波与小石头等景物,虽然起初是提笔中锋的状态,但线条明显圆而细,随之下去的笔锋就变为了中侧锋或侧锋,线条相比之前提笔中锋时线条的圆细轻巧变为下侧锋用笔的宽大爽快。这样一小根线条的变化虽然是表现同一个山石,不过使其更加丰富。画面的部分线条尽管看似变化细微,不过黄公望在绘画期间,不经意地轻提或下按就让线条有了轻微的变化,更添一丝含蓄感。

结语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能够历经几百年的风霜,还被众多近现代画家视为山水画作的范本之一,是因为作者对线条的巧妙应用,展现了国画中线条应用的艺术美感。线条是整幅画作的骨架,掌握线条的运用技巧,是学好山水画,甚至是国画的必要条件。经过本文对《富春山居图》的简要分析,可以发现其是线条运用技巧集一身的国画大作,尽管作品的构图、取景等也让人不禁赞叹,不过若是从线条运用角度出发,该图中线条的大量应用是极其少见的。我们还需要对其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与作者展开深度的心灵对话。

猜你喜欢
居图黄公望富春山
《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愿君读读黄公望
杭州 富春江边富春山
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旧事
答案就在《富春山居图》里
人生若觉无作为,愿君读读黄公望
火烧《富春山居图》